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朝军事实力弱是因为赵匡胤吗 这锅应该由谁来背

宋朝军事实力弱是因为赵匡胤吗 这锅应该由谁来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897 更新时间:2024/1/22 10:22:15

很多人都不了解宋朝军事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如果让你挑一个最羸弱的中原王朝,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两宋王朝,因为跟其他汉人王朝相比,两宋活的实在太憋屈了。

一个是由后周武将赵匡胤建立的北宋王朝,一个是由落魄皇子赵构建立的南宋王朝。从历史角度客观地看,赵匡胤是为后世子孙背了锅,一个贴着耻辱和窝囊标签的黑锅。960年,在赵匡胤的暗示下,亲信部将和麾下幕僚都争先恐后地力劝赵匡胤荣登大宝。一场黄袍加身的闹剧在陈桥驿发生,随后赵匡胤一副惺惺作态的样子,满脸写着“是他们胁迫我做皇帝”,一路引吭高歌,班师回朝。

赵匡胤

按照前朝的惯例,禅位的帝王一般都没有好下场,鸩酒一喝,紧接着一命呜呼,然后接替你的新帝还为你恸哭不已,以此刷一波民间百姓的好感,立一下君王的威严。详情参照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当了一辈子傀儡皇帝,即使识趣地让位给高洋,依旧逃脱不了中毒身亡的悲惨命运。然而武将出身的赵匡胤却没有残害后周皇室,见惯战场厮杀的赵匡胤,按理说应该视生命如同草芥,更何况清除前朝势力是理所应当的。因为前朝君主还活着,自己的存在终究是名不正言不顺,对于刚刚建立的新朝始终是种潜在的威胁。可赵匡胤在回京途中,却首先下达了“不得惊扰后周皇室和朝臣”的死命令,如有犯者,其罪可诛。

李煜剧照

赵匡胤善待后周王室有两条原因,其一就是赵匡胤历经三朝,曾是后周太祖郭威和后周世宗柴荣的得力干将。直到柴荣临终前为确保幼主无恙,将赵匡胤提携为殿前都点检,用来保证幼主不被另有企图的人挟持。从柴荣的亲信部署来看,柴荣最信任的人还是赵匡胤,当然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赵匡胤会窃据帝位,他低估了皇位的诱惑力。陈桥驿兵变是历史上最为成功的政变,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顺利进入京城,还保留了后周的官员班子。

赵光义剧照

宋朝取代后周建立后,也不过是势力最大的割据政权,南面还有吴越、南唐等地盘势力,北面也有北汉虎视眈眈。赵匡胤定下“先南后北,先难后易”的进军战略,同时宋军士气高涨,荆湖、后蜀、南汉、南唐先后划入宋朝版图,宋朝有史以来统一中原的战争大部分都是在赵匡胤在位时完成的。这里要重点强调一下,开国君主的统战指挥能力一般都比较强悍,身经百战的赵匡胤也不例外。

976年,一世英名的赵匡胤暴毙而亡,死因也是十分蹊跷,民间流传着“烛影斧声”、“金匮之盟”的说法。同一年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即位,为了摆脱弑兄篡位的嫌疑和皇位来路不正的说法,赵光义公开宣布兄弟二人早有兄终弟及的盟约。

小周后剧照

赵匡胤的子孙就此与皇位再无瓜葛,北宋王朝的皇帝都是赵光义的后人,直到南宋第二位皇帝,帝位才算回到赵匡胤的子孙手里。赵光义即位后,完成最后的统一大业,随即两次北上攻辽,意图收回幽云十六州。

遗憾的是,宋辽战争以宋军败退为结局,自此宋军由进攻转为防守,辽军开始南下侵扰宋地。匪夷所思的是,赵匡胤在位时,亡国之君李煜还活的很好,每天写一些悼念亡国之痛的诗文,也没有遭到阻止。

然而赵光义在位时,不仅强行霸占李煜的小周后,给李煜戴上一顶绿油油的帽子,还令画师绘制当时的场景,并亲自题为淫乐图。令人气愤的是,赵光义做了丑事还怕李煜会图谋不轨,直接赐杯毒酒,让李煜毒尽身亡。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即使后来宋辽战争中,宋军占据优势,宋真宗赵恒一心求和,签订澶渊之盟:交纳岁币和丝绸,宋辽结为兄弟之国。

赵构剧照

这还不算最窝囊的,北宋徽钦二帝引狼入室,联金灭辽,使金军看到宋军的积弱问题,最后导致覆灭了整个王朝。北宋皇室几乎全被掳去北境,只剩下赵光义的唯一血脉赵构,赵构在战火纷飞的形势下仓促即位。在目睹金兵的残暴后,吓破胆的赵构一路南逃,等稳定南方局势后,宋军联合北方的农民军成功反击。

