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卧龙先生: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典故

卧龙先生: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典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517 更新时间:2024/3/7 7:55:36

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兵入南蛮。而此时南蛮内部刚经历内讧,高定军事政变杀了前首领拥护孟获称王。诸葛亮派马忠李恢兵分两路攻打南蛮,自己率军击败高定主力部队,杀了叛军高定。孟获退回益州郡。五月,蜀兵渡过沪水,进入云南,于孟获交战,生擒孟获。

首次抓住孟获,诸葛亮好酒好肉招待,并且故意让孟获观看蜀军军队实力,孟获看了并不服。诸葛亮就放他回去。之后却找来孟获副将,称孟获把罪名全部怪在他身上。副将十分生气,诸葛亮故意把他也放了。副将回去后,心中愤愤不平,就把孟获绑了送至蜀营。孟获第二次被抓,心里更是不服,诸葛亮再次放他回去。这次孟获回去也想出一计谋,其弟孟优假装来蜀营投降。诸葛亮识破其计,故意灌醉孟优。等到孟获来劫营的时候,再次被诸葛亮擒住。这第三次擒拿孟获,孟获仍不服气,认为不过是遭人暗算被计谋陷害,并不臣服。诸葛亮仍然放孟获回去。第四次孟获以为诸葛亮独自出来堪察地形,带兵欲偷袭诸葛亮时候,又中计被抓。第四次孟获部下感恩诸葛亮宽厚,竟然灌醉孟获,亲自把孟获送至诸葛亮军营。第五次被抓的孟获仍然是觉得被内贼陷害,于是诸葛亮又放回孟获。

如此反复几番,孟获并不臣服,最后孟获投奔木鹿大王还有乌戈国国王,两个大王虽然兵力强势却仍然被诸葛亮打败,孟获最后终于下跪起誓,永不反叛,效忠蜀国。至此,几次三番和南蛮征战,终于收复南蛮人心,保障了以后蜀国南境安宁。

两军交战必有死伤,为此南征回师途上,诸葛亮还命士兵制作了一种食用馒头来祭奠死去的冤魂。

诸葛亮出战之前曾有部下阻止,称南蛮险恶之地,不宜一国丞相出师,以防意外。可是诸葛亮擅长外交权术,人心连结,当时诸葛亮就已有征服南蛮免除后患之心。在南蛮境内,诸葛亮闻之孟获在当地破有人心,于是想到制服孟获,以其来统领南蛮效忠蜀国。于是便有了诸葛亮南征七擒七放孟获的典故。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本姓葛 事实确是如此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

    如果有人说诸葛亮不姓诸葛,您一定会觉得这很荒唐,不过事实确是如此,裴松之为陈寿《三国志》做的注解里提到:“(诸葛瑾)其先葛氏,本琅琊诸县人,后徙阳都。阳都先有姓葛者,时人为之诸葛,因以为氏。”意思是说诸葛瑾祖上本姓葛,后来搬家到了阳都,阳都之前有姓葛的人,为了区分开,便称他们为诸葛,意思是诸县来的葛

  • 为何说诸葛亮不应称"千古名相"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千古名相

    诸葛亮是千古名相似乎是历史定论。其实,诸葛亮只能算是一个千古忠臣,并非千古名相;而史书中说诸葛亮是一个千古名相,这就有待于商讨了。因为诸葛亮就是不能识大体、弃细务,凡事必亲躬,说明身边人才贫乏;有良才而不用,以庸才而误事,没有识人之明;统兵无功导致几次伐魏失败,这乃是为官为相之忌。但诸葛亮对蜀汉忠心

  • 谈诸葛亮为什么用马谡守街亭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马谡守街亭,诸葛亮

    诸葛亮,世之名相,所谓人无完人,诸葛亮不是神,他是人,所以他也会放错,用马谡守街亭,其实诸葛亮是冒了个很大的风险,也并非他的错,前诸葛受刘备之托,鞠躬尽瘁要匡复汉朝,他明知道不可行,却7出祁山,足可见其忠心,只可惜后主刘啊斗太昏庸,这可为是时世不造英雄,如果主上聪明,诸葛有好次可以攻下长安,呵呵

