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高堂隆是什么人?历史上他在曹魏的地位如何?

高堂隆是什么人?历史上他在曹魏的地位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100 更新时间:2023/12/24 13:41:48

延康元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高堂隆,字升平。泰山郡平阳县(今山东新泰)人,西汉经学家高堂生的后代。建安十八年(213年),高堂隆被曹操任命为丞相军议掾,改任历城侯曹徽的文学(侍从之官),又转任历城国国相。曹操去世时,曹徽不但不哀痛,反而四处游猎,高堂隆严厉劝谏,尽到了职责,后担任堂阳县县长。

黄初三年(222年),高堂隆被任命为平原王曹叡的王傅,从这个意义来说,高堂隆是曹叡的老师。太和元年(227年)曹叡即位,任命高堂隆为给事中、博士、驸马都尉。曹叡登基伊始,群臣认为应该大摆筵宴。高堂隆说:“唐、虞舜有极静之癖,殷高宗有不言之癖,因此德行深厚,光被四海。”认为不宜大摆筵宴,曹叡敬纳了他的意见。

一直在劝谏

作为皇帝之前的老师,高堂隆还是比较受曹叡尊敬的,所以一开始高堂隆的建议,许多曹叡都采纳了。但在青龙(233年-237年)年间,曹叡开始大兴土木,兴建宫殿、高台等各种建筑,高堂隆则开了“一直劝谏”的模式,我们简单摘录一些:

“从前周景王不沿遵文王和武王的德行,不理会周公旦的制度,既铸造了大钱,又建造大钟。单穆公劝谏也不听,泠州鸠批评也不理会,迷途不返,周朝国运因此而衰弱。但是,今天一些小人,喜欢叙说秦汉的奢侈靡丽的生活,用以迷惑您……这是自取亡国。”

“‘如果君王大修高台,天火作灾。’这是因为君长只知道修缮宫室,不知道百姓的困苦,所以上天应之以干旱,火灾从高殿而起。上天提出鉴诫,让灾异告诉陛下:陛下应该尊崇人道,爱惜民力,以顺天意。”

“夏、商末世,他们不恭敬地听取上天的明训,只听信谄言,随心所欲,不修明德,所以很快亡国了。太戊武丁,看见灾异而感到恐惧,赶紧听从上天的劝诫,所以迅速兴盛壮大。当今如果停止各种劳役,崇尚节俭,广施德政,处处遵循帝王的礼德,翦除天下大患为民兴利,那么,你就可以成为继三皇五帝之后的伟大的帝王”

“而今吴、蜀两个敌国,决不是势单力薄的小贼。他们占据天险,拥兵众多,各自称帝,想和中国争一高低。如果有人来报告说,孙权、刘禅都讲究道德修养,主张节俭,减削租赋,不沉湎于玩好,尊重长老,遵守礼则。陛下听后,难道不会对其警惕吗?如果有人说,孙权、刘禅穷凶极恶,劳民伤财,日甚一日。陛下听后,难道不会勃然忿起,想要讨逆伐贼,解救百姓吗?”

总而言之,高堂隆一直在引用上古三代帝王以及西汉的事迹来劝谏魏明帝曹叡,曹叡虽然认真阅读高堂隆的奏章,也受到一些触动,却依然我行我素,并没有改变自己的行为。而且除了高堂隆,陈群、辛毗蒋济高柔杨阜等人也多次直言劝谏,但依然没有改变曹叡的想法。

临死劝曹叡警惕“鹰扬之臣”

晚年高堂隆得病很重,无法写字,只能口述奏书说:“曾子有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说:‘鸟之将亡,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臣下患病,一天比一天严重,恐怕不久人世。我最担心的是自己的一腔忠言没有完全倾吐出来。臣下的赤诚,自然不敢与曾子相比,但还是希望陛下稍稍听我几句善言。

高堂隆临死前的劝谏,是提醒曹叡警惕鹰扬之臣:本朝初上苍曾发出警告,宫里燕子巢穴中发现有一双怪鸟全身艳红,这是帝国最大的奇闻趣事,应该严防猛鹰飞扬的官僚,以免祸起萧墙。我个人建议,最好让诸王在封地内建立军队,像棋子一样在全国星罗棋布,分布在全国重镇,拱卫皇室保护中央,维护首都所在的京畿。

其实看出司马懿有野心的人肯定不在少数,高堂隆作为曹叡的师傅,说话比较直接,明确告诫要曹叡严防鹰扬之臣,并且提出了建议,让曹魏宗室诸王在各地建立军队,以拱卫皇室。先不管这个建议是否靠谱,但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只可惜高堂隆临终之言也没有引起曹叡的重视。

纵观高堂隆一生,一直在试图把魏明帝曹叡拉回正确的轨道上,可惜曹叡似乎就像着了魔一样,不顾民生,只是贪图享乐。无奈之下,高堂隆临终发出了肺腑之言,希望曹叡能让曹魏宗室掌控军队,严防鹰扬之臣,可惜也没有在曹叡心中溅起水花……

