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牵招虽与刘备有刎颈之交却常年为曹魏镇守边疆

牵招虽与刘备有刎颈之交却常年为曹魏镇守边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882 更新时间:2023/12/10 0:18:15

《三国演义》传遍大街小巷,爱好者自读《三国志》。但说到刘备的刎颈之交,大家都只会想到关羽、张飞,甚至四将军赵云、诸葛亮。而在历史真正留下记载却另有其人。要不是孙楚记载了他的碑文,大家都不知道他这位为曹魏治边二十年,威风远振,治边之称仅次于田豫牵招与刘备曾是刎颈之交。---《牵招碑》:君与刘备,少长河朔,英雄同契,为刎颈之交。

牵招字子经,安平观津人。十多岁的时候跟随名士乐隐学习。后来乐隐被车骑将军何苗召为长史,牵招一起入京完成学业。董卓进京,何进、何苗、乐隐都被杀。牵招招呼乐隐其他门生一起抢回乐隐尸体,打算送丧还乡。而当时天下动荡,盗贼横起,路上遇到山贼想要打开棺木取出葬品。牵招哭着祈求感化了盗贼,由此声名鹊起。

先后效力、袁绍袁尚,辗转至曹操处,辟为从事。

曹操打算消灭躲在辽东的袁谭,派出牵招游说乌丸峭王中立。说来也巧,当时有辽东使者韩忠在彼,乌丸已经点兵五千骑准备援助袁谭。在大会上牵招舌辩韩忠,说到慷慨处直接挑起把韩忠的投恩在地上拔刀准备斩下。峭王哪见过这架势,鞋子都来不及穿光着脚丫子去抱住牵招求饶,吓得在场的人尽皆失色。牵招来这么一下子把峭王和韩忠都唬住了,继续说成败之效,峭王带头下席跪下伏拜,拒绝了辽东的使者。为曹操消灭袁谭打好了铺垫!

尔后随讨乌丸,从平汉中,督青、徐州诸军事击东来贼,东土宁静。

曹丕篡汉,先后拜牵招使持节护鲜卑校尉、右中郎将,雁门太守。在任时讨伐叛乱怀柔降附,威震沙漠。称“遗种远迹,万里无烟。”又教人民耕战,听取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判断,赏必罚,大家都很敬服他。称“夷狄窘迫,罔知所安。”招在郡十二年,威风远振。他在治边上的功绩,仅次于田豫,死后让百姓追思。

牵招少年时便与刘备一起在河北长大,英雄同心,真可谓生死之交!奈何造化弄人,起初一个随公孙瓒,一个效力袁绍。俄而刘备羽翼日渐丰满,左龙右凤,飞入西川终与曹魏,江东鼎足而立;牵招则委质于太祖,常年经营边疆。正是因为他和刘备的关系,被时人猜忌。这大概也是牵招功绩显著而不得入京为官或者位进刺史的缘故吧。

牵招的二子牵弘作战勇敢坚毅,有牵招的风范,曾以陇西太守的身份跟随邓艾讨伐蜀汉。

标签: 牵招刘备三国三国将领

更多文章

  • 郭淮简介 三国时期魏国名将车骑将军郭淮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郭淮,三国,魏国名将

    郭淮(?-255年),字伯济,太原阳曲(今山西太原)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官至车骑将军,封阳曲侯。建安年间(196-220)举孝廉,先后任平原府丞、丞相兵曹议令史、夏侯渊的司马。夏侯渊战死时郭淮收集残兵,与杜袭共推张郃为主将而得以稳定局势。曹丕称帝后,赐郭淮爵关内侯,又任镇西长史。诸葛亮伐魏时,郭淮

  • 桓范是谁?三国时期曹魏大臣桓范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桓范,三国,大臣,文学家,画家

    桓范(?-249年),字元则,沛国龙亢(今安徽省怀远县西龙亢镇北)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文学家,画家。建安末年,入丞相府,与王象等共撰《皇览》。延康元年(公元220年),为羽林左监。魏明帝时,历任中领军、尚书、 征虏将军、东中郎将、兖州刺史等。正始年间,升任大司农,为曹爽出谋划策,号称"智囊 ",高

