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手下最神秘的一支王牌部队:无当飞军

诸葛亮手下最神秘的一支王牌部队:无当飞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888 更新时间:2024/1/20 5:39:35

诸葛亮在征服南中后,利用当地少数民族兵源,建立的蜀汉劲旅--无当飞军。这支部队和刘备传统的王牌军--白耳兵,以及西凉马氏军团鼎足而三,一时瑜亮。这支军队富有特色,从部队性质上说,给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类似于法国的外籍军团,是一支职业雇佣军。

蜀汉政权原来就曾经使用过三苗后裔的武陵蛮(从河南南迁,和西南夷不是一个体系)雇佣军,在伐吴战争中大显身手,连猛将甘宁都死于这些蛮族手中。七擒孟获--当然只是一个象征--的战争中,诸葛亮更充分认识到了南中少数民族的英勇善战。这并不奇怪,历史上,农耕民族普遍缺乏果毅精神,而游牧,渔猎民族则往往好勇斗狠。

随着南中战争结束,恢复和平,这些剽悍的战士便陷于失业,把这样的力量留在南方,无疑是社会极大的不稳定因素。看看台湾在抗战后发生的二二八事件,带头闹事的就是从原日军中复员的台湾籍高砂部队成员。为此,诸葛亮对此实施了一箭双雕的有利政策,就是征召少数民族战士加入蜀国政府军,而经费问题,就由当地地方豪强解决。《华阳国志》记载亮以夷多刚狠,不宾大姓豪强,乃勒令出金帛,聘策恶夷为家部曲,得多者栾世袭官。于是夷人贪货物,以兼服属于汉,成夷汉部曲,从而在当地建立带有以夷制夷性质的地方军队,当地豪强得到社会地位,遂安于蜀汉统治,出金暮兵,使少数民族得到实惠,缓和了民族矛盾。同时,这些当地失业军人变成了政府军,如同在企业中得到了股份,成为少数民族中具备向心力的核心。其组成的军队熟悉民俗,较少激发问题。后来张嶷马忠等弹压叛乱,夷汉部曲都是主力。

如此好处,自然不能让地方独享。同时,也为了彻底避免南方割据势力死灰复燃,在诸葛亮主持下,蜀国不惜本钱,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这就是无当飞军的来历。这支军队的成员到达蜀郡以后,就成为蜀国的军户,世代为蜀国当兵为生,成为职业军人。时成都和南中的繁华不可同日而语,南中夷族素重勇士,故每有空缺,南人必奔走而告,刺血踊跃,以此为荣。让人想起英国军队在尼泊尔招募廓尔喀营雇佣军的场面。当然,当时南方人口不多,徉柯郡两万户,建宁郡万户,朱提郡八千户,兴古郡四万户,一下子调走一万户能征惯战的世家,对当地割据势力可以算是釜底抽薪。

无当飞军是何等形象呢?他们皆身披铁甲,能翻山越岭。善于使用弓弩和毒箭,尤其精于防守作战。因为是举家迁移,所以俗以蛮姑为舞,皆团牌辟(披)发,号啸而进。<三国演义>在七擒孟获中,把这支还没有诞生的精兵配给了当地豪帅,银冶洞洞主杨锋,固然是无稽之谈,但大体形象没有错的。如此奇装异服,风俗独特的军队进驻蜀都,肯定也带来不小的文化冲突,至少广大士族阶层一定是又好奇,又担心。为了能够给这些剽悍的战士以良好的管理,蜀汉委任治军严谨的魏国降将,巴西人(也可能是徐州沛人)王平为该军团第一任司令官。王平,字子均,识字不满十,与士卒同甘共苦,而生性谨严,训练苛刻,很少说话。这样一位既能服众,又严厉而带点儿阴沉的将军,实在是雇佣军太合适的指挥官人选了。

