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孙吴重臣步骘的轶事典故及历史评价

三国时期孙吴重臣步骘的轶事典故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952 更新时间:2023/12/10 18:34:50

步骘(zhì)(?—247年),字子山。临淮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北)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

步骘最初避难江东,于孙权统事后,被召为主记。后游历吴地,又任海盐县长,还任东曹掾,出领鄱阳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转交州刺史、立武中郎将,率军接管往交州,追拜使持节、征南中郎将。次年,以平定交州功,加平戎将军,封广信侯。后迁右将军、左护军,改封临湘侯。孙权称帝后,拜骠骑将军,领冀州牧,后因冀州分与蜀汉而解牧职。又都督西陵。赤乌九年(246年),代陆逊为丞相。次年,步骘去世。

步骘驻守西陵二十年,曹魏的边境将士都敬仰他的威信。他性情宽弘,很得人心,喜怒不形与声色,无论对内还是对外总是表现得十分恭敬。

轶事典故

步骘担任交州刺史时,曾经到达南海,纵览那个地区的形势,观看尉佗旧时的治所,那地方依山面海,平旷开阔,一望无际,高处是桑园,下面是沃野,山麓林莽间的鸟兽应有尽有。还有海怪鱼鳖、鼋、鼍、鳄鱼、珍宝异物,千奇百怪,种类万千,不胜枚举。

尉佗凭倚山冈修建高台,高台朝北,面向汉土,圈出地基,方圆千步,陡峭高百丈,顶上面积约三亩,在四周建了回旋曲折的复道,每逢初一、十五,就登台遥拜,名为朝台。前后各任刺史、郡守,新来上任时,无不乘车而来,登台畅游。步骘登高远望,看到大海一片茫茫,俯视原野湖泽,殷富丰盛,于是说道:“这里真是海岛上的肥沃之地,是宜于建立都城的地方。”

于是报请孙权批准,修筑城廓。

后来就把该地称为“步骘城”,是东汉时重建的广州城,正式名称为“番禺城”。

历史评价

吕范诸葛恪:每读步骘表,辄失笑。此江与开辟俱生,宁有可以沙囊塞理也!

韦昭:骘博研道艺,靡不贯览,性宽雅沈深,能降志辱身。 岁馀,骘以疾免,与琅邪诸葛瑾、彭城严畯俱游吴中,并著声名,为当时英俊。

周昭:未若顾豫章、诸葛使君、步丞相、严卫尉、张奋威之为美也。论语言“夫子恂恂然善诱人”,又曰“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豫章有之矣。“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使君体之矣。“恭而安,威而不猛”,丞相履之矣。学不求禄,心无苟得,卫尉、奋威蹈之矣。此五君者,虽德实有差,轻重不同,至於趣舍大检,不犯四者,俱一揆也……若乃经国家,当军旅,於驰骛之际,立霸王之功,此五者未为过人。至其纯粹履道,求不苟得,升降当世,保全名行,邈然绝俗,实有所师。

孙登:步骘忠於为国,通达治体。

陆凯:汉有萧、曹之佐,先帝有顾、步之相。

陆机:风雅则诸葛瑾、张承、步骘以声名光国。

傅玄:权继其业,有张子布以为腹心,有陆议、诸葛瑾、步骘以为股肱,有吕范、朱然以为爪牙,分任授职,乘间伺隙,兵不妄动,故战少败而江南安。

陈寿:①性宽弘得众,喜怒不形於声色,而外内肃然。②步骘以德度规检见器当世。

程公许:蜀将如关、张、庞统,吴将如周瑜、鲁肃,志长命短,天下重惜之。而马超、黄忠、赵云、费祎、吕蒙、程普、步骘、甘宁辈皆智勇绝伦,足以当一面。

郝经:①权初称王,依放汉制,置丞相而用孙邵。及称尊号,顾雍、陆逊、步骘相继为之。皆以徳度见器,雍容泰定,有大臣之风焉。②侃侃相臣,济威以仁。震霆收声,泽国生春。元叹徳度,沉深穆逺。澄渊不波,龙盘蛟转。子山纯懿,子瑜共肃。赞元将命,共安坤轴。

标签: 步骘三国孙吴大臣

更多文章

  • 步骘怎么读?三国时期孙吴重臣步骘的历史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步骘,三国,孙吴,大臣

    步骘(zhì)(?—247年),字子山。临淮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北)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步骘最初避难江东,于孙权统事后,被召为主记。后游历吴地,又任海盐县长,还任东曹掾,出领鄱阳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转交州刺史、立武中郎将,率军接管往交州,追拜使持节、征南中郎将。次年,以平定交州功,加平戎将

