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黄袍加身了两次:为啥是赵匡胤最终得到了天下?

黄袍加身了两次:为啥是赵匡胤最终得到了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892 更新时间:2024/1/21 19:12:53

五代十国是一个残酷的时代,在这段时期真正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要你的拳头够硬,你就可以做皇帝,而百姓也习惯了换皇帝,大臣么也习惯了换皇帝,反正皇帝换了,大臣还是那些大臣,百姓依然种地交皇粮,只是皇帝不一样而已,有点像现在换总统一样。

网络配图

而结束这一切的人就是宋太祖赵匡胤,也就是黄袍加身的那一个,而本来这一切应该落在郭威的头上,又或者是柴荣的头上,但是很不幸,这两个人败给了命运,命运是每个人至今没有办法掌控的。从公元951年,郭威第一次黄袍加身开始,后周建立。到公元960年,赵匡胤再次黄袍加身,北宋建立。仅仅9年的时间,换了四次皇帝,两次改朝换代,不过从北宋建立,赵匡胤开始了统一全国的进程。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会那么巧合,在九年的时间里可以复制一次黄袍加身,还有就是郭威和柴荣可不是庸主,那可都是雄才大略的人,有些历史学家甚至认为柴荣和郭威的能耐远在赵匡胤之上,如果是郭威或者柴荣可能会收回幽云十六州哦,那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命运又是怎么垂青赵匡胤的呢?这一切要从他们都还没当上皇帝开始说起。

五代十国是从朱温建立后梁开始,经历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而后汉的开国皇帝就是在郭威等人的拥立下建立的,郭威因助刘知远称帝有功,升戳为枢密副使、检校司徒,成为统帅大军的将领,位至宰相。

网络配图

不久,后汉高祖刘知远病逝,郭威和苏逢吉同时受命,立其子刘承祐继位,是为后汉隐帝。因为是功臣,所以被任命为枢密使,后由于节度使李守贞叛乱,派去多名将领都没有拿下,只要重新请郭威出山去平叛,郭威很快就平定了叛乱,让风雨飘摇的后汉又开稳定下来,之后郭威又移师北伐,大败契丹,以功进封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兼枢密使,河北诸州郡皆听郭威节制。

随后就进入了大家都熟悉的情节,那就是功高盖主,郭威由于威望太高,而后汉隐帝又比较小,所以时时防范郭威,虽然郭威已经非常低调,但是仍然不能解除后汉隐帝的戒心,终于后汉隐帝还是下了杀手,于是在公元950年,隐帝与亲信李业密谋,诏令马军指挥使郭崇诛杀宣徽使王峻、郭威等;诏令镇宁军节度李弘义诛杀侍卫步军指挥使王殷,以企一举铲除前朝旧将势力。

没想到李弘义倒戈,向郭威告密了,结果平叛没成功,后汉隐帝反倒自己丢了性命,不过他也闲着,在自己跟郭威对战前,杀了郭威和柴荣在开封的所有家属都被杀了,包括郭威的两个儿子和柴荣的三个儿子,后汉隐帝的这一杀,帮助了赵匡胤,本来如果郭威的儿子不死,就没有柴荣什么事情,虽然柴荣是郭威老婆的侄子加养子,但是也没有亲儿子亲啊。如果柴荣的儿子没死,那也没有赵匡胤什么事情了。

网络配图

柴荣也不长命,否则也不会被赵匡胤钻了空子,柴荣被史家称为”五代第一明君”,堪称照耀黑暗时代的一颗璀璨明星。柴荣只当了六年的皇帝,而柴荣的儿子柴宗训登基一年就被赵匡胤复制郭威的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开始了统一国的道路。

所以说,无论多么雄才大略,一定要有好的命运,不然就会被别人摘了果子。

标签: 赵匡胤

更多文章

  • 只因杯酒释兵权时算漏了他,赵匡胤最终死在了自己弟弟手上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在临死之前,周世宗安排了三方辅政的格局辅佐继位周恭帝柴宗训,周恭帝是周世宗柴荣的第四个儿子,当时只有七岁。周世宗安排了三方势力辅佐自己的儿子,以为后周天下可以高枕无忧,却没想到,他死后仅仅半年,三方辅政的格局就此彻底打破,老柴家的天下改姓了赵。赵匡胤是

