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武则天和李世民在一起12年为何没生育?

揭秘:武则天和李世民在一起12年为何没生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650 更新时间:2024/2/11 17:56:41

武则天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武则天育有四子两女,分别是李弘李贤李显李旦、安定思公主和太平公主。这六个孩子都是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所生。武则天十四岁入宫,足足做了十二年的才人,但在这其中,武则天并没有怀孕生子。

那么为何武则天和李世民在一起时没有孩子,而在跟李治在一起后生了六个孩子?

李世民对武则天并不感冒

史料记载“后年十四,太宗闻其有色,选为才人。”

武则天是开国功臣武士彟之女,也算是名门之后,因为长得漂亮,被李世民得知,十四岁就入宫了,被封为才人。才人在唐朝妃嫔中列第五等,上面还有美人、婕妤、昭仪、贵妃等等。

换言之,武则天在后宫地位并不高,况且武则天年龄尚小,而李世民已经四十岁了。有人说过,不论什么年龄段的男人,都喜欢二十岁的小姑娘,这话或许不假,但武则天才十四岁,就算她长得很漂亮,可年龄太小了,况且可能还不符合李世民的喜好。

皇帝作为一国之君,自然可以得到任何想要的女人,而后宫中佳丽无数,要想在其中杀出一条血路并不容易。武则天入宫前,母亲杨氏来送别,一入宫门深似海,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见,杨氏流着眼泪地将武则天送到门口。

十四岁武则天则毫不在意,对母亲道:“见天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乎?”意思就是见到天子你们怎么知道不是福气,何必哭哭啼啼。这明显不是一个小女孩儿能说出的话,可见从小武则天就和旁人不同,不仅聪明、漂亮而且野心十足,强大的气场蠢蠢欲动。

李世民不是嫌武则天长得不好,而可能不喜欢她的性格和做事风格,我们猜测,李世民喜欢的应该是温柔体贴、风韵十足的女子,而武则天恰巧不满足条件。

史料记载“太宗有马名师子骢,肥逸无能调驭者。朕为宫女侍侧,言于太宗曰:妾能制之,然须三物,一铁鞭,二铁,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太宗壮朕之志。”

一次,李世民找来一匹骏马,这匹马野性不改,难以驯服,李世民就在妃嫔中调侃,看谁能有办法驯服这匹马。女人怎么会懂驯马,偏偏武则天不信邪,为了出一下风头,加深其在皇帝心中的印象,她放出狂言:“先用铁鞭打,再用铁棍,如果还不服,就用匕首断了它的喉管。”

面对如此女子,估计李世民也十分无语,此事便由此作罢。武则天并没有得到她想要的宠幸,而李世民从此更加疏远武则天。武则天入宫后,应该也曾有过临幸,只不过李世民由于长年征战,加之政务繁忙,身体早已大不如前,而且李世民本身还有风疾,这种遗传病,也一直折腾着李唐皇室,所以武则天没有受孕,也合情合理。

李治和武则天感情真挚

史料记载“上之为太子也,入侍太宗,见才人武氏而悦之。”

李世民对武则天不感冒,不代表李治对武则天不感冒,缘分这东西很难言表。李治头一次见武则天,是在李世民病重之时,李治是个孝子,见父皇病重,一直在身旁照看。那天,武则天在旁边服侍李世民,恰巧碰到了李治,目光交织的一刹那,两人就此坠入爱河。

武则天比李治大四岁,而李治恰巧有些恋母情节,且武则天意识到这是她最后的机会,十二年的才人等的就是今天,于是武则天施展浑身解数,展现自己的女性魅力,将李治牢牢吸引住。

之后命运还是给武则天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李世民去世后,武则天的地位不仅没有提升,还被迫到感业寺出家为尼。这是妃嫔们的宿命,好在此时不是明朝洪武年间,否则这些嫔妃将成为皇帝的殉葬品。

武则天足足在感业寺等了一年,等到李世民的忌日,李治来到感业寺祭拜,两人才再次相见。

史料记载“忌日,上诣寺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泣。”

两人见面的那一刻,武则天哭了,李治也哭了,可见最起码在当时,双方的感情是真挚的、美好的。两人的感情没有结束,反而才刚刚开始,武则天借此机会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她再次入宫,之后她成为帝国的皇后。

李治宠爱武则天,那么临幸的次数自然也不少,除此之外,女性最佳生育时间应该是在23-30岁之间,这因人而异。在做才人的时候,武则天年龄尚小。武则天二次入宫,已经是二十多岁的大姑娘了,而且武则天很清楚母以子贵的真理,必定是能多生就多生。

武则天身体素质好

历朝历代能活到八十多岁的皇帝并不多,忽必烈活到了八十,赵构活了八十一岁,梁武帝活到八十六岁,武则天同样高寿,活到了八十二岁。在生产力欠发达、医疗水平落后的古代,人们的寿命并不长久,很多疾病都要依靠人自身的抵抗力,如果身体底子不好,要想活个大岁数真的很难。

武则天的上位之路十分坎坷,但上天给了她时间和健康的身体,十二年的才人,武则天可以等,一年尼姑,武则天也可以等,等她再次入宫,也是经历千难万险,才登上皇后的宝座。

如此磨难并没有拖垮武则天,在李治病重期间,武则天还要处理繁杂的政务,这些也没有将武则天如之何。武则天有宠幸面首的习惯,但武则天到了七十多岁,却仍和张易之张昌宗整日厮混在一起,为此将政务也都荒废了。

