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诸葛亮在隆中到底唱的是些什么内容?

解密诸葛亮在隆中到底唱的是些什么内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759 更新时间:2024/1/25 11:10:35

孔明早年隐居在隆中,自己种地,闲来睡睡觉、看看

书,兴致来了还唱唱歌。他最喜欢唱的歌是《梁父吟》,据说歌词是这样的:"步出齐东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强古冶子。力

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这段歌词说的是 春秋时期齐国国相晏婴以

二个桃子杀了三个勇士的故事。齐国有三个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这三个勇士仗着自己功劳甚大,勇猛无敌,一向非常傲慢,齐景公感到很难驾驭他

们。晏婴一向最懂礼貌,对他们趾高气扬目中无人的态度当然也看不惯。所以很早就建议齐景公伺机除掉他们,免得成为后患。不久,机会来了。

网络配图

鲁昭公到齐国进行国事访问,齐景公设宴款待他,鲁国的叔孙、齐国的晏婴以及三位勇士都参与了宴会。两个国君谈的很高兴,吃得差不多了,齐景公便命人把自

己后院里最好的桃子摘来招待客人。那时候桃子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只摘来六个桃子。问题来了:六个桃子齐景公一个,鲁昭公一个,鲁国的叔孙是客人,也一

个。晏婴是国相,也一个。这都没问题,不过盘里只剩下两个桃子了,下边的三个勇士,该给谁吃呢?晏婴对国君耳语一番,便宣布,谁的功劳大谁有桃子吃,你们

三位勇士比一比看吧。

公孙接直接上来就拿桃,说我陪国君去打猎,第一次打死了一头野牛,后来又打死一头猛虎,救了国君。这样可以吃桃吧。田开疆紧接着上来,说我曾率兵两次打

败敌人,这样的功劳可以吃桃吧。他也抓一个桃子在手里。古冶子上来的时候,桃子已经没了,他气愤地说,当年国君渡河,一只大鼋扯住马腿,把国君的车子往河

里拖,这时我跳到水底下,顺在河流走了九里,逆着河走了一百多步,终于杀死大鼋,左手抓住马尾巴,右手提着大鼋的头,跃出水面。如果不是我,国君早就死

了。所以,我的功劳最大,你们还是把桃子都还回来吧。公孙接和田开疆听了他的话,很是惭愧,说我们没有你勇敢,却恬不知耻地

拿了桃子,如果这样还活着,那还称得上勇士吗?于是便拔剑自刎了。

网络配图

古治子没料

到会这样,他长叹一声,说你们都死了,我一个还有什么意思。他也自杀了。就这样,晏婴用二个桃子就把齐国的三大勇士干掉了,虽然晏婴这一招很高明,不过这

样对待立下了一把功劳的三个勇士,手段未必有些不光彩。因此,诸葛亮

《梁父吟》才为他们叫屈,说是齐景公听信了谗言,就把他们害死了。谁的谗言呢?当时是晏婴。看来,诸葛亮对晏婴的做法很不以为然。由此,张燧才说,诸葛亮

《梁父吟》主要是讽刺晏婴。人家三个勇士也不容易啊,作为国相应该好好安抚他们,让他们为国效力,为齐景公效力,这是可能的而且相当可行。可惜晏婴懒得做

这种统战工作,于是来个简单的一刀切,就把他们干掉了,让齐国白白浪费了三个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人才。

晏婴其他方面做得也不好,梁丘

据一味讨好国君、扰乱朝政,他什么都不说;陈恒收买人心,扩充自己的势力,他什么都不做;齐景公看大臣崔杼的老婆长的漂亮,便老去调戏人家。崔杼怒了,于

是把景公杀了,晏婴除了趴在景公的尸体上哭一哭之外,还是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他唯一做得比较好的是个人生活上很简朴,做国相好多年,还吃粗茶淡饭、

穿破衣烂衫,住在闹市区,房子又小又窄。国君看不下去了,给他翻修了房子,他还不愿意,强烈请求改回去,说是不习惯。就是这样的晏婴,却得到了一个贤相的

好名声,跟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管仲齐名,经常被连称"管、晏"。

网络配图

所以,诸葛亮很看不上他,他平时经常自比管仲、乐毅,佩服的辅佐齐桓公称霸的管仲和辅佐燕昭王打败齐国的乐毅,而对晏婴提到不提,道理就在这里。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的八阵图之谜 竟然有六十四种变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

