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吴废帝孙亮:蓄­养三千勇士夺权不成被废的皇帝

东吴废帝孙亮:蓄­养三千勇士夺权不成被废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38 更新时间:2024/1/4 19:56:45

十六岁的少年傀儡如何夺回大权,康熙皇帝无疑是个成功典范。《清史稿》记载,“康熙八年(1669年),……上久悉鰲拜专横乱政,特虑其多力难制,乃选侍卫、拜唐阿年少有力者为扑击之戏。……鰲拜入见,即令侍卫等掊而絷之”。暗养勇士,智擒鳌拜,是康熙皇帝的成名之作。时间上溯到太平三年(258年),东吴皇帝孙亮也曾有过相似之举,可惜没能成功。那一年,孙亮也是十六岁。

孙亮(243年—260年),字子明,孙权幼子。孙亮早先没机会继承皇位,但由于大哥孙登、二哥孙虑早逝,三哥孙和被废,四哥孙霸自尽,五哥孙奋、六哥孙休均为庶出,加上老父爱幼子,故孙亮有幸被立为太子。太元二年(252年)四月,孙权驾崩,孙亮即位,为东吴第二任皇帝。孙亮十岁登基,此后四年,朝政相继被辅臣诸葛恪孙峻掌控。太平元年(256年),孙峻病死,孙綝掌权。

孙綝是孙峻的从弟,其“凶竖盈溢”(《三国志》)与孙峻如出一辙。众臣原本就对孙峻以宗室身份独揽大权所不满,而今孙綝继续凭借这种优势垄断朝廷大权,继续把皇帝玩弄于鼓掌之间,引起了众臣的强烈反感和忿恨。吕据滕胤等其他辅政大臣瞧不起孙綝,也不想皇帝沦为傀儡,出于忠君思想和个人政治前途考虑,试图分割孙綝的权力,防止他擅权专政,不料遭到了孙綝的血腥镇压。

控制住局面后,孙綝自任大将军,手握军权,封赏党羽,广树亲信,更加不可一世,甚至“负贵倨傲,多行无礼”,根本不把孙亮放在眼里。对于孙綝的专权和僭越,孙亮敢怒不敢言,只能在煎熬中隐忍度日,他在等待时机,也在考虑办法。太平二年(257年)四月,十五岁的孙亮“临正殿,大赦,始亲政事”(《三国志》),内心也变得强大起来,一场皇帝和权臣的明争暗斗也随即展开。

“綝所表奏,多见难问”,这是孙亮使出的第一招,毕竟军权在孙綝手中,孙亮不敢冒险造次。此外,孙亮还多次拿出府藏书册,阅览先帝孙权时的旧事,“先帝数有特制,今大将军问事,但令我书可邪?”,先帝常常亲自书写诏书,而如今大将军奏事,为什么只让我签字认可就完事了呢?言辞中流露着对孙綝的诸多不满。孙亮“亲览政事,多所难问”,让孙綝感到“甚惧”(《三国志》)。

单凭刁难、质问和怨言,并不能撼动孙綝。于是,孙亮使出第二招,“又科兵子弟年十八已下十五已上,得三千余人,选大将子弟年少有勇力者为之将帅。……日於苑中习焉”,孙亮暗养三千勇士,志在武力夺权,并声称要“欲与之俱长”(《三国志》),一同见证胜利。然而,这些勇士“连日续夜,大小呼嗟,败坏藏中矛戈五千余枚”(《孙綝废孙亮表》),动静不小,很快就传到孙綝耳中,一招不慎满盘输。

孙綝闻讯后,知道孙亮必将有非常之举。为求自保,狡猾的孙綝“返自镬里(今安徽巢县西北),遂称疾不朝”(《资治通鉴》),并在朱雀桥南修建房舍,自此远离国都,不敢再入朝和孙亮见面,以防中招。此外,孙綝还让他的弟弟威远将军孙据进入苍龙门担任宿卫,武卫将军孙恩、偏将军孙干、长水校尉孙闿,分别驻守各军营,严阵以待,以防孙亮。应该说,孙亮的那三千勇士确实给孙綝造成了很大压力。

