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匡胤雪夜拜访赵普是为何?一心想着天下

赵匡胤雪夜拜访赵普是为何?一心想着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127 更新时间:2024/1/26 3:21:19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长河中,由篡位而来的政权大都短命,唯有宋朝例外,而且在其鼎盛时期,经济、文化和科技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被今人评为最想生活在其中的十大历史王朝之一。大宋的开创者正是赵匡胤。他的传奇经历和雄才大略,向来被后人津津乐道。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赵匡胤的历史。

当时,赵匡胤29岁,任职殿前都候,领严州刺史,他十分赞赏王朴的深谋大略,更钦佩周世宗的果断决策,现在,当他也像当年周世宗那样矢志统一的时候,多么渴盼能有王朴这样的近臣为他出谋划策!遗憾的是,斯人已去,往者已矣,赵匡胤的心头不免袭上几分伤感,几分落寂。在赵匡胤眼里,后周臣僚,也即昔日的同事中,能得到他敬重的人不多,而王朴却是一个。赵匡胤曾坦言:“此人若在,朕不得着此袍。”老辣的赵匡胤对王朴如此敬畏,在统一问题上,对王朴提出的“先南后北”战略,不会意气用事地将它完全舍弃。特别是他作为这一战略目标的主要实施者,对其中的得失体会应当多于常人。

不过,赵匡胤在采取何种统一方针上还是颇费周章,一时难以决定。或许是从周世宗身上受到发,赵匡胤也打算遍询近臣,集思广益。他首先向被他亲切地以“驸马”呼之的武胜军节度使张永德密访进攻北汉之策,张永德以为不妥。原因是,北汉兵虽少,但很强悍,“加以契丹为援,未易取也”。他的想法是,“每岁多设游兵,扰其农事”,再“发间以谋契丹,绝其援”。对此骚扰离间之计,赵匡胤表示赞同,不过一时未决。此后,在一次宴会上,赵匡胤又对宰相魏仁浦说起打算攻打北汉之事,魏仁浦回答说:“欲速不达,唯陛下慎之。”这番话,引起了赵匡胤的深思。

在平灭李筠之后,赵匡胤曾以用兵河东事召见了华州团练使张晖,张晖主张鉴于泽、潞战争创伤尚未恢复,军务复兴,恐不堪命,不如收兵育民,等时机成熟再图进取。由此看来,赵匡胤在制定统一大计的过程中,曾一度欲将北汉作为首要的进攻方向,然而,经过多次征询朝臣的意见和深思熟虑之后,他渐改初衷,开始了对统一方略的通盘设计。赵匡胤最终定下决心是在走访了谋臣权相赵普之后。当年十一月,李重进的反叛得以平定,统一战略问题又提到了议事日程。一天夜晚,赵匡胤和弟弟殿前都虞候赵匡义踏着漫天大雪敲开了赵普家门。

皇帝雪夜来访,赵普深为惊异,询问原因,赵匡胤如实相告:“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于是三人席地而坐,商议统一之策。赵匡胤称:“吾欲收太原。”赵普听罢,猛地愣住了。他用惊异的眼光看看赵匡胤,道:“陛下何有此想?非臣所知也!”赵匡胤忙问其故,赵普道:“陛下欲先攻太原,臣以为大不可。太原势强,一时难下,况太原当西北二边,即便一举攻下,则边患我独当之,依臣之见,莫不如先易后难,先南后北,待削平南方诸国,彼弹丸黑子之地,将何所逃?”

