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一生识人最失败之处:挥泪斩马谡

诸葛亮一生识人最失败之处:挥泪斩马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033 更新时间:2024/3/14 0:49:38

《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是一个被过度神话的角色,好像没有人不知道关于诸葛亮的各种典故,这个人有谋略、有胆识、讲义气、还聪明到近乎神人的地步,但世间怎么可能有如此完美的人,历史上的诸葛亮又是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来通过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来谈谈诸葛亮那不完美的另一面。

网络配图

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马良之弟[1],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

蜀汉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深为器重,每次接见谈论,从白天到黑夜。

建兴六年(228年),马谡在诸葛亮北伐时,因违背诸葛亮作战指令,而导致街亭失守,撤军后被诸葛亮斩首。

要聊诸葛亮,就先谈谈最让他挫败的一件事儿,就是挥泪斩马谡。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为什么要斩马谡,其实皆因为马谡失街亭,之后有了诸葛亮的空城计,最后才是斩马谡。所以失街亭是因、空城计是续、斩马谡是果。但历史上真实的情况却又有出入,失街亭是真,空城计是假,斩马谡也是真。可见诸葛亮本身也不是神奇到令人无法想象的地步。分析好这些后,我们就能进一步来谈谈马谡究竟是怎么死的。

网络配图

其实想弄清楚马谡之死也还是有据可寻的,目前我国还尚存两套古籍可供参考,剩下的多为传说不足信。这两套古籍,一套可参考的是陈寿的《三国志》,在其中的蜀志的卷九,马良传记之下附有马谡传,里面有记载,谓:“谡下狱物故。”而另一部可参考的古籍则是《资治通鉴》,在卷七十一,魏纪三,谓:“收谡下狱,杀之。”

因为可供参考的资料太少,就只有这两部古籍,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相信根据陈寿所记录马谡之死的原因是“物故”。认为马谡最后是病死的。这个推论有过之而无不及,物故者,化为物而不存,所以物故并非病故。人少一口气,就是物,物化就是死了。而同马谡一起被处死的还有李盛,所以《资治通鉴》认为诸葛亮是先处死了马谡,后处又死了李盛。李盛位低而死,马谡的死刑才是必然的。由此推论马谡确实是被诸葛亮斩首了,因为在《三国志》与《资治通鉴》都讲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重点在描述挥泪,而诸葛亮是否真的有挥泪?又为什么要挥泪呢?

其实想想也理所当然,马谡没有守住街亭,失去街亭使得蜀军仓促退兵。街亭的位置已经很接近曹魏的防线,一旦从街亭突破曹魏的防线,那简直是势如破竹。此次机会一失,也就意味着永远失去了机会。诸葛亮当然会扼腕会挥泪。文韬武略,马谡有文韬,曾建议诸葛亮南征,攻心收服各蛮邦;马谡却无武略,好论兵也只在文韬范围之中。

网络配图

诸葛亮的失败之处在于不能识人,他不但耽误了国家社稷的大事,失去了北攻最好的时机,也同时害死了一员大将马谡。文韬难得,武略更难得,因为除了平日要多习读兵书以外,更须了解人、事、地、物、时,并掌握他们之间的关系,要一通则通,对敌我的判断才能精准无误,不然失败常常就在一瞬间。

马谡不具备将材的素质,而诸葛亮作为领导平日就该有所观察到的,而不是等出现了问题才悔恨交加。只可惜历史上的诸葛亮并不完美,也有失败看走眼的时候,其实就连马谡的副将王平都比马谡强。王平虽然识字少,但战阵之上,需要另外的才能,而这一点诸葛亮却没有琢磨清楚。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十分谨慎 “空城计”其实并不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

    读《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诸葛亮使用空城计的这个故事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什么是空城计?——“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空城计就是一种心理战术。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暴露我城内空虚,就是所谓“虚者虚之”。敌方产生怀疑,更会犹豫不前,就是所谓“