飞军不愧南中勇士的威名,英勇善战,在蜀汉的历次战争中都有着出色的表现。

一出祁山,配属马谡部战张颌于街亭--本来大概也因为马谡熟悉南中情况,希望他能够充分发挥这支军队的特点。。--因为马谡的失误而全军溃败,打断后的正是王平率领的飞军,一面死战,一面击鼓迷惑敌军,成功的掩护其他各部撤离战场,自己也全身而退,算是小试锋芒。

建兴九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令王平以副师屯南围,自设计围司马彝于祁山。司马懿抵挡不住,索性施展围魏救赵的招数,派张颌领主力大军攻打王平孤军。尽管当时王平所部无当飞军只有三千,只有魏军的二十分之一,但这些廓尔喀营式的勇士个个誓死如归,拼死抵抗,箭如飞蝗,张颌猛攻不下,司马懿的大营却已经被诸葛亮的大军攻破了。魏军退却,无当飞军却发挥山地兵团的特点,冲出营地,反击魏军后卫,前后夹攻,魏军大溃,损甲首数千。蜀国能在和司马懿第一次对阵时,取得相当优势,无当飞军死战曹魏猛将张颌的军团,居功厥伟。

无当飞军由于山地作战的特点,常被用于讨伐叛乱少数民族。延熙三年(公元240年),汉嘉(今四川雅安北)蛮反,蜀汉出动向宠的宿卫兵代替其前去征讨,装备不可谓不精良,结果这位性行淑均的名将却死在了少数民族叛军手中,还是无当飞军从前线调回,才控制了局面。那应该是第二代或者第三代飞军了。

无当飞军的最后也极为悲壮,那是姜维九伐中原中的第八次,为了掩护主帅退却,5000飞军和末任司令官张嶷进行了最后一战,全军战死,史书记载杀敌倍之。以后,虽然还有飞军之名,并且在防守阳平关等战斗中有所表现,无当飞军作为一个整体,已经不复存在了。

最后补充一点,如果从血统上说,实际上飞军的成员包括两部分,南中夷族和青羌,前者包括叟,笮,炯,百璞等民族,后来成为彝族,布朗族等云南少数民族,精于射术,后者为氐羌和冉驰,自古有修筑碉楼的习惯,《华阳国志》记载了这些住在石碉中的民族夏秋如何入蜀为佣,打水井砌河堰,出售花椒苹果农副产品,冬春返回故里避寒的情形,石碉楼,记录了青羌的历史,也展示了他们善于守御的特点。

标签: 诸葛亮;无当飞军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的儿子还不如阿斗呢 更扶不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阿斗

    熟悉正史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并非经天纬地之才,《三国演义》中的好多仗都是罗贯中帮他“打赢”的。比如草船借箭是抄袭孙权的,空城计是抄袭曹操的,就连火烧新野都是抄袭刘备在博望放的一把火。罗贯中可谓一代著名化妆师,把诸葛亮生生化妆成了三国第一智者,以至于鲁迅先生实在看不过去了,大呼:“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至

  • 三国之后 为什么诸葛亮墓从未遭到盗掘?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诸葛亮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尤其是封建王朝时期,皇帝在生前可谓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但是,在不少皇帝去世后,因为陪葬了较为贵重的物品,所以不少皇帝陵墓都遭到过盗掘和破坏。值得注意的是,古代历史上的盗墓行为,最早能够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到了春秋时期,因为厚葬的风气兴起,盗墓行为开始逐渐盛行。当然,如果要说古代盗墓行

  • 诸葛亮有几个老婆?诸葛亮的老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黄月英

    诸葛亮的老婆是黄氏。其实诸葛亮的老婆未必丑,说她丑是因为黄承彦老先生写信给诸葛亮的时候说,我有个女儿,长得很一般,头发有点黄,肤色比较黑,但是能给你做些洗衣做饭的功夫。这是老人家的谦虚之语,未必真的很难看。估计是众多不能嫁给诸葛帅哥的女人因妒生恨,无限上纲,说人家长得巨丑。又颇有一些人认为刚好符合了

