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柔是个怎样的人?一个骁勇善战、厚待名士的儒将

张柔是个怎样的人?一个骁勇善战、厚待名士的儒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608 更新时间:2024/1/10 15:59:25

张柔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章供大家参考。

蒙元时期出现很多能征善战的猛将。他们大多出身于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但也有一些汉族的武将,也是一样的骁勇剽悍、所披靡,元朝“汉族四大世侯”之一的张柔,就是其中之一。张柔不仅作战威猛,治理地方的时候,还兴建城池、安定民心,且能在战乱中保护典籍、厚待名士,有一代儒将风范。

威名震河朔

张柔,字德刚,易州定兴(今河北境内)人。少年时期就倜傥不羁,善骑射,有气节,行侠仗义。金朝贞佑年间,河朔地区盗贼蜂起。张柔将当地的各个家族组织起来,并选拔壮士结对自卫。远近的盗贼因此不敢来侵扰。

在蒙元军团中,汉人将领不仅威猛无比,还具有仁义慷慨的大将风范。图为元 刘贯道《元世祖出猎图》局部

蒙古军队南下进取中原,金宣宗下诏命各地百姓结寨自保抵抗蒙古军队。张柔率领的乡邻亲族数千家集结而成的队伍远近闻名,朝廷以这个功劳,任命张柔为定兴令,后又升他为清州防御使。中都路经略使苗道润赏识他的才干,加授他为昭勇大将军,命他遥领永定军节度使,权元帅右都监,行元帅府事。因他威猛善战,深、冀以北、真定以东三十多座城,都听他号令。张柔威名震河朔(黄河以北地区)。

后蒙古大军进入紫荆关(位于今河北省易县西北),张柔率军迎战于狼牙岭。征战中,张柔因战马跌倒被擒。被带到蒙军主帅面前时,张柔只站不跪,左右军士强迫他跪下。张柔正色直言道:“您是元帅,我也是元帅。大丈夫要死就死,终不会为偷生屈从他人。”蒙军主帅赞赏他的气节,将他释放,去留由他。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审时度势之后,张柔带领部下降元。元朝亦看重他的才干,仍然授予他在金朝时的职位,张柔从此作为蒙古战将率军作战。

规划市井 施惠百姓

张柔镇守满城时,归附他的人越来越多。由于城内面积狭小,无法容纳那么多人,于是移居到保州(今河北保定市)。保州位于南北之交通要道,因为战乱,已荒置十多年。张柔就带领众人披荆斩棘,规划市井布局,为通商提供方便,召集安置流民。几年的时间,保州各处焕然一新。

当地的井水很咸,不能饮用,张柔就命将两道泉水引入。他命军民疏通河渠,百姓得以灌溉良田。在张柔的治理下,保州的楼宇耸立,彼此相望;河池相映,景色优美,犹如图画一般,成为燕南的一大都会。

保藏典籍 厚待名士

元太宗五年(1233年),张柔随大军攻克汴京。不少官兵都争着进入府库,拿取金银财物。他却不取金帛,也不贪珍奇异宝,而是独自进入史馆,取出典藏的各类书籍以及金朝实录,为日后元朝编修《金史》保存了珍贵史料。

张柔在汴京访求金朝高德遗老以及燕赵望族十多家,并派官兵护送他们安全返抵家乡。他的副手贾辅于汴梁破城时,派军保护五十多位名士,并提供他们优渥的资源与粮食,以宾礼相待。张柔还选拔青年才俊担任官职。张柔治下政治清明,四方有识之士都纷纷慕名而来,投奔到他的麾下。

蒙古军攻破汝南城,张柔救下了金朝状元鹗。许多大儒名士受到张柔的庇护,成为他的幕僚宾客。张柔戎马倥偬之,常和士大夫谈经论道,终日不倦。

汉人名士郝经在保定铁佛寺苦读期间,张柔和贾辅听说他很贤德,就聘请他为府中座上宾。两位大帅将所藏书卷安置于藏书楼,任由郝经登楼观览,从来不限制和约束他。他们叮嘱郝经:“我们把书藏在楼上,日后就藏于你的腹中。向来凡是圣人先贤之道,都要陈列在心里,使这些书籍能够用于当世,以便力济天下百姓。你的肚腹可是万世之府。”

后来,朝廷下诏将张柔所在的州上调级别为府,并赐名顺天府,单独作为一道。

推恩信 济斯民

张柔治军赏罚分明,平日以厚恩待将士,对各军将领也信赖有加。因他治军严整,号令一下,将士必是凛然听命,并且奋勇效命,因士气威猛,敌军不敢回头多看一眼。张柔的军队只要出击,往往都能立功;只要出征,就能破除敌阵。

期间,张柔对众将领说:“我征战了二十年,杀了很多人,其中难道没有冤死的吗?从今以后,如果不是对阵征战,绝不再杀。”如果遇到其他将领处决俘虏,张柔都会好言相劝,保全俘虏的性命。对于那些归降的人,如果他们的亲人散落在其它地方,张柔都会千方百计访求,出资相赎。人们只要有求于他,他都尽力办到。

