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本是同根生:魏文帝曹丕为何想对曹植痛下杀手?

本是同根生:魏文帝曹丕为何想对曹植痛下杀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723 更新时间:2024/1/22 4:58:32

同父异母的曹丕曹植,为了获得曹操的认同,互相竞争,因此失去了兄弟之间的血脉亲情。他们各自聚集了文人谋士,为自己谋划策略,为争取曹操死后的继承权而彼此斗争。两人个性不同各有优劣。在文学造诣上,曹操气魄昂然,曹丕却文风婉约,字里行间始终带有一丝公子哥作派,曹植则文采过人,字词透露着壮志报国的傲骨。文才上曹丕始终比曹植略差一点。建安十五年,曹操带领子臣们游玩铜雀台。心情一高兴叫曹丕曹植各自写文助兴,曹植文思敏捷,挥笔而就,所写之文为臣子里最优秀的。曹操很是为之骄傲,想好好栽培曹植,希望他除了能写诗作赋之外还能具备治国才能。因此曹植被封为平原侯,赐予招纳人才的资格。曹丕则被任命为五官中郎将,虽然没有被封爵位,可是却因此进入朝政,由此积累了治理国家的经验。

杨修、丁仪是曹植的拥护者。然而曹植等人始终缺乏政治斗争经验,不善权谋,没有到达政治家的高度。曹植在为人处世方面任性为之,不加约束。接待邯郸淳时竟然顾着梳洗,轻慢他,乘公车又不守规定,只为好奇,故意从禁令的司马门出宫,行天子礼,虽然是无意为之却仍然胆大妄为。曹操因此大怒,斩杀公车使,对曹植也心存不满。曹植团队中的杨修也恃才傲物,作风得罪曹操。在这场夺位之争中,暴露了曹植不善权术的性格缺点,说明他不具备政治家的能力。

曹丕颇有心计权谋,得到了贾诩司马懿吴质的支持。自身性格又善于矫饰;为了权力能够隐忍而不择手段。曹丕处心积虑,最终得到了曹操的继承权。曹操死后,曹丕心狠手辣,意欲杀害曹植,当面逼迫曹植七步之内作诗,否则处死。所幸曹植聪颖,立马就写下一首暗讽曹丕残害手足的诗歌: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就是历史上流传的著名的相煎何太急的故事。南北朝山水诗第一人谢灵运道:“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然而纵然是诗才无双的曹植,在权力相争的时候,也是那样的苍白无力。

在老大曹昂死后,开始了长达将近十年的世子之争。在曹操临死之际方才结束。期间记载在史书中的,也就几件。而且都是以曹丕获胜而告终。最后一次交锋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值关羽进攻曹仁所部,曹操命曹植前去救曹仁。曹植因酒误事,失去了最后的机会。而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就去世了。大家注意到没有,曹植的谋臣是杨修,杨修厉害之处是小聪明。曹丕的谋臣是司马懿,厉害之处在于隐忍。那么在这场权力的斗争中,至少大部分时间,可以推测曹植都是处于优势地位,可以肆无忌惮的发起对曹丕的攻击,而曹丕只能小心翼翼防御,以防被抓到把柄。

然而最后坐在龙椅上的是曹丕。本来就招到曹丕的妒恨。再加上曹植非常的有才华,后人评价曹植,李白,苏轼拥有的是“仙才”。必然拥有很多崇拜者。在那个时代,曹植的崇拜者们都是士族,大部分都是地主阶级。在曹植身边很容易团结一股巨大的力量。这样,会威胁到曹丕的皇位。对于威胁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铲除,但是碍于母后卞氏和舆论的压力,不能直接杀死。只好让他不停的换封地。不能让他积蓄属于他自己的力量。

标签: 曹操曹植曹丕三国

更多文章

  • 曹丕使怎样废汉称帝的?曹丕又是怎样对曹植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丕,曹植,三国,汉朝

    孙权杀了关羽后,怕刘备来报复,干脆与曹操修好,劝他早点当皇帝。曹操一直把汉献帝控制在手中,要废掉他让自己做皇帝还不容易?但他考虑到汉朝有个正统的名义,自己把皇位夺过来有人会心中不服,所以宁肯自己不当皇帝,如果将来条件成熟,就让儿子当皇帝,自己只称魏王。魏王曹操有二十几个儿子,他最宠爱的是曹丕和曹植两

