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太祖赵匡胤为何封李煜为违命侯却不杀他?

宋太祖赵匡胤为何封李煜为违命侯却不杀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244 更新时间:2023/12/21 18:35:48

赵匡胤为什么不杀李煜,大家都知道李煜的词(小楼昨夜又东风)凄婉优美,赵匡胤本可以将其杀掉,但为什么没有去做,是不是有着更为深远的考虑,还是别有原因。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赵匡胤的具体想法和事件的缘由吧。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杀李煜的皇帝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幽禁李煜的是赵匡胤。

赵匡胤封李煜为违命侯,没杀他,一是为了做个例子让其他国君看看,他能容忍其他君王,只要臣服于他就好,显示他的”仁慈“;另外,不杀李煜,他还可以时时羞辱李煜,这也是一方面。据说赵匡胤既仰慕李后主的才华又嫉妒,他屡次想在其他君王面前以诗词羞辱李后主,可是都没有成功。

网络配图

赵匡胤的弟弟继任后,由于他没有赵匡胤想的多,对李后主时好时坏,后因为《美人》一词,让他怀疑其中夹有政治色彩,怀疑李后主有复国之心,遂将他杀害。赵匡胤软禁在北宋首都卞京的一个庭院里。不过遇害是在他生日那天被邀请到宫中被毒死的。

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初,宋太宗派南唐旧臣徐炫去看望李煜,李煜对徐炫态度颇为冷淡,坐下也不说话,良久才叹息说:“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据说,当初徐铉张洎排斥潘佑,终于造成李煜将二人打入牢狱,二人愤而自尽之事。徐铉自觉无趣,立即告辞回去,将情形如实报告给了宋太宗,宋太宗终于对李煜起了杀机。

不久,李煜接到昔日宫人庆奴的书信,他在回信中写道:“此中日夕以泪洗面”。不幸的是这封信也落到了宋太宗的手里。宋太宗阅信大怒,进一步认定李煜不识抬举。

转眼间,又是七夕之夜。这天是李煜的四十二岁生日,他写下了一篇著名的《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还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还有一篇《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网络配图

这两支曲子立即被密探报到了宋太宗那里。词中对故国无尽的思恋终于引起了宋太宗的勃然大怒,认为李煜再也不能留在世上。立即派儿子赵元佐以贺寿为名送去了一瓶酒。

就在这个七夕之夜,宾主尽欢的酒宴将散之时,李煜中毒身亡。毒药来自那瓶御赐的美酒,毒物名“牵机药”,据说是宋太宗早已经特意为李煜所制的。毒发之时肢体抽搐,身子头首相接作牵引织机动作数十次,极度痛苦。

一代词人,就这样结束了他的人生。

而历史的记载上,对于后主过世日期的记载居然有三种以上的说法;后主到宋朝后至少名义上位在列侯、班在拱极,而且身份特殊,按理来说他的去世日期记载应该很确实,宋自太祖立朝之后,涵养百年,中间没有大的文史资料流失,按说应该记载分明,因这并不是一件难以弄清的事情,据宋史载,太宗为之废朝三日,以表追思。不论真假,至少说明,后主去世,在当时并非一件默默无闻,不好考察记载的事情。

网络配图

而唯一可能造成混乱的就是两宋之交。马令南唐书成书于宋徽宗崇宁四年前后,在靖康之变、二帝蒙尘之前,其他尚有江表志,以及小说笔记等,后来的史书记载,即根据这些史书和笔记小说考据综合而成。后世的史书资料对后主去世日期仍有三种以上记载,可知当时的记载或许尚不只三种。对一个人的去世日期记载的如此错杂纷呈,不得不叫我怀疑其中有不可告人的因由。

再加上宋朝的另外几个降君,死的也有点蹊跷,赵光义名声又不大好,有杀兄的传闻,种种相加,我就觉得这事情,多半是实在的。

标签: 赵匡胤

更多文章

  •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为何在赵普脸上乱涂乱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匡胤

    在众将之外,朝臣当中最有权势的就是赵普。这位太祖故人,和太祖关系极好,连赵匡胤之母杜太后也对其极为尊敬。曾经有一次杜太后和赵匡胤谈起国事,杜太后非常担心,此时担任宰相的赵普入见,杜太后说:“赵书记,你要好好帮助陛下啊,有你的帮助,我才放心。”网络配图赵普在当年曾经担任后周时期宋州节度使赵匡胤的掌书记

