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匡胤手段有多高明?功臣的权力说没就没了

赵匡胤手段有多高明?功臣的权力说没就没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41 更新时间:2023/12/19 9:24:28

赵匡胤登上帝位之后,虽然披上了龙袍,坐上了龙椅,但有一块心病却在持续困扰着他,那就是五代以来轮番上演的兵变惯性,那些猛士悍将一旦掌握了中央禁军的兵权,或者盘踞地方,很容易拥兵自重,甚至取而代之。为此,他茶不思,饭不想,睡不安稳。如何杜绝此类事件的重演,是当务之急。

一天,赵匡胤问赵普:“天下从唐末以来,数十年间,换了八姓十二个皇帝,弄得兵革不息,生民涂炭,倘要息兵养民,保持国家长治久安,有什么好办法呢?”

网络配图

赵普回答说:“这些祸乱,原因无他,只因节镇权力过重,君弱臣强而已。如今要长治久安,惟有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三管齐下,天下自然安定。”赵普话未说完,宋太祖连连称善,于是,他开始实施历史上没有几个人用过的政治手腕。

收兵权首先是从较疏远的高级将领开始的。节度使分兼侍卫亲军司马军和步军都指挥使的张光翰、赵彦徽,在开国功臣中分别排名第五、第六位,他们首先被夺兵权。960年七月,宋太祖的“义社兄弟”韩重赟征伐李李筠回来后,立即命他代张光翰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赵匡胤篡位之际,挺剑逼迫首相范质臣服的亲信罗彦瓌,也于此时被安排代赵彦徽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张光翰、赵彦徽被夺兵权后,分别改命为永清军节度使、建雄军节度使。于是,领军大将被夺兵权后出为地方节度使,便成为了赵匡胤打发他们的惯用政策。

960年十一月,平定淮南李重进后,收兵权的矛头指向殿前、侍卫两司的最高长官。慕容延钊后周末以镇宁军节度使任殿前副都点检。赵匡胤发动兵变灭周建宋时,正率前军屯驻真定的慕容延钊,被提拔为殿前都点检。他奉诏自河北率军西征李筠获得胜利后,被晋升为侍中,享受宰相待遇。但是,赵匡胤没有让他到京城殿前都点检公署任职,而是安排他回节镇所在地。当赵匡胤的把兄弟赵彦徽被夺兵权事件发生后,慕容延钊担心功高震主,便在961年二月到京朝贺赵匡胤生日之际,上表自请解除兵权。

网络配图

同年闰三月,慕容延钊即被罢去殿前都点检军职,移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治襄州。殿前都点检一职也就此废止。韩令坤在后周时任殿前都候及建节都在赵匡胤之前。赵匡胤建宋时,他正以侍卫亲军都虞候巡防北部边境,随即也被升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加同平章事,为使相,礼遇与慕容延钊相同,但也并未回京实际掌握侍卫司兵权。征讨李筠时,他奉诏自北疆率军屯守河阳,虽未参加征讨,但平李筠后,也进为侍中级使相。当建隆二年春慕容延钊自请解军职时,韩令坤虽和宋太祖亲密如铁哥们,但也同时被夺兵权,安排到成德军节度使。赵匡胤的“义社兄弟”石守信自副都指挥使升为都指挥使,成为侍卫亲军司正长官。

不久,宋太祖收兵权的范围扩大到自己的亲信。961年七月,宋太祖设宴招待石守信、王审琦等高级将领。酒酣之时,赵匡胤却闷闷不乐起来。石守信等人忙问原因,太祖支开左右,说:“若非你等出力相助,我怎能有今日?你们的功德,我铭记于心。只是今日做了天子,却常常难以入眠,还不如做个节度使快乐。”石守信等人纳闷,忙问为何。太祖答道:“其中缘由极易知晓,做天子如此风光,天下谁人不想?”石守信等人听到皇帝话中有话,顿觉气氛不对,均表示如今天命有归,无人敢怀有异心。不料,太祖却说:“纵使诸位无异心,若你们的部下贪图富贵,将黄袍披在你们身上,那也由不得你们了。”此言一出,石守信等人都冒出一身冷汗,皇帝分明是怀疑他们有夺位之心。他们都知道臣子一旦被猜忌,后果很严重,便请太祖指点明路。太祖见时机成熟,直截了当地说:“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谓好富贵者,不过欲多积金银,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罢了。你们何不释去兵权,购买良田,为子孙立永久之业。又多置歌儿舞女,饮酒作乐,颐养天年?如此,我们君臣间毫无猜嫌,上下相安,岂不为好?”石守信等人跟随太祖多年,深知他说这番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第二天,禁军将领纷纷上书,称自己有病在身,请求解除兵权。

网络配图

于是,石守信移为天平军节度使,治郓州,虽仍兼侍卫都指挥使,但兵权已无,而且离京到节镇居住。高怀德免殿前副都点检,移为归德军节度使,治宋州,以后,殿前副都点检也不再设置,殿前司的地位也因而降低,以都指挥使为正长官。殿前都指挥使王审琦,出为忠正军节度使,治寿州。被夺兵权的还有侍卫亲军司的次长官都虞候张令铎,出为镇宁军节度使,治澶州。次年,石守信又被免去了侍卫司都指挥使军职。从此,侍卫亲军司的正、副长官不再同时并设,甚至缺而不设,侍卫亲军司逐渐以下属的马、步二司为直属机构,地位大为下降。从此,将帅兵变的可能性不复存在。

