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伐吴失败真的是因为诸葛亮未参加导致的吗

刘备伐吴失败真的是因为诸葛亮未参加导致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153 更新时间:2023/12/19 10:36:24

刘备伐吴是历史上有名的事件,而这场战役最后带来的结果也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历史上对于这场战役的研究非常的多,其中除了失败原因和该不该打等重要因素之外,最受重视的就是刘备当年那场战争动用了多少的兵力。

首先演义中所受的刘备兴兵70多万肯定是不可信的,毕竟当时刘备治下也才这么点人口,根本不可能支撑起这么多的士兵,而根据史书来看当时刘备的总兵力也就是10万出头,排除当时必须用来防守曹魏的几万之外,能够拿去和东吴作战的其实也就是7万,再加上战线很长,沿途需要留守部队,所以真正能够和东吴打起来的也就是4,5万人,而东吴一边的人可能更多一点,妥妥的五万左右。

从上文可以看出来刘备其实在兵力上是完全不占优的,而且刘备的兵种其实也不占优势,众所周知,东吴的水军是很强的,而刘备的水军相比来说就差了很多,历史上也没有他大规模造船或者训练水军的记载,以这样的水军战力想要击败水军格外强大的东吴是不现实的,可见刘备自己也没有足够的拿下荆州的信心,他的主要目的还是先打着,给予战场上的压力来获得外交上的成功,毕竟吴蜀两国不是那种必须分个你死我活的关系,那只会便宜了曹魏,所以综合来看,刘备这次出兵7万左右和东吴交战的根本目的还是给予战场上的压力获得谈判上的主动权。

刘备伐吴为什么不带诸葛亮

众所周知,刘备一生之中最后一次出征打仗就是东征伐吴之战,而这场战役最后也以惨败告终,对于三国鼎立的局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这一场大战对于吴蜀两国都没有好处。对于刘备的这次失败,很多人都不解,为什么不带诸葛亮前去,这样肯定不至于落得这么惨败的下场。

首先需要说的是在历史上的诸葛亮没有演义中的那么神,历史上的诸葛亮虽然称得上是一个全才,但是相比来说他的军事能力比之他政治后勤等方面来说还是差了不少,而且纵观历史上诸葛亮自从跟着刘备,几乎就没有指挥过什么战役,演义中所谓的诸葛亮博望坡之战的妙计其实都是罗贯中编的,那场战役其实是刘备指挥的,和诸葛亮没有多少关系,所以说其实对于刘备而言诸葛亮是一个内政上的人才,而不是出去带兵打仗的,真正的军师反而是庞统法正等人,但是很可惜庞统法正早早地就死了,而在这场战役失败之后诸葛亮还感叹:“若是法正尚在,决不至于落到这个地步。”

其次当时刘备伐吴主要是为了缓和自己内部荆州、益州两大势力的矛盾,而诸葛亮应该算是不属于两者的超然存在,所以说刘备这次出征不带上他也是很有可能的,再加上刘备自己已经亲征了,诸葛亮这个丞相再走,成都靠谁来处理政事,靠谁来安抚留下来的那些人,也是考虑到这一点,刘备才把诸葛亮给留下来了。

刘备伐吴结果怎么样

话说三国纷争,群雄并起,经过长时间的厮杀,时间已经来到了220年,这一年可不得了,死了好些牛掰的大能,曹魏的奠基人曹操、猛将夏侯惇、谋臣程昱,蜀汉的老将黄忠、武圣关羽、军师法正。这些人的死对于整个华夏大地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这时候还引发了后来的那场惨烈的刘备伐吴夷陵之战。

话说关羽的死让刘备怒不可遏,要知道关羽可是和刘备几十年的兄弟之情,好到穿同一条裤子,同吃同睡的程度,一听说关羽的死就怒了,要发兵攻打东吴,手下人一通劝告都拉不住,而在这段时间里刘备还顺手升了个级,弄了个皇帝当当,主要是因为人家曹丕都已经当皇帝了,想想一个小辈都已经当皇帝了要是刘备还当着汉中王,怎么说得过去,于是刘备就自立为帝了。

当上皇帝之后,刘备就打算起兵攻打东吴,结果才刚开始招兵,张飞又死了,被手下人给砍了,两个兄弟都死了刘备也不想好好玩了,直接就打起了孙权。值得一说的是这个时候吕蒙已经死了,东吴的守将是陆逊这个小将,而蜀汉也好不到哪里去,法正死了,这让刘备失去了最为倚重的军事,赵云还因为反对这场战争被晾在了家里,诸葛亮要看守大本营,所以说其实这是刘备和陆逊的正面交锋。起初蜀军声势很高,连战告捷,但是后来久攻不下,刘备的军队又被迫摆成了一字长蛇阵,被陆逊来了个火烧连营,差点连刘备都挂那儿了。

