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六出祁山真相:诸葛亮六出祁山是因为什么失败

六出祁山真相:诸葛亮六出祁山是因为什么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497 更新时间:2024/3/21 9:41:45

“六出祁山”通常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史书记载诸葛亮北伐曹魏时仅有两次出兵祁山,而“六出祁山”的说法出现于小说《三国演义》,由于《演义》在民间的影响力较大,因此“六出祁山”也渐渐成为诸葛亮北伐的代名词。

诸葛亮一共6次出祁山。分别如下:

一出祁山,开始是一连串的胜利喜讯,士气高涨。为了出祁山打曹魏,诸葛亮在蜀中养兵练兵,也为这次出兵备下了军需粮草,还慷慨成词的写了千古名篇《前出师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就因为一个人是失误使得整个局势大变,那就是马谡,马谡(公元190—228年),字幼常,襄樊宜城人,侍中马良之弟。自认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一生也没有什么大错,但是犯下一大错就造成了对他赏识有加的诸葛丞相的一次祁山计划,在街亭这个战略要地的守卫上出先了决策的失误,就如纸上谈兵一样,在实际战斗中的战略失误就导致了全盘劫数,马谡的失误也是诸葛亮的用人失误,在刘备弥留之际就曾提醒诸葛亮马谡不能重用,但是在一场大的战役上,一个关键性的战略要地的问题上,诸葛亮犯错误了,失街亭,挥泪斩马谡,但是又有什么用呢?局势不会因为斩了一个马谡而重新垂爱蜀军的,司马懿抓住了局势,把优势牢牢把握在了他手中。局势的变动使得诸葛亮只能用那“空城计”的险兆来为撤退做准备。局势一下由主动变为被动,人的心理上也会出现烦躁,那更容易造成失误,在对陈仓城防备情况诸葛亮又不甚明了,下令攻城,结果折二将、伤一将。诸葛亮被迫撤军,一出告败。

网络配图

一出祁山失败,诸葛亮并没有放弃他的志愿,他准备多年又二出祁山,上《后出师表》表明自己“死而后已”的精神,然后他的对手不是别人,是著智谋和他不相伯仲的司马懿,在二次祁山,蜀军后备粮草跟不上的情况下,司马懿高挂免战牌,不用一兵一卒而屈人之兵,高人也!他在对槽睿的奏表中就说:“臣算蜀兵行粮止有一月,利在急战。我军只宜久守……不须一月,蜀兵自走。”可怜诸葛亮在准备了那么多的时间后想一举歼灭曹魏军队的,谁知道连个面都没有见到就败了下来。在死伤惨重,粮草补给不及的情况下,诸葛亮只好退兵,二出祁山就这样偃旗息鼓了。

但是诸葛亮不会那么样死心的,他的信念中有太传统的汉室思想,也有强烈的报恩思想,在得知陈仓收将赫昭病重之时趁机攻占了陈仓,进而取建威,驻兵祁山。形势一片大好,但是天不助诸葛亮,在蜀军接连的胜仗之后,诸葛亮的身体出现了问题,就如我国射击名将王义夫那样在关键时刻老是头晕头痛而和金牌擦肩而过,诸葛亮在身体欠佳的情况下有加之张苞战死的噩耗,使得他无心再战,蜀军不战自退。

网络配图

天意如此,诸葛亮该放弃了吧?不,诸葛亮的性格决定他不能就这样的半途而废,他重整军队,浩浩荡荡四出祁山,一路攻城,所到之处皆打胜仗,形势一片大好,但是司马懿用的反间计,在蜀地大量散播谣言以至无能的刘禅下令让诸葛亮收兵回蜀,战场上一分钟就能风起云涌,诸葛亮回师丧失了胜利的良机。四出祁山失败。诸葛亮内心是痛苦的,并不是因为失败,而是刘禅这个幼君,无能的让人心痛,在一出祁山的时候的《出师表》就让其“亲贤臣,远小人”而这个扶不起的阿斗啊。我想诸葛亮是不知道在他以后还有个著名的岳飞也在直捣黄龙的关键时候让金牌招回,更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而魂丧风波厅。诸葛亮是相父,他是不可能让人灌上莫须有的罪名的,但是他的宏图呢?

诸葛亮五出祁山,其实已经是没有那必要了,在军事上根本就不具备出兵的优势了,但是诸葛亮是出于良相的名誉还是为了完成恩人刘备的心愿,那就不得而知了,但是五出祁山在没有任何优势的情况下那就是注定了失败的结局的。如杨仪所说:“前数兴兵,军力罢敝,粮又不继。”对于军事研究的那么深的诸葛亮会犯这样的低级军事错误也就是他心急的表现了,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身体快不行了,知道自己也老了还未完成这个他一身的遗憾,他要弥补他的遗憾就出兵了,这个和刘备、张飞为报关羽的仇而贸然出兵东吴一样,结果都是大败。诸葛亮五出祁山失败还有个表面上的原因,那就是战争使得经济萧条,后方李严无力筹办粮草,假报东吴攻蜀,诸葛亮不知情报是假,搬师回救,伐魏又成泡影。但是李严只是一个直接表现出来的失败因素。我想就如那句话“如果没有拿破伦的话,还会有别人出现改变欧洲历史”那么李严只是一个撮成因素而已,实质因素在于蜀已经没有战斗的实力了。连年的战事,百姓虽然还是在支持着他们的诸葛丞相,但是事实的经济实力不能靠那单纯的热情而代替的。