看到孙綝变成缩头乌龟,孙亮欲杀不能,非常懊恼,便借口朱公主枉死事件,杀掉与孙綝关系匪浅的虎林督朱熊、外部督朱损兄弟二人。孙亮此举,是要先剪除孙綝党羽,再除掉孙綝,孙綝“由是益惧”,二人之间的矛盾也上升到白热化。鉴于孙綝“筑第桥南,不复朝见。此为自在,无复所畏”,急于夺回军权的孙亮“不可久忍,今规取之”(《资治通鉴》),决定孤注一掷,对孙綝进行致命一击。

太平三年(258年)八月,孙亮“以綝专恣,与太常全尚、将军刘丞谋诛綝”(《三国志》),向心腹近臣表明了武装夺权的决心。随后,孙亮与黄门侍郎全纪(全尚之子)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并再三嘱咐全纪只能将计划告诉父亲,不能把计划泄露给母亲。全尚是孙亮的岳丈,也是孙亮当时唯一可以依赖的力量。如果计划能够顺利实施,孙亮能成功扳倒孙綝,夺回军权,历史就会改写,可惜孙亮所托非人。

全尚才能平庸,无甚主见,还是忍不住把计划泄露给了妻子。全尚的妻子是孙綝的堂姐,得知孙亮准备动手,立即悄悄派人告知孙綝,“尚无远虑,以语纪母,母使人密语孙綝”(《资治通鉴》)。全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致使孙亮打蛇不成,反被蛇咬。不等孙亮动手,早有准备的孙綝来了个先发制人,于九月二十六日率领大军夜袭国都,拿下全尚,杀掉刘丞,天亮时已将皇宫团团围住,孙亮成为笼中鸟。

胜败已见分晓,而孙亮却不甘心功败垂成,于是骑上马带上弓箭就要上阵。孙亮认为,他是“大皇帝嫡子,在位已五年,谁敢不从”(《资治通鉴》),想利用自己的身份和权威优势与孙綝鱼死网破,一决高下。此情此境,一个连身家性命都不一定保住的皇帝,如何能镇住已经起兵造反没有退路的权臣,孙亮即便有三千勇士,也不是孙綝大军的对手,这无疑是去送死。近臣以及乳母等人一起制止阻挡,孙亮未能出宫。

控制大局后,孙綝把孙亮废为会稽王,并派人“夺吴主玺绶,以吴主罪班告远近”(《资治通鉴》)。孙亮被废后,孙綝另立琅邪王,也就是孙亮的哥哥孙休为皇帝,即吴景帝。两年后,孙休听说会稽郡传出“孙亮当还为天子”的谣言,担心孙亮复辟,将孙亮贬为侯官侯。孙亮在去封地的路上自杀,不过,笔者更相信是“休鸩杀之”(《三国志》)。毕竟,孙亮当过皇帝,影响力还在。孙亮不死,孙休睡不着觉。

十岁登基,十六岁被废,孙亮当了六年形同傀儡的皇帝,最终被赶下台,而且死于非命。对于孙亮之遭际,史学家陈寿评价说,“孙亮童孺而无贤辅,其替位不终,必然之势也”。孙亮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皇帝,“蜜中鼠屎案”就是一例。不过,生活上聪明毕竟不代表政治上聪明,由于受制日久,夺权心切,谋事不周,在蓄养勇士方面不够隐秘,没有机会像后来康熙皇帝智擒鳌拜那样除掉孙綝,事未成,空抱憾。(刘秉光)

标签: 东吴孙亮三国孙綝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东吴会稽王孙亮死后谁继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孙亮,三国,东吴,孙休

    三国时期东吴会稽王孙亮死后谁继位?会稽王孙亮死后继位的是孙休。孙亮(243年-260年),字子明,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二位皇帝,公元252-258年在位。他是吴大帝孙权与潘皇后的第七个儿子,252年孙权去世后即位,258年被权臣孙綝废为会稽王。260年,孙亮因被诬告而自杀(一说被毒害)。孙亮在位期间,大

  • 孙亮辨奸的故事 孙亮方食生梅故事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亮,孙亮方食生梅,三国

    孙亮(243年-260年),字子明,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二位皇帝,公元252-258年在位。他是吴大帝孙权与潘皇后的第七个儿子,252年孙权去世后即位,258年被权臣孙綝废为会稽王。260年,孙亮因被诬告而自杀(一说被毒害)。其实孙亮非常聪明,观察和分析事物都非常深入细致,常常能使疑难事物得出正确的结论

