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西汉开国的第一侯刘邦要选他痛恨的张良

为何西汉开国的第一侯刘邦要选他痛恨的张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543 更新时间:2024/1/16 17:50:07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农历庚子年。汉帝刘邦在洛阳南宫接见张良

去年的朝议,作出了定都关中的决定,只是因为项羽的一把火以及后来一系列战事的破坏,关中的秦代旧宫殿成为一片废墟,因此刘邦指定萧何主持建设汉帝国的新都,新都建成之前,刘邦暂居洛阳,处理日常国事。

张良的身体一直不好,战争结束以后,刘邦入都关中,天下初定,张良便以修炼成仙法术为借口,有意逐步退出政坛,当然,完全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张良所能做到的,是从刘邦的军师这一角色换成了天子宾客。

“朕在楼阁复道上,望见功臣们围坐在沙地上有所争论,子房可知他们在说些什么?”“陛下原来不知,他们要造反!”“这天下刚安定下来,他们造哪门子的反?”“陛下现在已经贵为天子,韩信英布彭越那几个战功显著的,战争结束后也都封了王爵。但是剩下的功臣,不知道陛下将如何对待呢?”

“这个,自然是论功行赏!”“问题就处在这论功行赏之上,功臣们都在寻思,从前他们立下的战功,陛下是否还记得?万一陛下忘却了往日的战功,却记起了从前俄而犯下的过失,那么他们该怎么办呢?”“他们过虑了,朕岂是以怨抱德之人。只是功臣人数众多,需要时间计算功劳,按功勋大小来划分封地罢了。”

“但是时间拖长了,功臣们的疑虑,就会越来越多。”张良的话击中了刘邦的心思,大汉开国以来,为了论功行赏问题,群下议论纷纷,总是激愤不平。

张良是豁达的,刘邦曾打算把齐地三万户封给张良,张良回答说,“我和陛下在留县这个地方认识,不如封我为留侯(留县至明代沦入微山湖),留个纪念吧!”但不是人人都有张子房的修养和觉悟,更多人汲汲于利益得失,结果在比较中心理难免不平衡。尤其当萧何受封为酂侯时,引起了功臣们的非议。“萧何只是呆在后方摇摇笔杆,写写文书,凭什么户数那么多?”

刘邦解释说:“你们知道打猎这回事吗?猎人放出猎狗,追逐野兽,那么是猎人功劳大呢?还是猎狗功劳大。”

大家当然说猎人功劳大。

“正是如此。诸位只是猎狗而已,但萧何的功劳却相当于猎人。”刘邦的解释虽然一时压住了不满但并没有真正说服众人。因为刘邦的比喻显然不通,在众人看来,萧何和他们一样,也是猎狗,刘邦才是猎人。所以对刘邦抬举萧何的不满,依然埋藏在功臣心中,合适的机会到来,再度爆发。

虽然不少人已经封了侯爵,有了领地。但是更多的功臣还在焦急的等待之中,人心躁动……“的确如此,子房可有良策为朕解忧?”无计可施的刘邦只好向张良询问。“办法还是有的,但不知道陛下愿不愿意做?”张良说,“请问陛下平生最痛恨之人是谁?”刘邦思索良久,回答说,“是雍齿!”

雍齿何许人也?江苏沛县人,刘邦的老乡,第一批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同志,刘邦拿下丰这个地方后交给此人驻守,不料他转身就翻脸叛变,令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刘邦处境尴尬,心情也极度郁闷,从此对雍齿痛恨无比。有道是城头变幻大王旗,雍齿毕竟是个聪明人,他很快发现天下大势,正向利于刘邦的方向转变,于是转身杀了个回马枪,又投奔到刘邦旗下。

刘邦看见雍齿,恨得直咬牙,但当时正值用人之际,刘邦只能按下心头杀意,量材使用。“请先封雍齿为侯吧!”

刘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如果连雍齿这样的人都能封侯,其他的将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刘邦仔细揣摩张良的用意,终于放下心头的屠刀,同意封雍齿为侯。

“可以封雍齿为侯,不过他的封地,不能在中原!”