闻“金”色变的赵构成功继承了祖先卑躬屈膝的基因,将胜仗看作谈判的筹码,直接放弃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北方地区,过起了偏安一隅的生活。比起北宋,南宋更是懦弱,北宋和辽签订澶渊之盟时,每年的交纳最多也就是十万两白银,二十万匹布,而且北宋和辽是平等地位。反观南宋和金的绍兴和约,不仅让出实际统治的部分北方地区,还要每年交纳二十五万两贡银和二十万匹绢(绢比布贵)。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南宋要向金称臣,并且以父子相称,三十多岁的宋高宗赵构称二十多岁的金熙宗完颜亶皇父皇。

赵匡胤剧照

以至于几十年后,62岁的宋孝宗赵昚为避免叫二十一岁的金章宗完颜璟叔叔,急不可耐地宣布退位。纵观两宋王朝,也就只有北宋太祖赵匡胤和南宋孝宗值得赞颂,宋孝宗是赵匡胤的七世孙。估计连赵匡胤也没想到,自己辛苦建立的宋朝,竟然在后世史书里以弱小形象出现,如果赵匡胤泉下有知,会怎样对待宋朝的后世子孙呢?

参考资料:《宋史》等

标签: 宋朝军事

更多文章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已有先例 朱元璋为什么不学习前人的做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明朝

    对朱元璋杯酒释兵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凡成大事者,往往都是一批克服了人性弱点的人。所以,根本就不能在人性的维度上,来比较朱元璋与赵匡胤。赵匡胤豁达且大度,所以杯酒释兵权、所以不杀功臣;朱元璋天性走极端,所以要么不做要么做绝、必杀功勋。这就是在从人性与性格的

  • 赵匡胤为什么将皇位传给弟弟 这里边有什么样的说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匡胤,宋朝

    对赵匡胤传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匡胤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建立了一个统一的王朝,就是宋朝。宋朝和其他朝代不一样,其他朝代的皇位都是父子相承,而在赵匡胤这里,却是兄终弟及。赵匡胤驾崩之后,将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光义,也就是宋太宗。赵匡胤

  • 赵匡胤后代被宋朝地位如何 他们过的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匡胤,宋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匡胤后代地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说到宋太祖赵匡胤,人们在赞叹他非凡文治武功的同时,也会对他传位于弟弟时的“金匮之盟”和传说中驾崩时的“烛影斧声”所津津乐道。赵匡胤原是后周世宗柴荣的爱将,为后周屡建战功,成为掌管禁军的殿前都点检。柴荣病逝后,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

  •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把白起踢出武庙十哲?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匡胤,北宋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赵匡胤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武庙是唐朝时期开始,唐玄宗为祭祀历代的名将建立的庙宇,当时武庙的主神是周朝开国太师姜子牙,副祀是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包括张良在内的十位名将分坐左右,白起为左列之首,张良为右列之首,足以见得对白起的推崇,到唐德宗时期,武庙增加祭

  • 北宋开国大将曹彬:赵匡胤信任他,情商高最后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彬,北宋

    曹彬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心腹将军,在“杯酒释兵权”对武将防范甚严的宋代,他凭借着超高的情商游刃有余,让他在建功立业和明哲保身之间达到了难得的平衡,他就是北宋开国大将曹彬。曹彬原本是后周的臣子,在前朝的时候就非常严于律己,朝中大官请他公府会宴

  • 揭秘赵匡胤黄袍加身的真相 赵匡胤究竟是被迫的还是自演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匡胤,黄袍加身

    对黄袍加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北宋隐士邵雍曾说宋朝有五件事是自唐虞以后从未发生过的,其中前两件发生在开国之初,一是“革命之日,市不易肆”;二是“克服天下在即位后”。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在陈桥驿被部下“黄袍加身”,之后在众人的拥护下进入汴梁城,他几乎没有受到任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过程中 将领们为什么没有出现兵变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杯酒释兵权,赵匡胤

    对杯酒释兵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杯酒释兵权的过程公元961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时,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当酒兴正浓的时候,宋太祖突然屏退侍从叹了一口气,给他们讲了一番自己的苦衷,说:"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坐不上皇帝这个宝座的,为此我

  • 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暴死,这背后到底有哪些谜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赵光义

    “烛影斧声”“金匮之盟”谜中谜,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烛影斧声,也称斧声烛影,是指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暴死,他弟弟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之间所发生的一个谜案,传言赵光义谋杀兄长而篡位。这段故事正史、野史中都有记载,但各不相同,给后世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也成为一个绵亘千年的

  • 功夫了得的赵匡胤,他的一身武功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赵匡胤

    武功第一的皇帝,创建的王朝却军力羸弱、备受欺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在我国封建历史上,开国皇帝大多都是马上皇帝,能驰骋疆场、率军厮杀。但根据有关正史、野史的记载,真正能在中国武术史上留下赫赫大名的只有宋太祖赵匡胤,可谓是历代帝王中的第一武林高手。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赵匡胤

  • 辅佐赵匡胤建立大宋的大功臣,苗训为何不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苗训,宋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苗训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在其著作《宋论》中,曾对宋太祖赵匡胤的发家史,进行过一个非常精彩的评价。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佑之者,天也;承其佑者,人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赵匡胤运气爆棚的羡慕与惊讶。确实,看赵胤的崛起之路,除了初出茅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