  • 水镜八奇之一 诸葛亮的历史评价及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水镜八奇,诸葛亮

    人物生平滞留东吴诸葛靓原与父亲在魏国,性格方正且有才能和声望。甘露二年(257年),诸葛诞据守寿春反抗掌握朝政的大将军司马昭,并派长史吴纲带着诸葛靓和牙门子弟到东吴作人质并请求援军。 诸葛诞据守一年后终以兵败告终,自己亦被大将军司马胡奋所杀,诛夷三族。诸葛靓于是留在东吴,任右将军。大战晋军吴甘露元年

  •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故事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臭皮匠

    诸葛亮在很小的时候双亲就去世了,所以他跟着自己的叔父诸葛玄在一起生活。诸葛亮在读书的时候,结识了司马徽,黄承彦以及庞统等名士。由于诸名士的宣传,诸葛亮的名气渐渐的传开了。后来司马徽在遇见刘备之后,就将诸葛亮推荐给了刘备,刘备多次登门求见,三次之后诸葛亮终于出山。在遇见了刘备之后,诸葛亮向刘备陈说了三

  • 卧龙先生: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七擒孟获,卧龙先生,诸葛亮

    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兵入南蛮。而此时南蛮内部刚经历内讧,高定军事政变杀了前首领拥护孟获称王。诸葛亮派马忠和李恢兵分两路攻打南蛮,自己率军击败高定主力部队,杀了叛军高定。孟获退回益州郡。五月,蜀兵渡过沪水,进入云南,于孟获交战,生擒孟获。首次抓住孟获,诸葛亮好酒好肉招待,并且故意让孟获观看蜀军军队实

  • 诸葛亮本姓葛 事实确是如此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

    如果有人说诸葛亮不姓诸葛,您一定会觉得这很荒唐,不过事实确是如此,裴松之为陈寿《三国志》做的注解里提到:“(诸葛瑾)其先葛氏,本琅琊诸县人,后徙阳都。阳都先有姓葛者,时人为之诸葛,因以为氏。”意思是说诸葛瑾祖上本姓葛,后来搬家到了阳都,阳都之前有姓葛的人,为了区分开,便称他们为诸葛,意思是诸县来的葛

  • 为何说诸葛亮不应称"千古名相"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千古名相

    诸葛亮是千古名相似乎是历史定论。其实,诸葛亮只能算是一个千古忠臣,并非千古名相;而史书中说诸葛亮是一个千古名相,这就有待于商讨了。因为诸葛亮就是不能识大体、弃细务,凡事必亲躬,说明身边人才贫乏;有良才而不用,以庸才而误事,没有识人之明;统兵无功导致几次伐魏失败,这乃是为官为相之忌。但诸葛亮对蜀汉忠心

  • 谈诸葛亮为什么用马谡守街亭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马谡守街亭,诸葛亮

    诸葛亮,世之名相,所谓人无完人,诸葛亮不是神,他是人,所以他也会放错,用马谡守街亭,其实诸葛亮是冒了个很大的风险,也并非他的错,前诸葛受刘备之托,鞠躬尽瘁要匡复汉朝,他明知道不可行,却7出祁山,足可见其忠心,只可惜后主刘啊斗太昏庸,这可为是时世不造英雄,如果主上聪明,诸葛有好次可以攻下长安,呵呵

  • 周瑜隆中对:诸葛亮三气周瑜的历史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周瑜,隆中对,诸葛亮

    “诸葛亮三气周瑜”是经典作品中的经典桥段,酣畅淋漓,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前者的足智多谋和后者的胸怀狭窄。咱们先看一看在罗贯中笔下孔明先生是怎样故意欺负公瑾同志的:一气周瑜——周瑜和诸葛亮约定,如果周瑜夺取曹仁据守的南郡失败,刘备再去攻取。周瑜第一次夺取时失利受伤,于是便将计就计,打败了曹兵,但是诸葛亮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