雍齿的封地,最后划定为什邡。什邡在蜀地,今四川西部,因雍齿的缘故,如今也被称为雍城。雍齿在什邡安乐地活到惠帝时代,比刘邦还多活了若干年。

王安石有诗曰:“汉业存亡俯仰中,留侯于此每从容。固陵始义韩彭地,复道方图雍齿封。”说的就是张良的这一次献策。刘邦依计行事,果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争论渐渐平息,人心得以安定。

标签: 刘邦

更多文章

  • 汉高祖刘邦为何不杀谋圣张良?原因竟令人震惊!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邦

    汉高祖刘邦为何不杀谋圣张良?原因竟令人震惊!张良是一个大谋士,为刘邦立下盖世奇功,此人神机妙算,谋略过人,被称为西汉三杰之一。按理说功高震主,张良又不是刘邦的故人,为何刘邦对张良如此放心,不忍心下手呢?另外刘邦的老婆吕雉也很信任张良。那么刘邦夫妇为何不杀张良?网络配图其一,张良不恋权。张良这个人很有

  • 汉高祖刘邦为何不杀谋圣张良?是不敢还是不能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邦

    张良是一个大谋士,为刘邦立下盖世奇功,此人神机妙算,谋略过人,被称为西汉三杰之一。按理说功高震主,张良又不是刘邦的故人,为何刘邦对张良如此放心,不忍心下手呢?另外刘邦的老婆吕雉也很信任张良。那么刘邦夫妇为何不杀张良?其一,张良不恋权。张良这个人很有计谋,连刘邦都说他“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 汉高祖刘邦不杀谋圣张良 原因是无能还是不能?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邦

    张良是一个大谋士,为刘邦立下盖世奇功,此人神机妙算,谋略过人,被称为西汉三杰之一。按理说功高震主,张良又不是刘邦的故人,为何刘邦对张良如此放心,不忍心下手呢?另外刘邦的老婆吕雉也很信任张良。那么刘邦夫妇为何不杀张良?其一,张良不恋权。张良这个人很有计谋,连刘邦都说他“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 为何三国时期的钟会多次被人比作西汉的张良?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钟会

    三国钟会钟会,三国时期的魏国的著名将军和书法家。他打小就才华出众,不论是群臣还是皇帝都对他非常欣赏。在讨伐诸葛诞的时候,曾多次巧出计谋,多次被人比作西汉的张良。在景元年间,钟会曾独立支持和协助司马昭的征战蜀国的计划,蜀国灭亡后,他多次大力结交名人名士,沉重打击了邓艾一干人。他的人生经历也颇为丰富,在

  • 张良博浪沙谋刺秦始皇,名为诛杀暴君,实则为报国仇家恨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良

    张良多次谋划刺杀秦始皇,为自已编的冠冕堂皇理由是诛杀暴君秦始皇,实则是为韩国复仇,为自已的长辈复仇。张良的家族是韩国的大贵族,张良本人也在韩国为官。秦国内史郡守嬴腾一战灭韩,韩国王室及大部分贵族都被拘至咸阳,软禁终身。张良却逃跑了,并在后来的反秦战争及楚汉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史记.留侯世家》记载

  • 中国史上传说是穿越者的4大名人:传说张良,诸葛亮皆是他化身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鬼谷子,徐福,中国

    历史上的名人一般史书都会对他们的生平有简单的记载,至少出身的时间地点,还有死亡的时间地点和原因,都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的标记,但是这四位名人似乎是突然消失的,史书并没有记载他们是怎么死亡的,至今考古学家们也得不出任何的答案,也有不少传闻说他们穿越了。这第一位则是被真的拍成穿越电视剧里的男主角建文帝朱允炆

  • 历史上的钟会有多厉害?谋略堪比张良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钟会,三国

    历史上的钟会,谋略堪比张良,本是司马家功臣,因反叛司马昭被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钟会是魏朝太傅钟繇的幼子、青州刺史钟毓的弟弟,自幼聪慧过人、才思敏捷。关于这一点,最为后世津津乐道的段子,源于《世说新语》的一则趣闻。某次钟会兄弟随父入宫拜见文帝

  • “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真的是张良的心声吗?张良一生最大的败笔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张良,刘邦,秦朝,汉朝

    你们知道张良一生最大的败笔和遗憾是什么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大封文武功臣,他尤其对汉初三杰之首的张良情有独钟,并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张良当即谢绝了刘邦对自己的浩荡皇恩,仅只求封为“留侯”,多年后他表示“

  • 汉初三杰张良为什么跟随刘邦?张良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邦,张良,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初三杰之张良的故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张良的故事:张良先人是韩国人,其祖父张开地是韩昭侯、韩宣惠王、韩襄哀王时期的相国,其父张平是韩厘王、韩悼惠王时期的相国。当秦灭韩之后,他遣散三百家僮,弟亡不葬,分散所有家产来收买刺客,为韩报仇。张良曾经在淮阳(今河南淮

  • 张良怎么劝刘邦分封六国?张良驳复六国说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邦,张良,汉朝

    在历史长河中,张良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张良驳复六国说这个故事吗?汉王刘邦在与楚霸王争夺天下时,身边有一位重要的谋臣——张良。此 人文武兼备,精通兵法,刘邦称赞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汉三年,项羽把刘邦紧紧围困在荥阳,汉王很是恐惧忧愁,此时张良偏 巧又不在身边。于是他就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