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之子为什么不是司马懿儿子的对手?

诸葛亮之子为什么不是司马懿儿子的对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673 更新时间:2024/3/21 9:43:22

诸葛亮之子何人?蜀汉临危受命的诸葛瞻将军是也。司马懿之子何人?长子大将军司马师、次子魏国晋王司马昭也。世人皆知,诸葛孔明与司马仲达是一对老冤家,好不棋鼓相当的对手,孔明与仲达的故事被演绎得出神入化,而他们的血脉后代较量又如何,却少有笔墨探个究竟。

这或许是因为,彼时诸葛瞻与司马昭已不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所以不值史书多费笔墨。但正因如此,本人以为这种“较量”才更具“以史为鉴”参照未来的意义。

网络配图

想当年,三国成型后的纷争,蜀汉若非有个军事天才诸葛亮,早早灭亡恐怕是件不争的事。而在三国之中,国力最强的魏国,如果不是后期涌现出个大都督司马懿,即被蜀汉所灭也并非不可能。正因为孔明与仲达棋逢对手,所以蜀汉与魏国虽长年争战,但还是形成了相对稳固的对峙局面,这里,除了国力因素外,诸葛亮与司马懿的统帅能力与军事智慧也起着相当的决定作用。虽《三国演义》出于“尊刘”主旨在描绘诸葛亮与司马懿之争时多以前者棋高一招而告终,但史实上,前者六出祁山无功而返的结局已经充分说明了一个“均衡”的事实。即:司马懿即便有输给孔明的地方,也是略逊而已。否则,就不会有孔明遗恨五丈原的千古憾事发生。诸葛亮与司马懿的较量,从“演义”看,是诸葛亮占先机;历史上看是平手,而从未来看,又是谁敢言勇呢?

这就必须提到他们的后代作为。司马懿生有两子,大儿子司马师,次子司马昭,这对兄弟在司马懿尚未发动剿灭草包大将军曹爽的“政变”之前,就已跟着父亲东挡西杀多年,“街亭之战”就有哥俩很重的身影。待司马懿政变成功,“政归司马氏”之后、继而司马懿亡时,司马师司马昭兄弟已经炙手可热,其权势比其父在时还要显赫。可以说,司马兄弟从父亲手中接过倾朝野的权柄,并完全控制了魏国的政局。哥俩在控制政局的作为上,比其父亲还要稳固还要成功。大哥司马师死后,司马昭官拜晋王,魏国虽未改国号,但究竟是谁家灭下,已是“路人皆知”。

网络配图

而此时我们再看看诸葛亮之子的作为。在司马昭灭蜀汉之前,无论史书还是演义,我们基本上没有看到有关诸葛瞻其人其事的些许记载。这或许可以理解为:诸葛亮之子在父亲死后,近似于“隐士”,是“无为”之“贤达”。直至司马昭派邓艾入川,兵临成都城下,才有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等人的出场。而此时的“智慧化身”之后,又是如何展示才华的呢?“三国演义”中的记载,可用“悲壮”两个字概括。他们先是用“先父的灵牌”吓了敌人一跳,趁乱打个小胜仗。但敌人一缓过神来,便以区区偷渡阴平的几万人马,杀得诸葛瞻全军片甲不留,可叹诸葛瞻这位“战神”之后,血涌战场,马革裹尸!你不能不称其“忠勇”,但又不能不叹其“何其哀也”。

这时的司马懿儿子在干什么呢?人家还稳坐魏国都城,决胜千里呢。司马昭只派了两路人马,就将存了四十一年的蜀汉吞没。两路带军将领邓艾、钟会军事才能均出类拔萃,司马昭单从军事才能跟他们一比,简直弱智白痴,但这两人的命运全部被司马昭牢牢控制,你不能不叹服司马之后的政治道行!

如果将此时人物好有一比,那么,诸葛亮之子只配比待捕之“蝉”,而司马昭手下钟会、邓艾堪比“螳螂”,最大的胜者是“黄雀”司马昭!螳螂捕蝉轻而易举,黄雀在后掌控全面。三国最终大结局,三国归晋,正是三国都归了司马懿之后这只大黄雀。司马懿之后的政治作为,可让老爹在九泉之下笑逐颜开!

网络配图

同为超级将门之后,为何如此两个极端结局?后人有以“少不成器”、“虎父犬子”叹息诸葛父子。而本人揣摩许久,如此试答:三国竞争,你死我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此汹汹形式下,一授儿为臣之道,一授子帝王之道,孰强孰弱,泾渭分明。正如圈养家畜与丛林野兽之别,优胜劣汰,丛林法则,所以丛林中百兽奋力争强,不敢稍有安守之念。而圈中的法则又如何呢?大约就是循规蹈矩,老死而终吧!

千古一叹,忠勇品质固然可嘉,但愚忠害人,已是泪洒千年。尤其当你誓死效命、誓死终守之主,是个扶不起来的白痴时,你的终守,岂不更加愚字当头?遥想堂堂民族英雄岳飞将军,如果不是愚守昏庸无道之君太甚,岂会白白断送了性命?又岂会让日后蒙元铁蹄肆意屠城?

诸葛父子与岳飞之死,每每令我悲叹这些遗恨千古的“圈养英雄”!也每每令我沉思,当背叛成为一种品行固然可耻,但具体开来也要看背叛一个什么样的人和物,尤其你的背叛是针对昏庸嗜血的牧人拒绝“圈养”的时候,何尝不是一种令人振奋的觉醒!

