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拓跋休:景穆帝拓跋晃第十四子,曾跟随孝文帝南伐

拓跋休:景穆帝拓跋晃第十四子,曾跟随孝文帝南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938 更新时间:2024/1/11 3:58:05

拓跋休(?~494年),字伐伏玄,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北魏宗室大臣,景穆皇帝拓跋晃之子,母为孟椒房。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少时聪慧,治断有称。皇兴二年,拜征南大将军、泾州刺史,受封安定郡,迁外都坐大官。孝文帝即位,先后镇守和龙镇、抚冥镇,抚御库莫奚和柔然的入侵。入为中都坐大官、内都坐大官、太傅。跟随孝文帝南伐,担任大司马,严明军纪,六军肃然。 太和十八年,去世,赠假黄钺,谥号为靖。

人物生平

安定王拓跋休,景穆皇帝之子。皇兴二年,封王,拜征南大将军、外都大官。少而聪慧,治断有称。高祖初,库莫奚寇边,以休为使持节、侍中、都督诸军事、征东大将军、领护东夷校尉、仪同三司、和龙镇大将。抚防有方,贼乃款附,入为中都大官。蠕蠕犯塞,出为使持节、征北大将军、抚冥镇大将。休身先士卒,击虏退之。入为内都大官,迁太傅。及开建五等,食邑二千户。

车驾南伐,领大司马。高祖(元宏)亲行诸军,遇拓跋休以三盗人徇于六军,将斩之,有诏赦之。拓跋休执曰:“陛下将远清衡霍,故亲御六师,跋涉野次。军行始尔,已有奸窃。如其不斩,何以息盗?请必行刑,以肃奸慝。”诏曰:“大司马执宪,诚应如是,但因缘际会。朕闻王者之体,亦时有非常之泽。虽违军法,可特原之。”拓跋休乃奉诏。高祖谓司徒冯诞曰:“大司马严而秉法,诸军不可不慎。”于是六军肃然。定都洛邑,休从驾幸邺城。命拓跋休率从驾文武,迎家于平城。高祖亲饯拓跋休于漳水之北。

太和十八年,拓跋休寝疾,高祖幸其第,流涕问疾。中使医药,相望于路。薨,赠帛三千匹。自薨至殡,车驾三临。高祖亲至其门,改服锡衰,素弁加绖。皇太子、百官皆从行吊礼。及将葬,又赠布帛二千匹,谥曰靖王。诏假黄钺,加羽葆、鼓吹、虎贲、班剑六十三人,悉准三老尉元之仪。高祖亲送出郊,恸哭而返,诸王恩礼莫比焉。世宗(元恪)即位,配飨庙庭。

标签: 拓跋休北魏

更多文章

  • 拓跋休是什么人?北魏安定王拓跋休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北魏

    安定王拓跋休,景穆皇帝之子,皇兴二年封,拜征南大将军、外都大官。休少而聪慧,治断有称。高祖初,库莫奚寇边,以休为使持节、侍中、都督诸军事、征东大将军、领护东夷校尉、仪同三司、和龙镇将。休抚防有方,贼乃款附。入为中都大官。蠕蠕犯塞,出为使持节、征北大将军、抚冥镇大将。休身先将士,击虏退之。入为内都大官

  • 北周大将军于谨生平 于谨与武帝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于谨

    于谨生平于谨是西魏、北周的大将军,因为在战场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在朝堂上很有威望,于谨是当时西魏的八柱国大将军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那么于谨生平又是怎样的呢?于谨画像在北伐平乱的过程当中,于谨还是一个名气不大的将领,但是在战场上,面对着如狼如虎的叛军,于谨的沉着冷静让人眼前一亮。在于谨的指

  • 北周于谨:戎马一生功勋卓著 北周武帝拜其为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于谨,北周