  • 将邓艾、钟会、姜维一网打尽的竟是一介书生!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邓艾,钟会,姜维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人才辈出,其中魏国的邓艾、钟会,以及蜀汉的姜维等三员大将被称为后三国时代的三杰,若论三人的才干,其他人简直是望尘莫及,罕有其匹。但鲜为人知的是他们三人最终却栽在了一介书生的手里,唐人有诗云“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书生又是谁呢?这

  • 钟会伐蜀:揭开三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历史

    既然说到邓艾和钟会,那就必须回溯一下伐蜀这个事情,事情理清楚了,其他的就明明白白了。钟会伐蜀,是三国时期最黑的一段历史;他涉及魏、蜀、乃至未来的晋三个国家的权利走向,蜀国灭的很莫名其妙,可谓猝死;钟会反的很莫名其妙,死的更莫名其妙;而邓艾似乎很无辜,姜维似乎很忠勇,到底如何,且听我细细道来。公元 2

  • 钟会的叛变功亏一篑:无组织者仍旧会出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钟会,叛乱,灭蜀,

    各时代的各级政府都很害怕下面人组织起来,因为松散的个体能力有限,一旦组织起来杀伤力就会大很多,比如黑社会。不过世事无绝对,无组织也一样可能出事。三国后期,魏国派邓艾、钟会两员大将出动大军,对以刘禅为核心的蜀国进行灭国性进攻,战争迅速取得胜利。邓艾、钟会分处蜀国两地,掌握重要兵力,进行善后工作。此时,

  • 周胤:东吴名将周瑜次子,因犯罪而被免官为民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周胤,东吴

    周胤(?—239年),庐江舒县人,出身庐江周氏,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周瑜次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初任兴业都尉,娶宗室之女为妻,领亲兵一千,驻守公安。黄龙元年(229年),封都乡侯。后因罪被免官为民,迁徙庐陵郡。赤乌二年(239年),诸葛瑾、步骘连名上疏替他求情,请

  • 东吴名将周瑜长子周循简介:迎娶了孙权的长女孙鲁班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周循,东吴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周循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周循,生卒年不详,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东吴名将周瑜长子,周循有当年父亲周瑜的遗风,被孙权

  • 辽东王公孙康的生平事迹,公孙康的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

    公孙康在父亲公孙度死后,任辽东太守,曾经斩了势穷来投的袁熙、袁尚兄弟,将二人首级送给曹操。献帝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因高句丽屡犯辽东,康出军击之,攻破都城,焚烧邑落,高句丽王伯固子拔奇与涓奴加,各将下户三万余口降康。康因汉在朝鲜所置郡县,四于韩濊势强,早在桓灵之世,民多亡徙,郡县多弃守。康遣公

  • 袁绍与曹操火拼后被公孙康所杀 只怨他太蠢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袁绍

    建安十二年,袁熙与袁尚二人来投奔公孙康,有人向曹操建议,乘此机会,以追击二袁为名,派兵将公孙康解决,曹操说:“不必,我有办法,叫公孙康把二袁的头颅送来。”曹操的办法十分简单:不派兵,也不叫人去命令公孙康如何如何。曹操知道,倘若派了人去,公孙康反而会与二袁及其残部合在一起;不派兵去,公孙康就不怀疑曹操

  • 公孙康是三国官二代胜过刘禅为大汉开疆辟土教棒子怎么做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公孙康,刘禅

    在汉末三国时代,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群雄争霸,天下混战不休。网络配图汉末诸侯,先后有董卓、曹操、袁绍、刘备等人共同征战天下,兵锋四起,可是自古素来有英雄的老子,可是并不是英雄的老子,都有英雄的儿子。像刘备的儿子刘禅,继位之后,长期在诸葛亮以及诸大臣的庇护之下,一生都没有大的战绩与能力,从蜀汉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