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庶推荐诸葛亮的原因在哪里

徐庶推荐诸葛亮的原因在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775 更新时间:2024/3/9 8:19:30

三国徐庶

徐庶,字元直,东汉末年人士,本来是刘备帐下之人,后来被迫归附了曹操,为曹魏政权效力。徐庶曾经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并且帮助刘备破了八门金锁阵,是历史上的一个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徐庶剧照

徐庶家境贫寒,早年时期为人报仇,被官吏抓住,后被其同党救走,徐庶非常感激,于是求学于儒家学舍。公元192年,董卓作乱,徐庶为了避乱,去到荆州居住,并在这里结识了诸葛亮,两人达成了友谊。后来,徐庶投奔了刘备,刘备也很器重他,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卧龙,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三顾茅庐”。建安十三年,曹操领军南下,刘备等人在逃亡之时,徐庶的母亲被曹军所掳,徐庶为了尽孝,保全母亲,辞别了刘备,前往曹营。徐庶进入曹营之后,一言不发。当曹操分兵八路准备攻打刘备时,曹操派徐庶前往樊城劝说刘备投降,但徐庶见到刘备之后却告诉他说大军将至,还望早做准备。刘备有心想要留下徐庶,奈何徐庶害怕天下人耻笑,便以刘备已有诸葛亮辅佐为理由拒绝了,并且表明,他虽然在曹营,但是却一条计策都不会为曹操出。这就是历史有名的“身在曹营心在汉”。

徐庶在魏国被任命为右中郎将,御史中丞,都不是很高的职位,也一直未被重用,几年之后,徐庶病死。关于徐庶的事迹,后来被传为很多成语,比如徐庶母亲被俘虏时,徐庶方寸大乱,进入曹营之后的一言不发等等,都被后人沿用至今。

徐庶推荐诸葛亮

大家大概都知道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的故事吧,最后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刘备先是占据荆州,随后又攻下西川,晚年在成都称帝,建立了蜀国。在这期间诸葛亮功不可没,他也被历代人认为是智慧的化身。那么大家知道是谁给刘备推荐的诸葛亮吗?没错就是徐庶。下面我们来看看徐庶推荐诸葛亮的故事。


连环画“徐元直走马荐诸葛”

曹操为了骗走徐庶,以他的母亲作为要挟,徐庶不得不前往曹营。刘备将徐庶送到城外,话别之后,徐庶骑着马就走了。但不一会儿又调转马头回来。刘备问他,你难道不走了吗?徐庶告诉刘备他因为母亲被抓心神大乱,差点忘记了一件大事。这件事当然就是指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徐庶对刘备说道:襄阳城外二十里有个地方叫隆中,在这里隐居了一位大谋士,你如果得到他的辅佐,就像西周得到姜子牙,西汉得到张良一样,他有经天纬地之才,挽救乾坤之能。他还经常把自己比成管仲乐毅。我看就是管仲和乐毅也不如他。

刘备就问他:他跟您比起来如何?徐庶说,我跟他相比就像劣马比麒麟,乌鸦比凤凰一样,他可是天下第一谋士啊。接着徐庶告诉刘备,这个人是琅琊阳都人,名字叫做诸葛亮,因为他住的地方有一道山岗叫卧龙岗,所以他自称为卧龙先生。而且告诉了刘备应该亲自去隆中请诸葛亮出山,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必然可以统一天下的。徐庶走后,刘备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无比难过,而且还让人砍掉前面的树林子,因为这片树林挡住了徐庶的身影。这个故事也被历代人们传为佳话。

之后,刘备按照徐庶的推荐去请诸葛亮,也才有了后来的三顾茅庐。因为是徐庶走了一会儿,又骑马回来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所以这个故事也被人们称为:徐庶走马荐诸葛。

徐庶评价诸葛亮

在三国时代,要想成就一番霸业,光有武艺高强的武将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智谋之士参与谋划,为其出一些妙计奇谋;蜀主刘备在没有诸葛亮之前的遭遇就说明了一点。我们知道那时称这种谋士为军师,在诸葛亮之前,刘备的军师叫徐庶,也正是徐庶临走时走马荐诸葛,向刘备推荐的诸葛亮。当然刘备肯定会问徐庶关于诸葛亮的才能了,那么徐庶评价诸葛亮是怎样的呢?