由此可见,武则天的身体素质真不是吹的。从年轻折腾到年老,她闯过了无数关卡,登上了权力之巅,到了晚年,却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这份健康的身体,真可谓是老天赐予她的厚礼。

身体好,生育的儿女自然多,不仅如此,儿女们还继承了武则天优良的基因,李弘、李贤都是聪慧异常,中宗李显、睿宗李旦也并非等闲之辈,除此之外,还有个厉害的太平公主,之后联合李隆基一同发动了唐隆政变。

我们感叹基因的强大,“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话或许不是玩笑,而是残酷的现实!

标签: 武则天唐朝

更多文章

  • 俗话说后宫佳丽三千 李治为什么痴迷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治,武则天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治和武则天,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武则天作为一代女皇,其实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而同时我们也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没有李治如此迷恋甚至是依赖武则天这个情况发生,那唐朝根本不可能陷入这种情况当中,但是为什么李治对武则天的如此迷恋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 武则天感情之路异常坎坷 武则天最爱的男人到底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武则天,男人

    你真的了解武则天男人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一代女皇传奇的称帝之路这里我们就不再探讨了,今天我们一起从爱情的角度来聊聊武则天。话说武则天也是个多情的种子,先是侍奉唐太宗李世民,对一代英主爱慕有加,而后是在李世民病重的时候和李治眉来眼去,暗送秋波给李治,让李治当了皇帝后依然不忘

  • 武则天临死前为什么会还政给李氏 难道说武则天老年痴呆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则天,唐朝

    对武则天还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609年,武则天成功登基自立为帝,建立武周王朝。她以一女子之身登基称帝,成为了中国两千年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但是在公元705年,女皇于上阳宫驾崩。唐中宗李显遵守其遗命改称武则天为“则天大圣皇后”,一代女皇,最终入葬乾

  • 武则天发明的刑罚,“玉女登梯”有多恐怖?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则天,唐朝

    说到武则天,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历经千秋万代,如果说到史上有名的皇帝,有横扫六国的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唐太宗,这些人都算得上是千古一帝。如果说到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恐怕只有武则天了!同时也是继位年龄最大,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武则天

  • 盘点武则天手下的四大杀手,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则天,唐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武则天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武则天有着同男人一样的野心,那就是做皇帝,为了达到这个终极目标,她残杀子女,排除异己,众叛亲离,最终把反对自己的人全部出掉,一步步登上了皇位的宝座,达到了权力的巅峰。而在这一过程中,仅仅靠武则天一个女人的力量,是无论如何也完不成的

  • 被称为“北魏武则天”的冯太后,为何不肯生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冯太后,南北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北魏冯太后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北魏 冯太后 被后人称为“北魏”武则天,她是一位真正叱咤风云、名流青史的历史女性风云人物。冯太后历经北魏四代,帮助她的丈夫文成帝登上皇位,并且发展壮大了佛教。在献文帝时期,冯太后帮助其诛杀权臣乙浑,而著名的北魏 孝文帝 改革,更是

  • 唐朝官员随意写的一首诗,竟逗得武则天哈哈大笑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元一,唐朝

    对张元一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则天当上皇帝之后,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不惜用高压手段来排除异己。她当政时期,出了四大酷吏:来俊臣、周兴、万国俊、索元礼。这些人为武则天卖命可谓是不遗余力。到后来自己的江山稳固了,这些酷吏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于是该杀的杀,该流放

  • 揭秘玄武门:李渊力促李世民逼自己下台的内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渊,李世民,

    1389年前,即公元626年7月2日(唐高祖武德九年农历 六月四日),秦王李世民在太极宫玄武门发动武装政变,射杀太子李建成,击毙齐王李元吉,不久后逼迫父皇李渊拱手让位,登上皇帝宝座,是为唐太宗。这次政变史称“玄武门之变”。这次政变的经过,史书诸如《两唐书》、《资治通鉴》中的记载都受到了皇权的左右,因

  • 隋朝不是被李渊所灭?看隋炀帝如何葬送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朝,李渊,杨广

    隋炀帝杨广亡国,其实真正的隋朝主力并非李渊而击败的。而是隋炀帝杨广为了争一口气而自己断送掉的。隋炀帝杨广亡国的原因,并非修建大运河工程而征发的牢力,而是对当时高丽的出兵打仗,高丽就是现在的朝鲜。在当时高丽虽然是小国,但是对周围的国家眉来眼去,对隋朝造成很大的心里和政治威胁。这时,杨广开始亲自带兵对高

  • 李渊太原起兵:李渊起兵“首谋之人”并非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渊,李世民

    李渊本来是隋王朝的贵族,靠继承祖上的爵位,当上了唐国公。公元617年,隋炀帝派他到太原去当留守(官名),镇压农民起义,开始他也打过几个胜仗,后来看到起义军越打越强,越打越多,他也感到紧张起来了。李渊有四个儿子。第二个儿子李世民那时候刚十八岁,是个很有胆识的青年,平时喜欢结交有才能的人。人们也觉得他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