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丕使怎样废汉称帝的?曹丕又是怎样对曹植的

曹丕使怎样废汉称帝的?曹丕又是怎样对曹植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723 更新时间:2024/1/24 22:27:35

孙权杀了关羽后,怕刘备来报复,干脆与曹操修好,劝他早点当皇帝。曹操一直把汉献帝控制在手中,要废掉他让自己做皇帝还不容易?但他考虑到汉朝有个正统的名义,自己把皇位夺过来有人会心中不服,所以宁肯自己不当皇帝,如果将来条件成熟,就让儿子当皇帝,自己只称魏王。

魏王曹操有二十几个儿子,他最宠爱的是曹丕曹植两个,他想在他们中间选一个立为太子。

曹丕从小在军营中长大,跟着父亲南征北战,十岁不到就已经会骑马射箭,并且在父亲的影响下,对于诸子百家、古今经传也有较深的研究。曹植小时候就聪明过人,才华横溢,长大后精通文学,是当时有名的诗人。

曹操在立谁为太子这个问题上,一直犹豫不决。他打心底里喜欢才华出众、激情澎湃的曹植,他曾经多次当面试探过曹植是否真有才华,结果曹植都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曹操就准备将曹植立为太子,但是不少大臣反对说:“自古以来,王位理应传给长子,若传给次子的话将会引起朝中混乱不安。”曹操听了,觉得也有道理,就暂时把这事搁了下来。

曹丕虽然文才也不错,但无论是才气还是名气都比不上曹植,因此他一直对曹植嫉妒在心,尤其是听说父王有立曹植为太子的念头之后,更是想尽办法在父王面前贬低曹植,抬高自己。

他利用曹植爱喝酒的弱点,背地里做手脚,让曹植误了带兵出征的大事,从而使曹操对曹植产生了不满;他还在曹操面前表现出自己的忠厚仁爱,处处讨曹操欢心。渐渐地,曹操就觉得曹植虽有才华,但不及曹丕宽厚仁慈,再加上一些大臣受曹丕的指使,在曹操面前替他说好话,因此,曹操就立了曹丕为太子。

曹操死后,曹丕继位,做了魏王和丞相,掌管大权。但是,曹丕心里还是害怕曹植会跟自己争夺王位,处心积虑找了个借口把曹植抓了起来,向他兴师问罪。

曹丕的母亲卞太后不愿看到兄弟残杀,赶紧替曹植求情。曹丕无法违抗母命,就另想办法刁难曹植。

曹植知道曹丕一向对自己有敌意,现在曹丕继承了王位,更不知会出什么花招来整治自己。因此他被带进宫后,始终低着头,一语不发,心里七上八下的。

曹丕居高临下地说:“父王生前一直夸奖你做诗做得又快又好,我还从来没当面领教过。今天我就限你在殿上走七步的时间里做一首出来。”

曹植听到叫自己做诗,反而不害怕了,抬起头说:“好,就请王兄出题吧。”

曹丕说:“我们俩是兄弟,你就以此为题做诗,但是诗中不许出现兄弟二字,否则的话,我是不会饶过你的。”曹植听到“兄弟”二字,百感交集,悲从中来。他低头稍加思索,悲愤地吟道:

“煮豆燃豆萁(qí),豆在釜(fǔ)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诗已念完,站在一旁的侍臣连七步都未数完。

曹植在诗中把同胞兄弟比作同根生的豆和豆萁,既形象又贴切。豆萁无情地燃烧着,豆子在锅中被煮得“咕咕”作响,仿佛人在哭泣一般。这一拟人手法把曹丕步步紧逼、变相迫害的事实准确而不露痕迹地描写了出来。曹丕听了之后,想想自己对兄弟也逼得太过分,惭愧地低下了头,免去了曹植的死罪,把他贬为安乡侯。

虽然曹操曾经挟天子以令诸侯,却从不敢登上皇帝的宝座。但是,曹丕却想把那个有名无实的汉献帝废掉,自己当皇帝。于是,一场禅让帝位的好戏上演了。

曹丕的亲信华歆(xīn)率领文武百官联名上书,劝汉献帝把帝位让给魏王曹丕。汉献帝当了三十多年傀儡皇帝,颇有自知之明。为了保住性命,他十二分不情愿地“主动”把皇帝的玉玺交给曹丕。不料,曹丕却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假惺惺地把玉玺还给了汉献帝。

汉献帝战战兢兢地捧着玉玺,不知如何是好。在曹丕的授意下,汉献帝命人搭了一座“受禅台”,又挑选了一个良辰吉日,曹丕装成迫不得已的样子,于公元220年受禅称帝,为魏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定都成都。公元229年,孙权也称帝,国号吴,定都武昌(今湖北鄂州),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至此,东汉王朝正式宣告结束。

