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宫为什么能说服曹操善待厚养自己的家人

陈宫为什么能说服曹操善待厚养自己的家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30 更新时间:2024/1/28 12:31:02

株连是封建社会常见的刑罚方式。一个人犯了事,往往会祸及全家,甚至连三族(父族、母族及妻族)都会被夷灭。陈宫追随吕布在兵败于曹操后,自己不愿投降,慷慨赴死。他却成功地保全了家人的性命,甚至让他们在今后漫长的岁月里衣食无忧,老有所养,幼有所依……

陈宫为什么能说服曹操善待厚养自己的家人

——标签约束效应

陈宫对曹操有旧恩。当年曹操刺杀董卓不成,逃出洛阳,被全国通缉,后在中牟县被守城官吏擒住。中牟县令正是陈宫。曹操成功地说服了陈宫,陈宫不但放了他,还弃官不做,追随曹操要为兴复汉室干一番事业(详见《曹操为什么能说服陈宫放他生路并弃官相从》一文)。但路途上,曹操因多疑自私而将吕伯奢一家全部杀掉,陈宫由此对曹操产生了不同的看法。道不同不相为谋,陈宫不告而别,两人也因此恩断义绝。

后来,陈宫投到吕布帐下,为他出谋划策。曹操和吕布交兵,吕布战败。吕布和陈宫都被曹操擒住。

曹操见了陈宫,有意调侃几句,戏弄地说:“公台别来无恙?”曹操这句话实际上是在讽刺、责怪他当初识人不明,对自己不辞而别,却误投吕布门下,以至于今天被自己擒获。

陈宫也毫不客气,说:“你心术不正,我才弃你而去。”

曹操说:“我心术不正,你怎么就去辅佐吕布呢?”曹操的意思是吕布的心术人品还不如我呢。

陈宫说:“吕布虽然有勇无谋,但不像你是个奸雄。”

曹操换了个话题继续讽刺挖苦陈宫:“你老是认为自己智谋无敌,怎么今天会被我擒住呢?”

陈宫嘴上还是不服输,说:“吕布是没听我良言,如果他听了我的话,今天被抓住的还不一定是谁呢?”

曹操见陈宫并没有表现出战败被擒的沮丧和失落,就想用“死”来恐吓陈宫。曹操说:“那么今天你打算怎么办呢?”

陈宫内心已经怀了必死之心,叹了口气说:“为臣不忠,为子不孝,我死了也没什么怨言。”

曹操看看陈宫始终都不屈服,真是拿他没办法。但陈宫的这句话也提醒了他。曹操抓住这一点,继续用陈宫的家人来恐吓要挟他。

曹操冷冷地说:“你死了就算了,那么你的老母亲怎么办呢?”

这句话把陈宫吓出了一身冷汗。他自己是个视死如归的硬汉,死就死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如果连累自己的老母亲被杀,就真的是不孝之极了。而按照当时的规矩,战败者的家人往往是被满门抄斩,斩草除根的。如果陈宫应对不当,必然保不住母亲的性命。

陈宫内心十分紧张,却镇静自若地说:“我听说以‘孝’治天下的人,是不伤害别人的双亲的。我老母亲的生死存亡,哪里需要我考虑呢,一切都取决于明公您啊。”

曹操面无表情地继续发问:“那么,你的老婆孩子怎么办呢?”

陈宫依然不动声色地回答:“我听说施仁政于天下的人,不绝人之嗣。我老婆孩子的生死存亡,也是取决于明公您啊!”

陈宫的这一套说服策略真是十分高明!他没有破口大骂,指责曹操以家人的性命来胁迫自己。他也没有苦苦哀求,请曹操放他的家人一条生路。而更重要的是,尽管曹操以家人的安危来威胁他,陈宫依然做到了不亢不卑,绵里藏针,绝没有屈服于曹操的淫威。

陈宫所使用的这种策略就是“标签约束效应”。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必然要受到这个社会主流价值的影响和约束。在当时的时代,“忠、孝、仁、义、礼、智、信”就是最主流的价值观念。尽管很多人在心里并不认同这些价值观念,甚至在现实中通过违背这些价值观念而获得了丰厚的物质利益。但在公开场合,还是没有几个人敢于大肆宣扬反对这些价值观念的。而很多想要收揽人心,成就一番事业的领导者(比如曹操),更是在表面上将这些价值观念奉为圭臬,以此来烘托、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

从而,这七个字就像七个标签一样,一旦某个人自己主动贴上或者被人贴上这样的标签,为了表现出自己言行的一致性(不一致就会受到内心的谴责和外界的负面评价,从而导致认知不协调),这个人就会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标签所约定蕴含的价值准则。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如果你抢先一步通过各种方式将一个人定义为好人(标签化),那么这个人必然会表现出乐于助人,不图回报的一面。同样,如果你一开始就指责一个人为恶人,那么他的行为必然也如你所料的那样恶劣无耻。

这就是“标签约束效应”。

标签: 陈宫曹操失败

更多文章

  • 曹操为什么杀陈宫?曹操杀陈宫为何要流泪不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曹操谋士

    曹操为什么杀陈宫?曹操是个很大气的人,能够包容。你看张绣把他的儿子给弄死了,归降的时候照样和张绣把手言欢;陈琳写文章把他的祖宗十八代骂的鸡飞狗跳,曹操打下冀州,立刻就赦免陈琳无罪;还有那个祢衡,也曾玩过“击鼓骂曹”的经典片段,甚至把自己的衣服扒光,玩了一把行为艺术,老曹照样没有杀死他,最后把他送到刘

