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被忽必烈封为昭勇大将军的蒲寿庚,为何被朱元璋唾弃?

被忽必烈封为昭勇大将军的蒲寿庚,为何被朱元璋唾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824 更新时间:2024/2/18 7:55:28

宋朝灭亡时仅有从临安逃出来的宋端宗赵昰、宋怀宗赵昺两个小孩,除此之外再也没见到其他皇族藩王们举起宋朝大旗建立政权。历经数百年繁衍生息,宋朝的皇族宗室们绝不会只有这么点人。

《宋史》记载,仅绍定年间(1228-1233)泉州一带就有皇族宗室子孙近3000人。这些人都去了哪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汉奸人物—蒲寿庚

蒲寿庚祖上是占城(越南)色目人,在北宋末年来到了广州,靠着做海外贸易富甲一方。南宋末年时,蒲寿庚带着蒲氏家族迁居泉州,依托泉州这个东方第一大港,成为海商巨富。

当时的蒲寿庚有点像明朝时的郑芝龙,由于占据着贸易港口,又拥有私人武装用于保护海上贸易,宋朝封蒲寿庚为福建安抚沿海都置制使兼泉州舶司,希望借他的力量来加强海防。而蒲寿庚也凭借朝廷的敕封,成为官商一体的泉州“土皇帝”。

1276年,蒙元大军南下攻入南宋行在临安,陆秀夫张世杰等主战派护送小皇帝赵昰、赵昺哥俩一路南下福建,并希望在泉州立足重建宋朝。因为蒙古大军路上作战能力彪悍,但水师力量却并不强大。

而当时南宋水师主力尚存,加上泉州还驻扎有舶司水师,完全一战。但蒲寿庚见南宋风雨飘摇,暗中接受了元朝的招降,封闭了泉州城门,屠杀了留守在这里的3000宋朝皇室宗亲。

在宋元鼎革之际,见利忘义的蒲寿庚选择了投效新朝。不仅如此,蒲寿庚还向元军贡献了自己掌管的所有舰船,用于充实元朝水师力量。无法立足的张世杰等一干宋朝文武,只得一路南下广东,崖山一战被元朝水师击败,10万军民殉国。

为表彰蒲寿庚的巨大贡献,忽必烈封其为昭勇大将军,继续留守泉州做他的海上贸易。但没想到元朝存在了不到一百年,居然也到了王朝兴替的历史拐点。当时蒲寿庚早已死掉,蒲氏族人见元朝风雨飘摇,又开始投机反起了元朝。

不过残余的元军还是镇压了蒲家的叛乱。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于这种反复无常的奸贼深恶痛绝,下令挖出蒲寿庚进行鞭尸,并规定“蒲氏余孽悉配戎伍禁锢,世世无得登仕籍”,将泉州这一支蒲姓划入贱籍,以惩罚他们倾宋之罪。

为了逃避明朝惩戒,蒲寿庚的后人纷纷改姓“杨、吴、卜”等姓氏,而且死后墓碑上也写的是“杨某某或吴某某之墓”,只有在墓碑背面用小字暗写“蒲某某之墓”。即使是没有改姓的泉州蒲姓,也都不承认是蒲寿庚的后人。

标签: 元朝蒲寿庚

更多文章

  • 蒲寿庚为什么选择了叛宋降元?为何最终蒲氏家族背会被元廷打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蒲寿庚,南宋

    还不知道:蒲氏家族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农耕文明的国家,但是在宋元两朝,却迎来了一个商业高度发达的特殊时期,尤其是泉州以“刺桐港”之名成为全球第一大港。海外贸易的繁荣一方面得益于宋、元两朝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与中亚穆斯林商人的长袖善舞

  • 蒲寿庚做了什么,为什么朱元璋那么痛恨他要将他鞭尸?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蒲寿庚,明朝

    蒲寿庚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说起蒲寿庚,很多人觉得很陌生,似乎并没有听说过。他并不是明朝人,而是生活在宋末元初期间。那么问题来了,朱元璋和他八竿子打不着,也没见过面,更谈不上什么仇恨。那么蒲寿庚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何朱元璋要让他的后代为奴为娼?蒲寿庚是阿拉伯

