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超高的军事水平来自于何人教导?

诸葛亮超高的军事水平来自于何人教导?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835 更新时间:2024/2/10 9:22:05

诸葛亮是一介文人,初出茅庐就明见三分,但是这只能说明他是一位喜欢钻研时政的青年,其本质和现在铁血的众多2B青年们没有区别,只不过考虑到三国时期资讯不发达,诸葛亮凭几乎闭门造车或者偶尔和其他2B中青老年聊天打屁就能准确预见之后十几年的情势也算是天赋高超。而后诸葛亮被三顾出山,虽然被刘备看重也只不过安排点小事,后来慢慢感觉这是个实干之才又加以提拔任命为后勤总管,依之为自己的管萧,可是就是这位类似管萧的丞相之才,最后竟然当起了全军总司令,率领10余万新兵蛋子(老兵油子基本夷陵都死光跑光了)南征蛮夷,又六出岐山,连以兵事见长的司马懿都感叹他是天下奇才,虽然陈寿评价他将略非其所长,但那是看跟谁比,而且诸葛亮的用兵虽然乏善可陈但是也没有什么大毛病,稳稳当当堂堂正正,想赢他就是曹操来,我看也不容易,那么他这么高的军事水平到底是哪来的呢?

统帅一支军队自古甚至被视为一种艺术,虽然各家兵法多如牛毛,但是真正的名将屈指可数。如何成为一名名将,经验必不可少!从部队征召,训练,行军,住宿,到迎敌列阵,或者是追击,甚或后退都有无数的技巧需要掌握,可以说一名真正的将军绝对不是靠书本读出来的。赵括纸上谈兵就是历史上的一大笑谈。而三国历史上的马谡作为马氏五常之中的一员饱读诗书那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守卫街亭这一具体防守工作上却不如目不识丁的王平,虽然王平的建议可能也守不住街亭。而观诸葛亮用兵,进退有度,扎营严谨,部队战斗作风顽强,完全不像个初哥,可他的军事经验是哪来的呢?他的兵法又是师从何人?本帖为你深度解析诸葛亮的军事教官~

想要了解诸葛亮的军事师承必须从不多的蜀汉人物传记及荆襄系的人物传记中寻找蛛丝马迹。

第一个要怀疑的就是司马徽等荆襄谋士集团,司马徽等人虽名为隐士骨子里却功利心很强,好听点说叫胸怀天下。那个时候胸怀天下的文人最好的去处就是辅佐某位明主,因为明主们那个时候都在忙着打仗杀人,所以不学点兵法实在过不下去,有的谋士甚至还会学点杀招(如鲁肃徐庶糜竺等)。所以说司马徽们精于兵法或许是事实,但是部队打仗可不是在家里喝喝说说,实际领兵的将领必须经验丰富,而这点无论如何司马徽们是不会教诸葛亮的,从历史记载诸葛亮侍奉刘备的早期(从出山到赤壁)来看,诸葛亮不是刘备的军事参谋,刘备的参谋长应该是徐庶,而诸葛亮的主管内容是后勤政务包括外交。这说明出山前的诸葛亮主修课程不是军事。所以司马徽们不是诸葛亮的军事教官。

第二个怀疑可能是蔡瑁蒯越等荆襄大族,这个可能小点。虽然诸葛亮是蔡家的亲戚,但是这个亲戚不找人待见,因为他站错了队,站到黄承彦等名士集团去了,这在刘表集团乃至刘表仰仗的荆襄武装地主集团中是一种背叛,诸葛亮27了还没工作靠种地维生,这是何等的悲哀。各位想想,一个学富五车的文人,一个自信爆满的年轻人,但是硬是没人赏识只能宅在家里,这是何等郁闷!他又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些牛掰的亲戚?他这个时候还想向他们学习军事?视如仇雠还差不多,后来诸葛亮怂恿刘备拿下襄阳或许有一种报复的心理。所以说蔡瑁等人不是诸葛亮的军事教官。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十位接班人的悲惨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十位接班人的悲壮结局蒋琬第一位介绍的,是诸葛亮遗命中指定的治国继承人蒋琬。诸葛亮连年用兵,但蒋琬总能够足食足兵地供给诸葛亮的需要。难怪诸葛亮每与人语,便称赞道;“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病重时,诸葛亮更秘密奏表后主:“臣若不幸,后事宜付蒋琬”充分显示,诸葛亮已视蒋琬为排名第一的接班

