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的经典形象是什么样?诸葛亮隐居的地方

诸葛亮的经典形象是什么样?诸葛亮隐居的地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888 更新时间:2024/2/10 9:18:01

只要提到诸葛亮,每个人心中便会出现那个一个手摇鹅毛扇,似神非神的站在那边指点江山、运筹帷幄的形象。不错,这就是诸葛亮带给我们的经典形象。诸葛亮在我们心目中是一个拥有大智慧,能够躬耕于南阳但是却能把握天下格局,善于制定正确的策略的智者。更有甚至,诸葛亮感觉更是一位“拥有超能力的神仙”。为什么这样说呢?从种种事件表明,诸葛亮不仅能够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更能够神机妙算、呼风唤雨,真真是极好的。在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给我们塑造的诸葛亮的形象不仅体现在军事上,更体现在政治上,也就是说,诸葛亮一方面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另一方面能够在军事上大放光彩。首先,诸葛亮能够舌战群儒,取得周瑜的支持,与孙权结为盟友,并且,诸葛亮能够识别各种敌人使用的诡计,并且巧妙的将计就计,对曹操实行火攻,打败曹操。诸葛亮还是一位淡泊名利的人,早年间,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他能够以诚挚的真心,报答刘备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因为受刘备三顾茅庐的恩德,所以,诸葛亮为了光复汉室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完完全全的奉献精神,更是后人需要学习的地方。不管怎么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即使诸葛亮再厉害,只要我们努力,都会取得成功。

“两袖清风持羽扇,一身正气贯青天。有功不傲平民敬,足智多谋万古传。”——这是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在出山之前,能够“躬耕于南阳”,淡泊明志,勤俭节约,出山之后,诸葛亮能够帮助刘备和后主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军事上,他能够运筹帷幄,仿佛是神仙一样,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在政治上,能够呕心沥血,以柔克刚,收下很多贤士,在文学艺术上,更是能够为后人留些许多研究——《出师表》不仅是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上表的书文,在后世看来,更是议论抒情的完美篇幅,除此之外,诸葛亮还能谈得一把好琴,闲暇时候都能听到诸葛亮的琴声,这也是诸葛亮减压的一种方式。

对于我们来说,诸葛亮身上需要我们学习的有很多点,最重要的就是,诸葛亮能够知恩图报,鞠躬尽瘁。自从刘备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请下山之后,诸葛亮接下来的人生便围绕着“忠心”、“责任”、“使命”来展开。诸葛亮一生不图什么名利,始终能够与先帝保持忠诚。在面对刘后主刘禅这么一位不是太精明的君主的时候,诸葛亮也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辅佐他,这是诸葛亮身上最重要的地方,也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面对自己的工作生活的时候,要时常保持勤劳奋斗的状态,做一位有责任的人。

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提到,“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那么诸葛亮到底是在河南南阳隐居?还是在其他什么地方呢?诸葛亮的躬耕之地一直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研究的问题,其实,直到现在,都没有明确的结论,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就中国古代历史、地理知识这样一查看,我们可以知道,但是的“南阳”其实说的是“南阳郡”,隆中则是南阳郡的邓县,也就是说,诸葛亮所在的隐居地、躬耕地,其实是隆中。也有人说诸葛亮是在襄阳隐居的,也就是所谓的“襄阳说”,按照“襄阳说”的观点,隆中是属于南阳郡,所以就可以称为“南阳”……等等还有很多这种说法,在很多资料中,多多少少都会涉及到一些方面。比如说:《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后出师表》中有提到“南阳”,《后出师表》是诸葛亮在汉兴六年所写,《前出师表》是在汉兴五年所写,诸葛亮并不可能在一年内改变地方,所以,种种证据都会有所牵连,但最后都会被推翻。其实,不管怎么说,都不能改变诸葛亮的一生,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是位才华横溢,能够为报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更是能够运筹帷幄、神机妙算的全能人才。诸葛亮可以说是受世世代代人们的敬仰,而历史证明,诸葛亮也是完全可以受的上这些敬仰的。

在中国,提起“诸葛亮”,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诸葛亮就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不管是在影视剧中,还是文学作品中,诸葛亮永远都是明灯,在激励指引着人们,前往正确的道路。有许多关于诸葛亮的书籍,包括陈寿的《三国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这些资料都详细的记录了诸葛亮的一生。尤其是《三国演义》,将诸葛亮完全塑造成一位似神非神的大人物,不仅能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更能够呼风唤雨。不仅在军事上能够运筹帷幄,在文学上更是如鱼得水。不仅能够在朝堂之外淡然的隐居,出山后,更是能够为了汉室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然而,诸葛亮给我们带来的并不仅仅是他的优秀,他更让我们看到了如何去做一位优秀的人才。首先,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才请下山的,在此之前,诸葛亮都“躬耕于南阳”,是个隐居之人,能够“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在闲暇时间喝喝茶,弹弹琴,好不惬意,但是并不代表诸葛亮就完全没有关注天下之事——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便拿出《隆中对》,巧妙的分析了当时的局势。所以,现在的我们更是要做到,心中有大局,但是又能够置身事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个“快活”的人。在诸葛亮出山之后,便真正的用心在为刘备负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并且,诸葛亮两袖清风,戎马半生,那精彩卓绝的战绩,是很多人都比不上的。所以,我们后人更要做到,勤苦奋斗,清廉节俭。

