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破镜重圆的典故竟从乐昌公主下嫁平民而来?

破镜重圆的典故竟从乐昌公主下嫁平民而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162 更新时间:2023/12/11 7:57:44

乐昌公主,即陈后主陈叔宝的妹妹。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加美女。成年后,自己做主下嫁给太子舍人徐德言为妻。由于战事,二人分离,后又破镜重圆。而“破镜重圆”的故事出自唐人孟著《本事诗-情感第一》。

国破以镜为信物

南朝最末的一位皇帝陈后主陈叔宝是一位风流天子。他在南京虽然身为皇帝,却不太管理国家大事,整天醉生梦死地在宫中喝酒吟诗,过着荒唐的生活。陈叔宝有一个妹妹,被封为乐昌公主,她生得幽妍清倩且文采过人,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兼美女,声名远播,她选择夫婿也自有眼光,不恋侯门贵族,独重诗文才识,成年后,由自己做主下嫁太子舍人徐德言为妻。

古代破镜重圆

当时杨坚已建立隋朝,随时有可能南下灭陈。而陈国日益衰微,古时亡国之君及其亲族都被迁徙京城,以防死灰复燃。一天徐德言对妻子说:“一旦国破家亡,凭着你的才气容貌,一定会被掳入权贵豪门,夫妻恩爱一场,竟成永诀。倘若情缘未断,还望有相见之日,应该有信物为凭。”公主听罢,泪流满面,便从妆奁中拿出一面镜子,徐德言于是将一面铜镜破为两半,自己留一半,另一半给妻子,作为日后重见的凭证,并与妻子约定,万一两人失散,就用破镜来互相寻找,镜子重圆日,就是夫妻团圆时。徐德言说:“你以后每年正月十五那天在市上卖这半面镜子,如果我还活着,我也在这天来找你。”

乐昌公主和徐德言失散

不久后,隋文帝派遣次子杨广和大将杨素率军灭了南陈。民众亲离四散,乐昌公主和徐德言果然在战乱中失散。乐昌公主被掠入了隋朝大臣越公杨素家里,成为他的宠姬。但乐昌公主郁郁寡欢,日日夜夜都在思念着徐德言。每到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乐昌公主便私下命老仆拿着自己一直珍藏在身边的半块铜镜沿街叫卖,行人见那老仆只卖半面镜子都十分奇怪,便问要价几何,谁知老仆的开价高得没有边际,众人都以为她神志不清,从此再无人过问。

乐昌公主嫁杨素

徐德言流离颠沛,生活困苦不堪,心情也极度失落,但揣着怀里的半面镜子,又一次次鼓起勇气去寻找不知流落到何处的妻子。光阴易过,爱妻无踪。几年后他慢慢地流浪到隋朝的京城长安。又逢正月十五这天,他来到集市上,看到有人正在高价叫卖半面镜子,徐德言将那人领到住处,不由地一番打听。徐德言拿出自己保存的半边镜子,两下一合,果然破镜重圆。一问之下,才知道妻子已沦为权倾朝野的越国公的爱妾,徐德言的心不禁冷了半截,但他还不死心,便在镜面上写了一首五言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杨素成人之美

老仆回去后诉说了事情经过,乐昌公主知是徐德言,待看到诗后,心中无限悲痛,泪水整天挂在脸上。杨素见状,觉得非常奇怪,便向乐昌公主询问缘故。乐昌公主将夫妻情事据实以告,杨素深为感动,他问乐昌公主,是不是要回到徐德言的身边,乐昌公主说:“原是一女不嫁二夫,但杨公对我不薄,不忍辜负,不过徐相公情意未改,而且依约寻来,妾也不忍离弃,还望杨公成全。”杨素就派人召见徐德言,在府上设宴款待,庆贺他们夫妻破镜重圆。

乐昌公主和徐德言

此时的徐德言已是鬓生白发,憔悴落魄,恰似两世为人。夫妻重逢,恍如梦境,但乐昌公主已为他人妇,诸多言语不知从何说起,也不敢多说一句。席间,杨素也觉尴尬,便命乐昌公主做诗,公主悲喜交集,因即席赋曰:“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笑啼俱不敢,方验做人难。”在座的人无不感叹嘘唏。杨素更是感动不已,索性好人做到底,第二天,便送乐昌公主回到丈夫身边,还赠送了一大笔钱财。后来徐德言与乐昌公主回到了江南,二人白头相守偕老。

乐昌公主和徐德言

乐昌公主若在杨素家里,一定比回到丈夫身边的日子过得好,因为南陈已亡,公主早已成庶人,徐德言流离在外,只是文人的他,谋生不易,不可能给乐昌公主比杨素那里更好的生活条件,但她却有情有义,不爱荣利,也成就了这则人间爱情不移的佳话。“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问世间情为何物,但只教生死相许。”徐德言和乐昌公主这一段悱恻缠绵的爱情故事,一直为历代的才子佳人所讴歌、所赞颂。

标签: 破镜重圆乐昌公主

更多文章

  • 南朝的乐昌公主下嫁的真是平民百姓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南朝,乐昌公主,下嫁,平民

