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匡胤没有迁都长安或者洛阳,为何一直待在开封?

赵匡胤没有迁都长安或者洛阳,为何一直待在开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751 更新时间:2024/1/25 6:10:45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北宋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那么,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没有迁都长安或者洛阳,而是一直待在开封呢?

这个问题得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长安洛阳被放弃的原因,二是开封被选中的理由。

长安曾是汉唐故都,而这两朝,都曾兴盛无比,而且长安占据地利,关中金城千里,凭借山河之固退可以守,雄踞上游之胜进可以攻,按理说,长安应当成为定都首选,但在当时,长安的定都环境已经基本丧失。

长安历史上受到过多次洗劫和焚毁,如三国时期,董卓死后的军队混战,几乎将整个城市摧毁,唐朝更是夸张的“国都六陷,天子九迁”,长安城遭受的劫难非常多,唐末黄巢朱温再添两把火,北宋初年,长安城基本没了,哪还有个都城的条件。

不过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城池毁坏并不是无法定都的决定性条件,气候变化导致的种种后果才是。

一个庞大王朝的都城,其人口必然是庞大的,这么多的人居住在都城中,都城的粮食等各种物资都要有足够的供应,不然何以维持都城的繁荣?

在隋唐之前,长安地区气候温暖、降水量大,有很多河流,不仅适宜发展农业,还有充足的水路漕运运输粮食和各种物资,保证都城的供应。

然而从唐朝开始,长安的气候恶化,降水量减少、粮食产量减少、河流干涸,原本的水路变成了陆路,或许你会认为陆路也可以运输,但古代不比现代,别说没有高速公路,就是普通大路都少,陆路运输代价极大,根本无法维持长安城的巨量供应。

水路一堵,长安作为都城的意义就很低了。

再看洛阳,洛阳也是汉唐故都,而且洛阳地处河南,更接近国土中心,便于辐射四方,又是隋唐大运河的核心,能够源源不断地通过漕运获取南方的粮食等物资,最重要的是,赵匡胤本人就出生于洛阳。因此,洛阳成了开封最为有力的竞争对手。

洛阳与开封的较量从唐末就开始了,朱温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后,毁掉了长安城,从此长安再也没当过首都。

朱温虽然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但唐朝的政治中心已经转向了朱温的老巢,那就是宣武节度使的驻地汴州,即后来的开封。

论起漕运,开封比洛阳还要便利,所以在三年后篡唐的时候,朱温将都城定在汴州,并升起为东都开封府,但洛阳的地位也不低,是后梁的西京。

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间,洛阳和开封的地位几经反复,仅仅后梁,907年定都开封,909年迁都洛阳,913年迁还开封。923年后唐灭后梁,迁都洛阳。938年,刚建立的后晋又定都开封。此后的后汉和后周,也都定都开封,后周还修建了新城,地位越发稳固。

北宋作为继承后周的朝代,继承都城也是一项重要事务,从后来的事件来看,北宋没有迁都洛阳,更多的还是因为政治考量。一是定都开封有些久了,权贵的利益可都在开封,不是说动就动的;二是迁都后,开封府尹赵光义干什么呢?

在刚建国的时候,第一个因素更重要,而且天下仍处于割据状态,贸然迁都不利于国家稳定,这时候也没谁提迁都之事,不过当北宋把后蜀、南唐、南汉等一一剪除的时候,赵匡胤兴起了迁都的念头。

政局逐渐稳定,皇帝的年纪渐渐大了,继承人的事上了台面,一场新的交锋即将展开。

976年二月,吴越王钱俶将要来朝,赵匡胤派儿子赵德昭前往迎接,然而在之前,这种事务都是赵光义处理的。

招待完钱俶后,赵匡胤祭拜太庙,决定带着赵光义、赵光美等人前往西京洛阳,并放出风声,说想要迁都。

这一年,赵匡胤50岁,赵光义38岁,赵德昭26岁,都不是小孩子,有些事情,已经开始明争暗斗了。

开封,是北宋的都城,而赵光义是开封府尹;洛阳有可能成为北宋的都城,而西京留守是焦继勋,焦继勋的女婿是赵德芳!

很快,第一批反对的人出现了,那就是起居郎李符。李符是个很有能力的人,曾任京西转运使,搞漕运、调拨粮草很有一套,深得赵匡胤信任,而起居郎这个职务就是负责记录皇帝工作内容的机要秘书,心腹中的心腹,只不过这个心腹,挺皇弟而不挺皇子。

李符上书,历数迁都的八难,即“京邑凋敝一也,宫阙不备二也,郊庙未修三也,百司不具四也,畿内民困五也,军食不充六也,壁垒未设七也,千乘万骑盛暑扈行八也。”

可实际上,这八难只是现在的难,即洛阳凋敝,一旦北宋决定迁都,洛阳没城都能造出一座城来,更何况这些难题,只要中央政府下令,那就不是问题,而中央的主人,就是赵匡胤。

所以,李符被无视。

到了洛阳,赵匡胤祭过父母陵墓、安抚百姓,然后祭祀天地,又大宴群臣,完事之后,赵匡胤仍停留在洛阳,丝毫没有走的意思,大有就在洛阳扎根的架势。

于是,武将李怀义出场了,他也是赵匡胤的爱将,老部下了,他上书:“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一旦遽欲迁徙,臣实未见其利。”

