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过继诸葛乔是重大策略失误吗?

诸葛亮过继诸葛乔是重大策略失误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405 更新时间:2024/3/20 1:59:46

五、中监军关兴死亡时间推定

关兴死亡的具体时间有没有线索?追谥羽曰壮缪侯。子兴嗣。兴字安国,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数岁卒(《关羽传》)。这段话也需要仔细分析:1、诸葛亮“深器异”关兴的意义。关平到底是不是养子,关平有没有后裔,都不得而知,反正嗣关羽爵位的是关兴。章武年间,蜀汉经历了夷陵大败和文武重臣扎堆离世,刘、关、张以及马超、黄忠、法正、马良、糜竺、孙乾简雍等均在这几年间辞世。建兴元年,四十二岁的诸葛开府治事,这才按照诸葛的用人理念大规模人事调整,像汉嘉郡太守黄元这种性情残暴的本土系,如果不是碍于刘备的面子,早就被双规查处了。诸葛的用人原则是道德品质第一,遂大力提拔荆襄系文官、南阳系将领以及涿郡系勋臣子弟,因关羽北伐的功绩和关兴的优秀,关兴火箭式升迁就不奇怪了,此时的关兴刚二十岁(弱冠),那么关兴都担任了什么职务?

网络配图

2、关兴临终前的职务。从关兴短暂的一生和记载来看,只担任过侍中和中监军两个职务。陈寿将侍中和中监军两职分开记录,而不是张遵的侍中尚书仆射,或者荀勖的侍中领中书监。再看两个官职之间的关系,可以确定不是兼任,是先任侍中,后任中监军。侍中、尚书仆射、中书监都是文职,而中监军是师、监、护、典、参系列中仅次于军师系列的高级军职,职数只有一个,同级的还有前监军。名将姜维担任中监军时挂征西将军衔,三十三岁左右;南阳系将领胡济担任中监军时挂前将军衔(迁中监军前将军,督汉中《董和传裴注》),关兴任中监军时挂什么衔?如果像诸葛瞻继承父亲军师将军衔一样继承关羽的荡寇将军衔是很正常的事,为什么陈寿不提?唯一的可能就是关兴的军衔高于杂号将军,至于到底是什么军衔也是有线索的。建兴四年,蜀汉政府在积极准备北伐时,晋升了众将的军衔,中都护辅汉将军李严晋升前将军,固陵太守刘琰晋升后将军,神奇的是左将军和右将军没有任何史料记载是谁,此时的涿郡系元老赵云由征南将军(建兴元年授)晋升为镇东将军(曹魏政权的四征将军高于四镇将军,《赵云传》中明确地使用了表示晋升的“迁”字,应略低于后期的杂号大将军),南阳系大将魏延仍然是镇北将军,东州系首领吴懿是讨逆将军(直到建兴八年才晋升为左将军)。诸葛亮在建兴六年街亭战败后自贬为右将军,说明建兴四年到六年之间的两年时间里,左将军和右将军消失了。在这个时间段里,还有谁有资格挂上将衔?正是关兴!中监军关兴必为左将军,那么右将军会是谁呢?呼之欲出,必为张苞!这才叫诸葛亮对关兴的“深器异之”!东吴也有一个“深器异之”(瑾子恪,名盛当世,权深器异之《诸葛瑾传》),孙权临终前就突击晋升威北将军诸葛恪为大将军,并托孤之。陈寿为什么不提关兴的军衔呢?因为说了关兴的左将军,必然让人联想起右将军,就暴露了关兴死亡的秘密,所以陈寿在这个关键地方断片了。

3、关兴到底死于哪年?关兴二十岁起任的第一个官职就是侍中,十七岁到二十岁之间的时间呢?以同样名声很大的诸葛瞻十七岁就出仕骑都尉为例,这段时间关兴是什么情况?应为关兴守孝的时间,无任何官职,即章武元年到章武三年,这个守孝的规矩魏蜀吴三国都是遵守的(夫三年之丧,天下之达制,人情之极痛也《吴主传》)。建兴三年春天到秋天,是诸葛南征的时间,没有任何史料表明关兴参加了南征,说明关兴仍然担任侍中,此时距离建兴五年春天诸葛移军汉中只有一年的时间了,关兴也没有参加北伐。因此关兴死亡的时间点只能有两个,一是以“数年”是三到四年的说法:建兴元年关兴就任侍中,建兴三年晋升并转军职中监军,建兴四年,在中监军任上仅一年就去世了,这种说法似乎表明了关兴以中监军的军职参加南征,并死于南征后;第二种可能是建兴元年到建兴四年,关兴任侍中,南征期间留守成都;建兴四年,关兴升中监军左将军,建兴五年诸葛赴汉中,关兴死亡。第一个推测只是符合“数年”是四年的说法,不能解释中监军职位变动的大背景;第二个推测不但符合“数年”为五年的说法,更清晰的说明了关兴职位变动和蜀汉重大军事行动之间的契合度,也就是说最终关兴死于建兴五年。