  • 赵匡胤黄袍加身是早有预谋的吗?这是一场作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匡胤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是赵匡胤早有预谋吗?宋太祖赵匡胤,这位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一生缔造了两个历史谜案:生前,他演绎了“黄袍加身”的陈桥兵变;死后,又留下了“烛影斧声”的悬案。下面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公元960年的元旦,正值后周君臣在宫中同贺新年之际,忽然传来北方镇、定二州的紧急军事报告,大

  • 赵匡胤是怎么死的?烛影斧声是不是赵光义弑兄的掩饰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匡胤

    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便撒手归西了,正史中没有他死亡的明确记载,《宋史·太祖本纪》中的有关记载也只有简单的两句话:“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为历史留下了又一桩悬案。司马光的《湘山野录》中记载,

  • 盘点中国历史上十大酒局,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酒局

    盛唐饮中八仙长安酒会 冠军酒局让政治走开,让杀伐走开,让一切不痛快消失,让所有快乐降临。这就是大路为什么评选盛唐饮中八仙长安酒会为第一名的原因。 当年读杜甫的诗,最喜欢的一首就是《饮中八仙歌》。为十大酒局之冠军:盛唐饮中八仙长安酒会冠军酒局让政治走开,让杀伐走开,让一切不痛快消失,让所有快乐降临。这

  • 为何赵匡胤死后继承的不是他儿子而是他弟弟赵光义?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光义

    赵光义是不是真杀了赵匡胤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北宋王朝。赵匡胤一共在皇帝的位子上坐了十一年,便于976年去世了,享年四十九岁。不过在赵匡胤死后继位的并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弟弟赵光义。按理来说,把皇位传位给弟弟确实是比较罕见的,不过这还不是最让人感到奇怪的。真正让人觉得非

  • 为何赵匡胤死后继承的是他弟弟赵光义而不是自己的儿子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匡胤,赵光义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起“陈桥兵变”,建立了北宋王朝。赵匡胤一共在皇帝的位子上坐了十一年,便于976年去世了,享年四十九岁。不过在赵匡胤死后继位的并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弟弟赵光义。按理来说,把皇位传位给弟弟的确是比较稀有的,不过这还不是最让人感到乖僻的。实在让人觉得非常奇怪的是赵匡胤的奇怪去

  • 北宋一将军,曾舍命保护赵匡胤,最后皇帝为何赐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匡胤,张琼,

    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说法:“受人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如果某人曾经救过皇帝的性命,皇帝自然不会亏待他,即使他犯下什么过错,基本不会有性命之忧。北宋初期的一位将军,他曾经舍命保护赵匡胤,为此差点被敌人杀死,但当他遭受同僚的诬陷时,赵匡胤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只说了“赐死”两个字,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此

  • 关于赵匡胤的哪里人,历史上一直有哪两种说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匡胤

    赵匡胤是哪里人宋太祖赵匡胤大宋王朝的创建者。他的父亲是河北涿州人,后来迁至河南洛阳,赵匡胤就是在河南的夹马营出生的。后来赵匡胤长期居住开封,死后埋葬在永昌陵,永昌陵在今河南郑州巩义市。关于赵匡胤的哪里人,历史上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河北涿州,一种是河南夹马营。可是根据我们中华民族关于祖籍的认知,赵匡

  • 宋太祖赵匡胤把关羽赶出庙堂,导致大宋灭亡的根本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太祖

    关羽,字云长,山西运城常平村人。关羽与刘备、张飞结拜为三兄弟,刘备建立蜀国,关羽守襄阳、定益州、督江陵,被封为前将军。唐朝开始悬挂关公神像,关羽已经被神化。在中国民间的影响力深远,关羽忠孝仁义、智勇两全,简直就是战神的代表。后来又成了财富的代表,无所不能的神。但是这些表象没有遮盖住宋太祖赵匡胤的眼睛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却忽略了一个人,15年后成为他的天下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匡胤,赵光义,宋朝,

    如果说,“陈桥驿兵变”反映的是赵匡胤的无畏胆略和敢作敢为,那么,接下来的“杯酒释兵权”体现的则是他的深谋远虑和举重若轻。赵匡胤通过“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由节度使、禁军统领一跃而成了皇帝。“兴亡以兵”、军权等于皇权这个道理,赵匡胤本人是有着极其深刻的体验的。“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五代十国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