李怀义的意见就是开封漕运四通八达,洛阳不如,而且根本不可动摇,但赵匡胤仍然没有放弃。

终于,赵光义只能自己上了。

赵匡胤也跟他讲明了要迁都的理由,因为北宋强干弱枝政策的实施,冗兵问题已经显现,赵匡胤已经打算裁军,但开封无险可守,必须大军驻扎,而洛阳地势险要,完全可以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安天下。

赵光义最后只能抛出一句话:”在德不在险。”

这是句废话,大家都是打过仗的人,德能退敌制胜?显然不能。

但赵匡胤顺坡下驴,以听从赵光义建议为由下令东归。这并不能代表赵匡胤放弃迁都了,毕竟这一次事出仓促,更像是赵匡胤的试探,而非决定,迁都很可能就在不久的将来。

可惜的是,当年年底,赵匡胤暴毙,赵光义继位,迁都之议就此搁浅。

标签: 古代北宋

更多文章

  • 揭秘赵匡胤死因之谜 赵匡胤为什么突然之间就暴毙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北宋,赵匡胤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赵匡胤之死,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位文才武略的皇帝,宋太祖赵匡胤能成为这四位著名皇帝的其中一位,可想而知,他是多么的不一般。然而,就是一位这样对历史有着重大贡献的著名皇帝,却在公元976年10月的一个夜晚,不明不白的死去,成

  • 赵匡胤号称是所有皇帝中武功最好的一个 赵匡胤的武功到底有多高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匡胤,北宋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匡胤武功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我们的一般印象中我们都会觉得皇帝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存在。因为大多数的皇帝其实都是文将,也就是说他们不会武功,有的只是满脑子的知识,还需要别人的随时贴身的保护。但是说他们是文者吧,他们也经常会犯错误,如果不是身边的忠臣可能早都已经把

  • 赵匡胤明明文武双全,为什么要重文轻武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匡胤,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赵匡胤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赵匡胤在公元972年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自小就受到了较为正规的军人教育。成年之后他投奔了建立后周的郭威,凭借一身的本事立下了不少的功劳,郭威对他很是看中。据传赵匡胤出生时有异香飘出,邻里亲戚都认为他之后必定会有大出息,

  • 赵匡胤有儿子为何不立太子 这里面有什么苦衷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匡胤,太子

    对赵匡胤不立太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封建社会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皇帝位于整个制度的最顶端的,坐拥天下,手握杀生大权便是这种地位的真实写照。因此,皇位的继承总会引起很多人的争夺。古代有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度更是被皇亲贵族严格遵守。如无例外,

  • 赵匡胤为什么要处死自己的救命恩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匡胤,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赵匡胤为什么对曾经的救命恩人却毫不心慈手软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史书上对他的评价几乎全是正面,夸赞他虽身为武将,却极爱读书,身为皇帝,没有滥杀开国功臣,面对前朝子孙,也能宽厚放过。然而,殊不知皇帝身在高位,掌管天下,对手握重权的臣子怎会不

  • 赵匡胤为什么会突然间暴死?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匡胤,宋朝

    赵匡胤为什么会突然间暴死,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宋朝是我国历史上各方面高度繁荣的时代;公元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但是宋太祖赵匡胤建国后仅十六年后,在一次“斧声烛影”之中就突然暴毙而亡。我们不禁在想赵匡胤到底是

  • 宋朝军事实力弱是因为赵匡胤吗 这锅应该由谁来背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军事

    很多人都不了解宋朝军事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如果让你挑一个最羸弱的中原王朝,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两宋王朝,因为跟其他汉人王朝相比,两宋活的实在太憋屈了。一个是由后周武将赵匡胤建立的北宋王朝,一个是由落魄皇子赵构建立的南宋王朝。从历史角度客观地看,赵匡胤是为后世子孙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已有先例 朱元璋为什么不学习前人的做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明朝

    对朱元璋杯酒释兵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凡成大事者,往往都是一批克服了人性弱点的人。所以,根本就不能在人性的维度上,来比较朱元璋与赵匡胤。赵匡胤豁达且大度,所以杯酒释兵权、所以不杀功臣;朱元璋天性走极端,所以要么不做要么做绝、必杀功勋。这就是在从人性与性格的

  • 赵匡胤为什么将皇位传给弟弟 这里边有什么样的说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匡胤,宋朝

    对赵匡胤传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匡胤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建立了一个统一的王朝,就是宋朝。宋朝和其他朝代不一样,其他朝代的皇位都是父子相承,而在赵匡胤这里,却是兄终弟及。赵匡胤驾崩之后,将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光义,也就是宋太宗。赵匡胤

  • 赵匡胤后代被宋朝地位如何 他们过的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匡胤,宋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匡胤后代地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说到宋太祖赵匡胤,人们在赞叹他非凡文治武功的同时,也会对他传位于弟弟时的“金匮之盟”和传说中驾崩时的“烛影斧声”所津津乐道。赵匡胤原是后周世宗柴荣的爱将,为后周屡建战功,成为掌管禁军的殿前都点检。柴荣病逝后,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