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没有取而代之:是精明选择吗?

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没有取而代之:是精明选择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833 更新时间:2023/12/9 22:33:40

话说关羽败走麦城,被俘,不降,被东吴所害。意气用事的刘备为报兄弟被害之仇,亲率全部大军远征东吴,结果被名不见经传的小将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败了个一塌糊涂。退到白帝城的刘备因此一病不起。临终前,刘备托付诸葛亮:“我儿可辅则辅,若不可辅,君则自立为王”。简单说来就是如果我儿子阿斗是个当皇帝的料,你就尽力辅佐;若不是当皇帝的料,你就废黜了他,自己当皇帝算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帝城托孤”。

网络配图

众所周知,从东汉末年到三国初期,那是一个群雄四起,人人争着称王称帝的时期,刘备之子刘禅就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无德无能,根本无力胜任一国之君,诸葛亮“取而代之”既是蜀汉众望所归,又是履行刘备的遗言,但他为何不肯“取而代之,自立为君”呢?真是书上说的那诸葛亮愚忠、尽忠尽孝吗?其实不然,真正的原因是诸葛亮太过精明,打着自己的精明算盘,其精明表现在三个方面。

刘备让诸葛亮“取而代之”是假,探视诸葛亮是否“别有用心”是真,是在考验诸葛亮的忠心。世袭禅让,子承父业,数千年的传统了,谁愿意将自己好不容易打来的江山拱手相让一个异性人呢?精明的诸葛亮深知这一点,他也深知刘备对他并不信任,早怀有防备之心。还在刘备入川时就能看出,当时刘备带得是庞统,而把诸葛亮安置在老家,就是为防止诸葛亮因功劳大而居功自傲。即使诸葛亮后来加入刘备军团的初期,诸葛亮也没有很大的权力,地位也在糜竺孙乾等人之下。

诸葛亮深知刘备的用意就是要给自己一个旁敲侧击,要安守本分,尽力辅佐,不要僭越本分,别有用心。刘禅再差也轮不到你取而代之,阿斗即使是块烂泥,你也得想办法扶上墙头。因此诸葛亮听到刘备的托付后,当即下跪,表示自己誓死效忠,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网络配图

刘备的驾崩,无疑是诸葛亮上位的最好时机,深受儒家思想教育的他也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否则他早就终老在隆中了。中国有句古话:“不像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那个群雄四起,众人都抢着当皇帝的时代,不像当皇帝的英雄也不是真英雄。若说诸葛亮没有当皇帝的心思,那绝对是假话,只是精明的诸葛亮有着自己的顾虑。刘备逝于白帝城后,以诸葛亮在蜀汉的威望,自然也能称帝,但诸葛亮称帝必然引发蜀汉的内部权力斗争,必然加速蜀汉的灭亡。

虽说在蜀汉的建立中诸葛亮功不可没,但蜀汉江山终究是刘氏父子的,蜀汉中的众多文臣武将忠的也是刘氏父子,你诸葛亮当了君王,人家未必心悦诚服,因此,拥刘(禅)派和拥诸(葛亮)势必会展开一场你死我亡的内部斗争,即便诸葛亮获胜称帝,也终将胜之不武,必将像曹魏篡汉一样背负汉贼的骂名,这对于一直打着讨伐汉贼、兴复汉室口号起家的蜀汉而言,无疑是自打嘴巴,自取其辱。

话说天下形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大一统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只是暂时的,三国中魏国实力最强,蜀国实力最弱,随着实力的此消彼长,实力最弱的蜀国首当其冲,必然灭亡,必然成为被吞并的对象。刘备东征失败后,本就实力不强的蜀国,元气大伤,国力进一步衰落。加上昔日的“五虎上将”死的死,老的老,新人又未能及时涌现,蜀汉人才断层,显得后继无力,以致于后来到了“蜀国无大将,廖化充先锋”的尴尬境地。

反观魏国,随着司马氏父子逐步掌握了曹魏大权,魏国政局趋于稳定,经济也得以恢复和发展,新人辈出,人才济济,东有羊祜,西有钟会邓艾,都是一等一的人才,魏国的实力日益膨胀。料事如神的诸葛亮自然也早有先见之明。早在诸葛亮未出庐时,就在隆中曾给刘备规划,成就三国鼎立的霸业后,若天下有变,便可派一上将直取中原,统一大业即可实现,然而一个简单的“变”字却有无数变数,诸葛亮也只是猜测,有很多不确定性,那时已显出他对统一的信心不足,那么在《后出师表》里的表述就更直接明了了。

网络配图

“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之,孰与伐之”,诸葛亮这话的意思很明显,刘备的王业终究保不住,迟早要葬送,只是时间的问题,只是葬送在谁手中的问题,与其等着人家来灭,还不如自己拼一拼,说白了就是以攻为守,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姜维的九伐中原,无不如此,也无一例外地无功而返。

对于诸葛亮当皇帝和不当皇帝,除去头衔外,差别并不大,反正刘禅都听他的,蜀国的内政外交,大小事物,他一人说了算,不当皇帝甚至还有好处,如果诸葛亮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统一大业,那么他首邀其功必将成为像伊尹、姜尚之类的千古辅臣而名垂青史,即便失败,甚至蜀汉灭亡,那背头等黑锅的便是那扶不起的阿斗。如果诸葛亮取而代之,当了蜀汉君王,那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他将被推上风口浪尖,一当蜀汉灭亡,即便不是他在位时,他也难逃其咎,必将背负葬送刘氏蜀汉的千古罪行,精明的诸葛亮自然不愿如此去做。

