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析唐高宗李治究竟为什么不杀武则天

解析唐高宗李治究竟为什么不杀武则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098 更新时间:2024/1/19 22:06:42

唐高宗李治是唐国公李渊之孙,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亦是大唐开国之后的第三代皇帝。唐太宗子嗣众多,因而原本性格懦弱缺少王者气度的李治是不在储君考虑范围之内的,然而诸皇子皆对皇位虎视眈眈,等不得父亲百年归老就接连发生谋反事件,另太宗伤心不已。

唐高宗李治剧照

痛定思痛之后,他决意传位于虽无大才,却有一颗仁爱之心的晋王李治,这便是后来继承李唐江山,与武则天一同开创灿烂辉煌的后贞观时代的唐高宗。

李治少年时期,得唐太宗亲自教导,经常出入御书房,与太宗才人武氏渐生情愫。

唐太宗驾崩后,武氏与其他一众宫人被送往感业寺削发为尼。彼时,李治登基之初便受到长孙无忌等权臣的诸多钳制,尤为后宫王皇后萧淑妃争宠之事所烦恼,偶然一次入感业寺进香之际,竟意外地与曾经爱慕至深的武则天重逢,惊喜之下立刻诏她侍寝,两人缠绵间互诉离别之情。

不久之后,一心想着扳倒萧淑妃的王皇后主动提出将武氏纳入高宗后宫,早有此意的高宗欣然许可,当即不顾朝臣反对从感业寺接回已然怀有身孕的武氏,封为正二品昭仪。至此之后,武氏渐渐宠冠后宫,竟以雷霆之势迅速打败了王皇后与萧淑妃,一跃成为高宗的后宫之主。

在朝政上有了武则天的辅助,高宗得以放开手脚,渐渐摆脱了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代表的外戚势力的钳制,在之后二十多年的执政生涯中取得了卓越的政绩。

李治在位多少年

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于贞观二十三年继承大统,是为唐朝建国之后的第三位皇帝。李治二十二岁成为一国之君,五十六岁寿终正寝,总共在位三十四年,这三十四年间,他先后经历了改立皇后、处死公主、驱逐外戚等一系列重大的政治事件,励精图治,终与天后武则天一同开创了盛世大唐的后贞观时代。

唐高宗李治剧照

李治与武则天是夫妻,更是政治舞台上的铁腕搭档与对手。

唐高宗登基初期,前朝有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遗老大臣长期把持朝政,后宫有王皇后与萧淑妃两股政治势力争斗不休,一时间竟没人把这位初登大宝的天子放在眼里。

若没有武后的辅佐,以李治的性格,必定沦为傀儡,断不会以雷霆手段迅速平定前朝后宫,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国之君。因此,前期的李治对武则天自然恩宠有加,倚重非常。

然而到了后期,武后专权,渐渐飞扬跋扈,大有越过王权一人独大之势,李治遂起了废后之念。还得说武则天技高一筹,一早已洞悉了帝王的心思。在她的精心策划下,李治的废后计划彻底破产,至此之后,他对独揽大权的武则天再也无能为力了。

永淳二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在饱受精神与病痛的双重折磨后,终于告别了人世。

武则天从此再无制约,更加肆无忌惮,遂废中宗李显,贬为庐陵王,赶出长安。懦弱的睿宗李旦本就是个胸无大志之人,面对暴戾强悍的母亲自然不敢有多意见,竟然主动提出禅让王位,请母后登基为帝。武则天欣然接受,于是,时年六十七岁的武则天荣登大宝,灿烂辉煌的大周时代正式到来。

李治年号

在唐高宗李治继位前,大唐皇帝的年号几乎没有变动过,例如唐太宗在世时,一直使用“贞观”为年号,直至太宗殡天。而高宗执政期间,曾先后使用过永徽、显庆、龙朔、麟德等十四个年号,如此高频率地改换年号,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唐高宗李治剧照

