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陈寿为什么觉得街亭之败是怪诸葛亮?

揭秘:陈寿为什么觉得街亭之败是怪诸葛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30 更新时间:2024/2/14 4:09:13

很多人都不了解陈寿,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蜀汉时曾为观阁令史,因为不愿屈事于宦官黄皓,多次遭到贬黜。他颇崇仰丞相诸葛亮,认为其是“识治之良材,管、萧之亚匹”;不过他又指出诸葛亮“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后人对陈寿所说的诸葛亮之“短”,颇不以为然,于是有人怀疑《三国志》算不算是一部信史

。就事论事,其实这是冤枉了陈寿。

为什么后人中有很多不愿意听信史家议论诸葛亮之“短"呢?看来,这多少与崇拜伟人的信念有关。一般人总想把伟人装扮成完美无缺的神。当然,作为政治家,诸葛亮的确是人杰。他“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最终辅佐刘备,三分天下,创立蜀国基业。

刘备死后,诸葛亮身为丞相,根据形势的需要,他以严刑峻法治蜀,终使全境称治。他为人忠贞不二,身居高位,从来不搞歪门邪道,尤其憎恶不正之风。他自称“资仰于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为了表明心迹,他向后主刘禅说:“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这里没有一句假、大空的话,所说的全是实话。而且真正以身作则,说到做到,经得起检验。这样一位贤相,当然会受到后人所称道,溢美也是难免的。于是,诸葛亮从人逐渐向“神”转化。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于诸葛亮的同时代人陈寿敢于议论其“奇谋为短”,就听不进去了。因此有人说“承祚(陈寿)仅有文采,尚缺德修”;有人说陈寿为诸葛亮的书佐时,因罪被挞百下:更有人说陈寿的父亲犯了过失,被诸葛亮剃去了头发,“故评亮颇有诬词。”事实又怎样呢?事实是:对当年正在被神化的诸葛亮是议论不得的;陈寿却偏要凭他的史识议论,遂为众人所不容。其实,平心而论,他评论诸葛亮褒远远多于贬,他的若干评语并没有错,比较客观。

诸葛亮初出祁山即有街亭之败,后人均归罪于马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以致为张邰所破。诸葛亮却不然,他以“《春秋》责帅,臣职是当”,承担了自己的责任。他在《街亭自贬疏》中说自己“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无论马谡有多大的罪戾,作为统帅,选将不妥,授任无方,孔明的确是有相当责任的。

马谡是不是确实“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呢?近年有学者走访街亭,作了实地勘察,分析街亭的地形地貌,随后为马谡的失败作了中肯的解释和推断。这种对街亭之役作出新的反省和认识,是值得人们重视的。街亭,古称街泉亭,最早是街泉县县治所在,后汉时改置陇城县。街亭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当年蜀军如经街亭通过驿道,进入八百里秦川,与赵云、邓芝会师则长安自危,中原可望。如魏军越过街亭。则可纵横于陇右三郡,使蜀军进退失据。所以,两军谁能占领街亭,关系着蜀军北伐与魏军保卫中原的成败。

街亭的地形并不险峻,形如麦垛的麦积崖下显得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如果守方兵力未能超过敌方,不要说马谡,换作诸葛亮,也未必一定守得住。马谡占据街亭后,驱兵上麦积崖,抢占制高点,这在兵法上并不错;他同意副先锋王平分兵扎寨于川上,形成犄角之势,作为应急之计,也不失为较好的选择。但马谡缺乏应变的能力,又无援军,因此就被魏军团团围住,冲不出重围。近年在距陇城数里的薛李川中,曾出土蜀国弩机。我们不妨作这样的推想

:马谡居高临下,弩机齐发,箭矢如雨;川上的王平在强弩掩护下率兵反击;诸葛亮的援军及时参战,形成对魏军的反包围,那么,史书的街亭之役也许就不是今天所见的篇章,其后诸葛亮是否必须“六出祁山”,也大有斟酌余地了。

诸葛亮之失误,首先在重用了缺乏实战经验的马谡;其次,又没有集中优势兵力接应马谡,而是以重兵屯卫祁山,滞留不前。因此史家陈寿说,诸葛亮街亭一役“奇谋为短”。按照这样的分析,陈寿的批评的确是较为中肯的,所以他说诸葛亮是相才而非帅才,在某种程度上也不为过。

