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名臣诸葛亮手中的羽扇到底有什么来历?

解密:名臣诸葛亮手中的羽扇到底有什么来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739 更新时间:2023/12/29 22:02:22

有民间传说,诸葛亮博望烧屯,火烧赤壁,都是靠这把扇子扇风起火打败曹军的。后来街亭之役失利,据说也是因为忘了带那把羽毛扇。

《三国演义》里,特别是写六出祁山时的诸葛亮,人们最熟悉的,恐怕是他素衣纶巾,手摇羽扇,端坐四轮车上,飘然而出的形象。羽扇纶巾后来成了戏曲舞台上诸葛亮特有的穿戴。

历史上,诸葛亮指挥打仗,可能确是这样的束装。裴《语材》曾记述这样一件事,说诸葛亮和司马懿在渭水之滨对阵时,司马懿一身戎装,来到阵前,却见对面的蜀军阵,诸葛亮乘一辆没有油漆的车,穿着葛布巾,手持白羽扇,指挥着三军。司马懿不由地赞叹:“真可谓名士矣。”

不过,这在当时却只不过是名士们的时髦打扮。在这之前,京城洛阳的人们就这般装束,这以后,晋人也以此显示潇洒风流,顾荣就曾经手摇羽扇指挥军队与陈敏打仗。

十六国时期的前凉军师将军谢艾,作战时也曾“乘轺车,冠白韬”,气的敌将发怒说:“谢艾年少书生,冠服如此,分明是藐视我!与诸葛亮同时的周瑜的装束可能也是这样,后来苏东坡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词里就写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

诸葛亮之所以这样装束,因为他不是武将,而是名士。但是,这是到了民间,却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在人们看来,诸葛亮之所以有人们想象中的那非凡超群的本领,就与他经常拿在手里的羽毛扇有关。于是,关于这羽扇,关于这羽扇的来历,也就有了各种各样神奇的传说。

一个故事,说这羽扇是水镜先生给的。因为这一开始诸葛亮读书没能领悟出先生的真谛,先生一怒之下,烧了生平著的书,把诸葛亮赶下山,一面去让夫人送去两件东西,一件是八卦衣,另一件就是羽毛扇。当诸葛亮在回到山上求师,遇到难题心理烦躁不安的时候,只用那羽毛扇轻轻扇两下,顿觉神清气爽,心头豁亮,一边扇,一边想,便悟出了水镜先生讲的深奥道理。后来他布阵行兵,只要羽扇一摇,便可计上心来。

但是,在另一个故事里,羽扇则是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送给他的。说是黄承彦爱养鹅,又家藏古今奇书。黄员外把女儿许嫁给诸葛亮时,还给了他很多书作为陪嫁。诸葛亮如饥似渴地读完那些书,又和黄夫人经常研究阵法兵法,终于博通文武,闻名遐迩。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黄承彦宰鹅设宴为他饯行,用鹅毛做了一把扇子送给他,告戒说:“鹅性最机警,一有风吹草动,它便知动静。你将鹅毛扇带在身边,便可时时提醒自己机警谨慎。”

还有一些传说,羽扇便成了神话中的宝物。这又有各种说法。一个说法,说是王母娘娘给的。诸葛亮本是天上的文曲星,玉帝要他下凡,辅佐刘备,平定天下。因为刘备势单力薄,曹操兵强势大,怕打不过,王母娘娘便从自己养的白天鹅身上拔下羽毛,做了扇子,让他带到凡间。据说,博望烧屯,火烧赤壁,都是靠这把扇子扇风起火打败曹军的。后来街亭之役失利,据说也是因为忘了带那把羽毛扇。

别的说法,则说这扇并不是鹅毛扇,而是鹰毛扇。这鹰一说就是诸葛亮的师傅。他修行一万八千年,化作老人,来到卧龙岗。诸葛亮十分尊敬他,见他学识广博,很想向他求教。这一天,他悄悄跟随老人来到深山,却不见老人,只见一只老鹰蹲在树上,原来就是那老人。老鹰说,你就是我的弟子。我有一颗智慧红豆,你把他吃了就会足智多谋。我马上要死了。把我身上的羽毛留给你,做成扇子,遇到急难摇起扇子,就会有办法的。羽扇就是这样来的。

又一说,这鹰并不是诸葛亮的师傅,而是一只害人的鹰精。这鹰精口里有一颗宝珠,已经修炼三百年,还要在修炼。为了练珠,鹰精一到春天就要把方圆百里的麦苗吃光,吸吮万亩春苗的精汁,并每隔三天要到隆中醉酒一夜,以吸收千担秋谷的精浆。这就害地这一带百姓常常颗粒无收。为了为民除害,诸葛亮趁鹰精醉酒时夺了它的宝珠,使鹰精失去道行顿时死去;又用它身上的羽毛做成那把羽扇。从此,这一带不再闹鹰怪,春粮年年丰收。这把羽扇也伴随诸葛亮烧新野,取西川,出祁山,发挥了神奇的作用。

