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隆基当上皇帝之后 第一件事为什么是干掉太平公主

李隆基当上皇帝之后 第一件事为什么是干掉太平公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159 更新时间:2024/2/6 1:42:43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与其说李隆基当上皇帝第一件事就干掉了他姑姑太平公主,倒不如说正是李隆基干掉了太平公主,他才真正行使了皇帝的真正权力。因为在太平公主死之前,父亲李旦虽然把皇位传给了李隆基,但是在其妹妹太平公主的劝说下,李旦仍然保留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权力在手中。

下面细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恩怨纠葛。武则天晚年,专宠张氏二兄弟,朝廷重臣和李唐宗室害怕皇权再次旁落,发动了神龙政变,杀死张氏兄弟,逼迫武则天逊位李显。李显懦弱,在皇帝的宝座上呆了仅仅二十多天,就被皇后韦氏和女儿安乐公主毒死。李唐宗室害怕再次出现一个武则天式的人物,发动了唐隆政变,一举诛杀韦后一党,把相王李旦推上了皇位,历史上称为唐睿宗。

在神龙政变和唐隆之变中,有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就是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在武后身边多年,深得武后真传,嗅觉敏锐而处事果敢泼辣,朝廷半数官吏,皆出太平府。

在唐隆政变中,还有一位青年才俊不可忽视,他就是李旦的第三个儿子李隆基。李旦能够时隔二十六年之后重新登上皇位,得益于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鼎力相助。而李旦登上皇位的第一天开始,不得不面对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的明争暗斗,直到两人彻底决裂。

两人的较量首先出现在朝廷权力的争夺上,焦点是宰相人事的任免。萧至忠崔湜是后党成员,在韦氏倒台后,迅速投靠在太平公主门下。而太平公主呢,也不计较他们以前跟着谁,只要以后能够忠于自己。她接纳了他俩,并向李旦施压,任命萧至忠官复中书令,崔湜官复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同居宰相之列。

李隆基也没闲着,他向李旦提议任命姚崇、宋璟为宰相,并迫使萧至忠和崔湜数日后被贬。第一回合李隆基完胜,这让太平公主看到自己这个侄子的能力远超自己的想象,必须要认真对待。

接下来,太平公主找到了李隆基当太子的软胁,他不是嫡长子。于是她命人在朝中大肆散布李隆基并非嫡长子,没有资格做太子。同时,在李隆基身边安插奸细,探听他的私生活问题,希望可以找到突破口,一举扳倒李隆基。

但是,李隆基的哥哥李成器主动让贤,加上李隆基私生活上万分小心,太平公主终究没有抓住任何把柄。看到侄子没有破绽,太平公主气急败坏,干脆在上朝的路上堵住宰相们,要他们联名上书,要求废除李隆基。如此重大的事情,无人敢表态。这时宋璟站出来说,东宫有功于天下,公主奈们忽有此想?太平公主听罢愤然离去。

宋璟知道得罪了太平公主,必然招致祸害,干脆做到底,他向李旦进言:将宋王李成器,幽王李守礼外放刺史。革除岐王李隆地,五子薛王李隆业禁军兵权。迁太平公主出京师,到东都洛阳安置。

李旦念及亲情,一开始不愿意放走自己的妹妹。但随之而来的一件事情,让李旦愤怒了。因为有一个宫廷术士告诉李旦“五日内有急兵入宫”,预示太子谋反。经查证,此言出自太平公主之口。

自己被迁往蒲州,但太平公主不甘心失败,她要扳回一局。

临行前,她命令心腹向李旦上奏,姚崇,宋璟当宰相以来,大肆革除中宗一朝斜封官,弊端有二:一是彰显先帝过失,二是离间李唐宗室关糸。并且,她还以辞行为由,面见李旦,说得李旦频频点头。

眼看姚祟、宋璟不保。李隆基决定以退为进,上书李旦,弹劾姚崇、宋璟行事鲁莽,妄图离间姑侄关系,望处以极刑。李旦为了保持平衡,外放姚崇、宋璟当地方刺史。

姚祟、宋璟离职后,按任者韦安石和李相知亳元理政之才,弄得朝纲败坏,懊恼愧疚之下萌生退意,于是把皇位传给李隆基,自己退居幕后,但是五品以上的官员任免和军国大事须交由自已裁决。

参政后的李隆基为了尽快让父亲彻底放权,奏请李旦让姑姑太平公主回朝。太平公主回朝之后,立马改组宰相班底,七人的宰相组合,她一举换上了五个自己的心腹,只有刘幽求一人属于李隆基集团。

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刘幽求暗中联合李隆甚心腹,身为右羽林军将领的张暐,决定再发动一次政变,一举铲除太平一党,不料事情败露,刘幽求等人被外放岭南。

事情到了这一步,太平公主决定用武力除掉李隆基。李隆基身边们人陆续被贬,他似乎成了孤家寡人。但是一个小人物出现了,他叫王琚,时任中书侍郎,李隆基身边的隐形谋士。他综合手方面情报,得知太平公主收买了羽林军将领,马上对李隆基下手。于是他飞书远在荆州的崔日用和东都尚书张说,共同劝说李隆基先下手为强。