标签: 赵匡胤

更多文章

  • 赵匡胤是灰太狼转世吗?为什么那么爱吃羊肉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匡胤

    相信大家都看过《喜羊羊和灰太狼》,那里面有个灰太狼,那叫一个爱吃羊啊,虽然一直都在失败,但是每集都去抓羊,那叫一个执着,堪称屡败屡战的典范,灰太狼爱吃羊可能是出于天性,但是,在历史上有个皇室家族也爱吃羊,这是咋回事?据说,赵匡胤还未发迹的时候,曾在长安(今西安)街头流浪,因饥饿难耐,不得不低下男儿头

  • 赵匡胤为何暴毙?烛影斧声中藏着怎样的杀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太祖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十七年,公元976年驾崩,时年五十。关于赵匡胤的死,历来说法不一。在《宋史》之中只是简单的写道“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没有任何有关死亡原因的介绍。是病死呢,是被害呢,没有任何铺垫,任何人看了也会倍觉突兀。而在《太祖本纪》最末尾,对于传位则又有一笔,“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

  • 揭宋太祖野史:宋太祖赵匡胤为何很少有绯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天下的皇帝好色的不少,贪淫成性的更是举不胜举,至于夺人妻女的也不在少数。不过也有例外的,有些皇帝能够贪色不迷,端的是大丈夫所为,让人景仰。如今却说一位大宋朝的开国皇帝,名叫赵匡胤,居然坐怀不乱,堪称君子风范。那时赵匡胤尚未登基,因触怒当朝权贵,提一条短棍齐眉,外出逃避,来到山西太原清油观。恰好遇上被

  • 赵匡胤施行“废座撤茶”只为能在文臣面前立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匡胤

    茶始盛于唐,至宋影响力达到顶峰,不仅成待客“必需品”,更发展成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而推动者恰是宋太祖赵匡胤。网络配图960年二月,“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召宰相范质等议政。召见之初设座赐茶,与之“坐而论道”。范质行礼完毕刚要坐下,赵匡胤就说:“朕最近有些眼花,看不清东西,烦请爱卿将奏折拿到朕面前。 ”范

  • 宋太祖赵匡胤究竟是不是赵光义谋害致死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匡胤

    公元976年,宋代开国之君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离世,正史中没有他患病的记载,野史中的记载又说法不一。他的死因,成了历史上一宗离奇的悬案。《湘山野录》中说,开宝九年10月,一个雪夜里,赵匡胤急召他的弟弟赵光义入宫,兄弟二人在寝宫对饮,喝完酒已经是深夜了,赵匡胤用玉斧在雪地上刺,同时说:"好做好做",当夜

  • 赵匡胤“废座撤茶”如何能在文臣面前立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匡胤

    茶始盛于唐,至宋影响力达到顶峰,不仅成待客“必需品”,更发展成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而推动者恰是宋太祖赵匡胤。网络配图如果说“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将对赵家皇权的威胁,那宋太祖之前悄无声息“废座撤茶”则是在文臣面前立威。正、野史都说到这事,960年二月,“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召宰相范质等议政。召见之初设座

  • 陵寝被盗奇闻:赵匡胤陵墓被盗时尸体竟喷尸毒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古代帝王历来都非常重视自己的陵寝,所以他们都会对陵址精挑细选。一来彰显皇亲贵族的身份,二来忠信堪舆,后世千秋万代。然而宋代却有这样一座陵墓,选址随意,陵寝被盗还发生神奇的事情,至今无人解释。网络配图这座陵墓的主人就是黄袍加身陈桥兵变的宋太祖赵匡胤,他崇尚武力并以此建国,因而他对风水不太迷信。这座墓的

  • 宋史解密:部下贪图富贵赵匡胤黄袍加身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匡胤

    赵匡胤是宋太祖,是宋朝的开国皇帝。据说,赵匡胤出生之时,有红光绕室闪烁,有异香盈室,经宿不散,赵匡胤也体罩金光,三日不变。但无论后人怎样附会,他还是人,还是肉胎俗种。赵匡胤生于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祖籍涿郡,其父赵弘殷,是后周的一员高级将领。虽然如此,赵匡胤也只能读上几年的书,无力继续深造,

  •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是如何“杯酒释兵权”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匡胤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后,先后击溃了后周残余势力李筠和李重进的反叛,基本巩固了北宋王朝的统治。随后,宋太祖就 着手考虑如何革除五代时期骄兵悍将任意废立主上的弊端,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既然是通过兵变夺取政权的,因而对手下那班参与兵变的功臣们总是心有余悸,时时怀有警惕之心。他有一句

  • 赵匡胤发明长翅帽:禁大臣交头接耳评论朝政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匡胤

    长翅帽是宋朝大小官员戴的帽子。一天,宰相寇准微服出行视察民情。他着青衣,戴小帽,打扮成书生模样,在京都东京(河南开封市)私访。当他和一个老头子谈话时,老头子对寇准卑躬屈膝,跪拜迎送,表现出异乎异常的恭谦。网络配图寇准感到奇怪,故意发问:“老先生,鄙人乃一介书生,请你随便些吧。”老头子笑着说:“相公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