这些传说,不能简单地用怪异无凭来评价。不管多麽怪异,其中包含的民间对诸葛亮的感念之情却是真切的。

更多文章

  • 解密:名臣诸葛亮在出山之初为何会屡屡犯错?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名臣诸葛亮

    诸葛亮出山之初,曾经让刘备大喜过望。两人亲密无间的劲头让关羽张飞都有点吃醋了。刘备则声称自己和诸葛亮的组合是“如鱼得水。”但如鱼得水的日子随着法正的到来就结束了。自从伐蜀之后,法正就成了刘备手下的头号红人。此消彼长,诸葛亮多少要感受到一些冷落了。也就是说,法正的日子过得越红火,诸葛亮的日子就越黑暗。

  • 揭秘诸葛亮的锦囊妙计为何只能用三次?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

    演义中的诸葛亮,智慧如同神人,简直所向披靡。从初出茅庐到五丈原病死,他屡出奇谋,其中更是三次使用锦囊妙计。第一次是在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件事上。当时刘备、诸葛亮趁曹操赤壁之战失利,大肆扩充地盘,先占领荆州大部分地方,引起东吴孙权不满。于是孙权派鲁肃向刘备讨还荆州,被拒绝。周瑜就向孙权献计:和刘备

  • 关羽不仅是刘备眼中的兄弟还诸葛亮心头的隐患!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关羽

    咸鱼翻身东汉末年,刘备与张飞关羽在涿州一带起兵,经过多年的转战,最后逐步发展壮大。刘备是个很有本事的人,后来投靠刘表,暂时驻扎在新野,在那里,请出了年轻的诸葛亮作为自己的首席谋士。从此刘备如咸鱼翻身,事业上更进一步。驻守荆州在诸葛亮的协助下,刘备顺利占了荆州三座城池,开始对益州用兵。临行前,让诸葛亮

  • 大家士族还是草根崛起,诸葛亮背景大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出师表,刘表

    第一次北伐前夕,诸葛亮给后主刘禅上了一道表文,论述北伐的必要性,便是上学时都要背诵的《出师表》。文章中,他这样介绍自己身世,“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布衣就是麻布衣服,古代人对穿衣服有要求,衣服的颜色、材质与社会身份有关。按规定,老百姓不能穿丝绸制品,只能穿麻布做的衣服,所以老百姓也用布衣来指代。躬

  • 诸葛亮杀人不见血独门武功秘籍:“盖世气功”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生于公元181年,卒于公元234年,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公元181年,诸葛亮出生在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的一个官宦家庭。诸葛亮是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裔。父亲诸葛圭,字君贡,汉末为泰

  • 揭秘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灵感究竟从何而来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所指挥战役中,最为成功的当数率军南征时七擒七纵蛮王孟获。他征服的不仅是一个部族首领,更征服了百姓的心。这是诸葛亮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实行民族政策的胜利。这一战中,诸葛亮只用了兵书上的一计——欲擒故纵。可见,兵书的魅力令人折服。网络配图如今,兵书在国外亦受到热捧,我国古典兵书《孙子兵法》被奉为

  • 解密:诸葛亮的空城计司马懿为什么没识破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司马懿

    司马懿攻占街亭,引兵十五万,望西城峰拥而来。当时孔明身边并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原有的五千士兵,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两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惊慌失措。孔明登上城墙,果然看见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而来。于是传令把所有旌旗都收藏起来,诸将各守城铺,不许妄行出入及高声言语,违者立斩。并

  • 风水谜团:诸葛亮下葬怪事重重 “选穴”极具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

    相传诸葛亮因为魏延夜闯营帐,一不小心踹灭了灯盏,延寿之法被破坏,自此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他遗书后主刘禅,嘱其在他死后,将尸体入棺,由四名士兵抬着向南走,杠断绳烂之处便是他的葬身之所。网络配图诸葛亮生前给他人看风水,死后给自己“选穴”的故事更是极具传奇。据说诸葛亮在他死前,曾立下遗嘱说要葬在定军山,这

  • 揭秘诸葛亮北伐 司马懿为什么不敢出战?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

    公元234年春天,诸葛亮经过三年劝农讲武的准备,在斜谷口再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口,同时派使臣到东吴,希望孙权能同时攻魏。四月,蜀军到达郿县,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下扎营寨。司马懿则率领魏军背水筑营,想再次以持久战消耗蜀军粮食,令蜀军自行撤退。魏将郭淮认为蜀军必会争夺北原,司马懿认同,便派郭淮先前往防备。果然

  • 诸葛亮的后人是谁 至今仍有血脉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

    在三国里面军师要属诸葛亮最厉害,他的才智都是无人能敌的,当时在刘备请诸葛亮出山也形成了一个三顾茅庐的典故,他一生经历的故事都被后人一一记录下来,七擒孟获、赤壁鏖战、草船借箭、羽扇纶巾、出师未捷身先死等,但是他的后代又如何,至今还有人在吗?诸葛亮的后代诸葛瞻字思远,诸葛亮的儿子十七岁时,被后主刘掸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