  • 步骘举两位古人讥笑诸葛亮 反被教训得哑口无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

    话说陆逊被气死以后,孙权隔了一年又七个月,才在赤乌九年九月,任命那远在(宜昌附近)西陵的步骘为丞相。那这个步骘到底是什么人呢?其实,在三国历史上,步骘的官位虽然很高,但这个人的知名度却远远比不上他的官职,他的名字应该怎么念我一开始也搞不清楚,后来查了字典才知道那个字念zhi。步骘是东吴政权的丞相,东

  • 步骘简介 三国时期孙吴重臣及将领步骘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步骘,三国,吴国重臣

    步骘(zhì)(?—247年),字子山。临淮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北)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最初避难至江东,孙权统事,召为主记。后游历吴地,又任海盐长,还任东曹掾,出领鄱阳太守。徙交州刺史、立武中郎将往交州,追拜使持节、征南中郎将。以平定交州功,加平戎将军,封广信侯。后迁右将军、左护军,改封临湘侯。孙权

  • 正直忠臣毛玠:因小人一句谗言最终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毛玠

    三国时期天下割据,处在一个大争的年代,群雄并起,英雄辈出,硝烟不断。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的也是为时势下的英雄,他为曹操打下了半壁江山,却因小人一句谗言而惨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位英雄人物。网络配图话说:时势造英雄,但时运不济的人更是多不胜数。有雏凤之称的庞统,才谋不输诸葛亮,但实在是薄命,惨死

  • 毛玠是何人 毛玠为何能让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毛玠,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使曹操事业成功的关键策略,其意义不下于诸葛亮在“隆中对”时为刘备提出的战略设想。那么,给曹操提出这个重要建议的人是谁呢?按曹操谋士的智商与名气,许多《三国演义》读者可能会想到荀彧、郭嘉、程昱、荀攸等人。但他们都不是。出这主意的,是陈留人毛玠。不过,毛玠说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

  • 枣祗首倡的屯田制主要内容是什么?枣祗的历史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枣祗,"屯田制",东汉末年

    枣祗(音zhī),生卒年月不详,东汉末年颍川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曾任东阿令、羽林监、屯田都尉、陈留太守等职。因他英年早逝,所以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史书记载有限,但他所首倡的"屯田制",却在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屯田制是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利用士兵

  • 枣祗是谁?东汉末年首倡"屯田制"的枣祗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枣祗,"屯田制",东汉末年

    枣祗(音zhī),生卒年月不详,东汉末年颍川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曾任东阿令、羽林监、屯田都尉、陈留太守等职。因他英年早逝,所以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史书记载有限,但他所首倡的"屯田制",却在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投奔曹操枣祗的出生时间已无法考证,对其活动最早的记录

  • 三国演义有吕绮玲这个人物吗?她是吕布的女儿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吕绮玲,吕布,三国

    “吕绮玲”是日本KOEI(现KOEI TECMO)公司出品的游戏《三国志11》和《三国志战记2》里的原创武将,人特设为吕布之女。吕布之女,日本人所创造的人物。吕布之女,正史中并无记载姓名,为吕布与严氏所生,与袁术之子曾有政治婚姻之谈,但于前往寿春途中被带回。吕布死后,家族迁往许昌。吕布与严氏所生之女

  • 司马懿用何计策将公孙渊生擒?是缓兵之计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司马懿,公孙渊,三国

    魏明帝曹睿时,辽东太守公孙渊称雄一方,自立为燕王,改年号绍汉,联络东吴,侵扰北方。边官报知魏主曹睿,曹睿决计派司马懿率马步军4万前去平定辽东。司马懿统帅魏军取得初战胜利后,很快把公孙渊困在襄平城(今辽宁省辽阳市)里。这时已是秋季了,秋雨连绵,一月不止,平地水深三尺,魏军的运粮船从辽河口出发可直接开到

  • 辽东公孙渊主动向孙权投怀送抱:后反悔大杀吴兵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公孙渊,孙权,吴国,

    孙权打下交州(今两广等地区)后,尝到了荔枝的味道,但孙权的胃口还没有得到满足。他异想天开,踮起脚尖眺望遥远的东北。当时东北和东吴隔着千重山、万重水,平时过惯了杏花春雨江南的生活,为什么会突然梦到冰天雪地的塞北呢?原因很荒唐,辽东的公孙渊想脱离曹魏,自立山头,要找另一个人当靠山,找的人就是孙权。公孙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