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匡胤为什么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赵光义?

赵匡胤为什么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赵光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973 更新时间:2024/1/22 23:00:24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赵匡胤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赵匡胤建立大宋,为什么要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而不是儿子?

开宝九年十月十九日,宋太祖赵匡胤去世,继位的是他弟弟赵光义。理论上讲,先皇去世,继位的应该是儿子,嫡长子继承制从商末一直流传下来,难道赵匡胤没有儿子?

显然不是,他是有儿子的,那么为什么赵匡胤不按照祖制传给儿子,而是把皇位传给了兄弟赵光义呢?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俩感情深厚:

皇帝定立继承人,常规情况下是自己的儿子,一方面要看哪个儿子能力强,另一方面就要看哪个儿子跟自己关系好,从而确立继承人。由于赵匡胤吸取了五代的教训,所以在考虑继承人问题上,他首先考虑不是儿子。

为了国家安危考虑,尤其在立国之初,政局不稳,让弟弟赵光义作为继承人最为合适。弟弟赵光义从始至终都跟随者哥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时,也是赵光义、赵普等人一齐协助策划实施的。

史料记载:

“开封尹光义暴疾,遂如其第视之。”

赵匡胤已经登基为皇帝,仍然对弟弟关怀备至,在赵光义得病的时候,赵匡胤亲自到府中看望。甚至亲自熬汤煎药,在床边照顾弟弟。哪怕已在帝王之家,手足之情也十分真切。

为了培养赵光义各方面的能力和经验,赵光义从殿前都候到大内都部署,之后可以行使宰相职权,任开封府尹加中书令,并封为晋王。

皇室宗亲任职开封府尹,基本就确立了其继承人的地位。感情深厚加着力栽培,这明显是奔着继承人去的,这毋庸置疑。

所以,从谁更适合做皇上的角度,赵匡胤选择的是弟弟,而不是儿子。

再有就是金匮之盟的约束: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杜太后病重,赵匡胤一直在左右细心照料,赵匡胤是个大孝子,所以对母亲的话是言听计从。杜太后临危之际,马上叫来了宰相赵普,为遗命做个见证。

杜太后问儿子:“你的天下是怎么得来的?”

赵匡胤急忙答道:“我得到天下,全是母亲积德才有的。”

杜太后厉声呵斥:“不对,如果后周世宗柴荣的继承人,不是个幼小的孩童,你还能得到天下吗?你百年之后要立你弟弟为继承人,这样才能保证长治久安。”

赵匡胤泣不成声,对母亲的话没有半字反驳,于是太后令赵普写下盟约,并严密保管起来。父母之命,做儿子的岂敢违背?实际上,当时赵匡胤的确是答应了母亲,但毕竟皇帝是他,权力在他手中。

哪怕他改了主意,他人没有办法阻止,况且赵普那是自己人,不是外人。但母亲的遗命常常萦绕在赵匡胤心中,假若赵匡胤不遵守,可能会于心不安,也无法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在盟约的约束下,赵匡胤最终选择赵光义为继承人。

也就是说,赵匡胤也是一个重承诺之人,更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于情于理都偏向了赵光义。

赵光义其实有篡位之嫌:

前面我们分析的是赵匡胤心甘情愿把皇位传给弟弟,那么有没有可能是非情愿的呢?

赵光义被封为开封府尹、中书令,可以位居宰相之上,是毫无疑问的实权派,况且赵光义也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人。他在京城到处结交权贵,培养自己的势力,他的野心也逐渐开始膨胀。

赵匡胤病危之际,急忙令人召见晋王赵光义,来确立后事。当时屋内只有兄弟二人,然而门内有人影晃动,赵匡胤大声对弟弟说:

“将来你要好好干!”

接着赵匡胤突然去世,只有赵光义一人从门内走出。

宋皇后见晋王赵光义一人出来,十分惊愕,很快又转变了态度说:

“我们母子的性命,都托付给您了!”

于是赵光义顺利继位。宋皇后为何惊诧,也许本来赵匡胤的病还不到病危的程度,却突然去世。在烛光斧影中,赵光义也许给哥哥下了毒,也许直接谋害了哥哥。

在赵光义即位后,理应对侄子赵德芳、赵德昭,弟弟赵廷美予以厚待,而这几位却接连死于非命,并且绝对是人为的。这就让人不得不怀疑了,就算赵匡胤真的有意传位给弟弟,这个做弟弟的行为也十分不地道。

所以,我们值得怀疑,在当时的情况下,赵匡胤实际上是被迫传给的赵光义。

赵光义势力庞大,已无法遏制:

在赵匡胤暮年,想到洛阳转一转,他也在洛阳出生的,也有落叶归根一说。皇帝出门,当然带上文武百官,赵光义也在其中。一生为国事操劳的赵匡胤,此一行也并非游玩,而是有迁都的想法。

开封虽然位置不错,却没有可以依仗的天险,只有黄河一道屏障,当然开封的水运异常发达,全国各地物资,可以以汴渠送到京城。开封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必须囤积大量军队来保证京师安全,这无疑也加重了国家负担。

当赵匡胤询问对建迁的看法时,有大臣说道:

“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

意思就是开封水渠便利,粮食运输方便,且重兵固守,不能轻易迁移。众大臣皆不同意赵匡胤迁都的计划,而赵光义最后说了一句惊世憾俗的:

“在德不在险!”