赵匡胤道:“卿言之有理。朕曾言王朴谢世,谋臣绝矣,今闻爱卿一席话,岂非王朴再生!”赵普道:“臣不敢妄比王朴,愿效赤诚而已。陛下推重王朴,想必是因那篇誉满天下的《平边策》,但陛下却欲先收太原,此与王朴之谋可谓南辕北辙,臣实不解也!”赵普所持理由,实际上也是赵匡胤长期考虑的一个难题,是张永德和张晖等人想说而未说出的一层忧虑。所以,首攻北汉的用兵设想,赵匡胤正式将它放弃了。

但是,他又不愿在赵普面前丢了面子,便故作坦然之态,笑道:“吾意正与卿同,姑且试卿耳。”赵普道:“陛下神武,愚臣远不及也!”一席长谈,确定了先南后北统一全国的战略方针。当然,一个关系到赵宋千秋大业的战略方针,不可能就这样简单而富有戏剧性地制定出来,而是经过两年多的酝酿和反复求证,才最终形成的。早在赵匡胤即位不人,就开始“密访策略”,就统一方针问题广泛征求臣僚们的意见。当时的官员大半不赞成先攻北边,而主张应兵锋南指。正是因为他们的建议,才促使赵匡胤定下了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

这个战略方针的制定,根基于赵匡胤君臣对当时各方实力的冷峻思考。战争,首先是交战各方军事力量的竞赛。宋王朝建立之时,神州大地依旧是四分五裂,政权鼎峙。宋和辽虽然都是力量最强的政权,可就辽和宋的力量对比而言,辽的经济、军事实力又显然占据了优势。仅从军力方面讲,辽有军队30万,以擅长骑射的骑兵为主力;宋初军队只有19.3万,其中步兵占大多数。在燕山以南华北的旷野平原上作战,辽军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兵种构成上,均处于有利地位。

再看北汉,兵力不多,却精悍无比,又有辽朝作为后盾,也不是可以轻取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贸然将兵锋北向,不仅毫无取胜的把握弄不好还有可能损兵折将,动摇新建宋王朝的根基,对此,赵匡胤不能不认真考虑。战争,还是双方经济实力的较量。没有雄厚的财力做保障,要支撑长期战争,完成国家统一,也不过是一句欺人的大话。赵宋政权虽有后周所奠定的良好基础,不过中原地区自唐中叶以来,兵连祸结,战乱不断,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恢复和发展生产,增强财力,又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办到的。

而这个时期的南方,虽也有政权的更迭和军事上的冲突杀伐,但时间较短,规模也较小,有些地方甚至几十年干戈不及,对社会经济没有造成特别严重的破坏。加上由于累朝的人口南移,地力开发,经济重心转到南方,南方的经济实力胜过北方。更重要的是,南方各政权政治腐败,军力衰弱,容易攻取。在上述情况下,赵匡胤选择了南方,不过是顺理成章,形势使然。先南后北的战略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呢?赵匡胤本人对此做过较为完整的表述,他说:“中原地区自五代以来,兵连祸结,国库空虚。必先取巴蜀,其次取广南、江南。这样,国家储藏才能富饶。北汉与辽接壤,如先攻取北汉,那么辽国之患,就会由我独自承担,还不如先让它苟延残喘,作为我们的屏障,等到我财用富饶后,再攻取它,为时不晚。”

这一战略的着眼点是先弱后强,也就是先易后难,北守南攻,待取得南方雄厚的人力物力资源后,再集中力量对付北面的强敌。当然,任何战略方针的制定,都离不开当时的环境和主客观方面的条件,同时,也会随情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赵匡胤在实施这一战略的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视当时的情况进行了不断的调整。战略已经制定,余下的问题就是如何付诸实施了。荆湖地区的武平和南平割据势力,成为赵匡胤牛刀小试的初选对象。

标签: 赵匡胤北宋

更多文章

  • 赵匡胤为什么不立太子 他的两个儿子最后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赵匡胤

    今天小编要说的是关于北宋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北宋的开国皇帝是赵匡胤,他一生雄才大略,结束了自从唐朝末年以后近百年的混战局面,重新将中原统一,可以说功不可没。可是一个王朝的延续仅仅靠一个人是不能完成的,所以太子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但是非常奇怪的是,赵匡胤生前却从来没有明确地立过太子,他的两个儿子也因为这个

