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梁的奇葩皇亲萧宏:被皇帝纵容的贪腐先锋

南梁的奇葩皇亲萧宏:被皇帝纵容的贪腐先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935 更新时间:2023/12/8 2:03:04

萧宏(473~526年),字宣达,是梁武帝萧衍的六弟,文帝的第六个儿子。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被封为临川郡王。萧宏身高八尺,相貌堂堂,动作举止都很优雅。但是他没有真才实干,只凭借宗室近亲的身份先后任扬州刺史、司徒、太尉、司空等朝廷要职。天监四年,他受命统率大军北伐,但他临阵怯敌,固守不进,被北魏人讥为"萧娘"。天监五年九月,梁军营中因暴风雨发生夜惊,他率先逃亡,导致梁军不战而溃,丢弃辎重器甲,四散逃回。但他却没有受到处罚,依旧官运亨通。他仗势四处聚敛财物,强夺百姓田宅,在库房中积有现钱三亿余万,其余物品,不计其数。他生活奢侈腐化,仿照皇宫修建宅院,后庭姬妾侍女千人,服饰艳丽。他的所作所为,与梁武帝的纵容是分不开的,而这种纵容最终导致了梁王朝的崩溃。

临阵怯敌遭人讽

天监四年,萧宏受命都督诸军抵抗入侵的北魏军队。萧宏作为梁武帝的弟弟,所领诸军都器械精新,军容十分严整。然而萧宏部署失当,多违反朝廷制订的计划,率军没有显示出应有的霸气。部将想要乘胜深入,萧宏听说北魏的援军已近,不敢前进,反而召集诸将商议班师回朝。由于部将的抵制,他也不敢立即违反众意宣布退军,于是下令停军不前。北魏人知道萧宏没有勇气,就派人送来妇女用的头巾与头饰。北魏军中流传着歌谣:"不畏萧娘(萧宏)与吕姥(吕僧珍),但畏合肥有韦武。"韦武是指韦睿,梁国重要的武将。萧宏的部将听到北魏军的挑衅,纷纷请战。萧宏坚决不同意,下令说:"人马有向前行进者斩。"自此以后军政不和,将士都对萧宏心存愤懑。

这年九月,驻在洛口的梁军溃散,萧宏丢弃军众逃走。河流田野,到处都是梁军的兵甲辎重。患病者都被抛弃不管,强壮的将士仅仅得以脱身。萧宏乘小船渡过长江,夜晚来到白石垒,叩城门请求入城。临汝侯萧渊献登城对他说:"百万大军,一下四散奔溃,国家的存亡还尚未可知。恐怕歹人乘机作乱,城门不可在晚上打开。"萧宏无言以对,于是城上吊下食物来让他们吃。

兵败的萧宏不仅没有被免职,依旧官运亨通。天监六年,萧宏迁任司徒,领太子太傅。天监八年,改任司空、扬州刺史。天监十一年正月,任太尉。同年冬天,迁任扬州刺史。天监十二年,加封为司空。天监十五年,由于生母陈太妃去世而去职。不久,被起用为中书监,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等职。

官场失宠后的镇定

萧宏与梁武帝的女儿永兴公主私通,密谋杀害梁武帝,答应事成之后立永兴公主为皇后。武帝曾为三日斋,各位公主都参加,永兴公主就派两个家僮穿上婢女的衣服一同前往。家僮在跨过门槛时掉了鞋,阁帅看到后起了疑心,命令内舆人八人,身上缠上纯绵,站在帷幕之下。斋坐散后,永兴公主果然请求让左右人退下,两个家僮先奔向梁武帝身后。八个内舆人冲出,将他们擒下。在家僮身上搜查出刀子,他们供认是受萧宏指使。梁武帝秘而不宣,把两个家僮杀死在宫内,用漆车把永兴公主送出宫去。永兴公主怨恨而死,梁武帝也不去参加葬礼。在这件事之后,梁武帝开始冷落萧宏。

天监十七年,梁武帝将要到光宅寺去,有人潜伏在腰骑航等待梁武帝夜晚出行。梁武帝将要走时突觉心中一动,就从朱雀航经过。事情暴露后,刺匪宣称是受到萧宏的指使。梁武帝流着泪对萧宏说:"我的人才胜过你一百倍,做天子还恐怕会被推翻,你如何能行呢?我不是不能像周公、汉文帝那样诛杀兄弟,只是考虑你是过于愚笨了。"萧宏叩头说:"绝无此事,请皇兄明察。"梁武帝没有相信萧宏,将他免官。

萧宏被免职后放纵不改,依旧奢侈过度,仿照皇宫的样式修造府第,后庭有数百千人,都是从天下精选而来。他所宠幸的江无畏的服饰器物与齐东昏侯潘妃的相似,宝贵的鞋子价值千万。他喜好吃鱼头,经常每天要进三百条鱼,其他山珍海味纷然杂陈,盈溢桌案,后房姬妾吃不完,都扔到了路上。