    八阵图在阵法上,包含六十四种,根据不同战场和敌情,选择运用。网络配图《三国志·诸葛亮传》:推演兵法,作八阵图。诸葛亮继承了前代兵家的思想,结合黄帝的“五井法”与孙膑的“八阵法”,创制出自己的八阵图,同时,他还建立了一支特种部队,安插在阵中央,提高了部队防御和反击能力。诸葛亮说:八阵完成,现在出兵,希

  • 诸葛亮的七星灯之谜:为何七天七夜灯不灭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七星灯,诸葛亮

    诸葛亮率10万大军,进驻五丈原,与魏军相持了5个月。网络配图蜀国丞相诸葛亮足智多谋,神鬼莫测,他能有这些本领,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通晓天文,也就是占星术,诸葛亮占星的形象,渗入了天师道的文化。东汉时期,天师道盛行于山东,不少政治家都师从天师道。而诸葛亮祖籍山东,天师道对诸葛亮的信仰产生了很大影响。公元

  • 揭秘聪明绝顶的诸葛亮为何不能一统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

    一提到三国演义,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诸葛亮。诸葛亮以聪明而著称,草船借箭,水淹七军,空城计都是诸葛亮的代表作。但是在刘备死后,如此聪明的诸葛亮为何没能带领蜀国统一天下呢?刘备死后,诸葛亮开始多次北伐,但都以失败告终,也没能完成刘备对他的期望。那么为什么一生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没能北伐成功乃至统一天下,

  • 揭秘:三国时哪一位谋士让诸葛亮都自叹不如?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

    刘璋本来是亲曹派,派张松去对曹操表明态度。不料因为张松其貌不扬,曹操对他冷冷淡淡,憋了一肚子气回来的张松便劝刘璋和刘备合起来对付曹操。刘璋没什么主见,也就同意了。入幕刘璋的刘巴给了刘璋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建议:不要接纳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

  • 历史上诸葛亮是如何“摆平”五虎上将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五虎上将

    刘备是公司的大老板,从来说一不二。诸葛亮就惨了,既已受命于刘备,完不成任务可不行。孤掌难鸣,要干好工作就要靠手下这些弟兄们多支持、多配合。否则,自己纵有通天的本事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但这些手下都是刘备一手提拔起来的,能不能听命于自己是个大问题,尤其那“五虎上将”,武艺高强,性格各异,一个比一个难伺候。

  • 揭秘:诸葛亮三气周瑜的历史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

    导读:“诸葛亮三气周瑜”是经典作品中的经典桥段,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前者的足智多谋和后者的胸怀狭窄。但是历史上真的有诸葛亮三气周瑜这件事情吗?咱们先看一看在罗贯中笔下孔明先生是怎样故意欺负公瑾同志的:网络配图一气周瑜——周瑜和诸葛亮约定,如果周瑜夺取曹仁据守的南郡失败,刘备再去攻取。周瑜第一次夺取时失利

  • 为什么刘备对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不可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诸葛亮,马谡

    提到《三国演义》对于马谡这个人,不知道大家作何评价,当然了无论是挥泪斩马谡还是说刘备所说的马谡不可重用,这些都是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马谡不可重用的,但是我们还是要找一下根本的原因所在,看一看为何马谡无法被重用?网络配图马谡最初以荆州从事的身份跟随刘备进入蜀地,先后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和越嶲太守。马谡才

  • 诸葛亮一生识人最失败之处:挥泪斩马谡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

    《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是一个被过度神话的角色,好像没有人不知道关于诸葛亮的各种典故,这个人有谋略、有胆识、讲义气、还聪明到近乎神人的地步,但世间怎么可能有如此完美的人,历史上的诸葛亮又是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来通过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来谈谈诸葛亮那不完美的另一面。网络配图马谡(190年-228年),字幼

  • 诸葛亮十分谨慎 “空城计”其实并不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

    读《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诸葛亮使用空城计的这个故事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什么是空城计?——“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空城计就是一种心理战术。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暴露我城内空虚,就是所谓“虚者虚之”。敌方产生怀疑,更会犹豫不前,就是所谓“

  • 从失街亭事件看诸葛亮计谋到底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

    导读: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虽然取得了局部胜利,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这次北伐可以用三个字概括——失空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失街亭,失街亭的直接因素是用了“言过其实”的马谡,当然,这只是表面,如果深层分析,诸葛亮在用人和谋略上的双重失误才是最重要的原因。网络配图先从街亭的重要位置说起,街亭乃一地名,位于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