  • 三国时吴国皇帝孙亮简介 孙权儿子孙亮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吴国,孙亮

    孙亮(243年-260年),字子明,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二位皇帝,公元252-258年在位。他是吴大帝孙权与潘皇后的第七个儿子,252年孙权去世后即位,258年被权臣孙綝废为会稽王。260年,孙亮因被诬告而自杀(一说被毒害)。早年经历孙亮字子明,孙权的小儿子。孙权年岁已高,而孙亮是最小的儿子,故此对他特

  • 三国时期的神秘隐士水镜先生:高人中的高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水镜先生,司马徽,刘备,

    三国时期在我国历史上可谓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一部名著《三国演义》便描绘了不知多少的人物。这其间既有帝王将相,也有才子佳人;既有文臣武将,也有英雄豪杰;既有当世名人,也有山野之士。真可谓群星璀璨,正如小说作者在开篇所列的词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这浩瀚的群星中,却有一位出场不多的人物,

  • 水镜先生是谁?水镜先生司马徽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徽,水镜先生,三国

    司马徽(?—208年),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著名名士,精通经学。有“水镜”之称。司马徽为人清雅,有知人之明,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庞统。其才华始终未得施展,一生湮没不彰。桑下之论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为人清高拔俗,有知人论世、鉴别人才的才能,受到世人的敬重。南

  • 东吴太子孙和文武双全 为什么会被陷害被流放?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东吴,孙和

    孙和文武双全,全心扑在工作上,朝廷内外一片赞誉声,继位之路不是阳关大道,一马平川吗?然而对于孙和来说,却是荆棘满地,一路跌跌撞撞,坎坎坷坷,根本没有走到尽头,让人心酸不已。孙权不喜欢太子首先是老爸犹豫纠结,左右摇摆。孙权年龄大了,可能更爱调皮捣蛋的,对于孙和这种规矩本分的人反而冷淡了。他内心最喜欢的

  • 解忧公主第9集剧情介绍:匈奴公主与乌孙和亲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解忧公主

    解忧与翁归在乌孙北庭部落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两人仿如新婚不久的夫妻,出双入对外出狩猎。淮天沙正为如何寻找解忧发愁,心思聪慧的冯嫽给淮天沙出主意,建议找一个女子冒充解忧。乌孙的人除了翁归以外,无人见过解忧的真面目,翁归为了能与解忧长相厮守,定然不会揭穿假解忧的身份。翁归领着解忧离开部族游玩,两人在路上

  • 孙和妃子何姬简介 吴国后主孙皓之母何姬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何姬,三国

    何姬,今江苏句容人,吴国后主孙皓之母,孙权之子孙和之妻三国吴赤乌八年,吴帝孙权派校尉陈勋屯兵3万,开挖过一条人工运河名破冈渎,用以秦淮河与丹阳云阳古运河的连接,作为建康与吴会物资人员的运输,破岗渎从今茅山北春城乡境内通过。一日孙权在破岗渎茅山附近练兵,途经春城何庄,见路边围观的百姓中,有一美貌少女,

  • 孙权第三子孙和的妃子是谁?孙和有几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和,三国

    孙和(224年-253年),字子孝,三国时期吴国第一位皇帝孙权的第三子。王夫人与孙和的一位姊妹全公主不和。不久,孙和因在入庙祭祀时拜访妻子的叔父,而被全公主陷害他无礼,又诬陷王夫人对当时病倒的孙权幸灾乐祸。孙权最后把孙和废掉,并把他放逐到长沙,改立孙亮为太子。很多为孙和抱不平的大臣(包括丞相陆逊)都

  • 孙权第三子孙和简介 孙和结局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孙权,孙和,三国

    孙和(224年-253年),字子孝,三国时期吴国第一位皇帝孙权的第三子。王夫人与孙和的一位姊妹全公主不和。不久,孙和因在入庙祭祀时拜访妻子的叔父,而被全公主陷害他无礼,又诬陷王夫人对当时病倒的孙权幸灾乐祸。孙权最后把孙和废掉,并把他放逐到长沙,改立孙亮为太子。很多为孙和抱不平的大臣(包括丞相陆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