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袁绍:三国最仁慈的诸侯,他死后百姓痛哭流涕

袁绍:三国最仁慈的诸侯,他死后百姓痛哭流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177 更新时间:2024/2/14 8:38:47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袁绍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对刘备是推崇至极的,小说中的刘备是非常仁慈的。同时刘备代表了正统,孙权以及曹操不是正统,在小说中,曹操甚至被描写成为了“汉贼”。这让人们对魏蜀吴三国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可是正史中与三国演义有很大区别。

不可否认的是,三国演义对推动三国时期有很大的作用,大部分人了解三国时期都是通过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无疑是非常优秀的作品,但是里面的很多描写与正史是有很大区别的。那么在当时来说,作者罗贯中推崇了刘备,可是刘备也不是一个完美的人。

在正史中,刘备曾经做过直百钱,这让蜀汉的百姓遭受了命运“钱”花的命运。直百钱的出现就是稀释了百姓手中的钱财。话说回来,谁是三国中最仁慈的诸侯呢?很多人都会认为是刘备,可是在正史中,刘备根本不是最仁慈的诸侯。

三国中最仁慈的诸侯是袁绍。说到袁绍,人们肯定是不陌生的,当初曹操与袁绍进行了大决战,由此曹操奠定了一统北方的基础。只不过袁绍的教育是很失败的,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两兄弟自相残杀,这让曹操的谋士郭嘉看到了机会。

结果最后曹操没有出动一兵一卒就收复了北方。郭嘉当初给曹操提出了“十胜十败论”,曹操正是按照这个计谋,一步一步的一统北方。那么为什么说袁绍是三国最仁慈的诸侯呢?这个答案很简单,在古代的时候,老子提出了“圣人”的概念。

老子在他的著作中说出了“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九章。那么袁绍治理诸侯国的能力就达到了老子所说的境地。东汉末年时期,荀彧和郭嘉都曾经投靠过袁绍,从这一点来说,袁绍也是吸引了众多人才的。

曹操曾经评价袁绍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曹操这样的评价让后人对袁绍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三国演义中对袁绍的描写比较差,可是在三国志中,正史中的记载是非常好的。

袁绍在正史中最大的表现就是爱民。这在东汉末年时期,能够做到袁绍这样的爱民,肯定是不易的。在东汉末年时期,袁绍是所有诸侯中最爱民的一位。可是在郭嘉的眼中,袁绍是不完美的,有很多缺点。郭嘉认为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袁绍有恩于民夷。”

不过袁绍爱民确实真的,在治理诸侯国方面,袁绍确实是差了一些。在三国志中,郭嘉对袁绍有了一个很好的评价。这些评价都是对袁绍爱民的评价。首先“绍,布衣之雄而,能聚人而不能用”其次荀攸“绍以宽厚得众心。”这些都是对袁绍的评价。

那么在三国演义中,对刘备的评价也是很高的,只不过刘备的评价都是“刘备以枭雄之姿”之类的,根本没有刘备爱民的评价。这一点与袁绍有很大的区别。不可否认的是,袁绍在官渡之战中确实是没有决断的,于是导致了官渡之战的失败。

不过袁绍的出身是不错的,袁绍出身于“四世三公”的家族。不过在东汉末年的时候,这样的家族是数不胜数的。即使是刘备也是如此,身为中山靖王之后,刘备在没有起兵之前,仅仅是一个卖草鞋的。根本没有什么作为。那么在当时的情况下,袁绍是深得民心的。

在荀彧和荀攸的眼中,袁绍就是“布衣之雄”、“众心”,这些都是给袁绍的最高评价。在三国志以及其它一些史籍资料中,对袁绍的评价都是很高的。郭嘉评价袁绍为“袁绍有恩于民夷。”其次更为主要的是,袁绍去世的时候,场面是前所未有的。

《献帝春秋》记载了“绍为人政宽,百姓德之。河北士女莫不伤怨,市巷挥泪,如或丧亲。”就是说袁绍对待百姓宽厚,是其他诸侯不具备的。其次袁绍病逝的时候,河北的百姓无不痛哭流涕,这时候的百姓自发为袁绍送行。这样的情况是很难得的。

