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魏楚王曹彪人物生平简介,最后是怎么死的?

曹魏楚王曹彪人物生平简介,最后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710 更新时间:2023/12/29 5:25:34

曹彪于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封寿春侯。黄初二年(221年)晋升爵位,迁移封地,为汝阳公。

黄初三年(222年),封为弋阳王。当年迁移封地,为吴王。黄初五年(224年),改封为寿春县。

黄初七年(226年),迁移封地为白马。太和五年(231年)冬天,到洛阳朝见魏明帝曹叡。

太和六年(232年),改封为楚王。当初,曹彪前来朝见时违犯了禁令,青龙元年(233年),被主管官员上奏批评,曹叡下诏削减了他三个县、一千五百户的封地。

青龙二年(234年),遇到大赦,恢复了削减的三个县的封地。

淮南一叛

景初三年(239年),曹彪增加了封邑五百户,连同以前的共有三千户。

嘉平元年(249年),兖州刺史令狐愚和太尉王凌谋划迎立曹彪,在许昌建都。九月,令狐愚遣亲信张式以监察亲王为名赴曹彪家拜访,对曹彪说:“令狐使君向大王致意,天下的事未可知,愿大王珍重!”开始了他们另立新君的第一步。

嘉平三年(公元251年),王淩见东吴在涂水有军事行动,于是上书请朝廷准许讨伐东吴,打算乘此而起兵反抗司马懿,此为王淩之叛。但是请求并没有得到回应,王淩於是派部将杨弘将废立计划告诉兖州刺史黄华,希望得到支持,但杨弘和黄华却向司马懿揭发王淩的图谋,司马懿於是率军讨伐。王淩自知不敌,司马懿又在发军时先赦免他的罪,於是投降,司马懿纳降。但后来王淩自知他不久一定会被诛杀,於是在被押解到洛阳的途中自杀。王淩、令狐愚等人被诛灭三族。

魏帝曹芳派遣太傅司马懿和侍御史去到曹彪的封地考察验证,把各个有牵连的人逮捕治罪。廷尉请求征召曹彪治罪,于是依照汉朝惩治燕王刘旦的旧例,派人兼任廷尉大鸿胪持节符赐给曹彪用玺印封记的诏书严厉谴责他,让他自谋出路。曹彪于是自杀。他的妻子和几个儿子都被罢免为平民,迁移到平原郡。曹彪手下的官员以及监国谒者,因为犯了知情而不加以辅正教导的大义,都被杀。

正元元年(254年),曹芳下诏书说:“已故楚王曹彪,背叛国家,依附奸人,自己身死,后代被废为平民,虽然是咎由自取,还是哀悯怜惜他。国君具有容忍包容的器量,是亲近自己的亲人的方法,特封曹彪的世子曹嘉为常山真定王。”

景元元年(260年),魏元帝曹奂为曹嘉增加封邑,连同以前的共有二千五百户。

标签: 曹彪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唯一反抗司马懿的亲王曹彪,最后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

    司马懿父子篡夺曹魏大权后,仅用了16年的时间便完成改朝换代的任务,在此期间,除几位忠于魏室的将军们起兵反抗外,作为国家藩篱的亲王们却几乎毫无作为,可以说是眼睁睁地看着江山易主。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源自魏朝对诸王的禁防甚严,诸王非但不能掌兵干政,连日常起居情况都受到严密监视,对国家大事心有余力而气不足

  • 吕虔: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吕虔,曹魏

    吕虔,字子恪。任城国人,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将领。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吕虔有勇有谋,曹操在兖州时,任命他为从事,率领家丁驻守湖陆。后升任泰山太守,与夏侯渊共同镇压济南等地的黄巾军。被推举为秀才,加任骑都尉,仍管辖泰山郡。曹丕继任魏王后,加吕虔为裨将军,封

