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嘉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他真的是神吗

郭嘉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他真的是神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737 更新时间:2024/1/13 20:55:51

郭嘉,号称三国第一鬼才谋士,在三国演义中出场不多,却拥有大量的粉丝,很多粉丝力捧郭嘉,还有了“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言论。

今天就来剥皮一下郭嘉,这位是人,不是神。

郭嘉21岁的时候在袁绍手下做谋士,他后来了解袁绍为人好谋寡断,刚愎自用,于是选择离开了袁绍。曹操正在招贤纳士,荀彧向曹操推荐了郭嘉。辅助曹操11年后,38岁因病去世。

经常有人说史书上称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可见是天下奇才,第一谋士。可是说这话的人根本不知道这句话出自哪里。

原话出自《三国志》陈寿: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於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意思是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这五个人在曹营是奇谋善断,不是说郭嘉一个人,明白了不?这句话是说这五个人的,啊有ok?

网络上的郭嘉群众们一开始很喜欢,绝大多数是出于《三国演义》和其他周边小说及游戏或者三国杀等等;先入为主之后,就爱屋及乌的喜欢正史上的郭嘉。至于之后的优点,都是喜欢上之后,从史传细节里发掘出来的。喜欢一个人之后,什么都是他们优点;连正史里荀彧清雅高洁、荀攸忠厚智慧,都不如郭嘉的不拘小节显得有魅力。所以大多数郭嘉迷经常提起赤壁之战后,曹操因为失败说道“惜哉奉孝,痛哉奉孝”的怀念,却通常不喜欢毛宗岗那句“曹操前哭典韦,而后哭郭嘉;哭虽同,而所以哭则异——哭典韦之哭,所以感众将士也;哭郭嘉之哭,所以愧众谋士也!”这一部分人大部分是只看《三国演义》或者道听途说而来。

真正曹营的谋士是二荀和贾诩。

嗯,曹营的军事会议大概就是这个模式。你说郭嘉聪明吗?他没出过什么主意,但是他对军情和人物心理的判断绝对准确,牛掰吧?这也是天赋技能。

正史里面,曹操的首席军师是荀攸。南打张绣、东征吕布、破文丑、烧韩猛,离间袁家兄弟,都是荀攸的计策。官渡前线荀攸是军师。曹操说过“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意思就是说只要打仗荀攸每次都跟随着我出谋划策。

第二个军师就是贾诩。曹操说道“使吾信重于天下者,子也。”官渡之战中他和荀攸一起画谋;夺取了荆州,他劝曹操不要伐吴;对付马超,是他提出的离间计;陈寿说道:“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意思就是曹操的谋士里面荀攸贾诩这两个人算无遗策,有张良姜子牙的风采。

郭嘉跟这两位比,不属于一个类型,更偏判断型。比如劝曹操打袁绍、打吕布、料中孙策之死,后来对袁谭兄弟的间隙、奔袭乌丸等事,仅论判断的表现,郭嘉不在荀攸贾诩之下。但在“出策”方面,比那二位秘策不断的,明显少了一点。打个比方,李世民说“房谋杜断”,荀攸贾诩好比房玄龄,有谋;郭嘉就倾向杜如晦,房玄龄。意思就是郭嘉属于拥有超强判断力的人才,在出谋划策上面是逊色于贾诩和荀攸的。这里就不提全能人才荀彧了。

郭嘉跟了曹操11年,为什么没有得到更高的提拨,这就很明白了,因为曹营人才辈出,将星如云谋臣如雨,这种情况下,郭嘉充其量和贾诩,荀攸平分秋色而已。只能说是三足鼎立。郭嘉的头上还压着两个大BOSS。这样郭嘉只能和平发育。

郭嘉跟随了曹操后,其实待遇根本就不低,一开始就做了军师祭酒,这是一个很自由但是权力不低的好位置,拥有部分决断权可以首先查看军情信息。军师祭酒相当于首席参谋长,虽然没有实际军权,但是属于曹操的核心智囊团之核心。

不久后的205年曹操又给郭嘉封了封洧阳亭侯,要知道武圣人关羽也才只是个汉寿亭侯而已。

郭嘉还有另一个超越曹营谋士的特点就是他不拘小节,大大咧咧,好色好酒,这一点和年轻放浪不羁的曹操很想,所以郭嘉和曹操是臭味相投,两个人互相了解,亲密的跟朋友一样,一同吃饭睡觉,曹操非常喜爱郭嘉的这种随性,鲜明,透彻,锋锐。陈群多次检举郭嘉的不检点行为,曹操都是一笑了之。