    于谨(公元493年至公元568年),字思敬,北朝时期洛阳人,是北周开国功臣。从北魏孝明帝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到节闵帝普泰元年(公元531年),于谨多次率兵镇压各地的起义和割据势力,战功卓著,官职、爵位不断提升。孝武帝永熙三年(公元534年),于谨投宇文泰,并劝说宇文泰据守关中,然后请天子迁都关中

  • 北周帝国的幕后大佬于谨:靠大智慧掌控帝国政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于谨,北周,政局,

    宇文泰死后,对于谁当执政官,大佬们争论不休,于谨向宇文护下拜,维护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而于瑾之所以在当时做出那样超然的选择,主要原因恐怕是,于谨并不是六镇军人出身,更不是武川镇军人出身。在一个六镇军人为主体的、一个武川镇军人为核心的西魏帝国。凭于谨这种出身,本身就有着先天的不足,换而言之,他似乎没

  • 《良辰好景知几何》沈恪重伤,林杭景终于说出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良辰好景知几何,林杭景

    《良辰好景知几何》已经大结局,剧中沈恪重伤急需输血,林杭景终于说出真相,和萧北辰重归于好,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介绍,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林杭景带儿子沈恪回归北新城,一家三口在萧北辰面前上演了一父慈子孝,林杭景故意让沈恪叫萧北辰叔叔,就是想打消萧北辰的怀疑,在回归前,林杭景做

  • 后梁权臣李振:从没落贵族到成为朱温的头号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后梁,谋士,朱温,

    李振(?——923年),后梁朱温的谋臣,曾鼓动朱温在天祐二年(905年)发动“白马驿之变”。907年,朱温废唐哀帝李柷,建立后梁。后梁建立后,李振官居高位。为后梁的政治人物。后梁灭亡后,李振与其家人都被后唐庄宗李存勖所处死。破落贵族李振(?---923年),字兴绪,祖居西域(中亚撒马尔罕,昭武九姓的

  • 姚僧垣是什么人?南北朝时期著名医家姚僧垣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姚僧垣,南北朝

    姚僧垣(499—583年),字法卫,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人,南北朝时期著名医家。曾担任南朝梁宫廷的御医,江陵之战后,被北周朝廷招募。一生治验不可胜记,声誉远闻,达诸蕃外域。583年(开皇三年),姚僧垣去世,终年85岁。著有《集验方》12卷、《行记》3卷行于世。姚僧垣自幼好学,博览文史。年二十四即传

  • 古代第一个大夫,南北朝时期姚僧垣“太医下大夫”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南北朝,姚僧垣

    古代对医生的称谓有很多,其中以大夫与郎中最为普遍,即便现在也还在沿袭使用。二者主要是地域性差异,北方习称大夫,而南方多以郎中为名。其实不管是郎中,还是大夫,都本来是官职名,特别是大夫,还是医官系列的最高职位,所以用以称呼医生,其实有表敬重之意。一般认为自北宋时开始将医生称之为“大夫”,但其实在南北朝

  • 周书·姚僧垣传原文翻译,姚僧垣字法卫,吴兴武康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姚僧垣传

    姚僧垣字法卫,吴兴武康人。梁武帝大同九年领殿中医师。时葛修华宿患积时,方术莫效,梁武帝乃令其视之。还,具说其状,并记增损时候。梁武帝叹曰:“卿用意绵密,乃至于此,以此候疾,何疾可逃吴?”后为太祖征。天和元年,大将军、乐平公窦集暴感风疾,精神瞀乱,无所觉知。诸医先视者,皆云已已不可救。僧垣后至,曰:“

  • 破镜重圆的典故竟从乐昌公主下嫁平民而来?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破镜重圆,乐昌公主

    乐昌公主,即陈后主陈叔宝的妹妹。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加美女。成年后,自己做主下嫁给太子舍人徐德言为妻。由于战事,二人分离,后又破镜重圆。而“破镜重圆”的故事出自唐人孟著《本事诗-情感第一》。国破以镜为信物南朝最末的一位皇帝陈后主陈叔宝是一位风流天子。他在南京虽然身为皇帝,却不太管理国家大事,整天醉生梦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