  • 宋太祖赵匡胤的四个儿子为什么寿命都不长?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下河东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因此也衍生出很多与之有关的民间文学作品。无论是电视剧、小说,还是唱曲戏剧,都以其为原型创作出很多优秀的作品,其中最为出名的是戏剧曲目《下河东》。而在晋剧、大平调、秦腔等各个地域特有的曲目形式中,秦腔版的《下河东》最为著名。故事讲的是,称帝后的赵匡胤为了拓展领土

  • 揭秘:好色的宋太宗赵匡胤是如何戒色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匡胤

    食色,性也,这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孟子说的一句话。意思就是吃饭和男女是人的本能,战国时期,孟子就曾劝齐宣王实行仁政,齐宣王回答说,寡人搞不了仁政,寡人好色。这在古代的帝王之中是很难得的,齐宣王直言不讳的承认了自己的缺点。但是大多数帝王,因为非常在意自己身后的名声,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好色,更有甚者,不仅不

  • 赵匡胤陈桥驿黄袍加身,只是有预谋的演了一场戏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匡胤

    清代诗人查初白“千秋疑案陈桥驿,一着黄袍便罢兵”的诗句,与岳蒙泉“皇袍不是寻常物,谁信军中偶得之”的诗句异曲同工,其实,都是表明“陈桥兵变”是有预谋的。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诗句暗示呢?陈桥驿赵匡胤黄袍加身是否真有预谋呢?陈桥驿,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东南的陈桥镇,西南距开封市四十五里,因驿北有陈桥

  • 赵匡胤之死的真相到底是不是因为一名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到公元976年死亡,正史当中没有明确记载他是怎样去世的。《宋史·太祖本纪》中的有关记载的也只有简单的两话:“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司马光的《湘山野录》中记载,开宝九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急唤

  • 南唐李煜手下的猛将 就连赵匡胤也忌惮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煜

    南唐后主李煜由于其人极高的文学水平,经常被语文课本所编用,每个上过中学的中国人基本都听过这个名字,背过他的词。不得不说,高曝光率增加了我们对李煜的同情,恨其生在帝王家。其实不然,若不是生在帝王家,李煜也没这个机会体验大喜大悲的人生,也不能发出这么高水平的牢骚,而其在位时期,更多的是作死,哪里来的惋惜

  • 宋太祖赵匡胤:史上唯一一位侠客出身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匡胤

    印象中的宋朝是一个文人统治的帝国。然而这个帝国的开创者却是一位职业军官,他的名字叫赵匡胤。 在成为职业军官之前,赵匡胤闯荡江湖,行侠仗义,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武侠。 他大概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侠客出身的皇帝。网络配图传说赵匡胤武艺高强。江湖第一武术门派少林寺,其最经典的少林长拳,据说就是赵匡胤所创。 少

  • 历史上赵匡胤在陈桥兵变是怎么对待后周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匡胤

    要稳固江山,兵变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除掉后周的皇族实力,那么赵匡胤有没有对自己最大的政治敌人进行残酷的政治屠杀?没有。为什么没有?网络配图 我们看看这样几年事情。赵匡胤带兵攻入都城,经过一番激战之后打入皇宫。这时候符太后和周恭帝,也就是七岁的柴宗训已经知道大势已去,于是相拥而泣,之后都换上白色的

  • 解密赵匡胤死后百年为何尸身会落得如此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匡胤

    赵匡胤的嘴里突然哗地喷出一股黑色黏液,正好喷到朱老大的脸上,吓了他一大跳。镇定下来后朱老大随手在脸上抹了一把,取下玉带,解开自己身上的绳子就溜出了地宫。……网络配图盗墓者在盗墓的过程中常发生一些恐怖怪事,如打开古墓后发现死了几百年的人,身体不仅没有腐烂,脸色还鲜活如生;或者他们正在投入地收集墓中的珍

  • 赵匡胤是哪里人 赵匡胤称帝后都做了哪些改革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大宋王朝的创建者。他的父亲是河北涿州人,后来迁至河南洛阳,赵匡胤就是在河南的夹马营出生的。后来赵匡胤长期居住开封,死后埋葬在永昌陵,永昌陵在今河南郑州巩义市。关于赵匡胤的哪里人,历史上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河北涿州,一种是河南夹马营。可是根据我们中华民族关于祖籍的认知,赵匡胤的祖籍是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