在“白帝城托孤”一事上,世人总评论诸葛亮“愚忠”,其实他的“愚”是聪明绝顶的大智若愚,能如此之“愚”从古自今又有几人能够做到?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有洞悉天机之能 但被迫做了三件逆天之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

    自从刘备三顾茅庐将诸葛亮请出前,诸葛亮早有预言,天下将会出现三足鼎立之势,而最后的局势也验证了诸葛亮的预言,让后世无不对诸葛亮神鬼莫测,洞悉未来的神机妙算之法感到叹服。网络配图 在三国中,论谋略,诸葛亮首当其冲,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在当时就是一个神仙般的存在。似乎没有他应对不了的事情。虽然三

  • 只能靠诸葛亮:三国“第一家族”的结局究竟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

    汉末三国是中国历史上士族门阀开始兴盛并最终占据统治地位的时代,因此这一时期的天下政坛上涌现了很多颇具影响的大家族,比如“四世三公”的袁氏、笑到最后的司马氏等等。但要说三国时期的“第一大家族”非琅琊诸葛氏莫属。汉末三国是乱世,很多大家族往往只能在某个政权内兴盛,哪怕曹氏、刘氏、孙氏这三家皇族也不例外。

  • 刘禅被架空11年到底有多恨诸葛亮?不准人祭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禅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公元223年,刘备病逝白帝城,临死之前却托孤诸葛亮,甚至创造一段君臣佳话。但是毫无疑问的让诸葛亮一度成为蜀汉的权臣,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而刘禅也不得发出“政由葛氏、祭则寡人”的感叹。刘禅被诸葛亮架空了11年,直到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要说没有怨念是不可能,那么刘禅被架空1

  • 诸葛亮并非三国贤相!不放权纯属自己累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

    葛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他的军事才华经过罗贯中的渲染早已家喻户晓,一般认为他是一个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神仙式的人物。事实上诸葛亮并不是卓越的军事家,他的六出祁山也不是百战百胜。对于治理国家,一般认为诸葛亮也不是很有作为的政治家。诸葛亮在某些治国方面都有很明显的缺陷。网络配图 诚然,诸葛亮很辛苦,

  • 曾经勾引丑女上门?诸葛亮竟也使用过美男计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计谋百出,作战往往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一直受到三国迷的喜爱。但是他出名前也曾使过美男计,以此成功推销自己,创下名声。网络配图诸葛亮一生用计无数,熟读孙子兵法的他,被人称为智圣。其实,在他一生中,使用计谋最高、效果最好的,莫过于美男计,但是,一生只使用过一次,此举曾抱得才女归,也奠定了他在

  • 刘备和诸葛亮闹翻:无意说出蜀国灭亡的根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

    身为管理者,一件事情,自己做是满分,别人做是八十分,宁可让人去做八十分,自己也得跳出来看全局。紧抓大权不放,要么自己干到死,要么是败于战略!!诸葛亮去世后,晃晃悠悠,来到了地府,还想着马丁琳是不是必治魏延。“阿亮,你来了啊。”诸葛亮抬头一看,老董事长刘备正在奈何桥边喝酒撸串。“主公……”诸葛亮眼圈红

  • 诸葛亮有何怪癖?竟要干儿子娶两个丑女为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

    说起诸葛亮大家都不陌生了,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大名赫赫,也是一个十分有才敢的人。史料中记载诸葛亮身高八尺,长得十分英俊,但是诸葛亮却娶了传闻中长相丑陋的黄月英为妻,不仅如此,他还让自己的干儿子相继娶了一对丑女姐妹做老婆,难道诸葛亮的审美就这样不好吗?还是他有怪癖呢?网络配图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妻子黄月英是

  • 诸葛亮为何一直拿着一把扇子?扇子竟暗藏玄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

    在大家的印象中,诸葛亮除了机智、才华横溢,善于算计等特点之外,从外观上诸葛亮最大的特点就是手中有一把不离手的扇子。在游戏三国杀中,这把扇子还具有功能,算得上一件武器。那大家就会有疑问,诸葛亮这把的扇子的来历是什么,为什么诸葛亮一直拿着它?羽扇纶巾,很多人认为他的扇子是白鹤羽毛做的,关于鹅毛扇,民间流

  • 诸葛亮司马懿几番较量后 你觉得谁是胜利者?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司马懿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在刘备死后,出现了魏、蜀两国之间司马懿与诸葛亮的长期对峙。诸葛亮为了完成隆中对策中北伐中原的战略部署,六出祁山,领兵伐魏,双方斗智斗勇,波澜起伏,战况之激烈,智慧之运用,超过了以往三国之间任何一次对峙。两相比较,诸葛亮与司马懿,谁更厉害些?谁是最后的胜利者呢?网络配图诸葛亮在

  • 诸葛亮死后要4个士兵殉葬只为秘密下葬入土为安!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

    一生鞠躬尽瘁的诸葛亮于234年病逝五丈原,葬于定军山。如今诸葛亮墓于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经成为勉县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但是,这座墓只是后人为诸葛亮立的衣冠冢,其中并没有诸葛亮的遗体。《三国志》记载:“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所以,当时并没有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