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给儿子的一封信,浓缩了一世学问

诸葛亮给儿子的一封信,浓缩了一世学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467 更新时间:2024/5/30 20:32:16

真正的智慧,可以穿越时空,历久弥新,54岁的诸葛亮教给儿子的道理,今日读来,依然让人受益匪浅。

诸葛亮曾经给儿子写过一封信,全仅仅八十六个字,但言简意赅,微言大义,读来使人如沐春风,又如醍醐灌顶。它不仅能增进我们工作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我们的人生提高一个境界。

在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我们最缺乏的就是沉下心来听听古人良言的淡定与从容。不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读读诸葛亮的这封家信,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自我提升的空间吧。

诸葛亮给儿子的信: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及!

01. 做人要学会宁静。

“静以修身”、“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这些都在规劝世人,做人要学会宁静。

心境平静是修身和学习的基础,只有让灵魂安顿下来,才能够让自己的境界有所提高,只有让内心平静下来,学习才会偶有所得。

02. 做人要学会节俭。

“俭以养德”。这是在我们昭示节俭的效用。在商业化日益流行的今天,所有人都热衷于消费,有时候消费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这是非不值得提倡的例子。诸葛亮说“俭以养德”,也许是对我们当代人一个响当当的警示,它意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品德高尚的人,往往是那些懂得节俭的人。

03. 做人要擅于学习。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是擅于学习的人,这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尤其如此。信息爆炸的今天,一个人的知识丰富与否,就在于他是否乐于学习、擅于学习。

其实学习也不难,拿起一本书、来一场旅行,都可以是一种学习。所以你还有什么理由借口懒惰呢?

04. 做人要建立志向。

“非志无以成学”。我们常说,兴趣是第一位的,事实上志向比兴趣更为重要。因为兴趣有可能是三分钟热度,但志向则是长期支撑我们学习的动力。

因此,建立一个合适的志向,将会有利于我们的学习,成为我们乐于学习的恒久推动力。

05. 做人要懂得勤奋。

“怠慢则不能励精”。在这里,诸葛亮想说的其实是勤奋的重要性。要想做成任何一件有意义的事,勤奋是必不可少的性格因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种极其懈怠的做法,是不能引领我们走向成功之路的,只有日复一日的勤奋,能让我们在某个领域成为专才。

其实勤奋很困难吗?每天只需要早起床半小时,你就能比别人多奋斗三十分钟了。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06. 做人要学会惜时。

最后是“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每个人也就能活那么几十年。你拖沓一天,你就荒废一天。一天一天地积累,最终你荒废的是你的整一辈子。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刘禅留下一虎将霍弋,却并未收到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霍弋

    美国一位总统说了这样一句话:“人要记得随时关起身后的门。”这句话里面隐藏的意思就是过去的事情,不要一直耿耿于怀,这样活起来会很累的。我们把做的就是把握好当下,规划好未来。小编祝大家每天都能有个好心情,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诸葛亮死后给刘禅留下了一员虎将,此人攻不输姜维,守不亚于王平,但是在姜维九伐中原

  • 诸葛亮对刘禅的八个字评价 也说出了蜀汉灭亡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诸葛亮

    风云221年,刘备以为关羽报仇,为名发兵讨伐东吴。公元222年春,他却在夷陵之战中败给了吴将陆逊,在接连失去了关羽、张飞后,又因夷陵之败损失了多年积累精兵强将,63岁的刘备再也撑不住了,他在白帝城一病不起!并将诸葛亮召到身边,对他交代了身后之事,史称“白帝城托孤”彼时刘禅不过16岁,以刘备对儿子的了

  • 周瑜惨死原因的是什么 为什么说诸葛亮被世人冤枉了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周瑜,诸葛亮

    众所周知,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涌现出众多的混乱时代,其中三国这段混乱的历史让世人印象极其深刻。不仅涌现出众多英雄人物。他们为历史的进一步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三国历史上留下了众多经典事迹。其中最经典的便是蜀汉军师诸葛亮与东吴军师周瑜斗智斗勇,最终周瑜被诸葛亮活活气死。看过三国演义的大家普遍认为,周瑜

  • 司马懿一生中最害怕的人有三个,除了诸葛亮另外两个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司马懿,三国

    司马懿,在三国时期所有谋士中,司马懿的才智足够杀进前五了。而且司马懿也是三国时期,能笑到最后的人。你们这些前朝现世的谋臣都死了,我还活着。司马懿也号称是活活把对手熬死的一个人。盘点司马懿的一生,司马懿最害怕的人有三个。一、曹魏门下——司马隐忍二十年司马懿祖上世代为官,也算是出身名门贵族。司马懿祖上大

  • 陈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诸葛亮都不敢指挥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刘备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默默无闻的人,他们做过很多的大事、好事,甚至做过特别大的贡献,但是他们不会把自己的功绩到处说给别人听,他们不想炫耀自己的成绩。众所周知,三国中武将的排名有一吕二赵的说法,一吕指的是吕布吕奉先,二赵指的是赵云赵子龙,赵子龙单骑救主的故事更是在民间广为流传,那他真的是蜀中第一的高手了吗

  • 三国时期得诸葛亮为什么总是为粮草发愁?战国时期为什么从能没这种情况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诸葛亮

    诸葛亮那是人人都认可的智慧的化身,多少妙计出自他手,只是在北伐战争当中,本来打得很漂亮的一仗,最后却都因为粮草不足,而最终退兵。但是在持续了上百年战争的战国时候,却从来都没听说过粮草拖了哪个军队的后腿,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问题首先出在兵制上。治理一个国家,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看上去是

  • 刘备死后如果是诸葛亮取代刘禅,蜀汉还会这么快灭亡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诸葛亮

    一个王朝的灭亡都是有病因的。我们看三国里的蜀汉政权的灭亡,在后世人的眼中,大多化罪于"阿斗”。其实,蜀汉灭亡的病因在刘备没有离世之前就已经种下了。不信,我们来梳理一下。在刘备当政的后期,给他镇守和征战江山的五虎上将几乎死亡殆尽,要不战死,要不被害,要不病亡。公元220年,关羽败走麦城,带领数十骑将士

  • 为什么诸葛亮不采取魏延之计直取长安或潼关 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诸葛亮

    长安,历来都是帝都,而且历史积淀深厚,人文历史悠久、物产十分丰富,地理位置十分险要,在冷兵器时代又易守难攻。当年秦国就是据长安而厉兵秣马横扫天下一统六国。后来刘邦又在此建立大汉王朝,历经百年,可谓早已是世界知名的大都市了。就算到了三国时期,董卓也是丢掉洛阳退守长安,又在长安大肆建设,搞了许多安逸享乐

  • 诸葛亮为什么临死前放七粒米在口中 这个有什么说法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诸葛亮

    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的英雄人物,而在众多英雄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诸葛亮,他也是最受世人爱戴的一个人。而人们之所以敬佩他,就是因为他的智慧,他善于用计策大败敌人,经常会出现以少胜多的案例。而且他在刘备还很弱小的时候就跟着刘备了,帮助他一步步成为了一方霸主。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了托孤大臣,担任了辅助刘禅的大

  • 盘点中国古代智商最高十人,诸葛亮只能排第六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智商最高十人

    中国古代人才辈出,其中很多人有勇有谋,如果按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智商过人。所以小编为大家排行了一下古代智商最高的十人,我们一起去看一下都有谁。TOP1、韬略鼻祖、兵家之宗——吕尚(姜子牙)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汉族,生于公元前1156,死于公元前1017年,寿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