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丕为什么要杀曹植?他们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曹丕为什么要杀曹植?他们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047 更新时间:2024/2/19 6:47:56

曹丕为什么要杀曹植,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历史上三曹的故事一直广泛的流传,曹操之前有很多的妻子,对于他的儿子曹丕和曹植是否是亲兄弟关系,后人似乎一直就搞不清楚,并且在历史上也是一直流传着曹丕想要杀曹植的说法,真的是让我们真假难辨。

曹丕和曹植是亲兄弟关系吗?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阳武,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着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父亲曹操、哥哥曹丕合称为“三曹”。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

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220年正月,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之后曹丕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统治。

曹丕、曹植都是曹操和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的儿子,可谓一母同胞。身为亲兄弟的曹丕与曹植,为了获得曹操的认同,互相竞争,因此失去了兄弟之间的血脉亲情。他们各自聚集了文人谋士,为自己谋划策略,为争取曹操死后的继承权而彼此斗争。两人个性不同各有优劣。在文学造诣上,曹操气魄昂然,曹丕却文风婉约,字里行间始终带有一丝公子哥作派,曹植则文采过人,字词透露着壮志报国的傲骨。文才上曹丕始终比曹植略差一点。建安十五年,曹操带领子臣们游玩铜雀台。心情一高兴叫曹丕曹植各自写文助兴,曹植文思敏捷,挥笔而就,所写之文为臣子里最优秀的。曹操很是为之骄傲,想好好栽培曹植,希望他除了能写诗作赋之外还能具备治国才能。因此曹植被封为平原侯,赐予招纳人才的资格。曹丕则被任命为五官中郎将,虽然没有被封爵位,可是却因此进入朝政,由此积累了治理国家的经验。

历史上曹丕为什么想要杀曹植?

曹丕生于公元一百八十七年冬,卒于二百二四六年六月,享年四十岁。他终结了汉王朝,一举开创了魏国,与蜀国、吴国形成三国鼎立之势。虽然在位时间很短,只有区区六年,但是曹丕取得的功勋却不容小觑,特别是废除宦官干政和创设九品中正制上,为后世的集权统一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曹丕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还是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的文学功底非常深厚,在八岁的时候就能做出整篇的文章。他所著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本文学批评理论专著,至今仍广为流传。作为诗人,他擅用乐府题材,讲究音律美,诗歌内容细腻,代表作为《燕歌行》。文学造诣的深厚与曹氏家族的教育有着深厚的联系,曹丕与曹操、曹植合称“三曹”,在中国文学史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奇怪的是曹丕在后世的流传度上并不广泛,美名欠佳。大抵是是因为曹丕与曹植的皇位之争和曹丕的风流好色。曹操原本属意的太子人选为曹植,但是曹丕在心性上比曹植成熟,依靠前朝大臣和后宫力量取曹植而代之,登基后不顾兄弟亲情欲除之而后快,落下了一个心胸狭窄妒忌贤能的名声。而说曹丕风流,野史记载,曹操归天后,曹丕不顾道德伦理将父亲的整个后宫揽入怀中。

曹丕颇有心计权谋,得到了贾诩司马懿吴质的支持。自身性格又善于矫饰;为了权力能够隐忍而不择手段。曹丕处心积虑,最终得到了曹操的继承权。曹操死后,曹丕心狠手辣,意欲杀害曹植,当面逼迫曹植七步之内作诗,否则处死。所幸曹植聪颖,立马就写下一首暗讽曹丕残害手足的诗歌: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就是历史上流传的著名的相煎何太急的故事。南北朝山水诗第一人谢灵运道:“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然而纵然是诗才无双的曹植,在权力相争的时候,也是那样的苍白无力。

在老大曹昂死后,开始了长达将近十年的世子之争。在曹操临死之际方才结束。期间记载在史书中的,也就几件。而且都是以曹丕获胜而告终。最后一次交锋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值关羽进攻曹仁所部,曹操命曹植前去救曹仁。曹植因酒误事,失去了最后的机会。而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就去世了。大家注意到没有,曹植的谋臣是杨修,杨修厉害之处是小聪明。曹丕的谋臣是司马懿,厉害之处在于隐忍。那么在这场权力的斗争中,至少大部分时间,可以推测曹植都是处于优势地位,可以肆无忌惮的发起对曹丕的攻击,而曹丕只能小心翼翼防御,以防被抓到把柄。

本来就招到曹丕的妒恨。再加上曹植非常的有才华,后人评价曹植,李白,苏轼拥有的是“仙才”。必然拥有很多崇拜者。在那个时代,曹植的崇拜者们都是士族,大部分都是地主阶级。在曹植身边很容易团结一股巨大的力量。这样,会威胁到曹丕的皇位。对于威胁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铲除,但是碍于母后卞氏和舆论的压力,不能直接杀死。只好让他不停的换封地。不能让他积蓄属于他自己的力量。

标签: 曹丕三国

更多文章

  • 几次差点被立为世子的曹植为什么会斗不过曹丕?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植,三国