网络配图

六、东吴和关家结下的血海深仇

关兴不但死亡时间和诸葛乔相同,甚至享年也和诸葛乔一样,同为二十五岁。不同的是,诸葛乔才官场起步为驸马都尉,关兴已经高居中军统帅中监军了,为什么陈寿不提关兴死亡时的年龄?因为提了,就暴露了关兴死亡的秘密。关兴年龄确定了,另一个线索马上就清晰了。

1、诸葛乔必为建兴元年之后过继。首先正史使用了”瑾孙权遣乔来西”的表述,表明过继时间不会早于刘备取成都之前。而诸葛的亲儿子诸葛瞻十七岁时娶公主,官场起步为骑都尉,后陆续升迁为羽林中郎将、射声校尉等。诸葛乔到建兴五年二十五岁的时候还是驸马都尉,只能带五六百兵,丞相之子啊!所以诸葛乔必是在建兴元年,蜀汉和东吴重建联盟之后,才以联盟信物的形势过继到成都来,说明同岁的关兴和诸葛乔之间并没有共同度过少年和青年时期,那么关兴和诸葛乔之间的私人关系怎么样呢?他们之间有过节吗?如果有,那也只能来自父辈。

2、关羽辱骂的东吴求婚使者是谁?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关羽传》)。这个东吴来使是谁呢?自刘备兵败当阳长坂坡,诸葛亮亲自赶赴柴桑劝孙权后,孙权屡次派诸葛瑾充当对蜀外交大使,有两个重大事件为证,一是刘备取成都后,孙权派诸葛瑾去索要荆州各郡(是岁刘备定蜀。权以备已得益州,令诸葛瑾从求荆州诸郡。备不许);二是刘备取汉中之前吴蜀双方在荆州南部紧张对峙后,协议平分荆州时,派诸葛瑾为同盟大使(权令诸葛瑾报,更寻盟好,遂分荆州《吴主传》)。这两条史料说明诸葛瑾很有可能就是孙权的求婚大使,关羽为了女儿辱骂孙权和诸葛瑾的态度必然会传递给儿女,关兴和姐姐会对东吴以及诸葛瑾有好感吗?诸葛瑾参与偷袭江陵的战役了吗?

3、诸葛瑾参与袭杀关羽。按照孙权和各将传记的说法,参战吴军是以吕蒙为偷袭军主帅,陆逊和韩当军占领了益州和荆州之间的宜都郡以及夷陵城,蒋钦督水军,围攻麦城的是朱然和潘璋部队,最后俘虏并斩杀关羽父子的是潘璋部将马忠。诸葛瑾似乎没有在第一线参战,但是诸葛瑾的传记明确说了“从讨关羽”,事后,诸葛瑾甚至因功封爵宣城侯,并挂衔绥南将军,代替吕蒙任南郡太守,驻扎公安县(吕蒙白衣渡江时,蜀汉将军傅士仁驻守江陵城隔江对面的公安县并投降东吴),至于诸葛瑾怎么参战的,陈寿隐去了细节,这又引出一个问题。

网络配图

4、关兴什么时候离开荆州去成都的?没有任何史料,因关羽一直留守荆州,推测关兴去成都有两个时间点:一是关羽北伐前;二是老罗的说法,关兴随父兄水淹七军后,前往拿下汉中不久的刘备处报喜,随后关兴随同刘备大军回成都。第一种可能性不大,因为不仅关羽,连刘备和诸葛都没有想到盟友孙权会如此下作地偷袭江陵城(史学大师吕思勉点评孙权行为属于历史少见的无端寻衅)。第二种可能水淹七军时关兴年仅十六岁,但喜好军事的关羽让关平和关兴都从军参战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还有一种可能关羽北伐时关兴和姐姐关大美女一同留守在江陵城,吕蒙偷袭时,南郡太守糜芳献城投降,关兴单人逃遁。无论是第二种还是第三种说法,关兴的姐姐落入东吴之手,从此下落不明,这个全家覆灭的仇恨,年轻的关兴是不是能经受得住?张飞急于报关羽之仇举止失措,竟然被手下两个部将杀了,范疆和张达随后竟然投降了东吴,这对于张苞来说,也是血海深仇啊,这就涉及一个问题:

5、关兴和张苞为什么没有参加刘备的夷陵大战?一个原因是前面提到的三年守孝,还有一个原因让刘备无法忍心关兴参战,因为关兴一旦阵亡,关家就绝了后,守孝期间又不能结婚。血气方刚又年轻气盛的两位名将之子既没有参加惨败的夷陵之战,也没有参加诸葛的南征,这个血海深仇淤积于胸,必将导致不在沉默中爆沸,就在沉默中报废。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此人本领比诸葛亮还高 会搞阴谋也会看天象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伯温