  • 赵匡胤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历史上又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赵匡胤

    还不知道:赵匡胤是怎么当上皇帝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匡胤的是宋王朝的建立者,他在公元960年的时候呢,发动了陈桥兵变,国号宋朝,她先后灭了南唐荆南后蜀南汉。赵匡胤的父亲呢是赵弘殷,少年的时候是非常骁勇善战的善长骑马和射箭,由于,后唐时期作战有功,非常受唐

  • 赵匡胤为什么没有下令杀柴氏子孙呢 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赵匡胤

    赵匡胤为什么不杀柴氏子孙?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宋太祖登基三年后,曾秘密派工匠打造一块石碑,藏于太庙夹室。北宋时,这块碑的文字属于国家机密,除了最高统治者,任何人都没有资格查看。每逢新帝继位或重大祭祀场合,一个不识字的管理员会把门锁打开,放皇帝进

  • 赵匡胤宋朝建立之后 柴氏家族的朝中的地方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赵匡胤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柴氏家族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柴家地位很尴尬,差不多被宋朝君臣选择性遗忘了。这个结局既不像传言的那样好,也总算不上坏。陈桥兵变后,赵匡胤黄袍加身,柴宗训被降为郑王。三年后又被迁往房州,又作房陵。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流放之地,也是一个环境非常恶劣的地方。赵

  • 五代十国中跟赵匡胤三兄弟类似的三兄弟,不同的是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五代十国,赵匡胤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五代十国中跟赵匡胤三兄弟类似的三兄弟,不同的是结局!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五代十国是一个战乱纷繁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真正实现了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状态,五代由于说的比较多,也都比较熟悉了,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最后被

  • 赵匡胤称帝是被逼的吗?四大疑点阐明事实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赵匡胤

    赵匡胤称帝是被逼的吗?四大疑点阐明事实真相!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传统评书演义中,一提起宋太祖赵匡胤,总是称赞“两个拳头、一条杆棒,打遍中原八百军州,开创大宋三百年基业”。赵匡胤给我们留下的,是一个武艺高强、勇猛过人的英雄好汉形象。在传统评书演义中,一提起宋太祖赵匡胤,总是称

  • 一个时代的人为何失眠?长夜漫漫,赵匡胤的失眠症!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赵匡胤

    一个时代的人为何失眠?长夜漫漫,赵匡胤的失眠症!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历史上的失眠者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黄袍加身之后,宋太祖赵匡胤失眠了。史书记载,他夜间常常不能入睡,干脆起身披衣,微服造访在京的大臣。搞得很多高官也睡不好觉,不敢脱去衣冠,搞不好皇帝半夜就来敲门了。哪怕漫天风雪,也不

  • 赵匡胤传位给他弟弟之后 他的妻儿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赵匡胤

    赵匡胤死后他的妻儿怎么样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976年11月14日,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突然辞世,依据"",传帝位于弟弟赵光义,那作为前皇帝的妻子和儿子的下场如何呢?赵匡胤有4个儿子,长子滕王赵德秀和三子舒王早亡,到赵广义即位时,赵匡胤长大

  • 如果赵匡胤不传位给他的弟弟的话 传给谁更加合适呢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赵匡胤

    赵匡胤死后传位给谁合适,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宋太祖赵匡胤死的时候只有五十岁,当时他有两个儿子,都已成年。长子德昭当时25岁,次子德芳当时十七岁。但直到宋太祖死时,两个儿子还都没有封王,反而是太祖的两个弟弟赵光义和赵光美都已封王。赵光义当年随着赵

  • 赵匡胤真的是被赵光义暗杀的吗?斧光烛影背后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赵匡胤

    赵匡胤真的是被赵光义暗杀的吗?斧光烛影背后的故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976年(宋开宝九年十月壬午夜),宋太祖赵匡胤大病,召晋王赵光义议事,左右不得闻。席间有人遥见得烛光下赵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另有记载说“好做,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