网络配图

六出祁山,诸葛亮一生中七擒七纵孟获,那么他六出祁山也不为过啊,他就是那种生命之火不息战斗热情不减的人,但是这次和司马懿的正面交战中,谓桥一战,诸葛亮在计谋上真正的输给了老对手司马懿,以至损兵万余。积劳成疾,最后病死在五丈原。但是六出祁山蜀国真正的损失我认为是丧失了文武两大支柱,文的是诸葛亮,这个从开始刘备三顾茅庐就跟随刘备打江山的重量级人物,还有武的就是一直让诸葛亮排斥,认为其有“反骨”的魏严。诸葛亮死了还不放过魏严,使得本来就武将所剩无几的蜀国又失去了一员“开国大将”。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杀死魏延的真正原因:恐刘禅驾驭不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

    很多人都有疑问,在《三国演义》中,魏延为何无缘无故被诸葛亮杀了呢?死的不明不白的。诸葛亮说他造反,真的是这样的吗?到底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呢?魏延简介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对蜀汉来说,汉中和荆州是益州的两翼,而汉中又居于门户要地,战略地位十分显著。而那时刘备又选魏延镇

  • 解密司马懿一生无法战胜宿敌诸葛亮的难言之隐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懿

    司马懿好像一开始就没想过能战胜诸葛亮,一味退让,永远是防守,如果诸葛亮在多活二十年,相信司马懿也是这样应对。然而司马懿真的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吗?司马懿的战术作风真的是被动防守吗?司马懿是魏国后期卓越的军事家,其精明老练,堪称三国第一。历史上认为司马懿是诸葛亮的克星。因为诸葛亮北伐最害怕的就是司马懿,采

  • 历史解密:陆逊是怎么破掉诸葛亮的八卦阵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陆逊

    黄承彦是诸葛亮的岳父,当蜀汉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大败而归的时候,陆逊进入了诸葛亮早先做好的埋伏圈,八阵图中,原本陆逊必定死于八阵图,可是黄承彦却出面救了陆逊。作为岳父的黄承彦,为何要救自己女婿的死对头呢?网络配图《三国演义》中有一处文字颇耐人寻味。小说八十四回名为《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

  • 有一人名气不大 但却能打得让诸葛亮叹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

    三国时期,蜀国之于三国来说是实力最弱,地盘最小的一方。因此,蜀国丞相诸葛亮为了蜀国的安危,便不断进行北伐,想要以不断地攻击来换取生存的时间,但是,诸葛亮北伐事业总是败多胜少,这里我们要来说令诸葛亮吃到败仗的苦头的一名守城悍将--郝昭。网络配图郝昭,表字伯道,太原人。郝昭年少从军,屡立战功,从白身做到

  • 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荆州究竟是个多大的官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

    刘备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请到自己帐下,从此两人“情好日密”。大概是两人过从甚密,这引起了刘备两个老兄弟关羽和张飞的不高兴,刘备解释说:“我有了孔明,好像是鱼儿有了水。你们以后都不要再说了。”关羽、张飞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由于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一般人都认为,从此以后,刘备不但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也给了

  • 诸葛亮《隆中对》析天下 劝刘备勿与曹操争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

    刘备三顾茅庐,求得诸葛亮的《隆中对》,在《隆中对》中,诸葛亮从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分析天下大势,向刘备提供了立国的策略,《隆中对》原文择录如下: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

  • 历史揭秘:智囊诸葛亮如何玩火自焚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

    俗话说,玩火自焚。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一生计策除了火还是火,从初出茅庐的火烧博望坡,到赤壁之战,到火烧藤甲兵,到火烧葫芦谷。诸葛亮无时无刻不在阐释着与火的不解之缘。诸葛亮为何如此钟爱火攻呢?是迫不得已吗?网络配图火,是上苍的恩赐,也是神灵的象征,只可供奉,不可亵渎。如果用得恰当,它就是文明的使者,

  • 诸葛亮有信任的人吗?那他最信任的武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定南)人。自幼刚正雄壮,喜好练武,遇事善于思考,肯动脑筋。青少年时期喜武但不逞强,有勇但不斗勇。曾先后在袁绍、公孙瓒帐下为将,但因此二人皆非仁德之明主,遂改投刘备,与刘备一见如故,倍受重用,从此追随刘备,直至病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备为曹操所败,与妻小在当

  • 诸葛亮的军事水平师从何处 难道是与生俱来?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是一介文人,初出茅庐就明见三分,但是这只能说明他是一位喜欢钻研时政的青年,其本质和现在铁血的众多2B青年们没有区别。只不过考虑到三国时期资讯不发达,诸葛亮凭几乎闭门造车或者偶尔和其他2B中青老年聊天打屁就能准确预见之后十几年的情势也算是天赋高超。网络配图而后诸葛亮被三顾出山,虽然被刘备看重也只

  • 诸葛亮墓为何千年没人敢盗 竟隐藏3个惊天谜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墓

    诸葛亮大家都很熟悉,三国时期的谋士,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蜀国丞相,字孔明,号卧龙。他的一生充满辉煌的传奇色彩,民间所说的神机妙算,前算三百年后算三百年,指的就是诸葛亮的神通。就连死后,关于他的墓地的传说,也是多种多样流传世间,以至于盗墓贼都不敢挖盗他的墓穴。网络配图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死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