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德让能跻身辽国顶级贵族,他靠的是什么?

韩德让能跻身辽国顶级贵族,他靠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499 更新时间:2024/1/7 20:30:52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韩德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近日,古装电视剧《燕云台》热播让许多观众对辽国和契丹族的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天夜读史书就借这个话题与大家聊聊身为汉人的韩德让为什么能跻身于辽国顶级贵族圈,与那些王公宗室子弟平起平坐。

韩德让在辽国是位“官三代”,因此要说到韩家的辉煌史,自然要先从他的祖父韩知古开始说起。

韩知古是蓟州玉田(今河北唐山)人。早年耶律阿保机率军攻克蓟州后俘虏了大批汉人,这些汉人被带回契丹(947年辽太宗改国号为“大辽”)分赏给契丹贵族。时年只有6岁的韩知古就这样被分配到述律平家族成为家奴。后来述律平嫁给耶律阿保机,韩知古作为陪嫁奴隶随述律平来到耶律阿保机家中。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沦落为家奴,这辈子基本就很难摆脱被奴役的命运了,可是韩知古却成了一个例外。他聪明好学,又善于揣摩人心。虽然他的身份只是家奴,但却深得耶律阿保机和述律平的信任。在耶律阿保机夫妇的支持下,韩知古得以深入了解中原王朝的文化礼仪、规章制度。

后来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作为阿保机心腹的韩知古被任命为总知汉儿司事兼主诸国礼仪,辽国最早的典章制度便都是出自于韩知古之手。耶律阿保机为表彰韩知古的贡献,加封他为“推忠契运宣力功臣”,这是辽国开国功臣才能享有的殊荣。晚年韩知古因征渤海国有功,晋升为中书令(相当于现在的正国级干部)。

韩知古的儿子韩匡嗣并没有他老爹那么牛,不过作为“官二代”,他的人生道路显然比他老爹好走很多。韩匡嗣从小就喜欢医术,经过长期潜心钻研总算学有所成。韩知古与宫里关系密切,所以韩匡嗣年轻时能像其他契丹贵族子弟那样在宫中值侍。又因为他精通医术,所以经常有机会接触到皇后述律平,史书称“皇后视之犹子”(皇后待他像对自己儿子一样)。

韩匡嗣先后担任过始平军节度使、上京留守、南京留守等重要职务,封燕王。自古以来,除了皇亲国戚外,能获得王爵封号的臣子少之又少。韩匡嗣身为汉人,却能在辽国封王,足见韩家当时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韩匡嗣在辽穆宗(即《燕云台》中那个天天酩酊大醉的皇帝)执政时期还曾参与过耶律喜隐谋反案,但却得到了赦免。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韩家在辽国的根基必然已非常深厚了。

韩匡嗣有五个儿子,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韩德让。与《燕云台》中的“韩德让”所不同的是,历史上的韩德让在年轻时期是个名副其实的纨绔子弟,而真正改变他一生的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战争。

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率军御驾亲征,打算一举收复中原故土“燕云十六州”。当时韩德让正替他老爹守卫南京(今北京),结果却正好赶上了宋朝大军围城。

正所谓是“时势造英雄”,原本大家眼里吊儿郎当的韩衙内却在这次战役中表现异常突出。在数十万宋军的疯狂围攻下,韩德让凭手头一点微弱的兵力严防死守,硬是扛到了辽国援军赶来。最终宋辽两军在幽州城附近的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展开决战。关键时刻,宋太宗指挥出现重大失误。结果人数占绝对优势的宋军反而被辽军打败。韩德让凭此战一举成名,韩家也因此更加显赫。

萧太后(《燕云台》中的萧燕燕)摄政时期,韩德让身兼南北两院枢密使等职务,包揽了辽国军政大权,其权势在辽国历史上真正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

经过三代人的努力,韩家在辽国成为了仅次于皇族耶律氏、后族萧氏的大家族,终辽之世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标签: 韩德让

更多文章

  • 韩德让是什么身份?他为何会被称为在辽最强汉臣?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韩德让,宋朝

    韩德让为什么被称为在辽最强汉臣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每当说到契丹族,小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契丹族建立的一个政权,这个政权就是辽,曾经这个辽更是与宋朝针锋相对,当时建立辽的是耶律阿保机,这个耶律阿保机也是辽的开国皇帝,然而在耶律阿保机之前,契丹族的制度并不是这样的,是

  • 历史上的韩德让到底有多厉害?一个汉人娶了辽国的太后做妻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韩德让,宋朝