  • 周瑜隆中对:诸葛亮三气周瑜的历史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周瑜,隆中对,诸葛亮

    “诸葛亮三气周瑜”是经典作品中的经典桥段,酣畅淋漓,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前者的足智多谋和后者的胸怀狭窄。咱们先看一看在罗贯中笔下孔明先生是怎样故意欺负公瑾同志的:一气周瑜——周瑜和诸葛亮约定,如果周瑜夺取曹仁据守的南郡失败,刘备再去攻取。周瑜第一次夺取时失利受伤,于是便将计就计,打败了曹兵,但是诸葛亮却

  • 周瑜和诸葛亮没比赢的三国英杰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周瑜,诸葛亮

    三国时代,周瑜嫉妒孔明的才能,总想加害孔明。有一天想出了一条妙计,设宴相请,并以对诗为名进行加害。孔明早已觉察周瑜的心意,便故意说:“谁输了就砍谁的头。”周瑜暗自大喜,忙说:“君子无戏言,戏言非君子。” 历代的人们都喜欢将周瑜和诸葛亮进行比较,到现在都还没能分出个胜负来。所以小编又带大家探讨一下周瑜

  • 诸葛亮六出祁山是自强不息,还是不可而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把《三国演义》中的“三绝”之一诸葛亮(诸葛亮为智绝,曹操为奸绝,关羽为义绝)当成智慧的化身,因此,凡是诸葛亮所做的事都认为是明智的。例如,人们总是喜欢把六出祁山的这件事,看成是诸葛亮自强不息的表现而大加赞赏。然而,也有人对诸葛亮六出祁山这件事持不同的看法,认为这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 诸葛亮用的是战神赵云 为何让马儿跑却不给吃草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赵云

    《三国演义》开始时,对于刘备来说,已经建立了以关羽、张飞为核心的兄弟圈子,五虎上将在赵云迅速加入后已经得其三。然而这个强大的军事核心组合除了对黄巾军有不少胜利,在面对董卓、吕布和曹操等军事集团时,却是败多胜少。一直到《三国演义》发展到将近三分之一,诸葛亮才在铺垫中登上舞台。如果说此前的三国中充满了战

  • 刘备为什么选择了诸葛亮作为蜀国未来的委托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诸葛亮

    刘备政治生涯的前半期颠沛流徙,没有固定的据点。难得的是有一群忠心耿耿的人才始终聚集在他的周围。这群人就包括关羽、张飞、简雍、糜竺、糜芳、赵云等人。他们来自北方各地,组成了蜀汉政权的原从派系。但是这一派系人数有限,掌握的军队和政权也非常有限。到章武三年,赵云是原从派系中硕果仅存的“大佬”,他率领的江州

  • 三国英雄司马懿和诸葛亮比拼谁更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懿,诸葛亮

    司马懿和诸葛亮两个人的恩怨纠葛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甚至还流传着司马懿被诸葛亮设计毒死的传说,这个传说是真的吗?司马懿是怎么死的呢?三国后期,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的斗智斗勇,两人计谋迭出,上演了一出出精彩的大戏,后来虽然司马懿是取得了胜利,但是诸葛亮的名声却是远在司马懿之上,

  • 诸葛亮事迹:14岁的诸葛亮为何背井离乡?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

    东汉末年战乱频仍,但徐州琅邪郡因滨临海疆,却是比较安定之地。公元184年,以张角为领导的黄巾大起义爆发后,“徐州黄巾”也聚众响应。汉廷乃调原幽州刺史陶谦为徐州刺史,率兵击败之,战火没有波及琅邪。后来董卓肇乱,州郡起兵,受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为东京洛阳及西京长安一带,生灵涂炭,庐舍为墟。可是徐州全境却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