可以说刘备这次伐吴是惨败,将蜀军的大量精锐都打掉了,因此蜀国彻底成为了三国之中垫底的存在,而吴国虽然打退了蜀军,但是吴蜀之间的联盟关系几乎不可能在持续,也是没什么好处,唯一得利的就是曹魏阵营,从原来的一打二变成了现在的1:1:1,算是渔翁得利了。

标签: 刘备伐吴

更多文章

  • 历史真相:刘备究竟是如何认识诸葛亮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

    关于刘备初识诸葛一事,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流传面颇广的刘备“三顾茅庐”说。诸葛亮在其《出师表》中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陈寿在《三国志》中即采用了此说;另一种是诸葛亮“北行见备”说。三国时魏人鱼豢所著《魏略》明确地记载了诸葛亮归附刘备,是“亮诣备”

  •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为什么要禁止百姓官员去奔丧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是我们熟知的历史人物,他在三国时期作为蜀汉的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到现在依然激励着我们现代人。当初夷陵之战后,蜀汉遭受惨重的失败,国家岌岌可危,刘备在临死之时就后主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成就了一段君臣肝胆相照的千古佳话。诸葛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对刘备的承诺,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带着病出征,

  • 刘禅聪明无比? 傻瓜形象或是诸葛亮一手打造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禅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今天第一讲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刘备的儿子刘禅的故事,刘禅一直以来都是大家热议的焦点,在很多人的心里,他就是罗贯中口中的那一个扶不起的阿斗。还有很多读者问,刘备难道就刘禅一个儿子吗?非要选他继位?刘备确实不止一个儿子。历史记载,他有三子。那么在他的三个儿子

  • 五次北伐皆失败 诸葛亮算得上一流的军事家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都不可能倾全国之兵北伐,因为要留一部分兵力守城,还要留一部分兵力在蜀、吴接壤处守边,剩下的军队才有可能派往北伐前线。一关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从陈寿开始,虽然有不少人肯定,但也一直有人怀疑。笔者认为诸葛亮有比较杰出的军事才能,根据如下:一、隆中对策是诸葛亮杰出军事才能的表现。在汉末天下大乱的情况

  • 曹操三顾茅庐,为什么会被诸葛亮拒绝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

    曹操请诸葛亮的背景在刘备驻兵新野,任命徐庶为军师的时候,曹洪领十万来袭,却大败而归,曹操很恼火。这时谋士程煜替曹洪讲情,说徐庶是当世人杰,此败不怪曹将军,我愿推荐一人,处处都比徐庶高一筹,他就是水镜先生的高徒诸葛亮,也是我的师兄,现在隐居在卧龙岗。曹操早先就听闻诸葛亮有奇才,这次程煜又推荐,于是决定

  • 荆州是关羽丢的,难道诸葛亮就没有责任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关羽

    刘备当时进川时,荆州之地留守了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或许是为了让刘璋安心,所以不能带有名气的大将,但也可说明刘备对荆州之地看得很重。网络配图按照当时刘备定下的策略,荆州方要维护好与东吴的关系,使得刘备可以专心进入四川而无后顾之忧;还要能防备曹操的再次南下,确保荆州防线的安全。可历史总是这样不

  • 诸葛亮为什么对刘备如此忠心?有三个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

    相信有不少人都非常崇拜诸葛亮,因为他是一位非常伟大的人物,首先他在才华方面就足以撑起一片江山,其次,他的谋略与忠诚也让很多人折服。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诸葛亮一生之中只忠于一个人,那就是刘备,虽然曹操也非常欣赏诸葛亮的才华,但是他却死心塌地的跟着刘备,而且为了刘备付出不少努力。网络配图关于曹操,虽然不

  • 诸葛亮岳父有何来历?误放陆逊竟是无意之举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是蜀国丞相,也是第一谋士,在三国演义中写尽了他的机智远虑,却淡化了诸葛亮作为人臣的无奈与忍让,纵使是诸葛亮,也无法逾越君臣的鸿沟!网络配图从刘备拜访诸葛亮,三顾茅庐开始,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第一次登场。黄承彦是沔南名士,是荆襄地区最上层社会人物,与庞德公,庞统,司马徽,徐庶是好朋友。他的女儿黄月

  • 为抱美人归 诸葛亮竟用美男计推销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最以美男计,曾抱得才女归,也奠定了他在荆州读书人中的位置。以前说过,诸葛亮这个人是个孤儿,曾跟着自己叔父诸葛玄生活,当时诸葛亮和自己的兄长诸葛瑾弟弟诸葛均相依为命,他们在南阳亲自耕种,过着半耕半读的隐士生活。其实也不是什么隐士,诸葛亮在叔父诸葛玄去世以后,虽然胸怀大志,可是了解他的人并不太多

  • 解密:诸葛亮唯一不敢惹的蜀国谋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

    在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写给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奏章中,陈寿对蜀汉丞相诸葛亮治理蜀国的政绩评价极高,认为诸葛亮治理蜀国时:“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达到了:“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的完美程度。法正是谁?网络配图法正(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