关于唐高宗频繁变更年号的原因,历史上众说纷纭,总结起来有两种,一种是“国事纪念论”,即每逢国家有大事发生,就要改换年号,像废立太子,亦或是天降祥瑞等影响大唐国运的事件,高宗认为必慎重对待,遂改国号以作纪念。

这个说法能从史书工笔之上发现迹象,比如“含元殿前麟趾见”,便改国号为麟德,又好比“以陈州言凤凰见于宛丘”,于是又改国号为仪凤,由此可见,将变更国号视为一种大事记,亦未尝不可。

至于另一种说法则意义更为深远。高宗执政之初还不曾频繁变更国号,那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无疑是武则天成为皇后之后。众所周知,武则天是一个善于打破常规的女政客。她主持朝政后,使高宗频繁更换年号,以及高宗逝世,她自己称帝,又不断地变化自己的年号,只能想象,是她的性格使然。武则天通过变更年号,体现自己与李治并肩,甚至是超越李治的政治地位,并以这种形式让天下百姓先入为主地习惯“改变”,接受不拘一格的新理念,这都是为其将来以一介女流的身份登基为帝所做的准备。联想到武则天称帝后推出的一系列创新的施政举措,顿觉前期的年号变更不过冰山一角,一代女皇的眼界格局远比常人所想的更为广大。

李治为什么不杀武则天

李治毕竟不是李世民,对武则天,他做不到狠下杀手。其实早在唐太宗在世时,星象大师李淳风就曾向李世民透露过“唐三代后,女主武王”的批命,因而那个时候,李世民就有诛杀武则天的念头。

李治与武则天剧照

据说太宗临终前,将李治叫到身边,也曾有过类似的嘱咐,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性格懦弱敦厚的李治早与武则天暗通款曲,怎么可能狠得下心杀害那个令他迷恋至深的武媚?

太宗驾崩后,李治一登基便忙得不可开交。于国,他要打理好父亲留下的盛世王朝,高举太宗皇帝勤政爱民的伟大旗帜,将大唐建设成一个威仪四海的强盛帝国;于家,他要处理好朝堂之上错综复杂的宗亲关系,以及后宫女人间的勾心斗角,争风吃醋。作为一国之君,李治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巨大压力,而这个阶段,能懂他并适时给予心灵抚慰的只有感业寺内的武则天。

在王皇后与萧淑妃日益激烈的斗争形势下,他终于如愿以偿地接她回来了,从此,武则天成了李治生活上的亲密伴侣,朝政上的铁腕搭档,在此后的二十年里,他二人并肩作战,将李唐江山的盛世辉煌推上了一个新的巅峰。

唐高宗执政后期,因长期操劳国事而积劳成疾,身体每况愈下,一度发展至目不能视,需要长期呆在宫中静养的地步。而此时,武后渐渐飞扬跋扈,大有越过王权一人独大之势,所以高宗意图废后是确有发生过的事。至于他为什么不杀武后,私以为,一方面是于心不忍,另一方面也是力不从心的缘故吧。

标签: 李治武则天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又为什么要给自己改名武曌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

    武曌是武则天的别名,是武则天为自己创造的字,并且在公元683年到690年间正式改名成武曌。那么武曌怎么读呢?武则天又为什么要给自己改名武曌呢?《武媚娘传奇》武则天剧照武曌怎么读,其实重点在‘曌’字上,因为‘武’字并不是生僻字,读音为wu,第三声,本身的寓意是阻止武力斗争。这么一说,可能有人会有疑惑,

  • 武则天立嗣最想让谁继承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

    候选人——武承嗣最初的时候,武则天确实倾向于武承嗣。为此,她将反对立武承嗣为太子的宰相岑长倩、格辅元诛杀。另一方面,对武承嗣、武三思,武则天也是心有忌讳的。这两位侄子的父亲--即武则天的异母兄武元爽与武元庆,曾在武则天幼年时欺负武则天母女,武则天当权后,将他们流放于偏远地带,二人均忧虑而死。可以说,