标签: 司马懿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关羽谁才是蜀国二把手?大部分人会猜错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

    说起三国人物,知名度最高者莫如诸葛亮和关羽。诸葛亮在民间的形象已经远远脱离他的真实面目,被夸张地描述成呼风唤雨、撒豆成兵、能掐会算的活神仙。关羽则更为离谱。他本是蜀国一员普通武将,功业不能比卫青霍去病,武艺不能比薛仁贵、尉迟恭,气节不能比岳飞、袁崇焕,却硬是被一部《三国演义》拔高到了武圣人的角度,甚

  • 曹操旗下最厉害的鬼才 此人不死诸葛亮不敢出山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郭嘉

    郭嘉作为曹操的第一谋士,可以说是当时数一数二的人物。而刚好郭嘉去世的那一年,卧龙诸葛亮刚好追随刘备出山。由于郭嘉的才华,使许多人有了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看法。他的才华不是贾诩、荀彧、荀攸、程昱可以比得了的,如果他还活着的话,曹操不一定能一统天下,但应该至少能少了很多弯路,曹操对郭嘉的信任甚至大于夏候兄

  • 刘备并不信任诸葛亮 临终前竟留下两人盯住他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备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诸葛亮非常不待见魏延。但是刘备不一样,他对魏延十分看好,魏延很早就跟随刘备打天下,当年刘备册封汉中太守的时候,所有人都以为是张飞,结果最后是魏延选为汉中太守。魏延也不负众望,把汉中守得固若金汤。曹操派人多次攻打汉中都是无功而返。网络配图其他时候,魏延和别人交战的时候,也

  • 揭秘诸葛亮死亡之谜:究竟在哪里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一代名相,人们对他都是十分敬仰,而他死后身葬何处却是无人知晓,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诸葛亮身葬何处无人知晓?诸葛亮古墓传说一网络配图 人们都说诸葛亮死后被葬在定军山,其实那里只是他的一座假坟。诸葛亮神机妙算,为了不让他的坟墓被世人晓得,在临终前就作了安排:安葬他时只要九个人,八个招重

  • 诸葛亮与阿斗的复杂关系 :曾力挺后主刘禅即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

    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之“和谐和美妙”(相对的),为历代有识之士赞不绝口,被视为封建社会中最理想、最完美的君臣关系的典范。作为接任者,刘禅能从父亲那里完整地承续到这种“和谐和美妙”的君臣关系,且把这种关系发展成了“黄金搭档”,都充分说明了刘禅的“大气”?网络配图在刘备还没有死的时候,诸葛亮曾感叹刘禅

  • 名相诸葛亮当年为了上位竟不惜娶丑女攀高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的名字家喻户晓,成为智慧忠贤的化身,他辅佐刘备共图大业,最终使蜀汉政权成了三国鼎立的一极。他的一生,奇闻逸事很多,“孔明择妇”便是其中之一。诸葛亮不仅有才,而且相貌俊伟,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身高八尺,犹如松柏”。但他却选了一位“瘦黑矮小,一头黄发”的丑女阿丑为妻,诸葛亮为何要娶

  • 三国史上被低估的谋士 诸葛亮加荀彧都不如他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韩馥

    据说,荀彧加上诸葛亮都比不上沮授的才华,可是沮授的才华没有遇到“伯乐”,可以说留下很多的遗憾。史书如此记载:“少有大志,擅于谋略”。沮授当袁绍的谋士时多次提出好的计策,可是大多数袁绍并没有听他的。沮授五策中,第5策是为复兴汉室,其余的是告诉袁绍怎样是自己更加强大。袁绍在官渡之战大败,曹操抓了沮授,沮

  • 诸葛亮明知关羽放走了曹操 为何执意如此?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亮

    我们都知道,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重要转折点,曹操由盛转衰,三国鼎立局面由此形成。当时的曹操可谓狼狈,一败再败,一退再退,以致于世人都认为,如果不是诸葛亮故意派关羽去华容道阻击曹操,那么曹操就算是交代了,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故意放走曹操呢?网络配图《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借孔明之口说:亮夜观乾象,操贼未

  • 诸葛亮临终前规定士兵抬棺往南 绳断便葬?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亮

    中国历史上,很多大人物下葬都颇有讲究,比如王室皇家,葬于皇陵中,陪葬大量玉器珍宝;比如元朝成吉思汗,下葬之后地面压平,不留墓碑不祭祀,待到来年草原上春草丛生,墓穴就再也找不到了。而三国时期的卧龙诸葛亮,临死前对自己的身后事,也交代得颇为特殊,那就是棺往南抬,绳断便葬。那这其中,又有何深意呢?网络配图

  • 诸葛亮也不是神人来看看他有哪些决策失误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

    小时侯看《三国演义》,最喜欢本事大如天的诸葛亮,感觉他比那些浴血疆场的猛将还厉害。每当看到诸葛亮出场,心里便不慌了。诸葛亮为刘备服务的那一年,也就是公元207年,诸葛亮那年27岁,刘备47岁,有极大耐心的刘备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请出山,也正式成就了诸葛亮的伟业。跟随刘备与后来苦撑危局,诸葛亮一直为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