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晁补之《水龙吟·次歆林圣予惜春》赏析

晁补之《水龙吟·次歆林圣予惜春》赏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975 更新时间:2023/12/28 18:26:19

问春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

参考翻译

请问春天何苦这样匆匆,夹风带雨好似骏马驰骋。幽幽花朵、细瓣绿萼,在小园的低槛里,还没等人把土培好,就被风吹得满地落红。这百花占有春天的时间,还不如垂柳长久。其实春天周而复始永不老,只是人总爱忧愁春老,这忧愁只有人间才有。

一年中春恨占有十之八九,怎忍心辜负时光不饮美酒。难道不知,桃花凋谢是因自己要结果,并不是因为春去而消瘦。世上功名利禄也是如此,人到了老年之境界,就如春天到了晚暮时候。今天纵使能举杯痛饮,像过去一样狂歌,但心情却不可能依旧。

注释

①幽葩(pā):清幽的花朵。

②壅(yōng):把土或肥培在根上。

③孤:辜负。

④芳醪(láo):芳醇的美酒。

⑤自是:本是,原严明。

⑥风味:风度,风采。

赏析

本篇抒写惜春情怀,层层铺叙,多有转折,但却不厌其详尽情发露,在于真情注,气势充沛。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这一问,从古到今真不知重复了多少遍。问春何苦匆匆,问春去往何处,问春几时归来;问得带七分难舍,问得带三分哀怨。而本词以一问起篇,惜春怜春之情,更是直泻而出。然而,百唤千呼,春光终究难留,挟风带雨,如快马般一霎急逝而去。

“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小园中新种下了娇嫩的花儿,还都未来得及培土,就已是“风雨送春归”。一夜醒来,园中泥土湿润,空气清新,园中花儿,却是绿肥红瘦了。[5]

“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繁华易落,倒是那嫩黄的柳,几番雨水后,反是一树青翠。不知那风中摇曳的万千柔条,是否试图绾系住渐远的春天?莫非是因为对春天的相思,才催生如此绵长的柳枝?此处写春花易谢,春柳不凋,则不仅有物情的体会,还有哲理的蕴藏。

后四句“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抒发了词人的感慨:其实春天周而复始永不老,只是人总爱忧愁春老,这忧愁只有人间才有。写到这里,词人已阐述清楚了自己对“惜春”这个题目的见解,有景有情,颇具苏东坡的旷逸之气。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辜、芳醪经口"承接上文,世间春恨十常八九,每到此时,必生怅恨,只能借助美酒才能排遣。

“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此语用唐人建《宫词》“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的诗意。桃花会谢,结子是为了下个春天,而非春天让它瘦了。但即便如此,“狂风落尽深红色,绿树成阴子满枝”,惆怅遗憾,怕也是终究难免吧。

“桃花”句已暗蕴人生哲理,而‘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更是直写人生体悟了。词人将春愁与人间意脉扭结,将“惜春”归拢到叹老,事业无成,而人生已到了“春归时候”,倾吐出功业难就,岁月迟暮之感。“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看花老眼,伤时清泪,这世上的功名、老来的情味,春快要走的时候,总是多有感慨。

“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今日纵然能够举杯痛饮,像过去一样狂歌,但心情却不可能依旧。此三句表达了对人生青春的惋惜之情。

这首词以物之理,通观人之情,以达明理,花开花落,春来春去,时日推移,季节代序,本于常理,春归不必惜。由物之理,推及人情,岁月催人老,亦属人之常理,不足惜。关键是暮年与挚友,金樽对饮,以叙友情,重夕阳,重有为,以求进取和康泰,不惜而惜,惜得更有价值。这首词,情中景,理中情,景化情中,情以入理,物我相一。可谓笔如游龙盘旋下,惜春笔墨悟人生。

标签: 晁补之

更多文章

  • 晁补之写过哪些诗词?“苏门四学士”之晁补之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苏门六学士,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廌,苏门四学士

    晁补之(1053年-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晁补之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

  • 苏轼门下的学霸,“归来子”晁补之的人物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晁补之

    “归来子”是宋代文人晁补之的号,有点返璞归真、从容入世的意思,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讲他的一些故事。晁补之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出身于一个文华世家,是鲁西南大地上的名门望族。晁氏家族在北宋年间考中进士的有30多人,在朝廷中担任清要职位的也有不少人,家族藏书达24000余卷,家族子弟有优越的学习环