  • 解析北宋名将种世衡金戈铁马保家卫国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名将

    北宋名将种世衡在历史上是十分有名气的一位将领,他是种放的侄子,同时也在朝中担任过东染院使等重要职位,最重要的是他不仅仅是一个人奋战在沙场之上,之后他还开创了种家军,世世代代都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他是范仲淹一路提拔起来的,深受他的恩惠和帮助。在对付羌人的过程中,种世衡运用智谋让他们归降臣服,一直为了国

  • 种世衡以信结羌典故:揭北宋名将种世衡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名将

    北宋名将种世衡在历史上是十分有名气的一位将领,他是种放的侄子,同时也在朝中担任过东染院使等重要职位,最重要的是他不仅仅是一个人奋战在沙场之上,之后他还开创了种家军,世世代代都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他是范仲淹一路提拔起来的,深受他的恩惠和帮助。在对付羌人的过程中,种世衡运用智谋让他们归降臣服,一直为了国

  • 北宋名将种世衡——创立种家军 打得西夏闻风丧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中国,种世衡

    种世衡(985年―1045年),字仲平,京兆府人,祖籍山西,大儒种放之侄,北宋将领、种家军开山人,官至东染院使、环庆路兵马钤。种世衡为总领西北军务的范仲淹一手提拔。招抚羌人,筑城安边,并巧施离间计,除去西夏皇帝李元昊的心腹大将野利刚浪棱、野利遇乞兄弟。人物生平仕途履历种世衡年少时崇尚气节,兄弟中有想

  • 北宋名将种世衡的用计之道 反间计计平西夏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北宋,种世衡

    种世衡,字仲平,北宋仁宗时期杰出的戍边名将,因为治军严格、赏罚严明而受到负责西北防务的重臣范仲淹的特别提拔,由此开始成为威震一方的重要将领。种家此后能人辈出,将星闪耀,与种世衡的开山之力有很大关系。史书记载种世衡善用奇计,谋略过人。在与西夏野利兄弟的抗争中,他就施展过一出巧妙的离间计,收到了很好的效

  • 威震天下八十年的“种家将”,开创者种世衡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种家将,北宋

    种家将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这个武将世家就是威震天下八十年的“种家将”!“种家将”的开创者名叫种世衡,他的叔父是北宋著名的隐士种放。种世衡年少时就很有气节,兄弟们分家的时候,任凭别人取走财物,他只留下书籍。后来因叔父的关系,他靠着恩荫进入仕途,先后担任将作监主

  • 种世衡生平没打过著名战役,为何能入北宋名将之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种世衡,北宋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种世衡。南宋重文轻武特别严重,武官想要出头特别难。究其原因是宋太祖本身就是武将出身,他怕底下的人,也学他,来个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所以对武将打压的特别厉害。不过泱泱大国,还是有不少著名将领的,比如说杨继业,狄青等等,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非常耀眼夺目,让北宋有了

  • 种世衡:范仲淹评价他为“国之劳臣”,揭秘其丰功伟绩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种世衡,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种世衡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北宋年间,范仲淹曾主帅西北前线,对抗崛起的西夏党项人李元昊。范仲淹手下有两员虎将,一个是狄青,一个是种世衡。狄青因后代的小说、评剧等宣传,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但在当时抗击西夏的战争中,种世衡的名声和功绩却丝毫不逊色于狄

  • 北宋本可以用种师道而不被金人所灭 可惜啊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种师道,北宋

    种师道,字彝叔,洛阳人,后迁居到京兆府长安县豹林谷,原名建中,因避讳赵佶建中靖国的年号,改名为师极,后又被赵佶御赐名为师道,为人善察形势,沉毅有谋。种师道的家世显赫,祖父种世衡是仁宗朝的西北名将,威名震慑西夏。种世衡共生八子,分别为种古、种诊、种谘、种咏、种谔、种所、种记、种谊,皆在种家军中担任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