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比曹丕大3岁的妃子,最后却成了后宫之主

比曹丕大3岁的妃子,最后却成了后宫之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120 更新时间:2024/1/25 1:59:29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郭女王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江东有二乔,河北甄氏俏。这句话讲述的是三国著名的三位美女,江东的大小乔,以及河北的甄氏。她们与我国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并称为三国四美。自然可以想见是多么的花容月貌,天仙模样。

甄氏的性情样貌自然也是上乘。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完美无瑕的女人,却输给了一个毫无背景,毫无靠山的婢女,这个女人便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文德郭皇后郭女王。

女中君王,孤女为婢

郭女王,本为东汉南郡太守郭永的次女,也算是出生官宦之家。因为其异常聪慧,故十分受父亲喜爱。将其视为掌上明珠,百般呵护。其父曾有言道“此乃我女中王也。”遂赐女王二字做其表字。

拥有快乐童年的郭女王,其少女时代却是不幸的。黄巾贼作乱,她的父母与兄弟相继死在了黄巾之乱中。十多岁的她,便过起了凄苦的孤女生活,寄人篱下,饱尝人世的艰辛。

寄人篱下几年后,郭女王便被送进了皇宫成为了婢女。

一飞冲天,宠冠后宫

本以为就这样沦为婢女的郭女王,有些认命却有些不甘。谁知,天大的好运气就这么落到了她的头上。因着她的才貌以及聪慧,曹丕一眼就在众宫人中看中了她。即使她比曹丕大上了三岁,曹丕也毫不在乎,将她纳进了自己的后宫。

此时曹丕与曹植正为世子之位两相争执,情况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郭女王自是没有辜负自己的聪慧,时常给曹丕进献良策。因着她的出谋划策,曹丕终于如愿登上了他的世子之位,对于郭女王也更是爱重,将其封为了夫人,地位仅次于正妻甄氏。

之后曹丕废除汉献帝,建立魏国,自称为帝。甄氏被封为皇后,郭女王随即被封为贵嫔,位居六宫之首,仍是屈于甄氏之下。

甄氏这个皇后仅仅做了一年,就因为口出恶言被曹丕赐死。有人说是甄氏与曹植有私,也有人说是甄氏谏言曹丕不要过于沉迷美色,应以朝事为重,惹恼了曹丕。也有人说是郭女王向曹丕进谗言,曹丕听信了郭女王的话便赐死了甄氏。自然这其中真正的理由不得所知,但是三国四美之一的甄氏就这么香消玉殒,却是事实。

曹丕对于郭女王的宠爱在甄氏死后更是溢于言表。因两人无子,更是将他与甄氏的儿子曹叡,过继给了郭女王。在甄氏死后一年,又将皇后的位置给了她。让她成为了大魏朝后宫中最尊贵的女人。

品德兼备,死时凄凉

郭女王一飞冲天的同时,家族也受到了曹丕的馈赠。不仅封侯拜相,家族势力更是云霄直上。但是,郭女王时常告诫自己的母族,要谨言慎行。借前汉朝刘氏皇族子弟之鉴,切勿骄横奢侈,谨小慎微。母族众人也是对郭女王之言多有信服。

登上椒房之宠的郭女王也没有恃宠生娇。对待曹丕之母卞太后是亲力亲为,服侍体贴。对后宫中嫔妃也是多有劝慰。若有宫人偶有错失,郭女王便多将过错弥补。若有追责之事,遭到曹丕震怒,郭女王也是代为求情,为其辩解始末,并宽慰曹丕。故而在郭女王的统御下,曹丕的后宫是一片祥和,毫无怨怼。

崇尚节俭,不骄奢不淫逸,宽己待人,谨言慎行便成为了郭女王立足皇后之位的人生信条。

曹丕病逝后,平原王曹叡继位称帝,尊郭女王为太后。

曹叡因生母甄氏早殇,内心时有不平,但因过继给郭女王,也只能遵从礼法,恪守礼仪。而郭女王因为无子,倒对这个过继来的孩子多有爱护,更显母子情深。

这个太后一做便是十年。在郭女王五十一岁那年,却不知因何缘由暴崩了。然《资治通鉴》《魏略》以及《汉晋春秋》均有记载,魏明帝曹叡继位后,时常追念生母甄氏之死,导致郭女王忧惧不已,暴崩而亡。

那么郭女王为什么会那么害怕呢?自然还是因为甄氏的死与她脱不了关系。其中虽有曹丕一心想让郭女王做皇后的私心,自然也有郭女王自己的野心。甄氏作为一国之后,怎么会因为几句恶而被赐死呢?想想也有些草率。

所以有人猜测是郭女王在曹叡的身世上做了手脚。因为曹叡是早产儿,所以郭女王便暗示曹丕,甄氏与曹植可能有私。另一边曹丕宠爱后宫刘氏贵人,甄氏也对她们多加责罚,劝谏曹丕以国事为重。反之,郭女王则对刘氏贵人多有爱护,并在曹丕面前多进谗言,指责甄氏之过。故而导致了甄氏的死亡。

关于曹叡对于郭女王的报复手段,我们也可从《魏略》以及《汉晋春秋》找到说法。

《魏略》中记载郭女王死后,后宫的李夫人将甄氏的死因告诉了曹叡,并告知了曹叡甄氏死时被发覆面的惨状。曹叡痛哭流涕感念生母之死时,更是也要郭女王被发覆面下葬来泄恨。

另一个说法是来自《汉晋春秋》,曹叡在登基之前便早已知晓生母甄氏的死因以及生母“被发覆面,以糠塞口”的下葬惨景,故对郭女王一直怀恨在心。登基后便寻找时机,随后逼死了郭女王,为母报仇。以与自己生母甄氏相同的下葬方式下葬了郭女王。

郭女王能从一个流离失所的孤女、婢女,得以逆袭成为后宫中最尊贵的皇后。自然是要以她自身就兼具的高才智,高情商,高权谋来加以支撑。然其死后的凄凉,也只能算其时运不济,生不出皇子罢了。真乃是,时也,命也!