标签: 曹丕曹植三国汉朝

更多文章

  • “三曹”中的曹植的字是什么?曹植为什么会失宠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植,曹操,曹丕,三国

    曹操曹丕曹植在历史上被称为“三曹”,他们的政治、文学成就对当时的魏晋文化的发展影响颇深,所以也是建安文学的代表。曹操是曹丕、曹植的父亲,曹丕是曹植的兄长。曹操在三国时期不仅是一个盖世枭雄同时也是一个诗人,史上称曹操是建安时期建安文学的开创者,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人。三国争霸中建立魏国政权

  • 解读曹植失宠的原因:曹操为什么要放弃曹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植曹操

    曹植简介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人,生于公元192年,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的第三个儿子。生前曾任陈王因为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曹植同时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的诗笔力雄健,其散文情兼雅怨,体被文质。南朝的薛灵芸评价曹植天下才有第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可见其文学修养

  • 导致曹植失去争夺太子之位最后筹码——司马门事件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植

    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植改封临淄侯。这一年,曹操东征孙权,令曹植留守邺城,告诫他:“当年我担任顿邱令的时候二十三岁,回想起那时候的所作所为,至今都不曾后悔。如今你也是二十三岁,怎能不发奋图强呢!”曹植既因为有才而受宠,丁仪、丁廙、杨修等人便都来辅佐他。曹操有些犹疑,好几次几乎要立曹植为太子。然而

  • 曹植关系最密切的女人是谁:洛神赋又是写给谁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植,洛神赋

    才子佳人的话题向来为文人关注,那曹植这样的大才关注的人就更多了,根据史料的记载,与曹植有密切关系的女人有三个:一个是崔氏,这是曹操信任的大才崔琰的侄女,但崔氏因“衣绣违制”被曹操勒令回家并赐死,所谓“衣绣违制”也就是在曹操面前穿的太花花了,曹操接受不了,但我推测问题恐怕不是这么简单。第二个是谢氏,谢

  • 在文学上比肩曹操曹丕曹植的建安七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

    在汉末三国时期的,魏国不仅是三国中最强大的国家,而且人才辈出,在文学方面,魏国的文学最繁荣,在建安年间,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和建安七子(鲁国孔融孔文举、广陵陈琳陈孔璋、山阳王粲王仲宣、北海徐干徐伟长、陈留阮瑀阮元瑜、汝南应玚应德琏、东平刘桢刘公干)为代表,形成了建安文学集团。网络配图建安2

  • 曹操为何没选曹植做为魏国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植

    导读:立太子、选继承人这是每个帝王都会做的事情。可是儿子并不是一个,选谁作为继承人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曹操也不例外,作为一方霸主他没有将曹植作为继承人,这是为什么呢?曹操为了册立太子的事情,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看法。崔琰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

  • 曹植失宠原因:曹操为什么要放弃曹植当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植

    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人,生于公元192年,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的第三个儿子。生前曾任陈王因为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曹植同时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的诗笔力雄健,其散文情兼雅怨,体被文质。南朝的薛灵芸评价曹植天下才有第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可见其文学修养之高。曹

  • 曹操为什么没有选才高八斗的曹植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操

    曹植,字子建,曹操的第三子。从小就文采横溢,出口成章,“建安七子”之一。曹植是建安时代最有成就的作家,诗歌、辞赋、散文皆有杰出贡献,被文学评论家钟嵘称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网络配图曹植的《洛神赋》,被公认为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之作,东晋顾恺之的名画《洛神赋图》就取材于这篇名赋。东晋恃才傲物的谢灵运称

  • 揭秘曹魏第一才子曹植的可恨之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第一才子曹植

    世人了解的曹植,大都来自他的一首小诗《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多数人都对曹植同情不已,有才嘛,不但有才,而且行文之间尽显无奈悲伤。而其兄曹丕却往往被认定为奸邪兄长,对弟弟迫害不已。曹丕当然心狠手辣,两兄弟争夺太子之位十来年,哪里还有什么兄弟情分,都恨不得把对方一口吞

  • 曹操一直中意曹植为何最终却选曹丕做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

    身为一国之君,选继承人可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曹操作为一方霸主,在挑选继承人的事情上也不敢有一丝马虎。曹操有很多儿子,曹植一直是曹操心目中的最佳继承人,可是最终曹植却没有成为魏国的继承人,这是为什么呢?曹操为了册立太子的事情,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看法。崔琰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