所以说郭嘉的官职不低,曹操给他的也不少。

标签: 郭嘉三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唇亡齿寒是历史故事吗?成语唇亡齿寒的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故事,文史百科

    成语唇亡齿寒是什么意思?唇亡齿寒的意思是: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出自]《左传·哀公八年》:“夫鲁,齐晋之唇,唇亡齿寒,君所知也。”唇亡齿寒的历史故事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

  • 李广利征讨大宛不战而胜,为何却被称为“庸将”呢?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李广利,战史风云

    李广利(?~前88),中国西汉时期将领。汉武帝宠妃李夫人之兄,是昌邑哀王(刘髆)的舅舅。中山(今河北定县)人。李夫人早卒,武帝曾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封海西侯,其兄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征和三年,李广利出征匈奴前与丞相刘屈髦密谋推立刘髆为太子,后事发,刘屈髦被杀,李广利投降匈奴。李广利投降匈奴后,亦被杀。

  • 赵姬身为太后,为什么还会与嫪毐生下两个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姬,秦国,历史解密

    赵姬是秦始皇的生母,秦庄襄王的夫人,原为吕不韦的姬妾。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嫪毐,是咸阳城的一个小混混,传说他可以用身体的某个部位转动车轮,先不管是否是这样,总之名声是出去了。他的名声传到了当时的宰相吕布韦那里。当时吕不韦正在苦恼呢,所以便许以重利,让他假扮宦官混进了皇宫,伺

  • 她是历史上最美公主,被迫嫁父子两人最后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昭君,汉朝,野史秘闻

    古代女子地位卑微,因此古代女人都很羡慕出身在皇家的公主,因为她们自出生起就有着享不尽的富贵与权势,可是她们有所不知,公主中走上和亲之路一生不幸的也有很多,比如说今天的这位。她堪称是史上最美公主,一生却无奈嫁父子2人,且给每人都生下孩子。说起汉朝,曾有一句话荡气回肠的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随着汉

  • 明初重臣夏原吉简介:以诚笃干济为明太祖朱元璋所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刘备托孤诸葛亮可以理解,为何还要加上李严这位大臣?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刘备能从一个织席贩履之辈到坐拥荆州和益州还有汉中之地的三分天下的蜀汉君主,实属不易啊!刘备这一生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在夷陵之战失败后,刘备退守白帝城,不久就病逝于白帝城,在弥留之际曾经托孤于丞相诸葛亮和尚书令李严,很多人都很奇怪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可以理解为什么还要托孤于后来的李

  • 守护大唐西域半个世纪,安西军致死不忘报国!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史风云

    唐太宗时期,大将侯君集率领军队攻灭了西域的高昌国,此后,唐朝就设立了安西都护府,用于管理西域事务,加强控制。从此,这里就成了大唐威震西域的一把国之利刃。巅峰时期的安西都护府在兵力只有2万多人的情况下便能威慑西域400余国家,控制着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正如李世民所言,“我徒兵一千,可击胡骑数万!

  • 富察皇后尸骨未寒,三朝元老为何立马提出辞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廷玉,清朝,历史解密

    说起清朝的传奇女人,也许很多人都会想到这位女人,她就是《延禧攻略》中的富察皇后。也许她生前并不出名,但是她去世后,可谓是一夜成名,因为她被撤职查办的大臣不计其数,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就是最出名的一位。此人就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三朝元老张廷玉。张廷玉出生于康熙十一年,父亲张英是清朝礼部尚

  • 诸葛亮死后嘴含七粒大米,背后是什么意思?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三国,野史秘闻

    公元234年时,诸葛亮身在五丈原的军营之中。此时诸葛亮的身体状况已大不如前,甚至有了垂危之势,而诸葛亮也算到了自己大限将至。不过,诸葛亮是何许人也,自然不会坐以待毙。这蜀汉若是没有他的支撑,可能也危在旦夕了!因此,诸葛亮决定与天斗,想要用七星灯来延长寿命。想到此,诸葛亮的眼神也更加坚定,准备实行这个

  • 明朝开国名将汤和简介:诸战中屡破元军,累功升统军元帅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