标签: 陈寿三国

更多文章

  • 诸葛亮隐藏的阴谋到底有多深 刘备到死都没有发现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阴谋

    对诸葛亮阴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诸葛亮,想必大家自然而然能想到,力挽狂澜,智力逆天,鞠躬尽瘁,奇门遁甲这些字眼。在三国演义里面的诸葛亮的确被刻画成这个形象,刘备没遇到他之前一直都打败仗,征战了几十年却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都没有。但遇到诸葛亮之后只花了不到

  • 周瑜既然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 他的后人为什么没有站出来辟谣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瑜,诸葛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周瑜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都知道,诸葛亮和周瑜都是《三国演义》中的杰出人物。他们两人能力相当,但可惜的是周瑜走得早,才使得诸葛亮少了一位对手。那么,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给气死的吗?《隆中对》是我们了解诸葛亮对天下大势判断的材料,在诸葛亮为刘备策划夺取天

  • 诸葛亮死后蜀汉还有五员大将 若非是他们刘禅早就是亡国之君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蜀汉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亮死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诸葛亮命丧五丈原,是三国历史上让人十分遗憾的事情,“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对诸葛亮政治理想的歌颂。诸葛亮死后,蜀汉无疑要走向衰落,然而蜀汉政权竟然还延续了将近三十年,而这三十年中,这五员大将功不可没,如

  • 如果蜀汉不伐吴转而攻魏,那诸葛亮北伐能否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蜀汉,三国,诸葛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即然这个问题是假设刘备不伐吴而攻魏!如蜀汉不发动夷陵之战,没有这次惨败,也须有可能北代成功!但是这得有几个先决条件:一个是重新和东吴把联盟关系再次建立起来,捐弃前嫌而且是很铁那种联合,必须让东吴做到百分之百不能偷袭西蜀之

  • 诸葛亮生前独揽大权 诸葛亮死后真的后继无人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蜀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诸葛亮死后的事情,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诸葛亮第一件辉煌的事情。出山以后促成了孙刘联盟,但赤壁之战以后一直到夷陵之战,我们基本上听不到他的声音,真正大展宏图是在刘备去世以后,刘备去世以后,诸葛亮全面接管了蜀汉政权,按照三国志的说法是政事,无巨细,决于亮,就是军政的所有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马谡真的是一个蠢才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马谡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挥泪斩马谡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街亭之战,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间的决定性战役。而此次北伐又是诸葛亮准备最为充分(诸葛亮的《出师表》便是为此次北伐而上疏)、取得影响最大(陇西三郡叛魏降蜀)的一次北伐。故而,街亭之败,很令倾向於蜀汉一方的后人们而惋惜。对於街

  • 诸葛亮从村夫到丞相,机缘、努力缺一不可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诸葛亮

    你真的了解诸葛亮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神机妙算,王佐之才,得之便可安天下。所以一出山便是刘备帐中的智囊。军中上下,事无巨细,皆听从其安排。但《三国演义》毕竟只是小说,有着主观而且戏剧性的情节安排。这事儿如果放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是不成立的。因为面对一个

  • 诸葛亮每天吃一斤米 司马懿为什么敢断定诸葛亮命不久矣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司马懿

    对诸葛亮吃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失败后,休兵劝农、练兵讲武、秣马厉兵,经过三年的筹备,于公元234年二月亲率数万大军进行第五次北伐,出斜谷道,在渭水南岸的武功五丈原扎下营寨。这一次,他的对手依然是司马懿。前几次北伐,蜀军暴露出运粮不继、后勤

  • 诸葛亮为什么要六出祁山?为什么每次都可全身而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三国

    还不知道诸葛亮六出祁山,每次都可全身而退,其目的是为了什么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不论是电视还是电影当中,我们所看到的诸葛亮一辈子都是在为北伐而努力,六出祁山不论成败均可全身而退,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无功而返,那么诸葛亮这么热心的进行北伐,其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

  • 诸葛亮真的能借七星灯续命吗?七星灯能续命多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七星灯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亮七星灯续命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诸葛亮在北伐期间,少食多劳还经常熬夜,久而久之身体早已透支。司马懿得知诸葛亮的情况后,就更加不会主动攻击了,只要把诸葛亮拖死魏军自然就取得了胜利。诸葛亮太喜欢操心,不懂下放权力,大小事都要亲自过问,这样做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