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辛毗制伏司马懿克死诸葛亮拯救了三十万将士性命

辛毗制伏司马懿克死诸葛亮拯救了三十万将士性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724 更新时间:2023/12/18 12:34:57

蜀后主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四月,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拉开序幕。诸葛亮亲自出征,并调派了征西大将军魏延、长史杨仪、征西将军姜维、前军都督张翼、讨寇将军王平、辅汉将军虎步监孟琰、将军马岱、司马费祎等将领参战,总兵力合计十万人。曹魏在西北地区的总兵力已近二十万人。双方在渭水一带展开激战。

经过三个多月的征战,诸葛亮北伐大军未能深入西北腹地,反而在五丈原地区被司马懿团团围住,除了南面通往汉中的斜谷之外,东、西、北三面都有敌军的重兵把守。诸葛亮命全军在五丈原一带驻扎,并分出若干军队士兵在兰坑与渭水南岸百姓一起开始屯田。同时令大军多次向司马懿大军进行挑战,企图引诱对手出兵加以歼灭。不料,诸葛亮的这一计划落空。面对北伐大军的挑衅,司马懿命令:坚守不出,不予理会。渭水一带岁云集数十万大军,但却没有发生丝毫战事,这让诸葛亮非常焦虑。

一天,诸葛亮想出一条计策。他派人来到司马懿军营,说是送给司马懿一份礼物。司马懿及曹魏将领们一看才发现,这份礼物竟然是女人使用的头巾、发饰和衣服。这分明是在嘲笑司马懿如女人般只知道躲在闺房中打扮,不敢像个男子汉一样勇敢作战。曹魏将领们见状,气愤不已,纷纷请战。司马懿面带怒气,立即向将领们表示,自己将立即上奏魏明帝曹睿,请求与众位将领们一起出战杀敌。

不久之后,魏明帝曹睿派来了一位大臣亲临前线。这位大臣名叫辛毗,是曹魏政权的三朝元老。魏武帝曹操时期,他历任议郎、丞相长史等职;魏文帝曹丕时期,他又是当朝侍中;到了魏明帝曹睿当政,辛毗又被晋封为颍乡侯。此次,曹睿令辛毗为大将军军师,专门前来督军。这位辛大人有个突出的特点:脾气倔。只要他认为是对的,无论是同僚还是皇帝,他照样敢顶。曹丕和曹睿都领教过他的厉害。

诸葛亮连番羞辱,曹魏将士心头早就憋了一口恶气。得知皇帝的使臣来到前线,曹魏主战的将领们立即找到辛毗,强烈要求出战迎敌。但辛毗坚持原则,予以言辞拒绝。将士们心中不服。再次找到司马懿请战。司马懿沉着脸,一句话不说,只是抬手指了指辛毗住处门口立着的一个竹竿,摇摇头。全军将士定睛一看,心中发凉。十万杀气腾腾的将士立即没了脾气,只好乖乖地呆在各自的营房,再也不敢言战。

原来,在辛毗营房的门口立着一个高约一米八的竹竿儿。上面还束有用牦牛尾制作的三重节旄。

这是个什么东西让曹魏将士哑口无言呢?

可别小瞧这根竹竿,这个物件叫节。

在汉代,凡是有官员手拿这个节,就如同皇帝亲临,象征着皇权。这叫做“持节”。辛毗除了被授予大将军军师之外,曹睿还特别给了他这个节。作为“持节”大臣,辛毗的权力可不小。在和平时期,持节大臣可杀没有官位的士民。像现在这样的战场,辛毗不仅可以直接代表皇帝发布命令,同时也可斩杀两千石以下的官员。加上这老头脾气倔,弄不好已发火真的动刀子,那可就麻烦了。眼看主帅司马懿都被辛毗给“制服”了,从此之后,曹魏大军全军整肃,听从辛毗的调度,没人胆敢抗命。

不仅曹魏这几十万大军没了脾气,对面的十万蜀汉将士也变得愁眉苦脸。征西将军姜维一语道破了辛毗的来意:“辛毗奉命而来,只怕敌军更加不会出战了。”诸葛亮随后向将领解释道:“司马懿本来就无心作战,之所以上奏要求出战,仅仅是为了向部下表达自己敢于作战的决心而已。古人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司马懿真的想与我军决战,哪里还用得着不远千里向曹睿请战呢?他这是装的!”

不过,对于辛毗的到来和司马懿的避战,诸葛亮仍不甘心。七月间,他派人给司马懿下战书。没想到司马懿对于是否迎战避而不谈,反倒不停地询问诸葛亮的睡眠、饮食、公务之事。使者介绍道:“诸葛丞相早期晚睡,凡是二十杖以上的责罚,他都要亲自批阅。每天饭量不到几升。”等使者走后,司马懿对手下表示:“诸葛亮事无巨细,事事亲力亲为,进食又少得可怜。这样的状况他还能活多久!”使者走后,司马懿再度重申:禁止曹魏将士出兵迎战。至此,整个渭水战场更加平静。