由此说来,史书对袁绍的记载完全可以让袁绍成为最仁慈的诸侯。在东汉末年的诸侯中,袁绍无疑是对待百姓最好的一位。单单从“河北士女莫不伤怨,市巷挥泪,如或丧亲。”这样的记载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是其他诸侯没有的。

标签: 袁绍三国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袁绍比袁术强?袁绍和袁术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袁术

    为什么说袁绍比袁术强?袁绍和袁术是什么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袁术袁绍两兄弟,虽然说都是出自汝南袁氏,两人名义上也是兄弟,但其实他们之间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的亲兄弟,而要说谁更厉害,恐怕很多人还是会认为袁绍要比袁术强一些。但其实事实当真是如此的吗?袁术在自己最鼎盛的时期,其

  • 官渡之战,袁绍竟有六次机会挽回败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

    官渡之战,袁绍竟有六次机会挽回败局?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发生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战,袁绍以多打少,兵力明显占据优势,袁军士气也很高,将士也不可谓不用命,但结果却惨败而回,几乎全军覆没。可所有取胜的机会都被袁绍“完美”地避开了。袁绍的失败,不得不归究于其本人在指挥

  • 官渡之战,袁绍败给曹操的原因竟然是?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

    官渡之战,袁绍败给曹操的原因竟然是?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在中国历史上发生的无数场战争,而每一场战争或多或少都对后来的事情,有一定的影响。有的时候一场战争,可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但也可能只是两个对手之间的相互试探,打仗之后进行战术调整,以便后来继续对抗。而在三国时期,有很

  • 公孙瓒:野心不亚于袁绍,曾和董卓势不两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公孙瓒,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公孙瓒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里,皇帝代表着皇权,而皇权一直是一个最为重要的资源。谁拥有皇权,谁就可对别人进行合法的封官,从而就可吸引吸收更多的人才加入,并为之服务,乃至效命,甚至卖命。官,会意字,以宝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能治众,就有权力

  • 官渡之战以少胜多是真的吗 曹操真的有用八千士兵消灭袁绍八万士兵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袁绍

    还不知道:曹操八千士兵消灭八万大军是真的吗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演义》里的官渡之战很多网友都不陌生!袁绍统兵七十万来打曹操的许昌,曹操带领七万精兵在官渡迎敌。两军在官渡展开厮杀,袁军接连发起进攻,曹军针锋相对,巧妙防御,双方进入对峙状态。这时,曹军粮

  • 官渡之战曹操为什么直言袁绍必败 只因此人没有被袁绍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官渡之战,袁绍

    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必败,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根据《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

  • 袁绍为什么要赌上袁氏安危与董卓为敌?依附董卓换取安宁不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袁绍,董卓

    袁绍为什么与董卓为敌?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最初看到袁绍不顾自己的叔叔袁隗的安危也要和董卓起冲突时,我也很疑惑袁绍为什么要这样不顾大局,后来仔细咀嚼了一下袁绍的行为,我觉得袁绍的心理发生了以下几个变化。何进掌权时,袁绍希望谋求在朝廷中的更大权力,但以失败告终十

  • 袁绍想称帝耿苞拍上马屁,一不小心做了袁绍的替死鬼!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袁绍,耿苞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大家都知道,曹操的势力是凭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策略发展起来的,其实,作为曹操主要对手之一的袁绍接触这个理念的时间更旱,但是,他没有把握住上天赐予的宝贵机会。曹操身边有五大谋士,分别是荀彧、郭嘉、贾诩、程昱、荀攸;袁绍帐中亦有为数

  • 曹操的魄力在哪里能看出来?生死关头竟然敢相信袁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曹操,袁绍

    在历史长河中,曹操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官渡之战的故事吗?袁绍在消灭公孙瓒后,拥有青州、幽州、并州、冀州四块地盘,为了谋求进一步发展,他只能向南进军。南边是曹操的地盘,和袁绍一样,同样是北方一股强大的势力。袁绍谋求发展,曹操为了生存,一场决定双方命运的战略决战打响,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官

  • 袁绍败给了谁?正史上的袁绍真的有勇无谋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袁绍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正史上的袁绍真的有勇无谋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三国志当中这样来评价袁绍,绍鹰扬河朔然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袁绍这个人吧,很是特别。熟悉历史的朋友们大家都知道,袁绍的光芒一直被曹操所掩盖。比如在官渡之战当中袁绍逼走许攸,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