  • 从失街亭事件看诸葛亮计谋到底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

    导读: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虽然取得了局部胜利,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这次北伐可以用三个字概括——失空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失街亭,失街亭的直接因素是用了“言过其实”的马谡,当然,这只是表面,如果深层分析,诸葛亮在用人和谋略上的双重失误才是最重要的原因。网络配图先从街亭的重要位置说起,街亭乃一地名,位于秦岭

  • 诸葛亮有后代吗?儿子当驸马战死沙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创造了三足鼎力的局面,但是他死后蜀国也随之灭亡,蜀国灭亡后诸葛亮的子孙如今在何处却无人知晓,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下吧。诸葛亮一生为人忠厚。一个人是否忠厚,从他对家中的人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他对黄氏夫人很好,且无论黄氏夫人是否相貌平常。网络配图他对养子诸葛乔与

  • 惊!诸葛亮的一个错误竟让蜀国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

    三国诸葛亮号称神机妙算,种种事迹为人称道,就是时至今日人们依然把诸葛亮当作神算子。甚至有人认为古代哪一方拥有诸葛亮做军师哪一方就能胜利,不过诸葛亮却犯下了一个不应该犯下的错误,竟在最后葬送了蜀国江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其实和真实历史当中的人物是有区别的,简单来说,诸葛亮确实足够

  • 诸葛亮为何会娶丑女为妻?竟是为了拉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在民间一直是智慧的象征,拥有超群的见识和治国才能的他,据说也是一个身形高大容貌俊俏的帅哥,但是他却偏偏娶了一个丑女为妻,至今还被当地人传说。那么他为何娶丑女呢?这其中有什么隐情吗?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个奇才,但却最后娶了个丑女为妻被后人诟病,有人说诸葛亮是为了

  • 难解之谜:为什么诸葛亮会重用张飞疏远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张飞,关羽

    《三国志》评价张飞、关羽时说:“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网络配图诸葛亮对待关羽,特别注意分寸,并努力维持一个客客气气的良好关系,因为关羽并不十分买军师账的。孔明的联吴方针,他执行不力,就是一证。虽然关羽远在荆州,但这个人从来未把自己的地位摆正。马超投蜀以后,为解决益州问题立下

  • 曹操与大乔小乔的绯闻都是诸葛亮一手捏造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此诗只是一种假设,东风终与周郎便,所以三国时期的大美女大乔小乔。并没有被曹操锁于铜雀台中。事实上,小乔与曹操素未谋面,也没有什么实际瓜葛,纯属莫须有的关系,而尽管如此,他们依然有生动的故事。网络配图“江东有二乔,河北甄芙巧”,三国时期最著名的美女有三名,大、小

  • 诸葛亮一生未夺权的原因竟是因为自己无后?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

    在三国时代,诸葛亮可谓是文武全才,神机妙算,无人能敌,而且在刘备死后实际掌握蜀汉政权,可以说是当时三国权力最大的丞相。那么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像司马懿那样逐步夺权,然后传给儿子,改朝换代呢?其真的不想么?真相到底是什么?第一“没有儿子”在古代,这些枭雄征战天下,争权夺利,篡位改朝换代无非是自己留名,子孙

  • 三国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老师究竟何方高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是一介文人,初出茅庐就明见三分,但是这只能说明他是一位喜欢钻研时政的青年,其本质和现在铁血的众多2B青年们没有区别,只不过考虑到三国时期资讯不发达,诸葛亮凭几乎闭门造车或者偶尔和其他2B中青老年聊天打屁就能准确预见之后十几年的情势也算是天赋高超。诸葛亮被三顾出山,虽然被刘备看重也只不过安排点小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千古名相诸葛亮魂归何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

    核心提示:诸葛亮北伐壮志未酬,安葬定军山,是想让后人不忘北伐曹魏;其次,当时有人对诸葛亮的权力至大产生过怀疑,所以诸葛亮安葬定军山,或是为免身后被猜疑。网络配图一传说诸葛亮死后,将诸葛兵书随葬,因担心司马懿掘墓盗兵书,所以下令从四门出丧,致使墓冢不知何处。对诸葛亮的所葬之地,《水经注·河水》就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