  • 天公将军张角:输了却和陈胜一样终结了东汉王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张角,黄巾起义,东汉,

    张角,演义小说里神仙一般的人物,有人说他会法术,会撒豆成兵,当然,演义小说只是对现实的一种夸张写法,其实张角只是一个落第的秀才,而他获得的天书,是于吉给他的太平经,一本包罗万象的道教经典,利用书里所讲的医术和五行五一学说,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并于公元184年仓促起义,最后死在了起义的路上。张角是哪里人

  • 黄巾起义领导者张角简介 张角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黄巾起义,东汉,张角,农民起义

    张角简介 张角怎么死的? 张角(?-184年),钜鹿(治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人。中国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黄巾军”的领袖,太平道的创始人。他因得到道士于吉等人所传《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遂以宗教救世为己任,利用其中的某些宗教观念和社会政治思想,组织群众,约于灵帝建宁(168-172)初传道。

  • 孙权长女孙鲁班简介 全公主孙鲁班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鲁班,孙权,东吴,三国

    孙鲁班(生卒年不详),字大虎,吴郡富春人。东吴大帝孙权长女,生母步夫人,全怿、全吴生母,全绪、全寄继母。初嫁周瑜的儿子周循,周循死后,改嫁全琮,因此孙鲁班又称全公主。谮害太子孙鲁班是孙权和步练师的长女,步练师去世后,孙权立三子孙和为太子。孙权准备立孙和的生母王夫人为皇后,但孙鲁班一向憎恨王夫人,又迁

  • 孙权的两个女儿,孙鲁班和孙鲁育,她们是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孙鲁班,孙鲁育

    孙鲁班和孙鲁育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说到孙权大家也都知道其实还是被蜀汉坑得很惨的啊,虽然是说和蜀汉结盟,但是每次打仗什么的却只有东吴在出主要的兵力了,所以损失什么的也比较的惨重了,所以孙权也是蛮悲剧的,其实孙权有两个女儿一个叫孙鲁班还有一个叫孙鲁育,那么这

  • 三国时吴国公主孙鲁育简介 孙权幼女孙鲁育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公主,孙鲁育,吴国

    孙鲁育,(?-255),字小虎,三国吴大帝孙权幼女,母步夫人。全公主孙鲁班之妹,东吴大将朱据之妻,后改嫁刘纂。因为初嫁朱据,而被称为“朱主”,即嫁给朱家的公主。遭诬遇害孙鲁育为吴大帝孙权和步夫人的幼女,于229年嫁朱据为妻,故又称朱公主。朱据死后又嫁给刘纂。刘纂曾经娶孙权中女孙氏,因为孙氏早逝,所以

  • 曹操的女儿清河公主为了离婚竟然诬陷丈夫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河公主,曹操,夏侯楙,三国

    曹操的女儿清河公主的丈夫是曹魏时代名将夏侯惇之子夏侯楙。夏侯惇是曹操手下权势最大的重臣,连曹丕都畏惧三分。可以说能够嫁给夏侯楙,是许多女人向往的事情。可是,清河公主和夏侯楙结婚没几年,就对自己的丈夫恨之入骨,甚至不惜诬陷丈夫谋反来摆脱这一段难耐的婚姻。为什么呢?只因为夏侯楙有一个毛病:好色。本来,你

  • 离乱皇族不如狗:清河公主被卖身为奴的离奇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晋元帝,清河公主,八王之乱

    在历史上,当国破家亡之际,那些坚持活下去的公主,其不幸的遭遇则种种各异,离奇的程度超出我们想象,也超出史家记录的范围,我们所能了解的并不多。痛苦就像千百年前的流星,早在我们注目之前悄然滑落,永远沉寂。但历史确也记载下来一件公主卖身为奴的事例,那便是西晋惠帝的次女清河公主卖身为奴的一段噩梦般的经历。公

  • 魏武帝女清河公主:曹操女儿为何设计谋杀亲夫?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公主

    曹操是个大奸雄,这个大家都知道,他的诸多事迹,恐怕也无需累述。至于他家的闺女清河公主,我们倒是可以谈一谈。其实,这位“白富美”身世是颇为凄惨。她的生母刘氏,原为曹操的姬妾。可当时的曹操,正在为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苦苦挣扎,居无定所的日子自然常有,而刘氏本是羸弱之人,竟经不起舟车颠簸,终于撒手西去。这位

  • 三国东吴大司马吕岱怎么死的?吕岱的墓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吕岱,东吴,三国名将

    三国东吴大司马吕岱怎么死的?吕岱的墓在哪吕岱(公元160-256年),字定公,东汉广陵郡海陵(东晋义熙七年置海陵郡,下辖建陵、临江、如皋、宁海、蒲涛5个县,故一说吕岱原籍如皋)人。他初为郡县小吏,汉末避乱南渡。到孙权的幕府任职,担任吴丞。孙权亲自察看各县仓库以及监狱犯人,担任长丞的官员都被接见,吕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