    天不下雨,肯定是没有达到下雨的条件,比如说云层不够厚,水气不够足等等。这是一个很浅显的科学常识,只要稍微有点常识的现代人都知道,但是现在被认为是常识的东西,在古代却被认为是高深的学问。诸葛亮能借东风被描绘的神乎其技,要搁在现代这就是一条天气预报就能解决的事儿。刘伯温被称为“大明第一谋臣”,他不但会搞

  • 神人诸葛亮真有那么聪明?其实被别人耍了四次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通过对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巧摆八卦、智取成都、骂死王朗、木偶退兵等一系列“典型事迹”的浓墨重彩的描写,把诸葛亮塑造成了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具有传奇色彩的张良似的足智多谋的“奇人”。他的才能有如“皓月之明”,他的计谋更是“神出鬼没”。周瑜被他戏弄于股掌

  • 诸葛亮吊丧哭周瑜是惺惺相惜还是纯属演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同为世之人杰,而周瑜的死,物伤其类,诸葛亮也应该是很伤心的。而诸葛亮为周瑜写的悼词也是十分之感人。那么,诸葛亮吊丧真的是多情吗?周瑜病故之后,孔明前往柴桑吊丧。众位将领都说,人人都说什么周瑜大都督和诸葛亮关系很差,可是,诸葛亮却亲自前来吊丧,而且哭得那么伤心,看来,人们说的

  • 揭秘刘备错过的最优秀人才 能力不亚于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陈登

    刘备有雄才,善于结交豪杰,因此获得了大批贤才的诚心拥护。不过,由于刘备一直没有稳定的根据地,一生都在四处奔波,所以他错过了很多优秀人才。其中包括徐庶、田豫、牵招等。不过,最令人遗憾的是广陵太守陈登。网络配图陈登本是徐州牧陶谦的部下,担任徐州典农校尉。陶谦死后,他和孔融等徐州官吏诚心拥护刘备继任徐州牧

  • 刘备伐吴失败真的是因为诸葛亮未参加导致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伐吴

    刘备伐吴是历史上有名的事件,而这场战役最后带来的结果也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历史上对于这场战役的研究非常的多,其中除了失败原因和该不该打等重要因素之外,最受重视的就是刘备当年那场战争动用了多少的兵力。首先演义中所受的刘备兴兵70多万肯定是不可信的,毕竟当时刘备治下也才这么点人口,根本不可能支撑起这么多的

  • 历史真相:刘备究竟是如何认识诸葛亮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

    关于刘备初识诸葛一事,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流传面颇广的刘备“三顾茅庐”说。诸葛亮在其《出师表》中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陈寿在《三国志》中即采用了此说;另一种是诸葛亮“北行见备”说。三国时魏人鱼豢所著《魏略》明确地记载了诸葛亮归附刘备,是“亮诣备”

  •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为什么要禁止百姓官员去奔丧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是我们熟知的历史人物,他在三国时期作为蜀汉的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到现在依然激励着我们现代人。当初夷陵之战后,蜀汉遭受惨重的失败,国家岌岌可危,刘备在临死之时就后主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成就了一段君臣肝胆相照的千古佳话。诸葛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对刘备的承诺,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带着病出征,

  • 刘禅聪明无比? 傻瓜形象或是诸葛亮一手打造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禅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今天第一讲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刘备的儿子刘禅的故事,刘禅一直以来都是大家热议的焦点,在很多人的心里,他就是罗贯中口中的那一个扶不起的阿斗。还有很多读者问,刘备难道就刘禅一个儿子吗?非要选他继位?刘备确实不止一个儿子。历史记载,他有三子。那么在他的三个儿子

  • 五次北伐皆失败 诸葛亮算得上一流的军事家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都不可能倾全国之兵北伐,因为要留一部分兵力守城,还要留一部分兵力在蜀、吴接壤处守边,剩下的军队才有可能派往北伐前线。一关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从陈寿开始,虽然有不少人肯定,但也一直有人怀疑。笔者认为诸葛亮有比较杰出的军事才能,根据如下:一、隆中对策是诸葛亮杰出军事才能的表现。在汉末天下大乱的情况

  • 曹操三顾茅庐,为什么会被诸葛亮拒绝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

    曹操请诸葛亮的背景在刘备驻兵新野,任命徐庶为军师的时候,曹洪领十万来袭,却大败而归,曹操很恼火。这时谋士程煜替曹洪讲情,说徐庶是当世人杰,此败不怪曹将军,我愿推荐一人,处处都比徐庶高一筹,他就是水镜先生的高徒诸葛亮,也是我的师兄,现在隐居在卧龙岗。曹操早先就听闻诸葛亮有奇才,这次程煜又推荐,于是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