《三国演义》诸葛亮剧照

刘备送别徐庶之后,徐庶骑马往许昌曹营奔去,不一会儿又回来了,他回来的目的就是为刘备推荐诸葛亮。当然先是对诸葛亮其人的评价,这样也才能更好的向刘备说明诸葛亮的过人之处。他说到:“这个人不是我徐庶能比的,您应该亲自前去请他,而不能派手下去。你如果得到他,就像周朝得到姜子牙,汉朝得到张良一样,他有经纶济世,挽救乾坤的大才能。他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和乐毅,但以我看来,就是当年的管仲乐毅也比不上他。”刘备问徐庶:他的才能和德行和你相比怎么样。徐庶接着说到:我怎么能和他相提并论啊,我跟他比起来,就像是下等马和麒麟相比,乌鸦和凤凰相比一样,我微不足道,他可是当今世上的第一谋士啊。并且告诉了刘备,这个人叫诸葛亮,也是汉代大臣的后代,住在隆中卧龙岗,以种地为生,自号卧龙先生。得到他的辅助一定可以成就霸业的。

从徐庶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诸葛亮的评价是非常高的

,拿出了古代帮助帝王成就霸业的姜子牙、张良、管仲、乐毅相比;并且不顾贬低自己,把诸葛亮比作麒麟,凤凰。当然也正是徐庶评价诸葛亮,才使得刘备成就了自己的帝业,也才造就了“隆中对”“三顾茅庐”等代代相传的佳话。


标签: 徐庶

更多文章

  • 三国孙礼厉害吗 诸葛亮如何计破孙礼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孙礼

    三国孙礼三国孙礼是一个耿直刚武之人,在魏明帝修建宫殿的时候,全国百姓的粮食歉收,孙礼想要帮助百姓办点事情,于是力争免除百姓的劳役。魏明帝在听到孙礼的进言之后,立马下诏书表示让百姓都是从事农业的生产,并且说孙礼进言是正直进言。三国孙礼剧照当时负责修建皇上宫殿的是李惠,李惠上奏魏明帝表示,要求百姓再停留

  • 诸葛亮史上第一位公示财产的高官 有多少财产?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中华五千年浩浩历史长河里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他虽不像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小说里描述的那般“料事如神、呼风唤雨、撒豆成兵”,但他高尚的品格、杰出的才能、震古烁今的业绩以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极具传奇色彩的民间传说中,他更

  • 诸葛亮超高的军事水平来自于何人教导?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是一介文人,初出茅庐就明见三分,但是这只能说明他是一位喜欢钻研时政的青年,其本质和现在铁血的众多2B青年们没有区别,只不过考虑到三国时期资讯不发达,诸葛亮凭几乎闭门造车或者偶尔和其他2B中青老年聊天打屁就能准确预见之后十几年的情势也算是天赋高超。而后诸葛亮被三顾出山,虽然被刘备看重也只不过安排

  • 诸葛亮十位接班人的悲惨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十位接班人的悲壮结局蒋琬第一位介绍的,是诸葛亮遗命中指定的治国继承人蒋琬。诸葛亮连年用兵,但蒋琬总能够足食足兵地供给诸葛亮的需要。难怪诸葛亮每与人语,便称赞道;“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病重时,诸葛亮更秘密奏表后主:“臣若不幸,后事宜付蒋琬”充分显示,诸葛亮已视蒋琬为排名第一的接班

  • 揭秘当初刘伯温为什么挖诸葛亮墓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伯温诸葛亮

    刘伯温为什么挖诸葛亮墓民间流传着几句诗,诗中所表现的是刘伯温曾经挖了诸葛亮的坟墓,两个身处相差甚远的朝代,为何会有那么的生仇大恨,去挖别人的坟墓的,这是有一段渊源的,只不过是野史,我们也就当做饭口甜点看看,笑笑罢了。诸葛亮之坟墓刘伯温写的大概是你一个诸葛亮只不过是让三国成鼎立之势,但是最终没能帮助刘

  • 诸葛亮的墓地千年来没人敢盗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一生为了光复大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等气节与忠心,名垂青史千古流芳。诸葛亮诸葛亮五丈原失利,病死后葬于今陕西勉县定军山脚下,钟会攻陷成都时,诸葛亮显灵,给钟会托梦,让他不要残害蜀中百姓。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君王将相的墓都被盗墓贼光顾过,只有极少知道墓地所在之处而

  • 解析当初诸葛亮隐居的地方到底是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隐居的地方到底在哪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提到,“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那么诸葛亮到底是在河南南阳隐居?还是在其他什么地方呢?卧龙岗诸葛亮的躬耕之地一直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研究的问题,其实,直到现在,都没有明确的结论,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就中国古代历史、地理知识这样一查

  • 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有何“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

    如果各位读者对三国历史有所了解的话,那么肯定知道著名的“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刘备为报孙吴杀关羽和夺荆州之仇,不顾诸葛亮等人的劝阻,毅然兴兵东征伐吴。最终被陆逊火烧七百里,导致夷陵大败。白帝城托孤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在与东吴的大战失败后,在白帝城病危,将诸葛亮招到白帝城,将儿子也就是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

  • 为了他 诸葛亮干了他一生唯一一次徇私枉法之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

    核心提示: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什么?你说诸葛亮会徇私枉法?人家都在他死后追封忠武侯,要说诸葛亮会徇私枉法,恐怕是没有人会相信的。在人们心目中,他永远都是那位足智多谋、严于律己的千古一相。可就是

  • 诸葛亮治蜀:他们受诸葛亮严惩还感恩戴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作为军事家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诸葛亮的营垒,称赞其为“天下奇才”。唐太宗与李靖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与八阵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且表明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唐朝时亦将诸葛亮评选为武庙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