皇权之下的敛财

萧宏倚仗梁武帝弟弟的贵重身份,肆意聚敛。他有库房将近一百间,处于内堂之后,关锁得十分严密。有人怀疑是收存铠甲武器,秘密奏报给梁武帝。梁武帝对兄弟友情甚厚,但也不免起了疑心。有一天梁武帝送去丰盛的饮食给萧宏说:"我要到你这里来进行欢宴。"他只携带未登皇位时的老朋友射声校尉丘佗卿前去,与萧宏喝了很多酒,梁武帝半醉后对他们说:"我现在想要看看你的后房。"就招呼后阁舆直接前往后房。萧宏害怕梁武帝看到他聚敛而来的财物,脸上表情十分恐惧,梁武帝更加怀疑萧宏收藏武器,因此逐屋巡视。只见一百万钱堆成一聚,用一块黄榜标明,一千万钱占一间库房,悬挂一个紫标,像这样的有三十余间库房。梁武帝屈指计算,萧宏收存的现钱有三亿余万,其余库房贮存的布、绢、丝、绵、漆、蜜、蜡、朱砂、黄屑等杂货,堆满房屋,不计其数。梁武帝知道不是武器,不仅没有对萧宏的贪污行径生气。反而龙颜大悦,对萧宏说:"阿六,你的生活很不错啊!"于是回去继续饮酒,直到夜里举着蜡烛而回宫。兄弟的友情更加和睦。

得到定心丸的萧宏敛财更加肆无忌惮,他在京都附近有数十个邸店,出借高利贷,以百姓的田宅邸店作为抵押,悬上文券,到期就将原来的主人驱逐出去,夺取田宅。京城及东部的百姓失去田宅家业的相当多。梁武帝知道此事后,命令不得再悬上文券驱夺百姓产业,自此以后,贫寒庶民不再失去居宅产业。西晋时有《 钱神论 》,豫章王萧综因萧宏贪婪吝啬,于是作《 钱愚论 》,这篇文章写得切中萧宏的要害。梁武帝知道是指责萧宏,宣旨给萧综说:"天下文章题目有那么多,为什么要作这个?"虽然命令赶快销毁,但流传已广,萧宏深以为耻,稍微收敛了一下聚敛的行为。

萧宏性情好色,又喜欢饮酒,终日沉湎于声色之中,有侍女千人,都极其艳丽。他不知谨慎自爱,因此屡次受到降免。

墓碑显尽豪华

萧宏后来又担任司徒。普通元年,迁任太尉、扬州刺史,侍中如从前一样。普通七年四月去世。自从他得病到去世,梁武帝七次前去探视。萧宏死后,梁武帝下诏追赠侍中、大将军、扬州牧,假黄铖,并给羽葆、鼓吹一部,增加班剑为六十人,赐给谥号称靖惠,葬在建康北白龙山下(今江苏南京张库村)。

萧宏的墓室呈"凸"字形,全长13.4米,由封门墙、甬道、墓室、排水沟等部分构成。墓室四壁外弧,内长7.7米,内宽3.7米,高5.25米。墓内有铜镜、铁镜、铁棺针、陶凭几、陶盘。鎏金铜钉、青瓷盏、青瓷唾壶、石墓门等。其中石墓门上浮雕有人字拱,墓内安放了大量陶器,多是粉彩陶俑,种类有镇墓武士俑、镇墓兽、甲骑具装俑、骑马鼓吹俑、笼冠立俑、风帽立俑、小冠立俑、幞头立俑、各种动物俑等。陶俑形体较大,彩绘艳丽,描金涂银,制作精细。

墓内石棺盖板顶面分布有龟背甲结构的六边形连续图案。每个六边形内的内容皆不相同,有虎、马、牛、羊、鸿雁等动物和摩羯鱼、龙、凤、双头鸟、人首鸟身等各种瑞兽。西挡板正中刻着一座带有文饰的门。门外正中立着一只双翅开张、口衔宝珠的朱雀。东壁板线刻画的主题内容为玄武和力士。其中玄武是龟蛇交缠,头部对望呼应;力士秃顶大耳,脑后生鬣。北壁板线刻着仙人车驾、随从及鼓吹。随从人物都是女侍,形象装束基本上都是头梳高髻,上身着窄袖襦衫,下穿长裙。南壁板线刻画的主题内容与北壁板相仿,布局基本对称,不同的是这些侍卫都是男性。

墓前石雕群像雍容典雅,显示了高贵的皇家气派。有狮二(其一已毁,只存东狮)、神道柱二、碑二,东西对列。东狮身长 3.2 米,高 2.84米,昂首突胸,口张,舌伸及胸,作大踏步向前迈进状,形态慓悍,尾部粗壮及地,尾端茸毛分散为数股,向内弯曲,格外显得有力。西侧碑身北侧上下刻一列神怪、羽人、朱雀、青龙等八图,周有卷草纹,形态豪放飞动而华美,都是碑刻浮雕之精品。