帝王的统治重要在德行,而并非险要的地理位置,这无疑在强词夺理,首都是全国的核心,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幽云十六州早已丢失,建都开封并是不个很好的选择。赵光义在大庭广众之上大放厥词,这是在宣示主权。

晋王赵光义多年积累的势力都在京城,这一迁都,不都白折腾了吗,反对迁都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赵匡胤着力栽培的弟弟成了参天大树,甚至都掩盖了他的锋芒。

弟弟的无礼赵匡胤已经看到眼中,但他并没有反驳什么,因为他已经老了,他现在最重要的是顺利交接权力,保证国家安定。所以赵匡胤妥协了,如果他让赵德昭继位,这无疑会引起一场宫廷政变,于国于己都没有好处。

赵匡胤以武立国,结束了五代军阀割据的局面,为大宋盛世垫定了牢固的基础。如此英明神武的帝王,却在继承人上犹豫不决,不论顺利继位也好篡位也罢,好在赵光义也是个不错的皇帝。

赵光义一生都在执着追求统一大业,力求汉唐盛世,他收复北汉,完成了哥哥未未完成的使命,两次北伐虽然失败,但宋军并没有落得下风。他也许对哥哥有所亏欠,但他一直在努力,在拼搏,哪怕无法实现理想,此生也足矣!

那么各位,你认为赵匡胤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传位给弟弟呢?

标签: 赵匡胤北宋

更多文章

  • 赵构是个怎么样的皇帝?赵构已经登上皇位为什么又将皇位还给了赵匡胤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赵构

    赵构是个怎么样的皇帝?赵构已经登上皇位为何最后又将皇位还给了赵匡胤后代?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人们都说虎毒还不食子呢,但凡有一点可能肯定是要向着自己的儿子,况且赵构当时当皇帝的状态来看,再活上个几十年不成问题,皇位也没有必要这么早就传递下去。而之所以赵构直接把皇位传给了赵匡胤的后代,是因为赵构已

  • 屡次犯错却毫发无伤,赵普到底有什么能耐?让赵匡胤如此宽容?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

    屡次犯错却毫发无伤,赵普到底有什么能耐?让赵匡胤如此宽容? 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赵普出生于五代时期的动乱年代,基本上没有过过什么好日子,在原籍待不下去了之后,随着他的父亲全部迁到了洛阳居住,从那以后,才渐渐地好过了一些。在这期间,他的才能也渐渐地显露出来,能够明显的感觉

  •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顺应民意的举动,还是蓄谋已久的骗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顺应民意的举动,还是蓄谋已久的骗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河南陈桥小镇,因为一千多年前的陈桥兵变而闻名,这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军事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成为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表面看来是顺应民意,实际是计划已久、苦心经营的一场政变。走进河南陈桥,感

  • 赵匡胤的黄袍加身堪称和平夺权的典范 那你知道他到底是和谁学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匡胤,黄袍加身

    赵匡胤的黄袍加身到底是学谁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兵变,往往意味着流血牺牲,中国史上发生过无数次兵变,而且,一般兵变多伴随着朝代的更替。比如:玄武门事变也算得上是一次兵变,李世民以此夺权,杀了太子和齐王。除了玄武门兵变,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就是陈桥

  • 揭秘赵匡胤生前的一大遗憾 若是实施就没有后来的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匡胤,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赵匡胤的生前遗憾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宋史长河中,估计大伙对赵匡胤拿下江山,定都汴京记忆犹新。先是发动了陈桥兵变,稳定了政权,紧接着“杯酒释兵权”皇权加身,身边的四位忠臣相继辞位,作为一国之君的宋太祖运用极好的策略,不声不响地拿下了权利,这场血变不动

  • 赵匡胤篡位后,是怎么对待后周世宗的妻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匡胤,北宋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赵匡胤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宣慈符皇后俗称“小符皇后”,是五代名将、魏王符彦卿的次女,姐姐则是后周世宗柴荣的首任皇后-宣懿符皇后(俗称“大符皇后”)。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年仅25岁的大符皇后病逝,由于儿子柴宗训年幼无人抚养,所以柴荣便将姨妹纳入宫中

  • 赵匡胤为什么将把皇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赵匡胤,北宋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赵匡胤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烛影斧声,历代史家都认为赵匡胤的非正常的死亡是赵光义害死的,《湘山野录》是最早提出烛影斧声的。说是赵匡胤意图传位给赵德芳,但被太监太监王继恩出卖,赵光义提前入宫,谋夺帝位,但在书里只说了赵光义窃取皇位,没有说赵光义害死赵匡胤。而且

  • 刘裕和赵匡胤建立的政权都是宋 刘松为什么如此短命而赵宋却能延续两百年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松,赵宋

    还不知道:刘宋为什么短命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裕所创立的宋,在南北朝时期,属于地方政权,并没有一统全国,所以只能算是半壁江山。而且几十年的时间就被齐国给取代了,所以刘宋王朝在历史上的地位,是比不上赵宋的。赵宋就是赵匡胤建立的王朝,他延续了两百多年,是封建

  • 揭秘:赵匡胤到底死于毒酒还是斧头?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赵匡胤,北宋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赵匡胤的故事大家听过吗?根据史料记载,在宋太祖赵匡胤临死前,他见了一个人,此人也是他生前见到的最后一个,那就是他的亲生胞弟赵光义。当晚,赵匡胤召见弟弟。两人对着摇曳的烛光,边喝酒边话家常。在此期间,窗外有人看到了屋内有人在挥动斧头。第二天,人们就发现赵匡胤死了。同时,还发现了

  • 为什么赵匡胤和赵光义都没收回燕云十六州?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匡胤,北宋

    赵匡胤、赵光义都没收回燕云十六州,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幽云十六州(也称燕云十六州),即如今的北京、天津,以及山西、河北的北部地区,东西宽约六百公里,南北长约二百公里,总面积约十二万平方公里。更具体一些的话,幽云十六州以燕山、太行山为界可分为:太行山以东、燕山以南的七州包括幽(今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