张柔待人也极为宽厚。高阳公张甫、元帅牛显等人,处处和张柔为敌。二人死后,他们的妻子流离失所,不能独立生存。张柔不计前嫌,派人厚待抚恤他们。

标签: 张柔元朝

更多文章

  • 北宋范镇活了多少岁?范镇和王安石变法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范镇,王安石,北宋,王安石变法

    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早年和薛奎相识,得到了他的赏识,被聘为幕宾。之后薛奎入朝,把范镇也一起带到了京城。到了京城,范镇的文章马上就得到了当时京城的名士的赞赏。不久,他就中了进士,任主薄。因为才能出众和正直的性格,被升到了知谏院当起居舍人。宋仁宗皇帝在位多年却没有子嗣,他一心渴望有个亲儿子来继承他

  • 揭秘范镇能步入仕途全靠欧阳修岳父的赏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范镇

    北宋范镇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早年和薛奎相识,得到了他的赏识,被聘为幕宾。之后薛奎入朝,把范镇也一起带到了京城。到了京城,范镇的文章马上就得到了当时京城的名士的赞赏。不久,他就中了进士,任主薄。因为才能出众和正直的性格,被升到了知谏院当起居舍人。范镇在影视剧中的形象宋仁宗皇帝在位多年却没有子嗣,

  • 揭秘范镇能步入仕途是靠欧阳修岳父的提拔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范镇

    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早年和薛奎相识,得到了他的赏识,被聘为幕宾。之后薛奎入朝,把范镇也一起带到了京城。到了京城,范镇的文章马上就得到了当时京城的名士的赞赏。不久,他就中了进士,任主薄。因为才能出众和正直的性格,被升到了知谏院当起居舍人。宋仁宗皇帝在位多年却没有子嗣,他一心渴望有个亲儿子来继承他

  • 范镇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 范仲淹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范镇,王安石

    范镇,字景仁,四川成都华阳人。在他年少时,被太守薛奎赏识,得意进京。不久高中状元,步入仕途。因为他正直敢言和政绩卓越,被升至知谏院。当时因为宋仁宗没有子嗣,迟迟不肯立太子。为了这事,范镇多次给皇帝上奏,让他尽快确立太子的人选。他不怕得罪皇帝,先后上书十九次,待命百日,连头发和胡须都白了。网络配图 之

  • 王德用:北宋传奇将领,十七岁领兵打仗威震西夏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德用,北宋

    对王德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王德用,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出身武将世家,其父王超为太宗亲信部将,曾任建雄节度使,受先皇遗诏辅佐真宗。受家庭熏陶,王德用少年时期就开始习武,后来凭父荫获任衙内都指挥使,开始投身军旅。至道二年(公元996年),党项首领李继迁作

  • 王德用:长得像赵匡胤的北宋名将,还差点被刺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德用,北宋

    对王德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这位倒霉的武将名叫王德用!王将军出身将门,父亲名叫王超,是宋太宗的亲信,官至侍卫马步军都虞候、节度使等高位。凭借父亲的关系,王德用17岁那年,就作为先锋讨伐李继迁(元昊的祖父)。在这场战争中,王德用沉着应战,亲自“斩首十三级”

  • 王德用两次拒绝太后旨意,为何事后反而升了官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王德用

    宋明道元年,有个军人拿着宋仁宗诏命,找到福州观察使王德用,想要谋个一官半职。正常情况下,皇帝诏命都是由朝廷大臣按程序来办理的,他这个级别的军士根本不可能得到。接到诏命的王德用果然不买账,他说道:“军人的赏罚升降自有军队的制度说话,倘若允许走终南捷径,将后患无穷。”那个军人只好悻悻而归。不承想,这道诏

  • 北宋一代名臣,张纲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宋徽宗

    宋徽宗期间,张纲以首贡进入太学,应试内舍、上舍,均得第一。崇宁殿试御赐状元及第,授太学正。政和五年张纲被委任国子监。由于蔡京当权,士无大小皆出其门。张纲官居京都后只去蔡家造拜一次,以后绝然不往,引发蔡京不满。政和六年,张纲迁任太学博士,后改任秘书省校书郎。他进朝入对,论“君子小人混杂,风俗奢靡,宜以

  • 张纲几句话就收服了起义军,他说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纲,东汉

    说到张纲,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东汉顺帝永和年间,广陵人张婴率农民起义,十多年间,朝廷无法将之平息。大将军梁冀因为侍御史张纲曾经上书弹劾过自己,便怀恨在心,故意推荐张纲去当广陵太守,想借张婴之手以泄私仇。然而,张纲毫无畏惧,慨然接受了这次“维稳”任务

  • 东汉张婴率农民起义十年没有平息,为何张纲一张嘴就摆平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汉朝,张纲

    东汉顺帝永和年间,广陵人张婴率农民起义,十多年间,朝廷无法将之平息。大将军梁冀因为侍御史张纲曾经上书弹劾过自己,便怀恨在心,故意推荐张纲去当广陵太守,想借张婴之手以泄私仇。然而,张纲毫无畏惧,慨然接受了这次“维稳”任务。此前派到广陵的几任太守,都要求朝廷增派很多兵马,以武力镇压来达到维稳,结果越压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