标签: 诸葛亮刘备曹操三国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手下最神秘的一支王牌部队:无当飞军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无当飞军

    诸葛亮在征服南中后,利用当地少数民族兵源,建立的蜀汉劲旅--无当飞军。这支部队和刘备传统的王牌军--白耳兵,以及西凉马氏军团鼎足而三,一时瑜亮。这支军队富有特色,从部队性质上说,给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类似于法国的外籍军团,是一支职业雇佣军。蜀汉政权原来就曾经使用过三苗后裔的武陵蛮(从河南南迁,和西南

  • 诸葛亮的儿子还不如阿斗呢 更扶不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阿斗

    熟悉正史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并非经天纬地之才,《三国演义》中的好多仗都是罗贯中帮他“打赢”的。比如草船借箭是抄袭孙权的,空城计是抄袭曹操的,就连火烧新野都是抄袭刘备在博望放的一把火。罗贯中可谓一代著名化妆师,把诸葛亮生生化妆成了三国第一智者,以至于鲁迅先生实在看不过去了,大呼:“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至

  • 三国之后 为什么诸葛亮墓从未遭到盗掘?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诸葛亮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尤其是封建王朝时期,皇帝在生前可谓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但是,在不少皇帝去世后,因为陪葬了较为贵重的物品,所以不少皇帝陵墓都遭到过盗掘和破坏。值得注意的是,古代历史上的盗墓行为,最早能够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到了春秋时期,因为厚葬的风气兴起,盗墓行为开始逐渐盛行。当然,如果要说古代盗墓行

  • 诸葛亮有几个老婆?诸葛亮的老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黄月英

    诸葛亮的老婆是黄氏。其实诸葛亮的老婆未必丑,说她丑是因为黄承彦老先生写信给诸葛亮的时候说,我有个女儿,长得很一般,头发有点黄,肤色比较黑,但是能给你做些洗衣做饭的功夫。这是老人家的谦虚之语,未必真的很难看。估计是众多不能嫁给诸葛帅哥的女人因妒生恨,无限上纲,说人家长得巨丑。又颇有一些人认为刚好符合了

  • 水镜八奇之一 诸葛亮的历史评价及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水镜八奇,诸葛亮

    人物生平滞留东吴诸葛靓原与父亲在魏国,性格方正且有才能和声望。甘露二年(257年),诸葛诞据守寿春反抗掌握朝政的大将军司马昭,并派长史吴纲带着诸葛靓和牙门子弟到东吴作人质并请求援军。 诸葛诞据守一年后终以兵败告终,自己亦被大将军司马胡奋所杀,诛夷三族。诸葛靓于是留在东吴,任右将军。大战晋军吴甘露元年

  •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故事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臭皮匠

    诸葛亮在很小的时候双亲就去世了,所以他跟着自己的叔父诸葛玄在一起生活。诸葛亮在读书的时候,结识了司马徽,黄承彦以及庞统等名士。由于诸名士的宣传,诸葛亮的名气渐渐的传开了。后来司马徽在遇见刘备之后,就将诸葛亮推荐给了刘备,刘备多次登门求见,三次之后诸葛亮终于出山。在遇见了刘备之后,诸葛亮向刘备陈说了三

  • 卧龙先生: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七擒孟获,卧龙先生,诸葛亮

    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兵入南蛮。而此时南蛮内部刚经历内讧,高定军事政变杀了前首领拥护孟获称王。诸葛亮派马忠和李恢兵分两路攻打南蛮,自己率军击败高定主力部队,杀了叛军高定。孟获退回益州郡。五月,蜀兵渡过沪水,进入云南,于孟获交战,生擒孟获。首次抓住孟获,诸葛亮好酒好肉招待,并且故意让孟获观看蜀军军队实

  • 诸葛亮本姓葛 事实确是如此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

    如果有人说诸葛亮不姓诸葛,您一定会觉得这很荒唐,不过事实确是如此,裴松之为陈寿《三国志》做的注解里提到:“(诸葛瑾)其先葛氏,本琅琊诸县人,后徙阳都。阳都先有姓葛者,时人为之诸葛,因以为氏。”意思是说诸葛瑾祖上本姓葛,后来搬家到了阳都,阳都之前有姓葛的人,为了区分开,便称他们为诸葛,意思是诸县来的葛

  • 为何说诸葛亮不应称"千古名相"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千古名相

    诸葛亮是千古名相似乎是历史定论。其实,诸葛亮只能算是一个千古忠臣,并非千古名相;而史书中说诸葛亮是一个千古名相,这就有待于商讨了。因为诸葛亮就是不能识大体、弃细务,凡事必亲躬,说明身边人才贫乏;有良才而不用,以庸才而误事,没有识人之明;统兵无功导致几次伐魏失败,这乃是为官为相之忌。但诸葛亮对蜀汉忠心

  • 谈诸葛亮为什么用马谡守街亭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马谡守街亭,诸葛亮

    诸葛亮,世之名相,所谓人无完人,诸葛亮不是神,他是人,所以他也会放错,用马谡守街亭,其实诸葛亮是冒了个很大的风险,也并非他的错,前诸葛受刘备之托,鞠躬尽瘁要匡复汉朝,他明知道不可行,却7出祁山,足可见其忠心,只可惜后主刘啊斗太昏庸,这可为是时世不造英雄,如果主上聪明,诸葛有好次可以攻下长安,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