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简介 大清王朝皇帝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生平

乾隆简介 大清王朝皇帝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生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552 更新时间:2023/12/8 4:01:48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当了三年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六次下江南,治武功兼修。并且当时文化、经济、手工业都是极盛时代,他在发展清朝“康乾盛世'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确为一代有为之君。庙号"清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裕陵。

爱新觉罗·弘历(1736年-1795年在位)雍正帝第四子,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卒于嘉庆四年(1799年),自幼聪明,五岁就学,过目成诵。

据说康熙年间的一天,康熙帝在圆明园第一次见到了孙子弘历。弘历当时只有十二岁,一下子就为其祖父康熙帝所喜爱,令养育宫中,亲授书课。雍正元年,雍正手书立储密旨,立弘历为继承人,藏于锦匣,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

雍正十一年弘历被封为和硕宝亲,开始参与军国要务。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凌晨,雍正帝驾崩,内侍取出谕旨,宣布弘历继承皇位,以明年为乾隆元年。

弘历即位初年效法汉人立“嫡长子”的做法,在乾隆元年(1736),密立嫡出的永琏为皇太子。然而乾隆三年永琏就死了,还不到十岁。后又立皇后生的二儿子永琮为皇太子,不久永琮也死了,才两岁。一年后皇后富察氏死在东巡途中,弘历十分伤心,遂迁怒于庶出的皇长子,皇长子不久忧惧而死,立储的事让弘历伤透了心,他命令大臣不准再提立储之事。转眼到了乾隆三十八年(1773),六十三岁的弘历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回避立太子的问题了,这个时候,还活着的皇子只有六人,这六人中,又有两个过继给了兄弟,所以可供选择的就只有四人: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立为皇太子后乾隆改其名为顒琰其余弟兄均未改名,仍用永)、皇十七子永璘。弘历觉得谁都不是理想的人选,相对而言永琰的缺点最少,于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冬,弘历下定决心,立皇十五子顒琰为太子,按照胤禛定下的规矩“秘密立储”,他书写了立储谕旨,将谕旨藏在一个硬木匣子里,再命人将匣子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完成了立储工作。

标签: 乾隆清朝清朝皇帝

更多文章

  • 奇皇后的儿子是谁?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奇皇后,元顺帝,元朝

    导读:奇皇后原是高丽人奇子敖女儿,出生于高丽幸州,以高丽贡女的身份被献上于元廷,入宫服役。她不仅长得美丽,还十分乖巧伶俐,顺帝对她十分宠爱,后奇氏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叫爱猷识理达腊。元昭宗(一说哲宗)爱猷识理达腊(1340年1月23日-1378年5月),是北元的第二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六位大汗。他的在

  •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简介 推行以儒治国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元仁宗,元朝皇帝

    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285年4月9日—1320年3月1日),元朝第四位皇帝,蒙古帝国可汗,是元武宗弟,元武宗封他为皇太弟,相约兄终弟及,叔侄相传。于武宗死时嗣位,年号皇庆和延祐。在位期间,减裁冗员,整顿朝政,推行“以儒治国”政策。在位九年,死后并未传位武宗之子和世瓎,而是传位其子元英宗

  • 揭秘:“北齐第一御用杀手”刘桃枝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桃枝,南北朝

    曾几何时,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尚武的民族。这一点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期间盛行的刺客文明就可以看出。刺客是人类前史中一种特殊工作,常由于政治、私怨等因素,负责对某个方针人物实施谋杀或暗算。可是跟着儒家文明逐渐昌盛,并在我国占控制位置,刺客文明随之退避,并终究在我国大陆隐姓埋名,可是在一衣带水的日本却落地开花

  • 中国南北朝时期数学家、天文学家祖暅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南北朝

    祖暅,字景烁,(456年~536年)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中国南北朝时期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之子。同父亲祖冲之一起圆满解决了球面积的计算问题,得到正确的体积公式,并据此提出了著名的“祖暅原理”。祖冲之父子总结了魏晋时期著名数学家刘徽的有关工作,提出“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即等高的两立体,若其

  • 琅琊榜梅长苏原型 梅长苏身上有陶弘景的影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琅琊榜

    架空历史剧近来很红火,例如前几年的《甄嬛传》,今年的《琅琊榜》,此类剧真正是纯属虚构,无其事,无其人,却隐隐约约让人感觉到个中道出的人情世故和故事模式,总和历史上某段时期能套得上,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因此,《甄嬛传》原书本来没有具体所指是哪位皇帝和王爷,但电视剧里设置成雍正和果郡爷,倒也妥帖。对于最近

  • 山中宰相陶弘景:南北朝佛道双修的全能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陶弘景,双修,南北朝,

    陶弘景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南北朝时期的著名道教学者,道教茅山宗的开创者。他曾在南朝宋、齐、梁三朝作官;在宗教信仰方面,道、佛兼宗。他一生似宦非宦,似隐非隐。后人对他议论颇多,毁誉不一。本文拟就其生平事绩、著述及思想作全面评述,以拨散云雾,显现其庐山面目。一、生平事迹生于江东名门。祖陶隆,于南朝

  • 陶弘景简介 南北朝时期梁山中宰相陶弘景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陶弘景,南北朝,山中宰相

    陶弘景,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等。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居士,丹阳秣陵(现江苏南京)人。生于江东名门。祖陶隆,于南朝宋时侍从孝武帝征战有功,封晋安侯。父陶贞宝,深解药术,博涉

  • 萧子良简介:南朝齐宗室,组织名士编成《四部要略》千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萧子良,南朝齐

    南朝(420-589)承自东晋,有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四朝,均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都;北朝(386-581)承自十六国,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北周灭北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这一时期杰出名人的详细介绍,一起

  • 竟陵王萧子良能力出众为何没能当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萧子良

    竟陵王萧子良出生在460年,他是兰陵地区的人,同时也是南齐的宗室,他的父亲是齐武帝,文惠太子是他同一个母亲的哥哥,在早年时期曾经担任过昭陵王身边的参军和主簿,后来又担任了安南长史,在479年的时候担任会稽地区的太守。直到他的哥哥继承皇位之后他才成为竟陵王。竟陵王萧子良图片竟陵王萧子良一直非常喜欢和儒

  • 萧子良简介 齐武帝萧赜次子竟陵文宣王萧子良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萧子良,南北朝,文宣王

    萧子良(460~494)字云英,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人,竟陵文宣王。为齐武帝萧赜之次子,母亲为武帝皇后裴惠昭,文惠太子萧长懋同母弟。早年任刘宋邵陵王刘友的左行军参军、主簿,后升安南长史,南齐建元元年(公元479年)任会稽太守。次年,改任丹阳尹。在此,他开仓济贫,开垦荒田,发展农业生产。齐武帝萧赜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