    乐昌公主,即陈后主陈叔宝的妹妹。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加美女。成年后,自己做主下嫁给太子舍人徐德言为妻。由于战事,二人分离,后又破镜重圆。而“破镜重圆”的故事出自唐人孟著《本事诗-情感第一》:南朝最末的一位皇帝陈后主陈叔宝是一位风流天子。他在南京虽然身为皇帝,却不太管理国家大事,整天醉生梦死地在宫中喝酒吟

  • 南朝陈国乐昌公主简介:破镜重圆的人生悲喜剧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陈后主,乐昌公主,杨素,

    乐昌公主是南朝最后一位皇帝陈后主陈叔宝的妹妹。她的故事为中国贡献了两个典故:一是“元宵节”这个华人传统的情人节(这个节日的来历有许多本,这是其中之一),二是“破镜重圆”这个成语。陈叔宝是一位风流天子,他当皇帝时,不太管理国家大事,就喜欢喝酒吟诗,著名的《玉树后庭花》就是他的作品。乐昌公主不但貌若天

  • 孙瑒怎么读?南北朝孙瑒有哪些主要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南北朝

    孙瑒(yáng,516年—587年),字德琏。吴郡吴县(今苏州)人。南北朝时期梁朝、陈朝将领,南齐清远太守孙文惠之孙、梁朝中散大夫孙循道之子 。孙瑒少时颇有智略,博通经史,且擅作文书。早年曾在临川嗣王及邵陵王萧纶幕下任职。侯景之乱爆发后,孙瑒获授假节、宣猛将军、军主。后受同学王琳的推荐,参与平定侯景

  • 孙瑒最后世怎么死的?南北朝孙瑒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瑒

    孙瑒的祖父孙文惠,曾任南齐的越骑校尉、清远太守;父孙循道,在梁朝时任中散大夫,以德操淡泊而闻名。孙瑒少时卓异不凡,喜用谋虑智略,博览经史典籍,尤其擅长作文书。孙瑒早年在梁朝时担任轻车将军、临川嗣王的行参军,经屡次升迁后任安西将军、邵陵王萧纶属下的水曹中兵参军事。萧纶出镇郢州时,孙瑒携全家相随,深受其

  • 孙瑒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孙瑒,字德琏,吴郡吴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孙瑒

    孙瑒,字德琏,吴郡吴人也。祖文惠,齐越骑校尉、清远太守。父循道,梁中散大夫,以雅素知名。少倜傥,好谋略,博涉经史,尤便书翰。王僧辩之讨侯景也,王琳为前军,琳与瑒同门,乃表荐为戎昭将军、宜都太守,仍从僧辩救徐文盛于武昌。会郢州陷,乃留军镇巴陵,修战守之备。俄而侯景兵至,日夜攻围,瑒督所部兵悉力拒战,贼

  • 隋朝将领周法尚战功卓著却不幸在军中得病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朝将领周法尚

    周法尚简介根据记载他是一位隋朝的将领,周法尚的籍贯在汝南安成。出生于做官世家。周法尚祖祖代代都是有官职的人。周法尚的曾祖父周强为齐官,官职为太子舍人;祖父周灵起是南朝的梁官员,官职为直阁将军;父亲周炅为南朝的陈官员,官职为定州刺史。周法尚一共有六个儿子,长子为灵寿县令;少子周绍范为左屯卫的大将军。周

  • 隋末大将周法尚:屡立战功却病死在三征高丽前线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周法尚,隋炀帝,三征高丽,

    周法尚(556年―614年),字德迈,汝南安成人,北周、隋朝将领。周法尚果敢勇毅,有气概,好读兵书。初仕陈朝,后遭长沙王陈叔坚谗言陷害,而投靠北周。曾大败陈将樊猛。隋朝建立后,周法尚历任巴州刺史、黄州总管等,封谯郡公。周法尚击败三鵶叛蛮,击退陈军进犯。隋灭陈之战时,周法尚经略江南,观察陈朝动静,击败

  • 《与阳休之书》原文译文,阳生大弟,吾比以家贫亲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与阳休之书》

    阳生大弟,吾比以家贫亲老,时还故郡,在本县之西界,有雕山焉,其处闲远,水石清丽,高岩四匝,良田数顷,家先有野舍于斯,而遭乱荒废,今复经始,即石成基,凭林起栋,萝生映宇,泉流绕阶,月松风草,缘庭绮合,日华云实,傍沼星罗,檐下流烟其霄气而舒卷,园中桃李,杂椿柏而葱蒨,时一褰裳涉涧,负杖登峰,心悠悠以孤上

  • 曹雪芹家江宁织造是多大的官?两江总督都惧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江宁织造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章回体小说的巅峰之作,本书的作者曹雪芹在文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且他的家世也颇为令人好奇。明、清两朝都有在南京设织造署,专门为朝廷督造和采办绸缎。明朝由提督织造太监主管。清初时期,也由宦官主管。康熙二年(1663),改由内务府派员上任,衔名“驻扎江南织造郎中”,后改为“江宁织造郎中”。

  • 两江总督曾国藩收入丰厚 一家却生活简朴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曾国藩

    曾国藩是一个标准的传统官僚,他科举出身,从翰林院编修起家,做到了副部级的礼部侍郎。在那之后,他创建湘军,带兵打仗,最后一路做到大学士、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可以说出将入相,位极人臣。我们可以通过曾国藩这个具体典型,观察一下清代地方官员的经济生活状态,观察一下清代官场的潜规则是具体如何运转。两江总督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