  • 揭秘当初刘伯温为什么挖诸葛亮墓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伯温诸葛亮

    刘伯温为什么挖诸葛亮墓民间流传着几句诗,诗中所表现的是刘伯温曾经挖了诸葛亮的坟墓,两个身处相差甚远的朝代,为何会有那么的生仇大恨,去挖别人的坟墓的,这是有一段渊源的,只不过是野史,我们也就当做饭口甜点看看,笑笑罢了。诸葛亮之坟墓刘伯温写的大概是你一个诸葛亮只不过是让三国成鼎立之势,但是最终没能帮助刘

  • 诸葛亮的墓地千年来没人敢盗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一生为了光复大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等气节与忠心,名垂青史千古流芳。诸葛亮诸葛亮五丈原失利,病死后葬于今陕西勉县定军山脚下,钟会攻陷成都时,诸葛亮显灵,给钟会托梦,让他不要残害蜀中百姓。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君王将相的墓都被盗墓贼光顾过,只有极少知道墓地所在之处而

  • 解析当初诸葛亮隐居的地方到底是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隐居的地方到底在哪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提到,“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那么诸葛亮到底是在河南南阳隐居?还是在其他什么地方呢?卧龙岗诸葛亮的躬耕之地一直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研究的问题,其实,直到现在,都没有明确的结论,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就中国古代历史、地理知识这样一查

  • 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有何“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

    如果各位读者对三国历史有所了解的话,那么肯定知道著名的“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刘备为报孙吴杀关羽和夺荆州之仇,不顾诸葛亮等人的劝阻,毅然兴兵东征伐吴。最终被陆逊火烧七百里,导致夷陵大败。白帝城托孤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在与东吴的大战失败后,在白帝城病危,将诸葛亮招到白帝城,将儿子也就是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

  • 为了他 诸葛亮干了他一生唯一一次徇私枉法之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

    核心提示: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什么?你说诸葛亮会徇私枉法?人家都在他死后追封忠武侯,要说诸葛亮会徇私枉法,恐怕是没有人会相信的。在人们心目中,他永远都是那位足智多谋、严于律己的千古一相。可就是

  • 诸葛亮治蜀:他们受诸葛亮严惩还感恩戴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作为军事家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诸葛亮的营垒,称赞其为“天下奇才”。唐太宗与李靖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与八阵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且表明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唐朝时亦将诸葛亮评选为武庙十哲

  • 诸葛亮为啥选择为刘备出山而不是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出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著名的“草船借箭”、“声东击西”等都是他的良策。也正是因为他的足智多谋,为刘备打下了一片江山。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真的是一个最好的决定,然而曹操也曾三请诸葛亮,为何诸葛亮选择了刘备而不是选择曹操呢?民间曾有歇后语“曹操请孔明——没诚心”来评价曹操三请诸葛

  • 东周春秋时期的战神 诸葛亮崇拜的偶像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

    先轸他的一生纵横战场未尝败仗,在三场大战城濮之战、崤之战和箕之战中均是大胜,但是最后因为过于自责而卸掉头盔铠甲,单人匹马杀入狄人的阵中战死。兵法祖师先轸,今山西人,春秋时期晋国名将、中国兵法的祖师爷,著有《孙轸》五篇(已失传),正是他,奠定晋国之两百年春秋霸业。《史记》中并没有为他列传,《左传》中对

  • 军神乐毅 连一代神人诸葛亮都推崇的战国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乐毅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说孔明“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就是说,诸葛孔明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提并论。能让孔明自比的人,自然不是普通人,管仲是辅佐和成就了春秋霸主齐桓公的能臣,那么乐毅是谁,他又做了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儿?他的故事且听作者细细道来。乐毅的先祖乐羊原是魏国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