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史上最无耻的驸马——北宋词人王诜

史上最无耻的驸马——北宋词人王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193 更新时间:2024/1/1 7:52:03

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

这阙《蝶恋花》,出自北宋词人王诜。面对如此美景,流落归来后的王诜没有心情去欣赏,内心只有苦闷和凄凉。其实,王诜还有一个身份,即宋英宗的女婿、宋神宗的妹夫。原本在汴京待得好好的,因为做了对不起公主的丑事,被神宗一怒之下贬出京城,灰溜溜地去了湖北均州,后又去了安徽颍州,一晃五年。

如今回到京城,物是人非,想起当年的所作所为,王诜能不后悔吗?

王诜,字晋卿,原籍山西太原,后居汴京,出身勋贵之家,为北宋开国功臣王全斌之后裔,神宗时为左卫将军。神宗有个同父同母的妹妹,生于皇祐三年(1051年),初封宝安公主,神宗即位后进封为舒国长公主。熙宁二年(1069年)七月,神宗将舒国长公主下嫁给了王诜,王诜拜驸马都尉,公主改封蜀国。

公主性情温和,喜欢读书写字,跟王诜很有共同语言。次年六月,公主为王诜生下一子,取名王彦弼。除了相夫教子,公主对王诜的寡母也极尽孝道,亲自做饭,亲自调药,没有任何架子,这在宋代公主中是比较少见的。出于当哥哥的关照,神宗也经常把好东西送到公主府上。应该说,这段时间公主是幸福的。

熙宁六年(1073年),爱子王彦弼夭折,公主痛不欲生,后来虽然缓过劲来,但未再生育。为了王家的香火,公主主动劝王诜纳妾,也可以从婢女中选美貌者同房,从不干预,从不妒忌。公主如此贤德、气量,有宋一代也是少有的。然而,公主越宽容,越大度,王诜就越上脸,越忘乎所以,对公主也没有先前那么爱惜和客气了。神宗听说后,立马将王诜贬官,算是为妹妹出了一口气。

红颜薄命。元丰三年(1080年)四月,公主一病不起,神宗忧心忡忡。神宗一边喂药一边问公主,还有什么牵挂之事吗?公主别无所求,只希望王诜能复官。为了安慰妹妹,神宗任命王诜为庆州刺史,并特许他在朝中借调,为的是让王诜有时间照顾公主。然而,王诜好了伤疤忘了疼,“不矜细行,至与妾奸主旁”(《宋史·公主传》),竟然不顾病床上的公主,毫不避讳地与小妾在一旁宣淫。

《续资治通鉴长编》也记载了王诜干的这件丑事,“诜侍主疾,与婢奸主旁”,神宗让他照顾公主,他却把奄奄一息的公主凉在了一边,毫不避讳地跟婢妾们上演“活春宫”。这叫什么事啊!历史上的白眼狼驸马很多,但像王诜这般无耻、下流、龌龊、卑鄙的,绝无仅有。王诜此举,还有点良心,有点道德,有点人性吗?能对得起这位“中外称贤”的公主吗?不仅如此,有的婢妾见公主活不长了,竟然“数抵戾主”(《宋史·公主传》),诅咒公主快点咽气,王诜并没有阻止和训斥。

五月,公主在乳母的怀中病逝,时年三十岁,追封越国长公主,谥贤惠。哲宗时,进封魏国大长公主。如此贤惠的公主,就这么凄凉地走了。公主在时,乳母看在公主的面子上没说话;公主死后,乳母无所顾忌。次日,神宗前来哭丧,乳母趁机告了王诜。神宗一听,大怒,命人严加审讯,从重处理,“婢八人皆决杖,配窑务、车营兵”(《续资治通鉴长编》)。公主下葬后,王诜被贬到均州。

元丰八年(1085年)五月,王诜重新回到汴京,那阙《蝶恋花》即作于此时。五年的流配,让王诜懂事了很多。此后,王诜与同代文豪苏轼饮酒赋诗,成为生活、文学上的密友。哲宗绍圣年间,苏轼等人遭贬,王诜与端王赵佶开始密切交往,《水浒传》中有“小王都太尉”之称,臭名昭著的奸臣高俅就是他推荐给赵佶的。赵佶即位后,是为徽宗,王诜从此发迹,风光无限,曾出使辽国,封开国公。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魏国大长公主和王诜大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标签: 宋朝词人王诜