    曹植为什么斗不过曹丕。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建安十五年(210),曹操在邺城所建的铜雀台落成,召集了一批文士"登台为赋",其子曹植亦在其中,他大笔一挥,洋洋洒洒的一篇《登台赋》得到父亲曹操的大力认可;建安十六年(211),曹植离开舒适的都城,随父西征,在经历战火的洗礼和见

  • 为什么曹丕和曹植之间的争斗,他们都是失败者?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曹魏,曹丕

    说到曹丕和曹植,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在历史记载中,曹操是一个极度聪明且自负的高手,的确,他虽然非常的狂妄,但稳住了北方的江山,并且为汉朝的崛起埋下了一定的可能性,且不论三国演义里面对他有多么的玷污,但是至少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中,他是一个很优秀的政治高

  • 甄氏和曹植到底有没有关系?《洛神赋》是给甄氏写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汉朝,曹植

    《洛神赋》为曹植于魏文帝黄初四年(223年)所著。最早见于萧统《昭明文选》,其序称曹植由京城返回封地时,途经洛水,忽然有感而发,并作此赋。洛神为中国神话里伏羲氏(宓羲)之女儿,其因为于洛水溺死 ,而成为洛水之神,即洛神。此赋为曹植所著的文章里较为著名的。写作背景三国时代文学名家曹植的浪漫主义名篇《洛

  • 揭秘:曹植和洛神甄宓之间有着怎样的爱恨纠葛?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植,洛神,三国

    史载曹植长得神清骨秀,是那个时代数一数二的美男子。世上的女子心目中都有一名白马王子,他们或文采风流、或英俊深情、或武艺高强,连《大话西游》中的紫霞仙子都会说:“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云彩来娶我……”。像曹植这样文采惊世、奇骨高风、多才多艺的贵介公子,毫无疑问是所有女子心目中最具代

  • 曹洛莹貌美堪比甄宓命运更悲凉最后竟被凌迟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洛莹,明朝,朱厚熜

    伴君如伴虎,史上的妃子因不慎得罪了皇帝,被赐死的不少。皇室对女性的惩罚还算温和,往往赐毒酒或三尺白绫自尽,好歹留个全尸,留个体面。然而,历史上有一位妃子,因一件轰动宫廷大事,遭到残忍的处罚。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中年时期的宠妃之一,进士及第、后任福建三明知府曹察的爱女,相传名为曹洛莹,美貌过人。曹氏有

  • 曹操与甄宓有何秘密?为何死后二人墓地相连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甄宓

    曹操七十二疑冢,盗墓者不知道挖了多少陵墓,一代一代找了几千年也没有找到真正的曹操墓。我们从史料中可以看到曹操的皇陵在灵芝村,而在他的墓地南面的邻居就是甄后的朝阳陵。曹操与甄后之间难道还有什么秘密吗?甄后,别名甄宓,中山无极人,是三国时期著名的美女。她在家排行最小,家人对她都很宠爱,她从小就喜欢读书写

  • 曹植甄宓叔嫂乱伦偷情却为何成千古爱情佳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植

    甄氏(183-221).中山无极(今河北省无极县)人,中国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的正室,魏明帝曹叡之母。魏王曹操的儿媳,曹植的嫂嫂。网络配图曹植和甄妃的爱情故事我们都一直误认为是出自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其实不然,此故事出于唐代注明作家李善的大作《昭明文选》后的注解。其实在我们的眼里这两个人的故事就是

  • 洛神甄宓:贯穿曹魏政权由盛转衰的神秘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甄洛

    三国表面上是男人在明争暗斗,但女人的影子也不时闪现,虽然在正史中或闪烁其词,只是一句两句带过,有的甚至没有一个字,只是存在于人们的传说中,但所起的作用或许是许多谋士或将领包括千军万马都无法代替的。在迷雾中的三国史中,我们依然能够分析出这些男人背后的女人在男人时代中的传奇表现,不得不令我们现代人叹服,

  • 三国美女甄宓之死:因曹操去世而被婆婆报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甄宓

    在三国时期魏国郎中鱼豢所著《典略》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文字:“建安十六年,世子为五官中郎将,妙选文学,使桢随侍太子。酒酣坐欢,乃使夫人甄氏出拜,坐上客多伏,而桢独平视。他日公闻,乃收桢,减死输作部。”在建安十六年,曹丕担任五官中郎将,喜欢文学,有位叫做刘桢的文人很受看重。有一次宴会,大家都喝得有点高

  • 解密:三国极品美女甄宓因何遭遇“豪门恩怨”?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自古至今,美女佳人从来都是风流才子、达官显贵争相追逐的目标。最终,或成就一段千古佳话,或留下一段凄凉传说,不一而论,较难把握。很显然,《三国演义》中的甄夫人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只不过,让甄夫人不曾想到的是,自己两度嫁入“豪门”,尽享荣华富贵,却难得善终,最终成了宫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