标签: 高堂隆三国

更多文章

  • 曹魏大臣高堂隆,曹叡的老师,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高堂隆,三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魏国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咸熙二年(265年)的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司马炎篡魏

  • 高堂隆早已预料司马懿要夺权篡位,为何没能防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高堂隆

    众所周知,司马家族在后来不但成功夺取了曹魏的天下,还一统江湖,成为了中国的霸主,建立了大晋王朝。然而,在司马家族还没有夺权篡权之前,也就是早在曹魏皇帝——曹睿的手里,其实就已经有魏国大臣高堂隆成功预测了司马家族在未来要夺权篡位,并预警了当时的皇帝曹睿。但尽管如此,最后,还是让司马家族成功篡权了。那么

  • 高堂隆文言文原文翻译,高堂隆字升平,泰山平阳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高堂隆

    高堂隆字升平,泰山平阳人,鲁高堂生后也。少为诸生,泰山太守薛悌命为督邮。郡督军与悌争论,名悌而呵之。隆按剑叱督军曰:“昔鲁定见侮,仲尼历阶;赵弹秦筝,相如进缶。临臣名君,义之所讨也。”督军失色,悌惊起止之。后去吏,避地济南。建安十八年,太祖召为丞相军议掾,后为历城侯徽文学,转为相。徽遭太祖丧,不哀,

  • 杨阜人物生平简介,杨阜做了哪些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

    杨阜早年就与同郡的尹奉、赵昂声名在外,一起在凉州担任从事。建安四年(199年),袁绍发动官渡之战,杨阜为凉州牧韦端所派,到了许昌,被任命为安定长史。自许昌回来,关右各位将领问他袁绍和曹操谁会胜利,他说:“袁公宽厚但不果断,喜好谋略但缺乏决策,不果断就没有威严,缺乏决策就会误事。现在虽然势力强大,然终

  • 三国人物之杨阜是谁的手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杨阜

    杨阜,字义山,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是曹操的手下。三国时期曹魏名臣。献帝建安初年,任凉州从事,旋拜安定长史,韦康任刺史后辟为别驾,改任州参军;后因讨马超有功,赐爵关内侯。曹操征汉中时,杨阜担任益州刺史,回来后又担任武都太守。魏文帝曹丕、明帝曹睿时,在宫中任职。杨阜从政后,一是有卓识远见任凉州

  • 辛毗是什么人?辛毗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辛毗

    初平年间,袁绍起兵反董卓,辛毗(pí)与哥哥辛评,一起投靠袁绍。袁绍在初平元年到建安四年,虽然先后驱逐了韩馥,消灭了公孙瓒,占据了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成为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但由于内部互相倾轧,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战中被曹操打败,从此一蹶不振。建安七年(202年),袁绍死后,他的两个儿子袁

  • 辛毗制伏司马懿克死诸葛亮拯救了三十万将士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辛毗,司马懿,诸葛亮,三国

    蜀后主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四月,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拉开序幕。诸葛亮亲自出征,并调派了征西大将军魏延、长史杨仪、征西将军姜维、前军都督张翼、讨寇将军王平、辅汉将军虎步监孟琰、将军马岱、司马费祎等将领参战,总兵力合计十万人。曹魏在西北地区的总兵力已近二十万人。双方在渭水一带展开激战。经过三个多月

  • 魏明帝曹睿第一任皇后:明悼毛皇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悼毛皇后,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明悼毛皇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皇后作为皇帝的正妻,是后宫中地位最尊贵的女人,有着管理六宫的权力。所以自古以来凡是进宫的女子都是奔着皇后的位置去的,毕竟那可是一国之君的妻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并且皇后膝下的儿子也是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任的帝王,那时候

  • 明悼毛皇后仅因一句话就惨遭魏明帝曹叡赐死?明悼毛皇后死亡之谜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魏国,魏明帝,曹叡,明悼毛皇后

    魏明帝曹叡是曹操的孙子,也是魏朝的第二代皇帝。曹叡在位时间不长,但在位期间指挥一干辅臣防御了他国进攻,平定鲜卑,灭公孙渊这个祸患,对于曹魏的强大做出了突出贡献,从政治上看,魏明帝曹叡应该算个明君。但从个人生活作风上看,曹叡又是个不咋地的皇帝,他的好色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曹叡后宫佳丽多达数万,还不算传

  • 曹叡为何会赐死明悼毛皇后?魏明帝曹叡第一任皇后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魏国,明悼毛皇后

    明悼毛皇后(?―237年9月22日),河内郡人,魏明帝曹叡第一任皇后。黄初年间,毛氏选入平原王府,很受曹叡宠爱,进出常同乘一副辇同车。黄初七年(226年),曹叡即位,封毛氏为贵嫔。太和元年(227年),立为皇后。曹叡后来又宠幸郭夫人(明元郭皇后),对毛皇后日益淡漠。景初元年(237年),曹叡将毛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