李隆基先令龙武将军王毛仲埋伏在虔化门,然后急召左右羽林军将领入宫议事,在虔化门扑杀二位将领。控制了羽林军之后,李隆基亲自上阵,捕杀太平公主一党,并迫便太上皇李旦彻底放权。

至此,从公元664年武则天垂帘到713年太平公主覆灭,在女人手中轮回了近半个世纪的李唐王朝终于彻底地回到男人手中。

标签: 李隆基太平公主

更多文章

  • 太平公主作为巾帼不让须眉的奇女子 她为何没有能成为第二个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太平公主,唐朝

    你真的了解太平公主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说起唐朝的女性,除了最耀眼的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还要数她的女儿,太平公主。这位公主从一出生开始就集合了大唐上下无数臣民和朝中皇室成员的所有爱戴。他们欢迎她到来,像欢迎一位神女降临人间。而后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之下,太平公主更是成长为一

  • 太平公主是怎么开启自己的政治之路的?她的野心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太平公主,唐朝

    对太平公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封建社会,封建社会中有许多的封建王朝更替,唐朝在众多的封建王朝中知名度也是非常高的,在封建社会中男人可以三妻四妾,由此可以知道女人在封建社会地位是非常低的,更不要说入朝为官了,但是

  • 李隆基发动政变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和太平公主联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隆基,唐朝

    李隆基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李隆基在发动“唐隆政变”的时候,是联合太平公主发动的。而李隆基在政变成功后,受到了太平公主的多方掣肘,以至于最终把自己搞得很狼狈,不得不再一次打起精神,与太平公主继续战斗,最终把太平公主除掉,然后因此才确立了自己的地位,让自己最

  • 太平公主帮助李隆基继位,为何最后自己却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太平公主

    唐朝诞生了很多可以和男人争辉、占据政治中心的女性,太平公主就是其中之一。她出身高贵,据说武则天因为之前死过一个女儿,再得太平的时候将自己曾经的愧疚和爱全部给了她,再加上她性格非常讨人欢心,所以在当时整个大唐,没有哪个女人能像太平一样活的如此骄纵、自由。随着年龄的逐渐长大,她也逐渐走入了唐朝的政治漩涡

  • 太平公主到底做了什么 李隆基登基后为什么要杀自己的姑姑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隆基,太平公主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唐朝诞生了很多可以和男人争辉、占据政治中心的女性,太平公主就是其中之一。她出身高贵,据说武则天因为之前死过一个女儿,再得太平的时候将自己曾经的愧疚和爱全部给了她,再加上她性格非常讨人欢心,所以在当时整个大唐,没有哪个女人能像

  • 唐朝诗人韩愈是怎样的人?韩愈又有哪些代表作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韩愈,唐朝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3岁丧父,由兄嫂抚养成人。德宗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任节度推官,其后任监察御史、阳山令等职。宪宗即位,为国子博士。后又历官至太子右庶子。元和十

  • 李翱和韩愈是和关系?李翱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翱,韩愈,唐朝

    唐朝李翱是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曾在唐德宗年间担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等职位。唐朝李翱是甘肃秦安东人,为西凉王李暠的后人。唐代年间,韩愈发起了古文运动,李翱跟随韩愈共同推进了古文运动的发展。所以,韩愈不仅是李翱的弟子,俩人还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李翱非常推崇儒家思想,所以也是儒家思想的继承者发展者。李翱2

  • 昌黎先生韩愈是哪个朝代的 韩愈晚春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昌黎先生韩愈,韩愈晚春

    昌黎先生韩愈是哪个朝代的韩愈,唐代杰出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唐代大历三年出生,是唐代中后期的文人代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唐代中后期文坛作品平庸无奇,韩愈无疑是当时文坛的一枚强心剂,掀起了一场古文运动,影响至宋朝,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朝在经历安史之乱后,国势愈渐衰落,藩镇割据势力日益强大,宦

  • 韩愈的代表作有哪些 韩愈《劝学》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韩愈的代表作,劝学

    韩愈的代表作有哪些韩愈作为唐代声势活跃的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励志于革除当时文风浮华,只追求辞藻华丽和对仗工整讲究音律的弊端。韩愈一直主张,文学创作应当恢复秦汉时期的表意,就是以表达内容为主要目的,概括出来就是“明道”。在这么一个主张和准则下,韩愈创作出了许多极具文学价值的作品。《师说》是韩愈文学创作的

  • 韩愈的传奇故事 韩愈诗作听颖师弹琴审美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韩愈的传奇故事,韩愈诗作

    韩愈的传奇故事韩愈是唐时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在朝为官时期,素以敢于直言,说周围官员不敢言之事,仅仅这一点就可以看出韩愈不同于常人之处。韩愈的散文和诗词功底也是常人所不能及的,他力求革了当时盛行的却毫无用处的浮华的行文之风气。所以韩愈在后世,是被极力推崇的,关于他的故事也是有很多,还都有一