同年八月,诸葛亮卒。魏蜀两国各自罢兵,硝烟散去。三十万将士的性命免于涂炭。

标签: 辛毗司马懿诸葛亮三国

更多文章

  • 魏明帝曹睿第一任皇后:明悼毛皇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悼毛皇后,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明悼毛皇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皇后作为皇帝的正妻,是后宫中地位最尊贵的女人,有着管理六宫的权力。所以自古以来凡是进宫的女子都是奔着皇后的位置去的,毕竟那可是一国之君的妻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并且皇后膝下的儿子也是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任的帝王,那时候

  • 明悼毛皇后仅因一句话就惨遭魏明帝曹叡赐死?明悼毛皇后死亡之谜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魏国,魏明帝,曹叡,明悼毛皇后

    魏明帝曹叡是曹操的孙子,也是魏朝的第二代皇帝。曹叡在位时间不长,但在位期间指挥一干辅臣防御了他国进攻,平定鲜卑,灭公孙渊这个祸患,对于曹魏的强大做出了突出贡献,从政治上看,魏明帝曹叡应该算个明君。但从个人生活作风上看,曹叡又是个不咋地的皇帝,他的好色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曹叡后宫佳丽多达数万,还不算传

  • 曹叡为何会赐死明悼毛皇后?魏明帝曹叡第一任皇后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魏国,明悼毛皇后

    明悼毛皇后(?―237年9月22日),河内郡人,魏明帝曹叡第一任皇后。黄初年间,毛氏选入平原王府,很受曹叡宠爱,进出常同乘一副辇同车。黄初七年(226年),曹叡即位,封毛氏为贵嫔。太和元年(227年),立为皇后。曹叡后来又宠幸郭夫人(明元郭皇后),对毛皇后日益淡漠。景初元年(237年),曹叡将毛皇后

  • 胡昭是什么人?胡昭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胡昭

    胡昭,颍川人,开始时到冀州避乱,辞谢袁绍的任命,归回隐居故乡。曹操任司空丞相后,频频以礼征召。胡昭前往应答任命。到达以后,他自己陈述本是一个在野书生,对军对国都没有用处,归心诚恳,请求离去。曹操说:“人各有志,出仕隐居,各异其趣,勉力完成你高雅的喜好吧,按道理我是不会勉强你的。”胡昭于是移居陆浑山里

  • 三国最牛山村教师胡昭曾救过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胡昭

    三国时代能人异士多如牛毛,可有一人不得不提,此人便是胡昭。胡昭的名头,倘若搁在今日,恐怕是无人知晓的(甚至不如潘凤曹豹之流),可在当时,却是实实在在地占据了各大媒体人才榜的首页位置。好吧,我们不妨先翻开胡昭的个人档案,来寻个究竟:“胡昭,字孔明,养志不仕”(《三国志》)。短短数字,信息量可是不小。至

  • 曹操手下神秘谋士杜袭 攻刘表收降许攸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

    杜袭是一个文人,出生在豫州颖川郡定陵县,张鲁投降曹操时,他在曹操下面当丞相府长史(秘书长)。曹操给他以“驸马都尉”的官衔,叫他主持汉中三郡的政务。他待老百姓很宽厚,有八万多逃到了山里去的人听他的话,从山里面出来,搬家到洛阳与邺县去。据三国志记载,杜袭字子绪,曾祖父杜安,祖父杜根,在前代很有名气。东汉

  • 杜袭虽一介文人却能以五十人便能突破刘表一万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杜袭,三国

    杜袭,字子绪,颍川定陵人。当初豫州先后遭受黄巾、董卓、袁术扫荡早已破落不堪,杜袭避乱荆州。刘表以宾客之礼待之,杜袭则认为刘表并非拨乱反正的人,一直跑到长沙以观天下大势。建安初年,曹操迎天子建都许昌,大量辟用豫州本土人士。杜袭也重新回到家乡,被任以西鄂长。西鄂临近水边,地处南阳至南,又与刘表所辖荆州交

  • 三国曹魏名臣,揭秘赵俨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赵俨,三国

    你真的了解赵俨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三国时代,群雄争霸,逐鹿天下,战争成为那段历史的主流常态。持续长达将近一个世纪的烽烟战火,给黎民百姓带来深重灾难。但另一方面,也成为培养优秀军事人才的摇篮和沃土。一大批名将在连绵征战中脱颖而出,创造出一段段辉映千古的战场传奇。仅仅人们耳熟

  • 赵俨是谁?三国时期曹魏名臣赵俨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俨,三国,曹魏,名臣

    赵俨(171年-245年),字伯然,颍川名士,三国时期魏国名臣。赵俨投奔曹操之后历任朗陵县令、司空府掾属、主薄、都督护军等职。曹丕继位之后,赵俨历任侍中、驸马都尉、河东太守、典农中郎将、度支中郎将、尚书,封关内侯、宜土亭侯。魏明帝继位之后,又出任大司马府军师、大司农、征蜀将军、征西将军、骠骑将军、司

  • 裴潜人物生平简介,裴潜是哪个朝代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裴潜

    裴潜年轻时因避乱来到荆州,刘表待如上宾。裴潜私下里对好友王粲、司马芝说:“刘牧非霸王之才,又要以周文王自居,不等多久,就会被打败。”于是南行到了长沙。曹操平定荆州后,任命他为参丞相军事,后出京历任三县县令,又回京任仓曹属。曹操曾问他说:“从前你和刘备都在荆州,你认为刘备的才略如何?”裴潜说:“如果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