  • “三曹”中的曹植的字是什么?曹植为什么会失宠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植,曹操,曹丕,三国

    曹操曹丕曹植在历史上被称为“三曹”,他们的政治、文学成就对当时的魏晋文化的发展影响颇深,所以也是建安文学的代表。曹操是曹丕、曹植的父亲,曹丕是曹植的兄长。曹操在三国时期不仅是一个盖世枭雄同时也是一个诗人,史上称曹操是建安时期建安文学的开创者,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人。三国争霸中建立魏国政权

  • 解读曹植失宠的原因:曹操为什么要放弃曹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植曹操

    曹植简介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人,生于公元192年,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的第三个儿子。生前曾任陈王因为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曹植同时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的诗笔力雄健,其散文情兼雅怨,体被文质。南朝的薛灵芸评价曹植天下才有第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可见其文学修养

  • 导致曹植失去争夺太子之位最后筹码——司马门事件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植

    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植改封临淄侯。这一年,曹操东征孙权,令曹植留守邺城,告诫他:“当年我担任顿邱令的时候二十三岁,回想起那时候的所作所为,至今都不曾后悔。如今你也是二十三岁,怎能不发奋图强呢!”曹植既因为有才而受宠,丁仪、丁廙、杨修等人便都来辅佐他。曹操有些犹疑,好几次几乎要立曹植为太子。然而

  • 曹植关系最密切的女人是谁:洛神赋又是写给谁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植,洛神赋

    才子佳人的话题向来为文人关注,那曹植这样的大才关注的人就更多了,根据史料的记载,与曹植有密切关系的女人有三个:一个是崔氏,这是曹操信任的大才崔琰的侄女,但崔氏因“衣绣违制”被曹操勒令回家并赐死,所谓“衣绣违制”也就是在曹操面前穿的太花花了,曹操接受不了,但我推测问题恐怕不是这么简单。第二个是谢氏,谢

  • 在文学上比肩曹操曹丕曹植的建安七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

    在汉末三国时期的,魏国不仅是三国中最强大的国家,而且人才辈出,在文学方面,魏国的文学最繁荣,在建安年间,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和建安七子(鲁国孔融孔文举、广陵陈琳陈孔璋、山阳王粲王仲宣、北海徐干徐伟长、陈留阮瑀阮元瑜、汝南应玚应德琏、东平刘桢刘公干)为代表,形成了建安文学集团。网络配图建安2

  • 曹操为何没选曹植做为魏国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植

    导读:立太子、选继承人这是每个帝王都会做的事情。可是儿子并不是一个,选谁作为继承人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曹操也不例外,作为一方霸主他没有将曹植作为继承人,这是为什么呢?曹操为了册立太子的事情,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看法。崔琰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

  • 曹植失宠原因:曹操为什么要放弃曹植当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植

    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人,生于公元192年,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的第三个儿子。生前曾任陈王因为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曹植同时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的诗笔力雄健,其散文情兼雅怨,体被文质。南朝的薛灵芸评价曹植天下才有第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可见其文学修养之高。曹

  • 曹操为什么没有选才高八斗的曹植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操

    曹植,字子建,曹操的第三子。从小就文采横溢,出口成章,“建安七子”之一。曹植是建安时代最有成就的作家,诗歌、辞赋、散文皆有杰出贡献,被文学评论家钟嵘称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网络配图曹植的《洛神赋》,被公认为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之作,东晋顾恺之的名画《洛神赋图》就取材于这篇名赋。东晋恃才傲物的谢灵运称

  • 揭秘曹魏第一才子曹植的可恨之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第一才子曹植

    世人了解的曹植,大都来自他的一首小诗《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多数人都对曹植同情不已,有才嘛,不但有才,而且行文之间尽显无奈悲伤。而其兄曹丕却往往被认定为奸邪兄长,对弟弟迫害不已。曹丕当然心狠手辣,两兄弟争夺太子之位十来年,哪里还有什么兄弟情分,都恨不得把对方一口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