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荀氏兄弟,哥哥效忠袁绍,弟弟成曹操的谋臣

三国荀氏兄弟,哥哥效忠袁绍,弟弟成曹操的谋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842 更新时间:2024/2/14 10:37:15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荀彧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俗话说得好:“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个道理是千百年来的世家大族给后人留下的深刻道理。纵观历史,各朝各代的皇族,长久者不过三百多年的历史;而反观一些门阀士族,却能屹立于多个朝代而长盛不衰。比如东晋时代的王氏家族,隋唐年间的陇西贵族集团,以及盛唐时期的五望七姓,都是精于此道的佼佼者。

而在人才辈出的三国时代,亦有不少家族选择了这个办法。如诸葛一族,诸葛瑾为东吴高官,诸葛亮为蜀国丞相,而诸葛诞却效命于魏国。不过讽刺的是,三家归晋以后,诸葛家却是彻底没落了下去。而比较成功的一个典型例子,便是颍川籍士族集团了。就拿颍川荀氏来说,哥哥效忠于袁绍,而弟弟却成为了曹操手下的头号谋臣。正因如此,无论哪方称霸了中原地区,荀氏家族也依然能凭借从龙之功,继续发展下去。

效忠袁绍的的哥哥,乃是荀谌,字友若。荀氏一门人才辈出,荀谌作为荀彧的兄长,其实也有过亮眼的表现。袁绍能顺利得到冀州,也多亏了荀谌等人的效忠。事情是这样的,早在韩馥担任冀州牧之时,他便开始考虑经营自己的地盘了。但韩馥自己是颍川士族出身,所以他对冀州本地的田丰沮授等人,并不是多信任。而荀谌也是颍川士族出身,所以韩馥也自然相信这群老乡。

不过韩馥其人不仅胸无大志,而且喜好猜疑,为了自保,他曾经还打算杀死自己的心腹谋士刘子惠。在其手下头号大将鞠义反叛之后,以荀谌为首的颍川士族,便对韩馥彻底失望了。于是,他们将目光重新放在了时任渤海太守的袁绍身上。就这样,荀谌便成为了袁绍的代言人,反而替后者说话,希望韩馥能出让冀州。

据《三国志袁绍传》记载,当时韩馥的冀州,已经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内忧是叛逃的大将鞠义,他也投入了袁绍的麾下;而外患则是指在幽州虎视眈眈的公孙瓒。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荀谌带着袁绍的意志,前来游说韩馥。荀谌的说话很有技巧,他先提起了威震北疆的公孙瓒之名:“公孙提燕、代之卒,其锋不可当。袁氏一时之杰,必不为将军下。夫冀州,天下之重资也,若两雄并力,兵交於城下,危亡可立而待也。”荀谌毫不客气地指出,如果韩馥还要坚持自己领导冀州,那么他势必会引起袁绍和公孙瓒的合谋。话已至此,韩馥心中自然会感到惶恐不安。

荀谌见韩馥已经松口,他又开始为其打消疑虑:“夫袁氏,将军之旧,且同盟也,当今为将军计,莫若举冀州以让袁氏。袁氏得冀州,则瓒不能与之争,必厚德将军。”听到自己的安全有了保障,韩馥终于决定,将冀州牧的职位出让给袁绍。

不难发现,荀谌这次游说,为袁绍积累初始的政治资本,奠定了坚实基础。袁绍在得到冀州以后,不仅获得了田丰、审配、沮授等一流谋臣的效忠,更是有了张郃、鞠义、高览这些一流武将。这些顶级人才的加入,让袁绍彻底走上了霸业之路。不过,荀谌在此之后却甚少有过表现。官渡之战前夕,荀谌支持袁绍讨伐曹操,此后便再无半分踪迹可寻。

再来看一下荀谌之弟荀彧,这位三国时代堪比诸葛亮鲁肃的杰出战略家。荀彧的事迹,相信不少人都有所了解。作为一位“王佐之才”,荀彧很好地履行了自己的这个职责。纵观曹操的发迹历程,每当有重大决策之时,荀彧都能给出极其重要的参考意见。毛玠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荀彧劝说曹操实施,这才有了后来曹操在名义上的不败地位。

兖州之战时,曹操一度打算要放弃与吕布相持,又是荀彧劝说他将兖州作为根据地,这才有了后来的曹氏集团称霸北方的基础。曹操占据兖州、豫州以后,生出了与袁绍争雄的心思。荀彧察觉以后,便提出了著名的“四胜之策”,帮助曹操坚定了信心。官渡之战期间,南阳许攸前来投靠,又是荀彧和贾诩支持曹操信赖许攸,这才完成了一次漂亮的反击战。