更多文章

  • 王诜借走了苏东坡画给米芾的画,再也没还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王诜,苏东坡,米芾,宋朝

    苏东坡画墨竹,文同是他的老师。文同是苏东坡的表兄,字与可,曾任湖州知州,因此世称文湖州。文同是苏东坡的兄长,是老师,也是最好的朋友。李公麟《孝经图》卷上有一个场面,描绘两个文人在花园里相遇,彼此间行礼如仪,很符合苏东坡与文同彼此间的恭敬与揖让,尤其背景中的山石与竹子,更是对二人品格的暗喻。文同开创了

  • 北宋大文豪王诜:苏轼是他好哥们,还娶了公主为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王诜,北宋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王诜,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是每个人都懂的道理,真正的历史人物也不会像书中所描写的那般扁平,一个人一定拥有多方面的性格特征,在不同的环境下,同一个人所作出的决策也肯定会有所不同。不过,在谈今天的故事主角之前说这些,并不是为

  • “清明上河图”出自谁手:张择端公开记录几乎为零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明上河图,宋朝,张择端,

    日前,社科文献出版社推出新书《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作者是日本朝日新闻社记者野岛刚。他长期在中国走访,对“中国第一画”、“中国版蒙娜丽莎”《清明上河图》十分着迷。写这本书,他想一探《清明上河图》背后的谜团,但又因谜团太多,很多时候只能“呈现”谜面,而无法解谜。围绕这幅旷世画作,谜题有:《清明上河图

  • 清明上河图作者最初无记载 张择端差点不为人知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明上河图,宋朝,张择端,

    中国古代皇室很早就雇佣画家,例如周朝的画师称为“画史”,汉朝的画工最有名的是毛延寿,不过,他的出名是因为索贿不成,把王昭君画歪了。唐朝也有御用画师,一直到五代时期的后蜀,国主孟昶设“翰林图画院”,这是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个宫廷绘画机构,画师被称为“待诏”或者“祗侯”。两宋时期一直延续画院制度。《清明上河

  • 张择端:北宋画家,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北宋,张择端

    张择端,字正道,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居住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画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风俗画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

  • 北宋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技法及结构如何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北宋,《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为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风俗画,是他仅存的传世精品,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属国宝级文物,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作品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汴京(又称东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全盛时期都城汴京繁荣的见证。《清明上河图》描绘

  • 北宋张择端生平简介,除《清明上河图》外还有什么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北宋,张择端

    张择端,字正道,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居住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画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风俗画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

  • 揭秘:韩德让一个汉人为何能埋葬在契丹皇陵中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北宋,萧绰,萧燕燕,澶渊之盟,韩德让

    北宋与辽对峙期间,辽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有三个女儿,幼女萧绰,小名燕燕,在三个女儿中最聪慧、也最美丽。三个女儿尚未出阁,做父亲的某天检查女儿们的闺房,发现萧绰的闺房打扫得最干净,明窗净几,所有的东西都放置得井井有条。北方游牧民族民情粗犷豪放,家用物品通常都是随用随放,萧思温突然看到小

  • 韩德让和萧太后奸情:史上最冏的“君臣之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萧太后

    翻开中国历史,不乏缠绵悱恻的“君臣之恋”。但君臣恋情中最冏的一例当数大辽萧太后与重臣韩德让的“相许终身”,萧太后为此竟残暴地“杀人妻、夺其夫”。萧太后史称承天太后,名绰,小名燕燕,系辽国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辽景宗耶律贤皇后,辽圣宗之母,主持辽国朝政四十载。萧绰从小就聪明伶俐,办事利索,对任何事情都有

  • 萧太后强行和韩德让重修旧好,这其中还有哪些政治考虑?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五代,韩德让

    用现代的眼光来看,辽朝太后萧绰简直就是韩德让不折不扣的“小三”。辽景宗去世后不久,孀居的萧绰就召来受景宗遗命辅政的汉人韩德让。带着草原女子特有的豪放直爽,她主动提出要他“入居帐中”,理由是当年她曾与他有过婚约,并已定好婚期,只可惜她被选为贵妃而未能如愿。但这段未了之情却一直藏在她的心底,现在她愿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