  • 三国曹魏大臣郑浑一生是什么样的?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郑浑,三国

    三国时期作为人才涌现的最为疯狂的一个时期,谋臣武将可谓数不胜数。而作为三国当中最为强大的一方---曹魏,在曹操求贤如渴的情况下,阵营中也是聚集了很多顶级的谋士和武将。郑浑,字文公。开封人,汉末及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他五世祖郑兴、高祖父郑众都是东汉的一代名儒。可以说家学渊源。早年间郑浑为了避难与郑袤逃去

  • “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高览厉害吗?和张飞不相上下只能互骂“黑脸”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河北四庭柱,张飞,三国

    高览(?—200),一名高奂,字元伯,河北名将,本属袁绍部将,后官渡之战淳于琼被曹操击破,与张郃一同投降曹操,被封为偏将军,东莱侯。《三国演义》里,曾与许褚、徐晃大战不分胜负,后刘备败走荆州时,高览奉命追杀,被冲阵而来的赵云刺死。高览与颜良、文丑、张郃被后世并称为“河北四庭柱”。个人传记臣裴松之案语

  • 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高览能和许褚大战300回合 为何会被赵云一枪秒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河北四庭柱,高览

    高览是袁绍大将,河北四庭柱之一,河北四庭柱分别是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这四员大将武艺高强,都是河北名将,同时,也是袁绍的底气所在。高览曾大战许褚不落下风,没输,为何一合就死在赵云枪下?高览既然是河北四庭柱,武艺至少一流,和许褚大战,演义中描写的非常精彩。当时,袁绍和曹操在阵前对话,曹操对袁绍说,我

  • 高览简介 袁绍手下大将高览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袁绍,高览,三国

    高览,字元伯,一名高奂(《檄吴将校部曲文》)。本为袁绍部将,后在官渡之战因遭郭图谗言,与张郃一同投降曹操,官至偏将军、东莱侯。在一些民间艺术中,高览被誉为“河北四庭柱”(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之一。官渡之战,高览曾和许褚大战而不分胜负。曹操偷袭乌巢,袁绍从郭图之计,命高览、张郃率兵劫曹营,遭埋伏兵

  • 三国时期魏国大臣杜恕是什么出身?担任过哪些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杜恕,三国

    京兆杜氏,是中国中古时代一个以京兆郡为郡望的杜姓士族,在南北朝时期成为关中郡姓的代表之一。京兆杜氏历朝多为官,名人辈出,东汉时有杜笃;西晋有军事家杜预。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主角并不是杜预,而是他的父亲杜恕。杜恕,字务伯,京兆杜陵人,出身京兆杜氏。西汉御史大夫杜延年之后,尚书仆射杜畿之子。太和年间(22

  • 杜恕是什么人?杜恕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杜恕

    杜恕于太和年间(227—232)任散骑黄门侍郎。杜恕为人诚恳朴质,不善于表现自己,所以从小就没有什么名声。等到在朝中作官,也不结党营私,一心办公事。每当政策有失误,他总是引用纲纪法度来规谏,因此很受侍中辛毗等人的器重。当时自公卿以下,官吏们都在议论制度的增减,杜恕认为“古代的刺史,奉行宣示朝廷的六条

  • 杜预的父亲是谁 杜预父亲杜恕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杜预,高陆公主

    杜预的父亲是谁 杜预父亲杜恕简介杜预(222年-285年),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历任曹魏尚书郎、西晋河南尹、安西军司、秦州刺史、度支尚书、镇南大将军,官至司隶校尉。功成之后,耽思经籍,博学多通,多有建树,被誉为“杜武库”。

  • 曹操是杜畿的伯乐吗?东汉末年太守杜畿的历史事迹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操,杜畿,东汉末年,将领

    遇上伯乐杜畿在张时手下干不出味道,干脆又弃了官,跑到京城许都,再寻找做官的机会。他结交了侍中耿纪,晚上就跑到耿纪家里聊天,谈论时事,经常谈到天亮。而且,谈论时声音宏亮,隔壁人家都能听见。 隔壁住的是谁呢?曹操的心腹谋臣、著名的荀彧!杜畿一谈论,他就在隔壁支着耳朵听。听了几次,他了解到杜畿的才能,就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