  • 有一颗爱国之心的马植为何最后却是“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马植

    赵良嗣,原名马植,是生长在北方辽国土地上中原人的后裔,他的身份本来是一个来往于南北的马贩子,还曾担任过辽国的光禄卿,因为眼见燕云十六州被割让,辽国可以随时出击进攻中原,毫无阻挡。马植正是看到这种潜在的危险,所以苦苦思索破敌之策。童贯使辽,植献“联金灭辽”之策,童贯改其姓名为李良嗣。归宋,又献策曰:“

  • 宋朝马植的人物生平简介,马植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马植

    马植(?-1126)辽末、北宋末燕(今河北省北部地区)人,世为辽大族,是汉民族燕云十六州的居民。徽宗(赵佶)政和元年(1111年),童贯使辽,植献“联金灭辽”之策,童贯改其姓名为李良嗣。归宋,又献策曰:“女真恨辽人切骨,若迁使自登(今山东半岛蓬莱县)莱(今山东省掖县)涉海,结好女真,与约攻辽,兴国可

  • 马植:出生在辽国的汉人,一代忠良贤臣为何成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马植,北宋

    你们知道马植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说起历史上受冤屈的人物,许多人第一印象就会想到抗金名将岳飞。不过话又说回来,岳飞虽冤,但好歹有后世为他正名,而且他也获得了极为崇高的历史地位,这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事实上,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冤死的人物不计其数,比岳飞更惨的也大有人在。今天夜

  • 蒲寿庚是谁?泉州富豪蒲寿庚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蒲寿庚,宋朝

    早年经历蒲寿庚是宋元时期的知名人物。他精通阿拉伯语、占城语(越南),这对外贸而言就有很大的便利。南宋时期,他既担任过泉州市舶司提举,同时也因为外贸累积大量财富,成为泉州首屈一指的富豪。13世纪初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年),蒲家族从广州举家迁往泉州定居。而蒲寿庚的父亲蒲开宗,还曾担任过安溪县主簿,并

  • 朱元璋为何下令蒲寿庚家族男子为奴女子为娼?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明朝

    对蒲寿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卖国投机分子蒲寿庚曾经大规模屠杀南外宗室,帮助蒙古大军追杀南宋末帝,受到忽必烈的重用,他的家族在元朝相当显赫,几乎控制了南方的海上贸易。但是到了明朝,他却被挖出来鞭尸,朱元璋甚至下令蒲氏男子全部流放充军,女性全部为娼为奴。在南

  • 蒲寿庚背叛南宋之后 蒲寿庚的后人又是什么样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蒲寿庚,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胡商蒲寿庚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到南宋的胡商蒲寿庚应该知道的人不多,但是知道这个人的人会对这个人非常的好奇,话说这个蒲寿庚十分的厉害,是一位大商人,但是在南宋的时候这个蒲寿庚是背叛了南宋的,那么这个蒲寿庚的后代到了明朝又有什么样的结局呢?下面我们一

  • 蒲寿庚被背叛南宋之后 他的后代在明朝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蒲寿庚,南宋

    很多人都不了解蒲寿庚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说到南宋的胡商蒲寿庚应该知道的人不多,但是知道这个人的人会对这个人非常的好奇,话说这个蒲寿庚十分的厉害,是一位大商人,但是在南宋的时候这个蒲寿庚是背叛了南宋的,那么这个蒲寿庚的后代到了明朝又有什么样的结局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

  • 被忽必烈封为昭勇大将军的蒲寿庚,为何被朱元璋唾弃?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元朝,蒲寿庚

    宋朝灭亡时仅有从临安逃出来的宋端宗赵昰、宋怀宗赵昺两个小孩,除此之外再也没见到其他皇族藩王们举起宋朝大旗建立政权。历经数百年繁衍生息,宋朝的皇族宗室们绝不会只有这么点人。《宋史》记载,仅绍定年间(1228-1233)泉州一带就有皇族宗室子孙近3000人。这些人都去了哪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汉奸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