凡此种种,还有很多事迹足以证明荀彧的才干。对曹操来说,荀彧不仅是他的张良、更是他的萧何。随军出征时,荀彧奇策频出,帮助曹操逐步扩大优势。而即便荀彧坐镇后方,也能保证曹操的大本营安稳如山。不仅如此,诸如戏志才、陈群、郭嘉等一批顶级谋士,也是荀彧向曹操推荐的。

由此可见,尽管荀谌匡扶袁绍这条路失败了,但荀彧却成为了曹操最为器重的谋臣。荀氏家族的这个安排,总体上还算比较成功。不过颇为可惜的是,荀彧最终因为选择忠于汉室,从而与曹操分道扬镳。可为家族利益,荀彧最终选择牺牲了自己,令人唏嘘不已。

标签: 荀彧三国

更多文章

  • 袁绍:三国最仁慈的诸侯,他死后百姓痛哭流涕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袁绍,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袁绍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对刘备是推崇至极的,小说中的刘备是非常仁慈的。同时刘备代表了正统,孙权以及曹操不是正统,在小说中,曹操甚至被描写成为了“汉贼”。这让人们对魏蜀吴三国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可是正史中与三国演义有很大区别。不可否认的是

  • 为什么说袁绍比袁术强?袁绍和袁术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袁术

    为什么说袁绍比袁术强?袁绍和袁术是什么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袁术袁绍两兄弟,虽然说都是出自汝南袁氏,两人名义上也是兄弟,但其实他们之间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的亲兄弟,而要说谁更厉害,恐怕很多人还是会认为袁绍要比袁术强一些。但其实事实当真是如此的吗?袁术在自己最鼎盛的时期,其

  • 官渡之战,袁绍竟有六次机会挽回败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

    官渡之战,袁绍竟有六次机会挽回败局?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发生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战,袁绍以多打少,兵力明显占据优势,袁军士气也很高,将士也不可谓不用命,但结果却惨败而回,几乎全军覆没。可所有取胜的机会都被袁绍“完美”地避开了。袁绍的失败,不得不归究于其本人在指挥

  • 官渡之战,袁绍败给曹操的原因竟然是?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

    官渡之战,袁绍败给曹操的原因竟然是?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在中国历史上发生的无数场战争,而每一场战争或多或少都对后来的事情,有一定的影响。有的时候一场战争,可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但也可能只是两个对手之间的相互试探,打仗之后进行战术调整,以便后来继续对抗。而在三国时期,有很

  • 公孙瓒:野心不亚于袁绍,曾和董卓势不两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公孙瓒,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公孙瓒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里,皇帝代表着皇权,而皇权一直是一个最为重要的资源。谁拥有皇权,谁就可对别人进行合法的封官,从而就可吸引吸收更多的人才加入,并为之服务,乃至效命,甚至卖命。官,会意字,以宝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能治众,就有权力

  • 官渡之战以少胜多是真的吗 曹操真的有用八千士兵消灭袁绍八万士兵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袁绍

    还不知道:曹操八千士兵消灭八万大军是真的吗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演义》里的官渡之战很多网友都不陌生!袁绍统兵七十万来打曹操的许昌,曹操带领七万精兵在官渡迎敌。两军在官渡展开厮杀,袁军接连发起进攻,曹军针锋相对,巧妙防御,双方进入对峙状态。这时,曹军粮

  • 官渡之战曹操为什么直言袁绍必败 只因此人没有被袁绍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官渡之战,袁绍

    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必败,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根据《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

  • 袁绍为什么要赌上袁氏安危与董卓为敌?依附董卓换取安宁不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袁绍,董卓

    袁绍为什么与董卓为敌?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最初看到袁绍不顾自己的叔叔袁隗的安危也要和董卓起冲突时,我也很疑惑袁绍为什么要这样不顾大局,后来仔细咀嚼了一下袁绍的行为,我觉得袁绍的心理发生了以下几个变化。何进掌权时,袁绍希望谋求在朝廷中的更大权力,但以失败告终十

  • 袁绍想称帝耿苞拍上马屁,一不小心做了袁绍的替死鬼!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袁绍,耿苞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大家都知道,曹操的势力是凭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策略发展起来的,其实,作为曹操主要对手之一的袁绍接触这个理念的时间更旱,但是,他没有把握住上天赐予的宝贵机会。曹操身边有五大谋士,分别是荀彧、郭嘉、贾诩、程昱、荀攸;袁绍帐中亦有为数

  • 曹操的魄力在哪里能看出来?生死关头竟然敢相信袁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曹操,袁绍

    在历史长河中,曹操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官渡之战的故事吗?袁绍在消灭公孙瓒后,拥有青州、幽州、并州、冀州四块地盘,为了谋求进一步发展,他只能向南进军。南边是曹操的地盘,和袁绍一样,同样是北方一股强大的势力。袁绍谋求发展,曹操为了生存,一场决定双方命运的战略决战打响,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