标签: 萧宏萧衍梁朝

更多文章

  • 萧宏简介 中国南北朝时期梁朝皇族太尉萧宏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萧宏,南北朝,梁朝皇族

    萧宏(473~526年5月13日),中国南朝梁皇族。字宣达。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梁武帝六弟,官至侍中、太尉。梁武帝攻占建康(今江苏南京),以之为中护军,卫戍京师。天监元年(502)封为临川王,迁扬州刺史。天监四年,奉诏都督南北兖、北徐、青、冀、豫、司、霍八州北讨诸军事。梁军器械精新,军容极盛

  • 因为户口普查而掀起的起义,唐寓之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南北朝,萧赜

    南朝齐武帝萧赜统治时期,三万多名大地主及乡绅富豪在风水先生唐寓之的领导下,于钱塘江上游富春江举起棍棒大刀,一路吼一路杀,气势汹汹地冲进了市政府办公大楼,将政府军打得一败涂地。节节胜利之后,这些人称帝的称帝,享乐的享乐,成立了一个崭新的准王朝。地主是有钱人,有吃有喝,别墅住着,仆人侍候着,参与这么血腥

  • 历史上少有浙江富人起义,唐寓之为什么起义?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寓之

    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公元 485年,在南齐统治下的今天的浙江地区,爆发过一场以富人为主体的农民起义,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少有的事情。富人唐寓之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反检籍,用今天的相应说法就是反对清查户口。那么,为什么要清查户口,这些人又为何反对清查户口呢?我国历史上从东汉开始,地主阶级内部出现了“一分为二”

  • 唐寓之简介 南北朝齐人民起义领袖唐寓之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寓之,南北朝,起义军领袖

    唐寓之(?-486)南朝齐人民起义领袖。南朝齐富春人,迁居桐庐。祖孙三代皆以看风水、择墓地为业。自幼习武,及长乐于济贫救困,为乡里所爱戴。齐武帝萧赜横征暴敛,徭役苛繁,对逃避赋役的人,称为“却籍户”,一经查获,治以重罪。因此,民怨沸腾。南朝齐永明三年(485年),唐寓之以“抗检籍,反萧齐”为号召,聚

  • 南北朝梁朝昭明太子萧统简介 萧统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萧统,南北朝

    萧统是谁?萧统是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国太子,可是却因为年轻早逝,没有当上皇帝。萧统是中国的一代文学家,在他在世期间,著作的书籍《昭明文选》(简称《文选》)、《梁书》萧统本传等,给中国文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以文学王子萧统。萧统简介:萧统,男,字德施,小字维摩,出生于公

  • 萧统简介 南朝文学家梁武帝萧衍长子萧统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萧统,南北朝,梁朝文学家

    萧统(501~531年5月7日),字德施,小字维摩,南朝梁代文学家,南兰陵(今江苏丹阳)人,梁武帝萧衍长子,母亲为萧衍的贵嫔丁令光,又称丁贵嫔。于天监元年十一月被立为太子,然英年早逝,未及即位即于531年去世,死后谥号“昭明”,故后世又称“昭明太子”。主持编撰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南朝齐中兴元

  • 代国第七代皇帝拓跋普根生平简介,追谥为“景皇帝”或“文平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拓跋普根

    拓跋普根(?―公元316年),代国第七代皇帝。人物简介拓跋普根是桓王拓跋猗迤之子,公元316年在位,并死于该年。谥号“景皇帝”、“文平皇帝”,也称为“魏景帝”或“魏文平帝”。生平事迹拓跋普根,是北魏皇帝的先祖,代国第七代皇帝,305年至316年统治索头部中部国土,316年统治索头部全境,其父为桓王拓

  • 拓跋普根的母亲惟氏,想让自己孩子登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惟氏

    自古以来就有后宫女子不得干政的说法,但是在北魏立国之前的代国,的确是发生过一起重大的后宫干预废立的事件,当时的北魏代惠帝的太后惟氏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登基,所以不惜大开杀戒,但是也导致了代国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君主拓跋珪。可以说是一种巧合。北魏的太祖拓跋珪在称帝的时候,将三国时期的鲜卑族的首领追谥为神元皇帝

  • 乾隆简介 大清王朝皇帝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乾隆,清朝,清朝皇帝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当了三年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六次下江

  • 奇皇后的儿子是谁?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奇皇后,元顺帝,元朝

    导读:奇皇后原是高丽人奇子敖女儿,出生于高丽幸州,以高丽贡女的身份被献上于元廷,入宫服役。她不仅长得美丽,还十分乖巧伶俐,顺帝对她十分宠爱,后奇氏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叫爱猷识理达腊。元昭宗(一说哲宗)爱猷识理达腊(1340年1月23日-1378年5月),是北元的第二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六位大汗。他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