标签: 郭女王三国

更多文章

  • 本是同根生:魏文帝曹丕为何想对曹植痛下杀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曹植,曹丕,三国

    同父异母的曹丕与曹植,为了获得曹操的认同,互相竞争,因此失去了兄弟之间的血脉亲情。他们各自聚集了文人谋士,为自己谋划策略,为争取曹操死后的继承权而彼此斗争。两人个性不同各有优劣。在文学造诣上,曹操气魄昂然,曹丕却文风婉约,字里行间始终带有一丝公子哥作派,曹植则文采过人,字词透露着壮志报国的傲骨。文才

  • 曹丕使怎样废汉称帝的?曹丕又是怎样对曹植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丕,曹植,三国,汉朝

    孙权杀了关羽后,怕刘备来报复,干脆与曹操修好,劝他早点当皇帝。曹操一直把汉献帝控制在手中,要废掉他让自己做皇帝还不容易?但他考虑到汉朝有个正统的名义,自己把皇位夺过来有人会心中不服,所以宁肯自己不当皇帝,如果将来条件成熟,就让儿子当皇帝,自己只称魏王。魏王曹操有二十几个儿子,他最宠爱的是曹丕和曹植两

  • “三曹”中的曹植的字是什么?曹植为什么会失宠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植,曹操,曹丕,三国

    曹操曹丕曹植在历史上被称为“三曹”,他们的政治、文学成就对当时的魏晋文化的发展影响颇深,所以也是建安文学的代表。曹操是曹丕、曹植的父亲,曹丕是曹植的兄长。曹操在三国时期不仅是一个盖世枭雄同时也是一个诗人,史上称曹操是建安时期建安文学的开创者,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人。三国争霸中建立魏国政权

  • 解读曹植失宠的原因:曹操为什么要放弃曹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植曹操

    曹植简介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人,生于公元192年,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的第三个儿子。生前曾任陈王因为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曹植同时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的诗笔力雄健,其散文情兼雅怨,体被文质。南朝的薛灵芸评价曹植天下才有第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可见其文学修养

  • 导致曹植失去争夺太子之位最后筹码——司马门事件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植

    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植改封临淄侯。这一年,曹操东征孙权,令曹植留守邺城,告诫他:“当年我担任顿邱令的时候二十三岁,回想起那时候的所作所为,至今都不曾后悔。如今你也是二十三岁,怎能不发奋图强呢!”曹植既因为有才而受宠,丁仪、丁廙、杨修等人便都来辅佐他。曹操有些犹疑,好几次几乎要立曹植为太子。然而

  • 曹植关系最密切的女人是谁:洛神赋又是写给谁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植,洛神赋

    才子佳人的话题向来为文人关注,那曹植这样的大才关注的人就更多了,根据史料的记载,与曹植有密切关系的女人有三个:一个是崔氏,这是曹操信任的大才崔琰的侄女,但崔氏因“衣绣违制”被曹操勒令回家并赐死,所谓“衣绣违制”也就是在曹操面前穿的太花花了,曹操接受不了,但我推测问题恐怕不是这么简单。第二个是谢氏,谢

  • 在文学上比肩曹操曹丕曹植的建安七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

    在汉末三国时期的,魏国不仅是三国中最强大的国家,而且人才辈出,在文学方面,魏国的文学最繁荣,在建安年间,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和建安七子(鲁国孔融孔文举、广陵陈琳陈孔璋、山阳王粲王仲宣、北海徐干徐伟长、陈留阮瑀阮元瑜、汝南应玚应德琏、东平刘桢刘公干)为代表,形成了建安文学集团。网络配图建安2

  • 曹操为何没选曹植做为魏国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植

    导读:立太子、选继承人这是每个帝王都会做的事情。可是儿子并不是一个,选谁作为继承人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曹操也不例外,作为一方霸主他没有将曹植作为继承人,这是为什么呢?曹操为了册立太子的事情,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看法。崔琰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

  • 曹植失宠原因:曹操为什么要放弃曹植当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植

    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人,生于公元192年,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的第三个儿子。生前曾任陈王因为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曹植同时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的诗笔力雄健,其散文情兼雅怨,体被文质。南朝的薛灵芸评价曹植天下才有第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可见其文学修养之高。曹

  • 曹操为什么没有选才高八斗的曹植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操

    曹植,字子建,曹操的第三子。从小就文采横溢,出口成章,“建安七子”之一。曹植是建安时代最有成就的作家,诗歌、辞赋、散文皆有杰出贡献,被文学评论家钟嵘称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网络配图曹植的《洛神赋》,被公认为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之作,东晋顾恺之的名画《洛神赋图》就取材于这篇名赋。东晋恃才傲物的谢灵运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