    你们知道历史上的韩德让到底有多厉害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随着《燕云台》的热播,剧中的“萧韩”CP也让大家看的直呼过瘾。不过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此剧造型服装等等跟以往其他历史正剧有所不同,正是因为此剧发生的背景由一个少数民族契丹人建立的王朝--大辽。但是我们也能看到一些汉化的影子,这一切都

  • 贪官朱勔为了讨好宋徽宗大肆搜刮民脂民膏?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贪官朱勔

    北宋末年,到了国家将亡的时候,贪官污吏层出不穷,蔡京、童贯这样史上有名的大贪官暂且不去说,这里就来说一下另一个大贪官朱勔,虽然名声上不如蔡京等人,但是他在当时造成的影响一点都不小,被后人称为“六贼”之一。朱勔他是苏州人,他的父亲就挺有钱,巴结着蔡京等人,也算是混的不错,到了他的时候,因为知道宋徽宗非

  • 拒绝招安:宋朝历史上真实的方腊革命起义军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历史,方腊,起义

    宋江、方腊是北宋末年很有影响的革命军,二人有一致的革命经验,但有不一致的革命观念,宋江接受了招安,梁山好汉变成朝廷走狗,替天行道却成助纣为虐。为了一个腐败不堪的独裁暴政,宋江他们成为统治阶级的杀人工具,为了繁荣昌盛,天下太平的稳定谎言,宋江便甘心去屠杀其他的革命同志。所以说宋江搞革命是在欺骗老百姓,

  • 方腊有多难打?梁山好汉为何多折于征方腊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水浒传,梁山好汉,方腊

    作者把梁山好汉108人 描写成为兄弟无隙,仿若一家,出生入死,同败官兵,同受招安,同征辽国,同剿田虎,同擒王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征战数载,不曾折损一员将领,可为何偏偏在南征方腊时,却屡屡损兵折将,竟至“宋江三十六,回来十八双。”为什么梁山一百单八将在官军围剿中屡战屡胜,一百单八将甚至连根毛都没

  • 宋徽宗爱花石如痴如醉 激活百姓致方腊起义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佶,宋徽宗

    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宋徽宗,信仰道教,迷信道士,经常给道士们吹捧说他就是天子下凡来做皇帝的,道士们还给宋徽宗献了个称号,叫教主道君皇帝。这一来,皇帝就成为道士头子了。这位皇帝被人这么忽悠也能够忽悠得心花怒放,当真了不得。不过真正了不得的还在后头呢,看到的人无不觉得匪夷所思,烂泥不可扶正也。皇帝们居高临

  • 斩巨蟒擒方腊救皇帝 韩世忠不愧为一名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韩世忠,韩世忠

    北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北宋与西夏再度开战,西北州郡急募士兵,“泼韩五”踊跃报名参军。在军队中,他挽疆弓二百斤,“挽强驰射,勇冠三军”。有一天兴起,他手提铁朔骑了一匹悍马,奔驰到二郎山的悬崖峭壁上,来回疾舞,口中狂呼乱叫。闲观者目眩神迷,无不胆裂。军府考究武艺,他自己一个人独用铁胎弓,所射金

  • 不是武松鲁智深:抗金名将韩世忠孤身擒方腊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韩世忠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脍炙人口,梁山英雄个个豪气冲天、义胆忠肝。其中最为悲壮的情节就是朝廷派遣宋江率领梁山泊一百单八将征讨江南义军方腊,英雄们一个个战死沙场、为国捐躯。拼尽了七十二个弟兄的性命才成功,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到底是谁捉住的这个最为难缠的方腊呢?记得在98版电视剧中,行者武松在被砍掉一

  • 方腊是谁抓住的 方腊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方腊,成就

    方腊被谁抓住相信大多数人对于方腊的印象,是来源于电视剧《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征方腊的情节。梁山好汉在宋江的带领下受朝廷诏安,之后挥师前往江南平定方腊起义。最终,行者武松付出了断臂的代价,在战场上将方腊撞下马,将其掐晕后生擒。但是,相信看过《水浒传》原著的人都有这种感觉:电视剧对于某些场景的描绘过于简单

  • 周通怎么死的 在征讨方腊的过程中阵亡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周通,方腊

    小霸王周通是怎么死的?地空星小霸王周通,周通,青州人,早先在桃花山落草为王。生得面阔体壮,人称“小霸王”,使一杆走水绿沉枪。周通打劫路过的打虎将李忠,抵敌不过,就留李忠做了桃花山的大头领。周通看上了桃花庄刘太公的女儿,要强娶她上山作压寨夫人。迎亲的时候,恰巧花和尚鲁智深投宿庄上,被其痛打了一顿。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