  • 解析武则天从入宫11年来为何没有怀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

    千古女帝武则天,14岁入宫,当了11年的才人,可是在这11年中,她的确侍寝过李世民,但是为什么她始终没有怀孕呢?李世民到底对她都做了什么?此事难道有什么隐情吗?武则天世民作为唐代的皇帝,他足够聪明。武则天貌美,入宫时刚14岁,正是美丽可人娇滴滴的时候,被赐号媚娘。但是武媚娘却并不如她的名字那样娇滴滴

  • 李治是怎么死的?是不是武则天害死了李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治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可以说就是一部经典的后宫上位史,我们且看这位千古女皇是如何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才人成为唐朝大帝的。武则天的上位史可谓是精彩绝伦,先是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武才人,后来唐太宗病重,武氏自知太宗可能时日无多了,于是迅速找好下家。在和太子李治侍疾时,两人顺利搭上了线,看

  • 唐中宗用岳父与武则天对抗 最后的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中宗

    一、武则天一怒废中宗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临终前留下遗诏,让太子李显在自己的灵柩前登基。李显这时已28岁了,这位志大才疏的新天子本打算干出点名堂让朝野看看,以壮新君之威。谁知他的母亲武则天的权欲比他更强且处处不给他这个“儿皇帝”面子,为此,他常怀恨不已。为了踢开武则天这块“绊脚

  • 武则天秘史:残杀儿孙 女皇武则天有哪些残暴行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则天,残暴行为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初年,天下渐平,诸事晏安。一日,忽然太白星白天显现于天空,且一连多日不断出现这种天文景象。古人迷信,唐太宗君臣一边自我反省政事阙失,一面让主管天文的太史“勾沉典籍”,进行推占。不知是查了《易经》还是“扶乩”所得,太史奏报:“女三昌”。面对如此玄玄乎乎三个字,太宗君臣商量了半天,也没整

  • 揭秘:武则天乾陵61尊石人为何没有头?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则天,乾陵,无头石像

    武则天乾陵61尊石人为何都没有头?1971年秋末的一天,陕西省乾县瓜婆岭村的两位村民正在田间劳作。突然,一位村民的锄头碰到了地里一块坚硬的东西。最初他们以为是埋在地里的石头,可是当他们挖开泥土时,发现泥土下并不是什么坚硬的石头,而是一颗雕刻精美的石刻头像。石像的出现让两位村民大吃一惊,石刻头像为什么

  • 唐朝殷王李旦让位给武则天后竟沦为了乞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旦武则天

    李旦原名李旭轮,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八个孩子,也是武则天的幼子。因为身份高贵,所以从出生的当年就被分封为殷王,其后又加封了许多的头衔。在他长到十九岁的时候,改名叫李旦,徙封为豫王。李旦剧照在高宗去世的第二年,即李旦二十二岁的时候就取代了自己的长兄李显登基做了皇帝。因为李旦的母亲武则天想要自己做皇帝,因此

  • 薛刚反唐其实反的是夺取了唐朝皇位的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薛刚,武则天

    有关薛刚的形象,最早在清代如莲居士的《反唐演义全传》中出现,包括后来衍生出的评书、戏曲等等。他薛刚是《反唐演义全传》中的人物,薛刚的历史原型是薛仁贵的孙子——薛嵩。那么薛刚简介是怎么样的呢?薛刚画像薛嵩为人豪迈,以臂力骑射而闻名,曾被封为邺郡节度使。在史朝义兵败之后,薛刚用相州、卫州、洺州和邢州投降

  • 为何武则天的乾陵可以独善其身挖之不动?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则天

    到了现在,很多帝王的墓穴都被挖空了,例如汉武帝的茂陵被搬空了,唐太宗的昭陵被扫荡了,康熙大帝连骨头都凑不齐了,为何武则天的乾陵可以独善其身?甚至四十万大军都挖之不动呢?今天就让小编带你看看吧。从乾陵东边西望,梁山就像一位女性的躯体仰卧大地,北峰为头,南二峰为胸,人们常说它是女皇武则天的绝妙象征。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