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刘邦不喜欢读书人 为何欣赏张良?

揭秘刘邦不喜欢读书人 为何欣赏张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529 更新时间:2023/12/10 9:50:29

读过史记的人都知道,刘邦骨子里看不起读书人。不是吗,当年郦食其来的时候,门人说是读书人,让刘邦非常恼火,最后自称是高阳酒徒,门人连忙请他进入,刘邦一看郦食其,立刻和他相见甚欢,可见刘邦对读书人很不客气。

网络配图

不过刘邦很欣赏张良,这是为何:

其一,张良最初是以豪侠的名义出现。当年张良因为要替韩国复仇,所以曾经派人刺杀秦始皇。这是豪侠之士,和刘邦的性格非常相似。正所谓惺惺相惜,二人也算久仰相互的大名。

其二,张良救过刘邦的性命。鸿门宴上,杀机四起,刘邦眼看生命攸关。是张良的故人,项羽的叔父项伯前来劝张良赶紧离开。张良不顾自己安危,积极筹划刘邦和项伯搞好关系,接好儿女亲家,最后保全了刘邦,让刘邦得以安全逃脱。

其三,张良不是一般的读书人,很有谋略。两人初次结合,张良根据自己所学的《太公兵法》向刘邦献策,刘邦经常采用并欣赏,而张良对别人讲这些,别人却不能领悟。当刘邦进入韩地,已经是韩王成属下的张良率兵跟随刘邦,两人珠联璧合,很快打败了秦将杨熊的军队,然后西出武关剑指秦地。来到崤关,刘邦想强力攻打,张良劝告说,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

网络配图

然后献出计策,先贿赂收买守关将领,然后趁秦军懈怠之时攻打。刘邦照做了,果然奏效,一战进入咸阳。此后,张良劝说刘邦听从樊哙的意见,撤出秦宫,还军霸上、烧断栈道、销毁已经刻制好了的封立六国后裔的印信、封韩信等人为王以合兵打败项羽,刘邦无不一一听从。

其四,刘邦很大气,不是不喜欢读书人,而是不喜欢斤斤计较的腐儒。至于能够运筹帷幄,腹有良谋的读书人,刘邦是求之不得,比如陈平萧何乃至后来的叔孙通都被刘邦视若珍宝。

其五,张良懂得进退。革命胜利后,张良立刻表示要做神仙,闭门不出,修道辟谷,与世无争,与世隔绝。他辞谢刘邦的三万户之封的说辞就很中肯,他说:“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这让刘邦很放心,假如当时大臣都这样去做,哪里还会像韩信之流九族被灭。

网络配图

刘邦平定天下,对于张良萧何韩信格外赞赏,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可见在刘邦心目中,张良是他最信任的读书人之一。

标签: 刘邦

更多文章

  • 汉高祖刘邦为何不杀谋圣张良?原因竟令人震惊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高祖,刘邦

    张良是一个大谋士,为刘邦立下盖世奇功,此人神机妙算,谋略过人,被称为西汉三杰之一。按理说功高震主,张良又不是刘邦的故人,为何刘邦对张良如此放心,不忍心下手呢?另外刘邦的老婆吕雉也很信任张良。那么刘邦夫妇为何不杀张良?其一,张良不恋权。张良这个人很有计谋,连刘邦都说他“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 历史揭秘:张良为何会刺杀秦始皇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良

    张良(约前250—前186年),字子房,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当时由于张良的韩国被秦国所灭,所以刺杀秦始皇的念头一直在他心中。张良在学礼的时候,遇到了沧海,他们很谈得来,因为他们都有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刺杀秦始皇,于是他们便开始制定方案,希望能刺杀成功。在有了初步想

  • 历史揭秘:张良刺杀秦始皇为何最后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良

    张良位列初汉三杰之一,是立邦身边的李某称,也是大汉开国的肱骨元勋之臣。张良少时还曾刺杀过秦始皇,但是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张良刺秦是发生在秦始皇年间的一个事件。张良当时出生在韩国,祖辈都是韩国朝廷上的官员。然而韩国被秦始皇灭掉了。这个时候张良还只是一个少年,但他心中已经种下了复仇的种子,因为自己的国家破

  • 汉初三杰为什么韩信惨死 萧何张良却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良

    刘邦即位后在洛阳开庆功宴,宴席上,他总结了自己战胜项羽、夺取天下的原因:“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方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萧何、韩信、张良是

  • 历史上的良臣张良究竟是拜哪位高人为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良

    张良卖布其实是一个歇后语,完整的是张良卖布——大材小用。说的是张良在少年的时候不得志,曾经靠卖布为生,人们认为以张良的才智,只用来卖布却不是辅佐国家,因此是大材小用。但是张良卖布还有另外一个意思,那就是《张良卖布》是秦腔中的一个选段。在秦腔中,《张良卖布》讲的是四姐娃和张连之间的故事。四姐娃和张连是

  • 张良对刘邦有多重要?没有他江山差点就送人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良

    众人拾柴火焰高,人也不例外,如果一个人想要取得非凡的成就,也必须得靠一些有才之人的帮助。古时候那些争夺、征服天下的人,除了有一些猛将、战神,还必须得有一些运筹帷幄的谋士。比如大家熟知的刘备,他可以在乱世割据一方,靠的是诸葛亮等军师,曹操手下的谋士就更多了,如大家熟知的郭嘉 、 和诸葛亮斗智斗勇的司马

  • 秦末汉初两个强大的谋士范增和张良究竟谁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范增和张良究竟谁厉害

    秦末农民起义后期,暴秦统治被推翻,接下来进行的就是楚汉争霸了。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两人开始为了中原大地的统治权的归属进行争斗。这两个人手下都有着强大的谋士为他们服务,刘邦手下有张良,项羽手下有范增。所以,后世就有很多人,将这两个人进行比较。在谋略上,范增要比张良厉害。楚汉争霸的时候,项羽手下的谋

  • 堪比张良与诸葛亮:大明功臣刘基是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基

    人们都知道,历史上,子房张良、诸葛孔明都是了不起的伟大军师。尤其是经司马迁《史记》有关传记的颂扬、罗贯中《三国演义》的渲染,此二位就更加地家喻户晓、非常地让人称道了。对比这两位先贤,元末明初的刘基,即刘伯温,看似不如他们那样显山露水,实际却毫不逊色于他们。只是,在刘基所处的那个特殊时期,后来者没有史

  • 为何西汉开国的第一侯刘邦要选他痛恨的张良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邦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农历庚子年。汉帝刘邦在洛阳南宫接见张良。去年的朝议,作出了定都关中的决定,只是因为项羽的一把火以及后来一系列战事的破坏,关中的秦代旧宫殿成为一片废墟,因此刘邦指定萧何主持建设汉帝国的新都,新都建成之前,刘邦暂居洛阳,处理日常国事。张良的身体一直不好,战争结束以后,刘邦入

  • 汉高祖刘邦为何不杀谋圣张良?原因竟令人震惊!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邦

    汉高祖刘邦为何不杀谋圣张良?原因竟令人震惊!张良是一个大谋士,为刘邦立下盖世奇功,此人神机妙算,谋略过人,被称为西汉三杰之一。按理说功高震主,张良又不是刘邦的故人,为何刘邦对张良如此放心,不忍心下手呢?另外刘邦的老婆吕雉也很信任张良。那么刘邦夫妇为何不杀张良?网络配图其一,张良不恋权。张良这个人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